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華妙喻

 

我們講到每一個人就像一朵小蓮花,蓮花必須種在水裡面,有泥土、有陽光、有空氣,慢慢長養起來。也就是說我們的佛性、覺性,必須透過知見上、行為上的種種轉變,才能使這朵蓮花慢慢成長茁壯。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開示悟入」——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就是說我們眾生生活在觀念的世界,什麼樣的觀念、什麼樣的態度,就決定我們的生命空間。所以世間除了從事物質的救濟以外,最究竟來拯救我們人的,就是從事思想的救濟。

《妙法蓮華經》有許多譬喻,它有很深的意義,我們今天特別把它舉出來。

 

    1. 譬喻品:無常火宅,當勤精進

 

們覺得佛法很好,也知道要念佛誦經持咒,可是我們眾生有一個毛病,就是懶懶散散,總覺得時間還很多,一天過一天。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很大方地把寶貴的生命時間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甚至一大塊一大塊地浪費,不知道把時間轉換成生命的營養。我們以為時間可以保留,今天沒有使用的,明天可以繼續使用。事實上,時間過了就是過了,我們不能把今天的時間挪到明天再用。我們這種「不死覺」——總覺得自己不會死亡,今年不會死亡,明年不會死亡,十年二十年都不會死亡,那種不死覺就讓我們眾生懶懶散散,不懂精進,這是眾生的毛病。

我們來看〈譬喻品〉裡面的故事。說有一個很有錢很有錢的人,家裡面有許多的子子孫孫,好幾百人。這個長者的房舍已經非常老舊了,有一天突然著火了,可是他那些子子孫孫因為有太多的玩具,還繼續地追逐玩耍。長者心裡很急,就告訴子子孫孫:「哎呀,火燒了,你們趕快走吧!」可是小孩不知道什麼叫火,不知道火的厲害,看著火感覺還蠻好玩的,所以這些小孩繼續玩。

長者本來想把孩子一個一個抓出去,可是門的出口很小,而且小孩也不願意出去,他只好想辦法,說:「你們不要在這邊玩,外邊有羊車、鹿車、白牛車,又大、又莊嚴、又好玩,如果你們出去的話,隨便你們愛玩什麼就有什麼。」

這些小孩聽到長者這麼說,大家就跑出去了。跑到外面以後,小孩問:「你不是說有車子要給我們嗎?」長者就講:「這三種車裡面,最好的是大白牛車,裡面裝飾又漂亮。」就每一個小孩都送大白牛車。這些小孩非常高興,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了。

《法華經》裡面有許多譬喻,如果我們不了解它的意義,會覺得這個譬喻只是簡單的故事。事實上它的內容非常深,是有關我們人生的運作、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這朵蓮花,想讓它茁壯成長、綻放光明,第一個要培養的就是無常觀——生命有限,光陰有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我們手中消逝了。修道的過程,第一個就是修無常觀。

無常不是佛陀規定的,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質。宇宙間存在的一切,它的本質就是永恆性不可得,常性不可得,一切都是在剎那間流變消失。已經產生的、未產生的,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快速流變過程。當然科學家可以用種種儀器去證明,每一件東西只是電子、質子、核子快速的轉動,但是科學家透過儀器來了解存在的一切是假象,可是他並不能斷除煩惱,因為他是透過科學儀器而有意識上的了解。佛法是必須親自證明「存在的一切都是快速流變」,這是一種證悟、內證,是親自證到的。

舉例來講,我們透過注意呼吸,從呼吸的觀察,止觀雙運當中,可以見到生命快速的流變。這是一種親自證悟的境界,而不是透過機器來理解;透過機器的理解,不能斷除煩惱。所以,你說科學家也了解事物是快速的消逝流變,但是他並不能斷除煩惱。如果我們修止觀,會發現我們的肉體是許許多多條件排列組合,給我們產生一個錯覺,叫作有一個「我」。

我們就像在庭院嬉戲、扮家家酒的小孩,不知道火是什麼,不知道火的厲害,火在燃燒我們也不感覺它的危險性。為什麼呢?在我們的見聞覺知當中,我們被五欲六塵迷惑了。我們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佛經裡面怎麼講呢?豪貴學道難。生活在富裕中,往往使我們不會對生命問題去嚴肅探討。

