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契經雜因誦】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契經.六入誦】

你會產生感受,第一個我們講眼根眼根一定要有色塵,產生了眼識,產生了眼觸,然後有這個眼觸因緣,產生了感受。耳朵透過聲塵產生了耳識鼻子,鼻根透過香塵產生了鼻識舌根藉著味塵產生了舌識身根遇到觸塵,產生了身識意根也是如此,你的眼睛閉起來,耳朵塞住,可是這個意根(腦神經)還是在追尋追捕過去的經驗,也產生了意識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聞聖弟子於色見無常、苦;於受、想、行、識見無常、苦。【契經.五陰誦】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是比丘作是念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契經雜因誦】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是比丘作是念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契經雜因誦】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心得無畏。【契經雜因誦】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此等諸法,法住、法定(定本作空,依印順導師之研究改),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契經雜因誦】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經裡面的經典太多太多了,是不是要從第一本看到最後一本?依我的研究,不是這樣子的。我們要瞭解佛法主要的內容是什麼,我們能受用的又是什麼。如果你讀了很多卻沒有受用,那是沒有多大的意義。

佛法講那麼多,八萬四千法門,其實講來講去就是講「因果」二個字。本來想得到幸福快樂,但是我們又去造不幸福不快樂的因,就叫做無明。我們想快樂,卻又製造很多痛苦的因,這是眾生的毛病。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