八大人覺經,第7

一篇文章有所謂的起、承、轉、合就是有它的緣起,有它的說明、理由,然後種種的轉折,最後做一個結論。那佛經呢,通常我們分成三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第一個是序分大部分是說佛是說法主,聽眾有那些,有多少人來聽經聞法,在什麼地點,時間就不像現在我們註明民國幾年、西元幾年,佛經裡面都是寫「一時」就是說法的人跟聽法的人因緣成熟時。序分講完以後就是正宗分正宗分之後就是流通分。

從第一覺知到第七、第八覺知,這就是正宗分,說明做為一個佛門弟子對信、解、行、證這個過程對佛陀所說的道理,你相信嗎?你相信必須用你的智慧去確信的的確確用智慧去證明你所信仰的內容,這種信叫做智信,是智慧的信仰。通常我們用很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明我們信仰的是否正確,就是你所說的道理能成為事實,而這個事實又能證明你所相信的道理,叫做「理能成事,事能顯理」,那就是真理。

那麼,前面所說的這種眾生生命的因果現象,有什麼煩惱就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而聖者是用什麼樣的觀點去透視理解身心世界,當下化解煩惱,轉凡成聖這就是佛菩薩大人所覺悟的八個道理。接著下面就是要做結論了結論就是流通分。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就是說如何去修行,如何去證悟,如何把這麼好的道理跟別人分享,甚至包括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生命,面對人生的價值意義,這個都是值得我們去用心的。

上面所說的八個覺悟的道理,都是諸佛菩薩大人的心路歷程他如何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轉迷惑為開悟,這個轉的過程,就是對這八種道理深深體悟理解。如果我們也對這八種道理深深體悟理解,我們的智慧、悲心圓滿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成為諸佛菩薩大人了。

大人跟小孩,這是一種比較。小孩子走路會跌倒,大人走路就較穩;小孩子不能提東西,大人可以挑一百斤、五十斤大人是有力量的。就是說當我們的智慧悲心到達某一個程度時,我們能夠在無量無邊的世界當中,引導眾生走向光明的覺悟的這種生命層次。要達到這個境界,下面就開出條件了

第一個「精進行道」。在三十七道品裡面,譬如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些都是學佛人必修的項目,而每一個項目裡面一定有精進而不雜,而不退。我看一般人修一修,後來都會退。起初訂的目標很高,我每天要念多少經,要做多少善事,如何快速達到目的。事實上,學佛是細水長流不能虎頭蛇尾,一下子訂一大堆項目,結果不能完成,又覺得這樣修下去好像沒有什麼意義,退心了。學佛是按部就班的,起初不要貪多,每天花一點時間靜坐、誦經、拜佛、念佛,你當作是為生命加分,不要說這是一個功課、一個作業,我在佛前很虔誠這麼念,佛菩薩幫我加持。我們把修行當作一天當中最美的時刻。

假如我們的手割傷流血了,醫生會幫你消毒擦藥,甚至傷口很大的話,用針縫起來。縫了幾針,你痛啊、難過啊,醫生看你忍受不住,就把麻藥擦在你的皮膚上,不痛了真好「醫生,你的麻藥給我一點可以嗎?我痛的時候,我可以擦一擦。」如果你有病,你每天要吃止痛藥,吃下去比較舒服,好不好?不好,因為你有病,你必須吃止痛藥你的病根還是在。最好是找到痛的原因,把病因全部治好以後,全身不痛也不必吃藥,那最好了。

我們世間人享受吃喝玩樂種種生理上的刺激,其實是一種病態心理,暫時的一種麻醉劑。修道不是這樣子,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發現,現代的科技都是為了滿足人類那種不安的心靈,發明了許許多多的遊戲,像電腦裡面很多節目,一個又一個,你非看不可,結果你就非死不可。本來電腦是用來把世界的資訊全部放在這小小的機器裡,你隨時可以查閱,隨時可以從中獲得很多資訊,了解很多知識。現在我們是把生命、把我們的頭裝進電腦裡面,整天就想找這個答案——公主跟王子有沒有結婚中間過程如何如何。你了解那個有什麼意義呢?現代人就生活在虛擬的世界當中,人跟人之間很難互動。

