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十行品第13

第七無著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著行佛子此菩薩以無著心於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世界於諸世界心無所著往詣阿僧祇諸如來所恭敬禮拜承事供養以阿僧祇華阿僧祇香阿僧祇鬘阿僧祇塗香末香衣服珍寶幢幡妙蓋諸莊嚴具各阿僧祇以用供養如是供養為究竟無作法故為住不思議法故


我們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執著執著衣食住行財色名食睡外在的執著當我們去探討的時候會發現最大最大的執著就是我執,執著有一個我主觀的我然後執著有客觀的世界歸屬於我的被我支配被我利用的外在的一切那叫做我所」先執著了我然後就執著我所相對的我所我所有的,一切的煩惱一切的問題也都是來自於這種執著


所以最大最根本的執著就是自我的執著就是在自我身心當中,在五蘊和合四大假合的身心當中去執著一個我有了這個我以後一切的煩惱一切的善業惡業都是由此生起第七無著行的菩薩修這個不執著的修行就能夠遠離一切的執著因為執著的話就會產生掛礙有掛礙就會產生恐怖然後就是顛倒的行為


我講一個眾生的執著讓我們了解說眾生的心總是想從外在的得到一個什麼就會使快樂在美國勘薩斯洲一個死刑犯叫羅那德他因為殺人做壞事被判死刑了他就寫一封e-mail說他臨死的時候如果能夠交到一個了解他認識他的人那就是他人生最快樂的一件事他想交這麼一個很好的了解他的人他這一生就沒有白活了


英國倫敦一個傑西女孩子,五十七歲了,看到這一封e-mail以後就覺得這個年青人在死亡之前還想交一位忠心的朋友就大受感動就從英國來到美國勘薩斯洲傑西把自己的財產該變賣的就變賣然後來到勘薩斯洲找到羅那德的太太兩個人就設計用錢雇用直昇機想辦法跟他聯絡說幾點幾分你就要站在什麼地方我們把你帶出去讓你自由


結果她們設計的分秒不差直昇機就去劫獄把這個人載走了馬上就被人發覺,又被人逮補回來。傑西也被判刑二十年,她年紀已經五十七歲五十七加二十就七十七歲了


所以眾生這個無明、執著很可怕有些人執著感情匆匆的結婚就慢慢的懊悔有些人執著飲食男女吃喝唱跳種種感官刺激有些人執著一個理想為了這個理想疲於奔命去完成每一個人都是執著,在中國古書叫擇善固執」。那對自己身心有利益對人類有利益對眾生有利益的這個還是要執著不能說我們一下子沒有什麼執著不是這個樣子哦


眾生最大的執著就是對自我身心的執著那對自我身心的執著以後必定會產生我所永遠屬於我被我擁有被我支配被我利用被我享受那麼我們去探討眾生為什麼對我這麼執著眾生有一顆不安的心,胡思亂想白天忙著妄想晚上又忙著夢想就這樣子一天到晚這個心安不下來那安不下來變成什麼呢會希望有伴找一個伴多好


我們眾生為什麼會執著就是因為我們有一顆孤伶伶的心這顆孤伶伶的心還沒安頓下來,它總是想找一個什麼來安頓這一找安頓問題就來了有一些人找一些偉大的事業來利益社會利益世間他當然就往好的方面去走那如果找感官的刺激吃喝唱跳飲食男女的話最後就是束縛束縛在感官刺激的這種享樂當中不得自由自在


所以這個地方一開始講到菩薩以無著心於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世界」,菩薩有什麼本事就是無著行不執著這個色身身心為我一但不執著這個身心然後包括這個世界也不執著,不會說這個是我的房子這個是我的家菩薩沒有這個念頭


在印度時,釋迦牟尼佛弟子們白天去托缽晚上就在樹下打坐當時有這個規定如果你住在這個樹底下打坐三天五天可以三天五天以後你就必需換一棵樹為什麼就怕執著說這棵樹是我的占有別人不可以在這邊打坐所以當時釋迦牟尼佛說你坐住哪一棵樹下幾天以後你就要換一棵不要把那個樹當作是你的那就會很麻煩


