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面的經典太多太多了,是不是要從第一本看到最後一本?依我的研究,不是這樣子的。我們要瞭解佛法主要的內容是什麼,我們能受用的又是什麼。如果你讀了很多卻沒有受用,那是沒有多大的意義。

佛法講那麼多,八萬四千法門,其實講來講去就是講「因果」二個字。本來想得到幸福快樂,但是我們又去造不幸福不快樂的因,就叫做無明。我們想快樂,卻又製造很多痛苦的因,這是眾生的毛病。

所以,每一生每一世我們是來學習。但是我們眾生的毛病是什麼?每一生每一世的教訓,都不能讓我們覺醒,所以才叫做凡夫。我們每一生每一世投胎轉世,在佛經裡面講能投胎轉世為人是最幸運的,但是一般人得到人身以後,又不知道往上去追尋、去覺醒覺悟,這一生當中迷迷糊糊過了一輩子,然後又重新再來,那時候也許已經在三惡道里面,不曉得要經過幾百年才能再轉生為人。

從這一點看起來,我們今天能在一起吃飯,一起坐在這個地方探討佛法,這是多生多劫所結的一個善緣。前輩子我們做過父母兄弟姐妹、同學朋友,然後有這個因緣,我們今生就會見面。今生能夠見面,不是那麼單純的,是累世多生所結的緣,現在是結果。

我們信佛學佛,最重要是你有沒有真正體悟到佛陀所說的無常法印。有些人會說:我歸依三寶,我受菩薩戒,我是菩薩戒弟子,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尼,我受戒了,我是出家的弟子,我是佛門的弟子。可是依我的研究,真正的佛門的弟子,他必須對無常有深刻的理解。

你深深瞭解生命的無常性的話,你就不會浪費時間,要出國遊玩、要到那裡觀光,你沒有那個時間。你會很愛惜生命,愛惜時間,也就是分秒必爭。一個分秒必爭的人,才是真正佛門的弟子。你還有時間講閒話閒聊,喝啡聊是非,你還在耗你的時間,殺你的時間,浪費你那寶貴的生命,老實說,你還不是佛門弟子喔!

學佛的人是分秒必爭,因為生命有限。

釋迦牟尼佛說:世間有三件事情是不可愛的,不值得我們愛戀,不值得我們回憶。這三個是什麼?老、病、死。在《阿含經》是這樣子講的:如果世間沒有老病死的話,諸佛世尊就不會出現在這個人間。因為世間有老病死,所以佛陀來到這個世間,佛陀為我們找出一條路,怎樣子去面對老病死的方法,這是佛陀留給我們世間人最大的福音。

世間的科技再怎麼發達,你再怎麼有錢,可是生命的流逝還是一分一秒的流逝,都沒有辦法解決老病死。有些書本說我們怎麼練氣功、如何飲食,就可以活一百歲二百歲三百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幸好我們有老病死,我們才會修道。如果世間沒有老病死的話,我們不會修道,也不會成佛。所以,對不覺悟的人來說,老病死是折磨。如果我們對無常法印沒有去覺悟的話,你還一直在折損你的生命,浪費你的時間,那你不是佛弟子。這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喔。

佛陀講諸行無常,諸行無常是指世間萬事萬物——身體、健康、金錢、珠寶種種的一切,只是暫時被我們使用,我們沒有辦法永遠去保管、擁有。所以,金銀珠寶、土地、金錢,只是用來維持生命的條件,不是我們人類來到世間最高的價值目標。我擁有很多金錢,我吃得很好,我睡得很好,然後我擁有地位名利,佛陀告訴我們,這只是維持生命的條件,我們只是利用世間這些物質來維持生命,利用這個生命來修道。

所以我們信佛學佛的人,第一個要「從佛」,在你的生命價值裡面,時時刻刻以信佛學佛成佛為你這一生的目的。因為你信佛學佛,你成佛了,你開悟了,你這個老病死的問題整個徹底解決。所以我們生命最高的一個指導原則、最高的一個座標,就是成佛,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讓你去追了。

如果你想要去追幾億萬的財富,要很多田地,要很多妻子兒女,要很多什麼,那終歸是無常。你這條命都保不住了,你還要去保那些嗎?你看我們一天一天的老了,我現在七十幾歲了,想當年去大陸的時候才六十幾,一轉眼十多年過了。無常啊!