從過去的高僧大德來看,我們發現許多高僧大德都是在困苦環境中,感受更深,體悟更深。像緬甸、泰國,有許多高僧,他們就在森林裡面過日子。他們可以在都市托缽化緣,乞食度日,但是他們放棄這種生活很富足的環境,他們到深山裡面,面對死亡。深山有毒蛇、毒蟲、狂象、毒蠅,隨時都有讓生命消失的可能性,在這種恐懼死亡現前的環境中,反而可以激發生命潛能。從歷代高僧的行儀,我們發現:物質越落後的地方,他們修道的精神越強;物質非常富裕的社會,道心就比較懶散。

我們凡夫因為無量劫來無明作祟,對無常迅速消逝的這種恐怖感產生不起來,所以我們生命的潛能就無從發揮。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修學佛法第一步,也就是三法印的「無常法印」。透過時間來觀察,存在的一切都是分分秒秒不斷在消逝。透過無常觀,讓我們積極奮鬥,勇往邁進,生命就充滿光明。

譬如,今天見面,明天見面,明年還可以見面,我們都不覺得珍惜。假如我們知道見面一次就少了一次見面機會,或者這次是最後一次見面,那我們會非常珍惜。譬如有一個法師,我們前幾天才見面,我們不知道他今天會死,有什麼問題不趕快問的話就沒機會了,結果你不問,今天聽到他往生了。如果你知道他隔天會往生,你是不是應該把握機會,把你的問題趕快去請教,因為機會太少了,時間有限。

以人的生命來講,我們一出生,前十年小,後十年老,一半又在夜裡過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以古代人活七十歲為標準的話,前十年小,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價值,懵懵懂懂過,到最後十年就是髮白面皺,手腳遲鈍,思想也遲鈍。所以七十歲扣掉前十年、後十年,剩下五十年,五十年又有一半在夜裡,剩下二十五年,這二十五年的時間要工作、要家庭、要服務社會,真正剩下的時間不多啊。

當我們發現生命是這麼有限的時候,我們會趕緊把時間好好運作,把它轉換成生命的營養,而不會大大方方地把生命耗掉。佛經裡面就說到,一個修行者把時間看成是生命一分一秒在流逝的過程,如果我們讓它毫無意義流逝,也算是「殺生」——殺害自己的生命。因為你讓時間空過,心念一空過、生命一空過,就是另一種殺生,殺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大自然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它的名詞叫做「生命」。如果我們不懂好好運用,有一天我們把生命——這個寶貴的禮物,又交還給大自然了。每一生每一世我們得到寶貴生命,然後又把寶貴生命交回去,白交了「學費」。你交了學費,又不了解生命、不懂生命,無法好好掌握生命,每一生每一世都是白交了生命學費,這就叫愚癡凡夫。我們學佛的人就是不願意生生世世都白繳了學費。我們體驗到生命的無常,把短暫的生命做最佳的投資:修福修慧。

所以,要使生命這朵蓮花成長,第一個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就是以佛的觀念、佛的想法、佛的看法來教示我們,世間是無常迅速流變消逝的過程,我們要趕緊把時間轉換成生命中的智慧福德資糧。這是第一個,從知見上來讓自己勇猛精進。

 

    1. 藥草喻品: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藥草喻品》的故事很有意思。它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就像天空中的雲雨,當雨下下來的時候,有大的樹、小的樹,大的草、小的草,各種不同的樹呀草啊都普潤雨水,大的樹吸收的水就多,小的草吸收的水分就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是平等平等,可是我們眾生所理解的不大相同,同樣一句話,有些人聽起來開悟了,有些人聽起來好像沒有意義。

以前我去拜見廣欽老和尚的時候,在場很多信徒都會請教老和尚,我發現老和尚給的答案不同。有些老人家去,問:「老和尚!我想去讀佛學院。佛學院這麼好,如果去研究佛學的話,我將來就可以弘揚佛法。」老和尚說:「念佛學院沒有用,你這個時候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旁邊一個年輕人聽了,就到外面講:「老和尚說念佛學院沒有用,只要專心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