菩薩對自己的身心不執著對世界外在的物質也不執著才能夠入阿僧祇世界就是能夠隨遇而安任何時空菩薩的心都是安下來的不執著就不被束縛所以他心靈上就是自由了


不但能夠隨遇而安而且能夠嚴淨阿僧祇世界,於諸世界心無所著」。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就兩個任務一個是成熟眾生一個是莊嚴世界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就是提昇眾生生命的層次淨化眾生的身心這是第一個任務第二個任務是莊嚴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著我們眾生的迷悟而轉移迷惑的多這個世界就戰爭災難一大堆如果覺悟的眾生多了這個世界就變成清淨莊嚴的所以環境影響我們很大


菩薩能夠入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世界為什麼於諸世界心無所著那無所著又有什麼好處呢?「往詣阿僧祇諸如來所恭敬禮拜承事供養」。


在我們凡夫的世界我們不是只生活在衣食住行的世界我們還生活在思想、思惟的世界我們怎麼想我們就會怎麼做我們眾生有執著想所以我們會受到一種限制受到限制以後,我們的身非常非常粗重。我們執著這個肉體是我的生命我所有的這個是我我的肉體我的頭我的手我的腳我的名譽我的財產我的地位因為時時都是以為思考的根源所以我們的行動就受到限制了


菩薩打破了我執我見以後他這個生命的束縛沒有了所以他可以在一念之間去到十方世界參訪所有的如來所有如來講經說法的地方都可以一念之間就到了


我們知道我們的心念是最快最快的但是我們心念受到了束縛我們有我執我見就把這個生命束縛在七尺之軀裡邊動彈不得我們執著以後恐懼心憂愁的心煩惱的心一大堆又層層包圍著我們的生命眾生就是不自在,而學佛就是想學自在


學佛的最根本的一個理念就是:打破我執我見所以我們現在學佛不要去分說你學什麼宗什麼派我學什麼宗什麼派最重要是說我學佛以後對自我身心有沒有去如實的觀察我執我見有沒有少一點不要說斷除我執我見,至少我執我見少一點就會有那種包容的心


這個是講到菩薩因為修無所著行所以身心不受到那種有限性的心念的束縛


菩薩到任何世界去親近佛他用什麼去供養呢或者是香或者是鬘塗香末香衣服珍寶來供養佛但是供養佛不是說要有什麼福報最重要的如是供養為究竟無作法故為住不思議法故」。


菩薩用這些香啊花啊衣服珍寶來供養,佛真的是需要這些東西嗎我看佛也不需要這些東西佛也不欠缺這些東西這個是做給眾生看是在作戲你們好好的去供養佛福報很大跟佛結善緣來聽聞佛法菩薩是以這些來示範讓眾生來學習去供佛種善根


菩薩的供養不是為了增長福報是為了究竟無作法故為住不思議法故這是講到我們學佛的人學到最高明處就是一切不執著一切不執著可是在事相上呢又是不捨一法在理性是不執著一切在事相上卻不是要我們放棄一切不是這樣子的一切善還是照樣去做但是不執著雖然說一切但是不於空起心念還是照樣的以種種身口意來供養佛菩薩


我們不要說認為一切是空不執著了那不執著以後我們就隨便了不是這樣子的所以我們中國人有擇善固執」,你還是繼續的做善事但是不會執著我做善事有多大福報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不著有不著無因為我們眾生都是這個毛病執著實有要不然就執著實無那菩薩修空慧了解一切是空但是行為不空善惡不空因果不空所以還是要執著去行善,只是這種執著跟我們執著的本質不一樣了他不會說有一個我在做善事有個我做了善事能夠多少功德他沒有這個概念為什麼呢為究竟無作法故為住不思議法故