佛陀說無常,很重要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擁有的,我們會珍惜它。它是積極的,而不是說世間是無常,那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反正會老病死,人生沒有什麼意義。不是這樣子的!是分秒必爭的。

我們可以學習很多的知識,學習很多的智慧,誦經唸佛打坐,這些都是功不唐捐。我前幾天碰到一個小孩子,他才小學四年級,去參加奧林比亞比賽,他得到第三名。那是高中生的比賽,他小學生跟高中生一起比,他得到第三名。有些人擅長畫畫,有些是音樂,有些是數學、國文、英文,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優點。

所以,生命雖然是無常,但是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智慧,這些是最可貴的部分。把那無常的,去換取最高的智慧;那最高的智慧就是他對老病死不再恐懼了。

一個健康心理的人,他面對老病死的時候,他不再有一個念頭說是痛苦的,沒有。請問各位作何感想呢?老病死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盲點、生命中的陰影,我們還沒有健康的心理。

一個健康心理的人,他不但對老病死不再恐懼、不再煩惱,甚至對人世間這些困擾,他也不認為是困擾。

所以我常常講,我們信佛學佛有沒有進步,如果你覺得很多矛盾衝突、很多的痛苦,那你還沒有學佛。你愈學佛是愈沒有痛苦、沒有矛盾、沒有障礙。吃苦就是吃補,只是一個念頭而已。

世間的一切一切,是非、善惡、困頓、挫折、矛盾,我們要懂得去轉念頭。今天你駡我,「哦!你幫我消業障,感謝你。」,轉念了,法輪常轉了。這裡痛那裡痛,「針再多錢都沒關係,你讓我不要痛,你讓我不要死」;如果是真學佛的人,「好啊!這是我多生多劫的業障,你愛怎麼樣就要回去嘛,我這輩子整個還清。」,你會用歡喜心去面對。所以轉念頭。

我們常講「法輪常轉」,可是我們讀那麼多經書,根本都沒有在我們心裡去轉,所以煩惱一大堆,還是活在生死陰影當中。這是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一件事。

剛才我們講過,因為有老病死,釋迦牟尼佛才來到這個世間。我們對老病死有幾分的把握、幾分的實力,而不再為老病死的問題手忙腳亂。

《阿彌陀經》裡面有一句很有意思,說「心不顛倒」。我們每一個人要死的時候,業障現前了,閻羅王派人來說:你這麼善良,給你生天天堂,那邊有天仙美女陪你唱歌跳舞。如果你不能瞭解無常,你就會說好啊。天界一去就是幾萬年、幾百萬年,你一個貪心,你去了,那就完了。

如果臨命終時,閻羅王說:給你當總統、當行政院長、當部長。你要說NO,我不要,這就是一心不亂。或者臨命終的時候,有人拿刀子要殺你,「你再念阿彌陀佛我要殺掉你」,你也不會怕,「你殺吧,我的業障就是要死在你的手裡,你殺死我,我就馬上到阿彌陀佛的世界了」,這叫心不顛倒。

「心不顛倒,一心不亂」,俗話怎麼講?叫「軟硬不吃」。

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隨地都有人來指指點點,罵我、欺負我、看不起我、責備我、譭謗我,如果你生氣動怒了,那你還沒有真正學佛。《華嚴經》上說:「於一切境界,成就善根,心無高下」。在任何時空當中,你都能夠提起你的正念,轉迷為悟,而不是說我在佛堂我才是在修行,真正信佛學佛是每一時每一刻你都能夠清清楚楚。

中午我跟各位報告,我信佛學佛多年來自己慢慢體驗到:六根觸對六塵的時候,我們很難定在一個境界上。那怎麼辦呢?六根觸對六塵的時候,去檢驗自己的情緒,我的情緒反應是不是貪愛還是嗔恨。我們已經多生多劫來養成的習慣是:我們的心去往外攀緣。我們一天到晚都是接收外在來的訊息,你接收這麼多訊息當中,你有沒有覺醒?