你看當老師的,一節課四、五十分鐘,學生能夠睜大眼睛聽你的課,那算是很高明的老師。你沒有講點故事,沒有講點什麼有趣的話,學生就要打瞌睡。但是這個「電腦老師」,那真是老狐狸精,它可以讓人連續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五個小時沉迷當中,讓你看到眼睛發紅,頸脖子也酸了,才不得不睡覺吧。厲害不厲害?它可以吸引你,整天也不想吃也不想睡,折磨到你精疲力倦,你才心甘情願說睡個覺、吃個東西。即使吃飯,又還要一邊摸電腦、滑手機,滑手族就是這樣沉迷當中。

所以未來的世界會呈現兩極化的現象,懂得利用電腦去收集資訊,增長知識、增長智慧的,這種人的生命是是崇高的、有理想的,福慧雙修;不懂得去節制自己,沉迷在劇情當中,整個生命就拋在電腦、手機裡面,這種人生命就在沉淪。

所以佛菩薩要修道,就是要精進。所謂精進,就是你的身、口、意的行為,能夠提升你的智慧,提升你的悲心。因為有了智慧,你可以了解怎麼去斷除煩惱;有了智慧,你不會變成冷漠無情,你會對一切眾生普遍平等的關懷,這兩個原則一定要把握住。接著就講到慈悲修慧」。我們修道是基於一種慈悲心,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落,所以菩薩起大悲心去精進行道,修福修慧

「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佛經裡面常常用形容詞,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一條河流又寬又深又湍急,你要走過去很危險有一個辦法,把竹子綁在一起,作成竹筏,然後乘竹筏過去。「乘法身船」也是這個意思我們藉著誦經、念佛、持咒、拜懺,以及研究、、打坐、修止觀,我們就能夠超越煩惱生死,超越讓我們困惑的這些問題。

以法為身,以慧為命,叫做法身慧命這是一個形容詞。就是說,我們從戒定慧去修學,證到諸法的實相了,通達身心世界的實相了,你不被萬象萬物所迷惑,我們說你有大智慧,你有法身慧命了。好比過一條河流,你有竹筏可以過去了。到什麼地方呢?涅槃岸涅槃岸也是一個形容詞。

我們苦苦惱惱的,貪生怕死,煩惱一大堆,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想幫助眾生卻越幫越忙,這都是缺乏智慧。那麼一個圓滿的生命,充滿著智慧,充滿著悲心,隨時可以利益眾生,造福世間,那種境界就叫做涅槃。中國人把它翻成「圓寂」——功德「圓」滿,煩惱「寂」滅了。你那些無明、貪愛、瞋恨、愚痴,種種心靈上的這些毛病全部沒有了、寂滅了,功德圓滿,智慧圓滿,悲心圓滿,那個境界就叫做涅槃。有的時候我們就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也是一種圓滿生命的形容詞。人生的這些煩惱他全部解決了,一切一切不會絲毫讓他感受到煩惱痛苦,那就是靠智慧、悲心。

你有這個悲心有這個智慧,你不能這麼一走了之,「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你還是要倒駕慈航,乘著悲願來到這個世間,去利益眾生,代眾生受苦。

我講一個比較近代的高僧:虛雲老和尚,一百二十歲往生湖南人。八年抗戰的時候,那時候大陸很亂,有些村莊因為殺業很重,就染一種怪病,染病就死。可能是霍亂或鼠疫之類的,中醫西醫都治不了。老和尚慈悲為懷,就點了三炷香,說:「我虛雲今天在佛菩薩面前發心:整個村莊一個一個這麼死,眾生業這麼重,這些業由我一個人來承受。他們的病痛業障,全部由我一個人來承擔。」三炷香這麼一插上去,他病倒了,足足病了三個月。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自從老和尚生病以後,這個村莊病人一個一個慢慢就康復了。

菩薩可以用自己的願力代眾生受苦,這個不得了!你看過去的先烈,為了打倒腐敗的滿清,拋頭顱灑熱血的。世間許多偉大的事蹟,都是人類創造出來,因為人類具有高貴的情操,感情很豐富,他可以為一家人死,可以為國家死,可以為一個民族死,而且是高高興興的死,這是人類偉大的地方。動物有沒有呢?動物也有。我們看過很多報導,主人家裡燒起來了,狗一直叫一直叫,甚至為了救孩子,跳進火窟去把孩子拉出來,結果狗被燒死了。連動物也有,這是很可貴的。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就是說你達到涅槃的彼岸了,你修到了最高境界,你還要回來廣度眾生。