於念念中見無數佛於諸佛所心無所著於諸佛剎亦無所著;於佛相好亦無所著;見佛光明,聽佛說法,亦無所著;於十方世界及佛菩薩所有眾會,亦無所著。


在我們眾生希望總是希望念佛能夠見佛就想我能夠見到佛是多麼大的福報甚至我們會執著說我們見了什麼大善知識然後七輩子就不會墮落這個報紙上常常會登我們去那裡供養我們去那裡做善事七輩子都不會墮落世間有這麼好的事嗎眾生這種偶像的崇拜造成一股旋風不知道從自己內心上去下功夫


你看,於諸佛所心無所著於諸佛剎亦無所著」也不會執著說佛的世界這麼莊嚴佛的法會這麼莊嚴人多勢眾他不會去執著這些。「於佛相好亦無所著見佛光明,聽佛說法亦無所著」,即使見到佛佛放光說法種種莊嚴的境界在菩薩來講一法不立佛經裡面最先怎麼講叫寸絲不卦


本來寸絲不卦是講修行到最高境界的時候一切不執著的境界那叫做寸絲不卦那麼後代的人用到不好的方面去了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名詞就是心無所著這個心連自我也不會去執著有一個靈魂這才是寸絲不卦但是現在的人都用到不理想的地方


菩薩因為能夠修無所著行所以能夠於十方世界及佛菩薩所有眾會都能夠前往去聽經聞法跟善知識在一起探討


聽佛法已心生歡喜志力廣大能攝能行諸菩薩行然於佛法亦無所著


我們說見佛生歡喜聞法勤修習不是說我們見到佛我們的福報有多大不是這樣子的我們聽聞佛法以後要付諸於實踐在內心上下功夫然後在眾生上能夠引導眾生走善的光明所謂志力廣大能攝能行諸菩薩行」,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


這裡有一句很重要然於佛法亦無所著」。菩薩在修行當中他不會說我在修行有一個法被我修行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就是執著了


我們用一個譬喻能夠了解比如說我們剛學開車的時候我們就了解說這個是方向盤要往左要往右是這樣子打這一個是剎車是左腳還是右腳去踩那手剎車在什麼地方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很陌生慢慢去摸索可是開車上路了還是不熟悉有時會弄錯有一次一個人發生車禍他就是一緊張的時候這個油門踩錯了他本來想踩剎車結果他踩到油門了那當然是很危險就發生車禍了


所以當我們一再的練習反覆的練習以後那變成一種自然的反應該剎車該加油很自然的已經非常熟練了不用念頭去思考說哪一個是剎車哪一個是油門不用了我們腳還是碰在油門或者是剎車上面隨時都可以調換,但不會再去想念說那一個是正確的


修行也是如此剛開始的時候我在修行佛法我要淨化身心我要做善事我要修布施我要做什麼最初可以這樣子當我們修到最後的時候沒有一個我也沒有一個佛法被我所修也沒有眾生被我所度化如果還有一個我,有善心善行有眾生被我度化那這個就是執著會產生很多煩惱所以這個地方說於佛法亦無所著不會執著說有一個我去修這個善法


此菩薩於不可說劫見不可說佛出興於世一一佛所承事供養皆悉盡於不可說劫心無厭足見佛聞法及見菩薩眾會莊嚴皆無所著


這個不是短時間而是長時間在無限的時空當中見佛聞法然後於一一佛所承事供養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供養不是用香花水果叫做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提心供養不離菩薩業供養、如說修行供養,這七種供養才是真正的供養


在無限的時空當中能夠見到不可說的佛然後一一佛所去修承事供養進一步的去超越時空心無厭足,總感覺修還是不夠,要勇猛精進我們一般人誦經有點累了,「夠了吧今天念這麼多夠了。」菩薩的心是永無厭足不會覺得說我修很多了


見佛聞法,及見菩薩眾會莊嚴皆無所著」。菩薩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會去執著法會的莊嚴佛的放光說法這種種的瑞相菩薩都不會去執著