入定,我定在一個境界上,唸佛、數息或者觀呼吸,我定在那邊,你以為這樣就夠了,這樣就會開智慧了。依我的研究,我發現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一顆往外攀緣的心,開始把它收回來了。先安住在身,再安住在心,因為身是時時可以發現的。

你先安住在身,譬如說注意在鼻孔人中的地方,甚至注意在丹田的地方也可以,你先安住在某一個點上,都可以,也沒有說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沒有。你先安住在身上的時候,心慢慢收回來了。當你能收回來,安住在身的地步,漸漸你就會進一步去觀察到你的心,安住在心上。

我們怎麼本末倒置呢?不瞭解我們重要的是生命,而去往外追尋幸福快樂。這就叫「外」道——心往外去追尋,擁有很多的錢財,擁有財色名食睡,以為這會讓我很快樂的。心一直往外追尋,那你永遠都是在輪迴的劫數里面。我們學佛跟一般人的思想是不太相同的,你安住在自己的身心當中,你慢慢會得到消息的。

每一時每一刻,你的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吃東西,種種的一切一切,一定會產生一種感覺感受,對這些感受,好的你會起貪,不好的你會起嗔,貪嗔接著而來的就是造業。迷惑、造業、受苦,這是眾生自然本能的一種反應。那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是,當我六根觸對六塵的時候,我起貪心我知道,我馬上覺醒;我起嗔恨心,我也馬上覺醒。

《華嚴經》我總共念一百多遍了,其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你怎麼樣去瞭解自己?它寫:「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

日常生活當中,愛憎、取捨是我們眾生的習慣,我喜歡的我就多吃多拿,我不喜歡的就排斥、打擊、討厭,時時刻刻都在貪愛嗔恨之中,而貪愛嗔恨的立足點就是無明。我們說佛陀是「明行足」,他瞭解無常的道理,然後他去實踐,他的生命自在了。「明行足」,瞭解跟實踐合一了。我們雖是瞭解,但是我們沒有去實踐,所以產生不了多大的作用。

我們自己好好去檢討自己的心態、心念:第一,在人、事、物上,我對什麼最執著、最愛?第二,在人、事、物上,我有什麼很討厭的嗎?

讓我迷惑、讓我貪愛、讓我嗔恨,這個隨時都會發生在你身心當中,這些你都不能察覺的話,你是粗心大意喔。

所以學佛法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早上眼睛睜開開始。在什麼地方呢?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而不是只有在佛堂。修行,就是打從早上眼睛睜開到晚上睡覺。那佛陀還告訴我們,睡覺還要修。怎麼修?佛陀有沒有睡覺?佛陀也有睡覺,他睡覺的時候是一片光明,做光明想,他是清清楚楚的。我們呢?我們是做惡夢,睡不著,要吃安眠藥。佛陀沒有這些毛病。

為什麼我們誦這麼多的經、念這麼多的咒,我們不能開悟?方法錯了。我不是說你不要誦經持咒,而是說在誦經唸佛持咒以後,要把經文的意義納入我們生命當中,時時刻刻去反省我們的身心,瞭解我們六根六塵接觸的時候那個情緒的反應,你都能夠清清楚楚,那麼這個才是修道。

你看我們煮開水,以前沒有瓦斯就用木材,你丟了一根木柴,可是一下子你就跑出去玩了,回來的時候柴火熄了,你又要重新點火。一點燃以後,你又跑出去玩,回來的時候火又是熄滅了,那你的水永遠煮不開,飯也煮不熟。為什麼我們修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還是沒有辦法得到消息?就是斷斷續續。

所以,要保有一顆覺醒的心。我們不可能把眼睛矇起來,把耳朵塞起來,不聽、不聞、不見,修行不是這樣子的。而是在見聞覺知的當下,那個情緒是貪愛還是瞋恨,我們要分分明明。所以隨時隨地都有讓你開悟的機會,隨時隨地都有讓你找到本地風光的機會,不一定是在書本上。

古代那些修道人,面對春去秋來、風花雪月、寒來暑往,甚至一個聲音,他開悟了,因為他安住在自己的身心當中,而不是安住在外面的世界。我們的心一直往外攀緣——這個人對我好、這個人對我不好、這個人我討厭、這個人我不喜歡、這件事情我很討厭……,所以麻煩就來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三從」:從佛、從法、從僧。從佛,以成佛做為我們生命的座標。那麼要成佛一定要學法,法告訴我們正當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才能消滅我們的煩惱無明。佛法一定要有一個清淨的僧團來住持,在六和合當中大家能互相勉勵,六和合僧。社會上是三人成眾,我們出家人是四人成為一個僧團,