要知道,老和尚是對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說法,一個髮蒼蒼視茫茫、髮白面皺、彎腰駝背、生命有限的老人,他是對機說法,叫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是對症下藥。那麼一個年紀輕輕的人,受了大學教育,然後叫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樣對嗎?不對喔。

佛陀所說的法是平等平等,對某些人聽起來受用,但是你如果誤解的話,本來是補藥,就變成毒藥了。

佛陀說法,有時候是方便說,有時候是究竟說。不管是方便說還是究竟說,第一個無非是要引導我們解脫身心的束縛,讓我們身心自在;第二個是如何來莊嚴世間、莊嚴國土;這是佛陀說法的層次。

當時印度整個彌漫消極厭世的解脫思想,所以那時候佛陀所說的法大部分都是「諸行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者亦無我所。聖弟子住無我想,遠離我慢,順得涅槃。」當時這些弟子聽了以後,開悟了,證阿羅漢。但是佛陀來到這個世間,不是度我們身心解脫、證阿羅漢。阿羅漢翻譯成「無生」,就是不再有生命出現,不再輪迴。佛陀是希望所有一切眾生跟他的腳步一樣,從凡夫發菩提心,見眾生苦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發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在無量的生死當中修福慧,帶著眾生一起走向光明、正覺、福慧圓滿的境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所以在〈化城喻品〉就說到:無量幾千萬年前,有一個國王出家修道,最後成佛。這個國王未出家前,他有十六個王子,其中一個就是阿彌陀佛,還有一個是釋迦牟尼佛本身。經典裡面用這個「本生談」來說明佛陀初是的本懷。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無限的時空中拋頭顱灑熱血,修六波羅蜜,去利益眾生,最後成佛。

在我們看起來,佛陀當時在印度,他就是見到生老病死的現象,然後出家修行,修道六年就成佛了。可是從大乘經典來看,他是在無限時空當中去利益眾生,有時當國王,有時當航海師,有時當法官、律師,有時當一個長者,在無限時空當中去利益眾生,最後才成佛。以大乘經典來看,他是這樣成佛的,而不是只有一生一世、六年尋師訪道,結果就這麼成佛。這就是大乘、小乘觀點的不同。

這是讓我們了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陀說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益一切眾生,令眾生悟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也是跟佛一樣福慧圓滿。所以許多阿羅漢修到最後,會覺得自己不如佛陀,佛陀能夠隨機說法。

再舉例來講。迦葉尊者非常嚴肅,可是天人彈奏非常好聽的天樂時,他竟然跳起舞來了。有人就問釋迦牟尼佛:「迦葉尊者是這麼嚴肅的人,證到阿羅漢了,為什麼聽到人家彈奏唱歌,他竟然跳起舞來了?」佛陀說:「因為迦葉尊者前輩子是教舞蹈的,他喜歡唱歌跳舞,他的習氣還在,天人的天樂這麼好聽,馬上觸動他的神經,習氣馬上顯露出來。」

阿羅漢和佛的差別在哪裡?佛是習氣斷盡了,福慧圓滿;佛陀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阿羅漢有神通,佛也有神通。但是佛的福德智慧是三大阿僧祇劫修來的。你看,有些阿羅漢托空缽沒飯吃,肚子餓,沒辦法,一天只能托一次缽。佛陀是國王供養,信徒供養,福報這麼大。所以我們就是學佛陀成佛的心路歷程——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佛陀所說的法,就是要令眾生解脫,跟佛一模一樣。但是當時的信徒、弟子們是急於解脫生死,急於了結這一生的生死輪迴,所以佛陀當時所說的法都是講無常、苦、空、無我,讓他身心得到解脫。這些阿羅漢證到解脫以後,發現自己有所不足——佛陀的莊嚴身相、佛陀的福德、佛陀說法的善巧方便、種種攝化眾生的悲願——發現不足以後,阿羅漢就迴小向大。