見不淨世界亦無憎惡何以故此菩薩如諸佛法而觀察故諸佛法中無垢無淨無暗無明無異無一無實無妄無安穩無險難、無正道無邪道。


這個是在華嚴的境界裡邊很重要的一種觀念一般人信佛學佛我們覺得生死很可怕這個社會亂糟糟的也是很可怕一不小心就掉入別人的陷阱人心可怕人心可畏那生死輪迴更可怕了一生一死渺渺茫茫然後又迷迷糊糊的輪迴所以一般信佛學佛的人都有一個觀念想找一個理想的世界去投胎轉世以後就沒有這些麻煩


我們只要離開這個五濁惡世不再執著世間的一切就可以來到我們嚮往的一個理想世界這個在佛法來講叫做有所取捨捨掉一個什麼又去執著一個什麼還是執著我們捨掉了這個五濁惡世來到了一個清淨的世界這個還是一個執著有取捨的還是一個相對性


那究竟的佛法呢,它會覺得說這個世界沒有永遠固定不變的體性,沒有淨跟穢或者說好跟壞那都是我們一個差別心妄想心去分別的。比如我們人身排泄出來的東西很髒很髒可是對一棵樹來說這是最好的肥料我們看過狗生下孩子以後這個母狗會把小狗排泄的東西整個吃進去我們會覺得好髒可是覺得這個是最有營養的


眾生的世界裡邊是循業發現是我們的業力我們的思想就現出這個世界同樣是水我們看來是水可是天上的人看起來是琉璃鬼看到不是水是火如果是條河流的話,我們看來河流裡面有水可是鬼看起來是一個乾枯的河沒有水那我們吐出的痰那些鬼他認為這是寶所以他會去吃人吐出來的痰甚至我們在荒郊野嶺的地方隨地大小便利的話,餓鬼他覺得這是百年難見千劫難逢的一個好吃的東西啊


所以,這是跟我們的業力有關係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看法就決定我們的行為在佛法來講不像我們眾生都是用相對的觀念去了解世界執著這世界


在我們眾生相對的心理所看的話第一個男女相對的白天黑夜相對高低相對黑白相對光明黑暗是相對清淨污穢是相對的凡是眾生在我們的意識當中好馬上就又一個不好善就是一個惡相對在我們的心裡都是相對的世界從相對當中我們想追求好的排除壞的這說來是正常的是正當的可是在佛法來觀察的話善有實在的善嗎惡有實在的惡嗎光明有實在永遠的光明黑暗有永遠的黑暗嗎一一去觀察以後會發現到說一切法這些相對法都沒有實在性只是相對性沒有絕對性


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人排泄的東西很髒可是對花草樹木來說它最喜歡了愈髒的地方它長得愈漂亮那麼蓮花呢你放在很淨的水它不開花可是你用很髒的泥巴放進去以後它開花開得很漂亮所以清淨不清淨善惡這一切只是相對性當然有它的差別性差別功能還是有但是論到它的實實在在的本質的時候是沒有因為如果有實在的本質是永遠不會變的它就不再變了,然而一切都是變化的過程當中


我們說白天我們拿不出來一個永遠不變的白天找不到因為是地球在圍繞太陽的時候,某一個角度這個時候叫白天我們說太陽下山太陽怎麼會下山是地球在轉動的時候感覺上太陽是在下山。太陽系裡面是以太陽中心我們是圍繞它這麼走動而已所以地球這麼一轉東半球西半球的人感受不同了日出名晝日沒名夜實際講起來畫亦不生夜亦不滅也沒有實在的晝,也沒有實在的夜只是地球在不斷變化位置的時候所產生的假相雖然是假但是它有作用白天白天的作用晚上有晚上的作用一到晚上我們想睡覺一到白天我們精神百倍這個作用我們不能否定


所以這個地方講菩薩如諸佛法而觀察故諸佛法中無垢無淨無暗無明無異無一無實無妄無安穩無險難無正道無邪道」,個是菩薩的本事就是建立在這個地方了在我們凡夫的心境裡面這是個五濁惡世世風日下道德沈淪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世界可是菩薩去深入觀察的時候這一切五濁惡世也是空性也是如幻如化的