講到這地方,我們來檢討一下子一般說:我們虔誠的念佛,只要臨終時一心不亂,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在極樂世界成佛對不對?我看未必是如此!你很虔誠念佛,你相信會去阿彌陀佛世界,你有這個信心和願力,加上佛菩薩的慈悲願力,你是可以去極樂世界但是,你去了極樂世界以後,我認為是不能成佛你還要倒駕慈航,你還是要回到娑婆世界,因為你的悲心悲願還未了,要補修這個學分

你去到那邊只是拿一個證照什麼證照?證到無生法忍,破除我執我見。到了那邊只是跟佛菩薩學打坐、學精進、學禪定,你的功德還不圓滿。佛是三大阿僧祇劫拋頭顱灑熱血去利益眾生,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才成佛的。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就是要這樣子哪裡是你這麼念一句阿彌陀佛,到了極樂世界就成佛!我認為這是經典翻譯的時候簡略了。

再舉一個例子來講。假如我跟你借兩千萬,我不還給你,我就拼命念佛我有兩千萬了,我要吃喝玩樂,什麼事我都不做,我天天念佛,一心不亂,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這個還有沒有因果報應?我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成佛了,我沒有什麼報應,這樣對不對?所以,我到那邊只是跟佛菩薩學禪定、智慧,達到一個境界的時候,佛菩薩說:「你趕快回到娑婆世界,趕快去賺錢,兩千萬趕快去還人家,還圓滿了,你才可以成佛。」

你們認為這樣對不對?應該要這樣才對,欠錢還錢,欠債還債,久情還情。我現在跟你借錢,我還不了,我很虔誠的念佛,不做壞事,我到了極樂世界,再回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去找你,以前我欠你幾千萬,好,我投胎做你兒子,拼命賺錢孝敬你,總可以吧。一定要這樣子,因果才能通過大家的認同否則,你現在去謀財害命,你殺死人、搶他的錢,你就這麼一走了之,那就沒有因果了。所以我認為:成佛一定要在娑婆世界成佛你該還的債要還得一清二楚,這樣還不夠,你還要廣度眾生度脫眾生

我們講度脫,就是度越煩惱,脫離生死。脫離生死並不是沒有生死,是脫離迷迷糊糊的生死;在這生死當中你自在了,你不會為了死亡的陰影傷透腦筋,臨終時手忙腳亂。迷迷糊糊是從哪裡來?從煩惱來的。

那怎麼去度脫眾生呢?「以前八事,開導一切」。把前面八種道理去開導眾生。最重要的就是「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眼前我們看到的山河大地、人物山川,一切一切都是照著這個SOP,標準作業程序,快速的剎那剎那一直在變化。從各位的白髮我看了什麼?我看到無常。我也看到自己的頭髮白了,牙齒掉了年紀越大毛病越多,腰痠背痛。

從世間的事事物物,我們隨時去觀察世間的人觸景生情,我們學佛的人要觸境生道」;世間人是睹物思人,那我們是睹物開智慧。學佛的人態度不一樣,因為他發現世間的萬事萬物瞬最重要的就是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息萬變,這個人幾年不見、幾個月不見,死掉往生了這就是在對我們說法,時時有死亡的可能。可是我們眾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好像跟我無關,反正我今年不會死,明年不會死,十年也不會死,生活就懶懶散散的。

有一個無常的死亡在逼迫你的時候,你就會精進努力,還沒有完成的事情趕快去完成,還沒有學習的東西趕快學習,這是學佛的一個態度。這種努力精進是導因於一切諸法的無常性,你要把這個道理去想辦法開導眾生,不要沉迷在物質的世界,埋沒了心靈。這一生當中,你把精神、精力全部投資在物質的擁有、物質的獲得、物質的享受但是遺憾的,不管你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總有一天閻羅王會說一句話:「終於等到你!」不管你有錢沒錢,你是乞丐是皇帝,一律平等平等無常。