所以,成為阿羅漢是不圓滿、不究竟的,是學佛的過程而不是終點。一定要福德智慧圓滿,跟佛一樣了,這個才是佛陀要求眾生修學的目的。簡單講,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成佛,身相、福德、智慧,一切都跟佛平等。那要成佛的話,第一個要先覺悟世間無常、身心無常、萬事萬物無常,一切都是快速流變消逝的過程。對生命的無常覺,就會讓我們勇猛精進。

但是,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有些了解佛法淺的部分,有些了解深的部分;同樣一句佛法,因為了解的深淺不同,自然體悟不同。就像大樹或小草,有些人就是淺嚐即止,認為修學佛法只要明天比今天更好,來生比今生好一點就夠啦;只要未來比現在更好,他就滿足了;這就是「發增上心」來信佛學佛。

有些人是對生死輪迴的恐怖,產生解脫的思想,就是「發厭離心」來學佛,厭離生命的存在。認為生命的出現是痛苦的,人只要有生命就要為生活奔波,忙忙碌碌,最後老病死。他覺得這個人生沒有意義,就發厭離心。

還有一種人他覺得眾生生老病死是很苦的,但是他「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人生充滿許多問題,在我的身上、在眾生的身上都有這麼多問題,如果我能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幫助眾生解決問題。如果我一個人解脫了,眾生不解脫,還在生死當中輪迴、受苦受難,怎麼說都說不過去,因為眾生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姊妹、同學朋友。這些眾生對我有恩,他們做過我的父母,養我育我;他們做過我的老師,教導我。一切眾生都是我的恩惠者,如果我就這麼修,修到一走了之,怎麼說都說不過去。

所以有一類眾生就覺得信佛學佛不是為個人而信而學,是跟一切眾生來分享我所學到的心得。這就是發大悲心;以大悲心來信佛學佛,才能真正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懷。

在佛法裡面,我們講三乘佛法:一個是「人天乘」,就是發增上心,來生來世做人也好、生天也好,總之比今生更好。發增上心修學佛法的話,他就是布施、持戒,這是得到人身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想生天,就要修布施、持戒,還要修禪定。生天有生天的業,不是說我不做壞事,我來生就會生天,不見得。如果我們來生想做一個人,五官端正,衣食充足,那就是修布施、持戒,因為持戒可以得人身,布施可以令衣食充足不缺。如果得到人身,可是很窮困,沒有辦法法受好的教育,衣食無著落,整天為填飽肚子而煩惱,根本就難以修道。所以人天乘的佛法就是修布施、持戒、禪定。

第二個是「解脫乘」,厭世的思想,希望來生不再出現生命,那可以不修布施,修持戒、禪定、智慧,叫三無漏學。你可以不去跟眾生結緣,就是修持戒、禪定,破除我執我見,那麼問題解決了。因為生命的動力是我執我見,透過持戒、禪定、然後有般若智慧,就是斷我執我見就解脫了。這是以厭離心來修學佛法,修戒定慧就可以了。

第三是「菩薩乘」。覺得信佛學佛不能這麼自私,要帶著我們的親朋好友,認識的也好,不認識的也好,就是《金剛經》所說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所有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時候就發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就修六度萬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個學分一起修,最後福德智慧圓滿,成佛。

這是〈藥草喻品〉裡面講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好像天上的甘露灑下來,大棵的樹吸收多一點水,小棵的樹吸收少一點水,大一點的草、小一點的草所吸的水分也不同。眾生的根性也是千差萬別。所以我們自己要問自己:我為什麼信佛學佛?我誦經念佛持咒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來生更有錢更富貴?還是為了生天?還是為了消業障?還是希望修到最後不要來人間?閩南話說:「世間住久嫌煩」,覺得活著實在是很痛苦。你用這個心來信佛學佛的話,不是很圓滿。

得到人身,是非常值得我們慶幸的,值得我們去好好把握、好好善用。佛經說「人身難得」,因為人身是一個法器,是成道的寶器,人有思想、有感情、有靈性、有慚愧心,所以人是可以修道,最高境界可以成佛。人也可以做惡,最後下地獄、變畜生、變餓鬼。人在十法界當中是一個樞紐的地位,做好,可以成佛;做壞,墮三途下地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