除了「三從」,還要「四得」。第一個是「吃得」,就是不要亂吃東西。對修行來講,吃東西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冰淇淋、冰冷的東西不要吃。糖也不要吃,越吃越荒唐,吃糖的人病特別多。糖果餅乾汽水可樂都不是好東西。經過加工製造過的那些糖是最壞的。吃要很小心,不要亂吃東西。你要修行,先把嘴巴控制好。「控制嘴,勤跑腿」,走路是很好的運動。

第二「睡得」。睡的時候右脇而臥,吉祥臥,想睡就睡了。經典裡面說:「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初夜、後夜不要浪費時間。中夜是十點到兩點,這就是佛陀睡覺的時間,佛陀不會在那個時候說法,佛陀也是睡覺了。那你要睡覺之前最好念一部經,最簡單的就是念心經、或者念往生咒,或者唸唸佛,你再睡。

不是叫你整個晚上都不要睡覺,不是這個意思。晚上一定要睡覺,不睡會生病的。太晚睡也會生病,超過十點睡容易生病。所以十點到兩點睡覺是最好。一個人睡太多,一天睡七八個小時,中風機會特別多。睡太多、睡太少都不行。一天能睡四五個小時,那是最好。這是醫學上的研究。

第三「做得」。要有承擔,什麼事情來了我們就做。事情來了,可以鍛鍊你的身體,讓你腦筋活化,所以做事情的人他比較不容易老,而什麼都不想做的人容易老。

第四「捨得」。捨掉煩惱,捨掉無明,捨掉貪愛心,捨掉瞋恨心。捨盡道方成。

這是簡單給各位參考。學佛法有一定的方法,就是從佛、從法、從僧。從佛: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我們吃素、唸佛、誦經,我們目的是要成佛。你有沒有菩提心、覺悟的心?

從法:我們所學的法,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宿世善根,有些適合唸佛,有些適合唸咒,有修適合唸經,經又一大堆,所以每一個人有他不同相應的地方。我們學佛的人,不管什麼法門我們都接受,而不會說我這個法門最好,別人的法門就不好。法沒有什麼高下,都是我們的妄想心去分別。簡單講,適合你的就是補藥,不適合你的就是毒藥。

佛、法、僧,就是我們法身慧命寄託的地方,讓我們的法身慧命能夠增長。

然後,時時刻刻要記住自己是一個佛門弟子,做為一個佛門弟子,對無常有沒有去加強深入理解,如果你對無常沒有去勝解,你就會東聊聊西晃晃,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心裡又想我要到哪裡去玩,到印度朝聖、到大陸看九寨溝……。你還想貪玩的話,老實說,你的念頭跟佛不相應。

信徒常常會埋怨我:「師父!怎麼不帶我們到大陸、到印度?」我說我沒有那個時間,我也沒有那個錢。我們不要浪費時間、精神在那些無益我們修道的事情上。如果你去看看什麼風景能開悟的話,那我們不妨去看看,你只是去拍拍照片而已嘛!是不是?

那種對生命的珍惜可貴,你有沒有這個念頭?如果你還沒有這個念頭,老實說你還不是佛門弟子。對生命要有分秒必爭的觀念,那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

除夕了,明天就是羊年,希望我們大家在這個道場一起好好地共修。今年很難得有三位法師來這邊,本智法師、法源法師、還有日慧法師,希望在這邊常住。他們都是真正的老修行,很有道心。現在要找這種老修行不容易了,所以看到他們來,很難得。然後道晟法師這更不簡單,具備特殊的工巧明,壞掉要丟的電腦都被他修好了。現在他擔任知客,你們有什麼事情可以找他。他對佛法也很有研究,這是很難得的。他來這邊,我心裡也比較安穩一點,不然我一個人孤軍奮戰的感覺。

祝福各位在新的年度福慧增長。時時刻刻記住諸行無常,生命隨時就會死亡,死亡的陰影是緊緊跟隨著我們,沒有一刻離開我們,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你看去年一年當中,我們多少信徒死的死,病的病,有些還在加護病房,已經快一個月了還不能出來。所以真的讓我們感覺很可怕,死亡隨時會降臨,病也是隨時會降臨。像我們已經髮白面皺了,也長出老人斑了,想不到已經七十幾歲了。生命的無常,這是一個最好的老師,

新的年度,希望我們大家在諸行無常上面多多去體會。要記住分秒必爭,這才是佛門弟子。

 

(2015/2/18除夕開示   於獅頭山元光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