所以釋迦牟尼佛送給世間人最大的一個福音,就是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都是無常變化,迅速流變的過程,你不要被這些假象蒙蔽了。我們要擁有一顆很清明的心靈,了解身心世界的快速流變,你就會珍惜你的時間、你的精神、你的體力你會去投資什麼?智慧的修學,悲心的增長,讓你的生命更豐富更光明。生命有這個目標,那你開始走向涅槃的彼岸,覺者的這種生命現象了。

捨離五欲」。眾生沉迷在五欲當中,你要種種的善巧方便,讓他覺得人生不是僅僅追求物質的滿足,還有比這個更高等、更值得我們追求的那是屬於精神生活屬於宗教層次了。那麼,你對五欲就看淡了。捨離五欲,並不是說你完全不要吃喝睡覺,是說你不會沉迷在五欲當中,你就會發菩提心來修心聖道。就是我們怎麼樣去透過各種不同的止觀,來強化我們的心靈。

我們的心有兩種現象那是脆弱無力的。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胡思亂想,想前想後,想左想右,想自己想別人,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不斷的自問自答。一個念頭來,一個念頭消滅,又一個念頭來,前念來、後念來,不斷的連續,像猴子跳東跳西,跳到沒有辦法累了,睡著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子,胡思亂想想太多了,思多傷脾,脾胃受傷以後,其它五臟六腑的問題就連著來了。

佛經裡面有一句話:病從心起。你的心太亂太亂了,你的病就一堆。你動不動煩惱生氣,動不動懷疑別人、嫉妒別人、瞧不起人,這個不圓滿的心靈,就會造成你生理打結,甚至長腫瘤。佛經講病從心起,那我們中國人又補一句病從口入病是你吃出來的。你不懂得吃,寒熱虛實你都弄不清楚,寒性東西吃多了,身體生病,嚴重的時候就變成漸凍人。我研究結果,漸凍人就是喜歡吃冰寒的人,不相信你去查查看。我在美國的時候,就碰到美國人一大早起來就找冰箱找冰水,冰冰的,咕嚕咕嚕這麼灌進去,不生病才怪。

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的病一部分是病從口入,一部分是病從心起。我們的心很散亂,心沒有經過訓練,這個心胡思亂想想累了,我們的心就昏沉想睡覺。心如果是在這兩種狀態,它完全無力,不能認識真理,對身心世界的真相不能去證悟,那問題就來了。

我們打坐也好,念佛、拜佛也好,一切的修行就是要克服我們的內心,不是雜亂無章的胡思亂想,又不是昏昏欲睡,一睡下去什麼都不知道。你只要讓心不是散亂又不是昏沉,這個叫做修行。可以種種的法門,可以念佛、持咒,也可以修止觀或者觀呼吸,各人的根性不同。有些人覺得拜經最好,從拜經當中獲得輕安那你就拜經,一個字一個字拜拜一拜就念佛號,念幾句。不管什麼法門,能夠讓我們的心約束,不是散亂,又不是昏沉,你的智慧就慢慢會增長。但是一般人都是沒有耐性,稍微修一修就覺得很煩,心煩意亂,就放棄了。

經文就是告訴我們生命是有限的。我們真正靜下來修行的時間不多,尤其在家信眾,為了父母、妻子、兒女、事業,種種人情來往,真正你想一個人靜下來誦經拜佛是不容易。除非你很大的福報,衣食無缺,自己也想努力精進,你每天會找一個時段讓生命充電。你把修行——誦經、念佛、拜佛、打坐,當作是你一天當中最美的時刻,讓生命充電給生命加分

你的手機用了兩三天就要充電,不充電就不能用,接不到,打不出去。生命也是這樣子,你不去充電,這個心胡思亂想,太散亂了。心散亂,你的判斷力不準確,思惟力也不夠精準,對你的事業、前途影響很大。

哈佛大學曾經花十年的時光去研究一百位成功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有個特色,就是喜歡看書,這十年來讀一百本的、讀五十本的、讀六十本的,多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特甜死你色,就是喜歡獨處,每天有獨處的時間,一個人靜靜坐下來,向上帝、阿拉禱告,什麼都可以,或者觀自己的呼吸,讓心靜下來充電。這是一百個企業家經過十年觀察,發現他們其中兩個特色:讀書、獨處。另外就是他們的婚姻一夫一妻的,這種夫妻生活很圓滿。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與前面的八種道理相應,時時刻刻以這八種道理來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話,有什麼好處呢?「於念念中滅無量罪」。罪怎麼可以滅呢?

我們打個比方好了。我這裡有一顆很好的種子,今年剛收成的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太陽照不到,沒有泥巴,我也不澆水,這顆種子經過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會怎麼樣?就會腐爛。如果這顆種子你拿到外面泥地,挖一個洞埋起來,三天兩天澆一點水,緣具足了,陽光、空氣、水、養分都有了,這顆種子就會抽枝發芽,開枝展葉。

我們種業,像種子一樣如果我們前輩子造了什麼業,我現在努力行善,努力修行,修戒定慧,我孝敬父母,照顧妻子兒女,對社會有所貢獻,每一時每一刻我的生命都是正向的,那個累生累劫的業種要開花結果就很難了。就是說你要精進,心存善念,多做善事,講的每一句話有利於人,正知、正見、正念、正行,那你的罪業也許重報輕受,小小的業根本它就起不了作用。就像把這個業種子放在桌子上面,又沒有陽光又沒有泥巴,久而久之它就腐爛了。

「進趣菩提,速登正覺」那麼你是越走越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你的福德、智慧圓滿,你就成就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永斷生死並不是說你就沒有生命現象,是斷掉迷迷糊糊的生死。生不知來死不知去,來龍去脈你都是糊裡糊塗,前因後果你都不知不覺,那種迷糊的生死你就斷掉了。你斷掉迷糊的生死,你還是有生命,但是你這個生命是廣大無邊去利益眾生,你時時刻刻是法喜充滿。

我們平常講快樂,就是從這地方來的。你越信佛越學佛,你就越來越快樂,你才是學佛。你越學佛,學到變成苦瓜臉,那不對了。要滿腔歡喜的,這輩子很幸運遇到佛法,我就是按照正法去修去學生命有一個目標,往這個目標一直努力精進,確信我可以成佛。

在還沒有成佛之前,有一個比較可靠、比較保險的方法:先求生淨土。生到阿彌陀佛的淨土,證到無生法忍了,拿到這個證照了,重返娑婆世界來廣度眾生。如果你們也這樣想,我也這麼想,將來我們都到極樂世界,我們還可以再見面,一起在那邊修。那時候修起來就快了,因為是跟佛菩薩一起修。現在我只是把經文念一念,讓大家了解有這麼一個法門,就是往生淨土的法門,這是最保險的。

念佛的人,第一個你要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若有眾生至心信念,欲生我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二、你也相信這輩子只要努力修學誦經、念佛、懺悔,每當你要做家事的時候,要跟佛稟報
阿彌陀佛,我昨天晚上睡覺起來,沒有死掉。阿彌陀佛,我醒過來了,以此功德願生西方。」
「阿彌陀佛,我要吃早餐了我以此吃早餐功德往生西方。
「阿彌陀佛,我要上班了,我以此上班功德往生西方。」
「阿彌陀佛,我身心洗得乾乾淨淨,要走的時候清清淨淨到極樂世界。」
上廁所可以迴向嗎?也可以。
「阿彌陀佛,我要大號小號,讓我的身心清淨,我的罪業消滅,臨終時乾乾淨淨往生西方。

日常生活中你養成習慣,隨時都要提起正念做什麼事情你都要跟阿彌陀佛稟報一下,這叫一心不亂。我們請一個個出家人在家人來問,有沒有念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的?不容易啊!前幾天晚上我就念佛睡覺,醒過來時竟然還在念阿彌陀佛。因為你們在念佛,我也夢中跟你們一起念佛。所以時時刻刻都可以念佛。

要記住,這一生當中如果我們不念佛,那死的時候迷迷糊糊,第一個沒有親人可以讓你依靠,你講話親戚聽不到你那時渺渺茫茫的,你會後悔生前沒有造很多善業,這時你內心的焦急才是可怕所以人走了一定要幫他誦經念佛,助他一臂之力,這是很重要的。當然,你不要去靠這些,最好是靠自己。生前該念的經、該誦的咒、該念的佛,你自己好好去做好。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獨自一個人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要有這種勇氣確定到時候觀世音菩薩拿柳枝幫我灑一灑,讓我業障消大勢至菩薩接我坐上蓮花座,一念之間就跟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成道去了,未來是光明的前途。2016-11-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