那菩薩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大顯身手最好的地方,是最好修道的地方因為苦難的眾生太多了我們講苦難的眾生不是單單弱勢的眾生哦包括那些坐擁千金萬金的人也是苦難的眾生因為在他內心裡面只有錢,只知道說擁有財富,然後呢盡量吃喝唱跳,那富貴當中迷失自己,是最貧窮的人


菩薩覺得這個世間這麼多的眾生就是需要讓覺醒所以菩薩就不斷在生死當中打滾陪公子讀書陪我們這些公子來修正道


所以我常常說:「輪迴是美事生死是機會」,唯有參與這個輪迴當中有這個生死的機會來警惕我們在無限的生死當中有無限的眾生圍繞在我們身邊需要我們來幫助他拉他一把那麼有這麼好的機會我們竟然是喪失我們離開這些眾生我們逃避這些眾生覺得眾生剛強難度難化我們就把這個門關上了關上了什麼門?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門被你關上了


所以學佛法的人就是我們要去實際的觀察身心世界的如實相觀察這個身心世界眾生的一切如實相知道說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沒有永遠不變的只要加給他一些條件因緣他就會變化那眾生變好我們本身也會更好兩方面都好為什麼我們要逃避眾生離開這個世界然後我們到一個世界去從此一勞永逸我們逃避世間厭離這個世界以正常的學佛心態來講,這是不圓滿的,我們忘掉了佛陀來到世間出世的本懷了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解決這個世間的問題所以佛菩薩到底在其實佛菩薩都在這個世間你用不著去追尋我們只是把佛菩薩精神好好的去對待眾生利益眾生佛菩薩都是在我們身邊幫我們加持


菩薩如是深入法界教化眾生而於眾生不生執著受持諸法而於諸法不生執著發菩提心住於佛住而於佛住不生執著;雖有言說,而於言說心無所著;入眾生趣,於眾生趣心無所著;了知三昧,能入能住,而於三昧心無所著。


我們教化眾生會累覺得眾生難度難化眾生這麼多不曉得要度到什麼時候。菩薩教化眾生不會累,菩薩不會嫌說度這麼多眾生很麻煩菩薩才沒有這個觀念,功德不嫌多啊!你看那有錢人他會嫌說錢多嗎他不會嫌錢多愈多愈好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子這麼多的眾生讓我們有這麼多的機會來引導他走向善的光明的這是很好的事情嘛


但是菩薩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不會對眾生產生執著哦這個眾生長得漂亮這眾生不漂亮這個眾生有錢這個眾生沒有錢這個眾生對我好這個眾生對我不好,菩薩只知道說我該做的我做了就好不要去管眾生對我怎麼樣子沒有這個觀念所以說教化眾生而於眾生不生執著


受持諸法而於諸法不生執著」。不會說我是屬於什麼宗什麼派我修這個法門最高最微妙別人修的都是一文不值學佛的人不屬於什麼宗什麼派如果要勉強的說我們都是學菩提宗覺悟的宗你覺悟了嗎覺醒了嗎你的執著是不是愈來愈少比如說對我的執著是不是愈來愈少悲心是不是愈來愈增長這個是最重要的不要去執著這個宗派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宗派裡邊我這一輩子就是念一部經就夠了念一部論就夠了啦這是執著那會很麻煩的心胸狹小營養不良


發菩提心住於佛住而於佛住不生執著」。我們信佛學佛利益眾生就是希望能夠成佛但是我們不要一天到晚說我要成佛佛被我修成了這也是執著那是永遠不能成佛的


雖有言說而於言說心無」。這個是講到我們語言的使用當中並不是說我們要講很漂亮在語言上去下功夫不是這樣子的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狂語者佛說法都是恰到好處按眾生的根性根機說恰當的話讓眾生解粘釋縛離開一切執著所以我們不會在語言上去下功夫但是通達語言通達種種的語言以一切世間易解美妙聲音為眾生說法說恰當的法讓眾生轉迷為悟


入眾生趣於眾生趣心無所著」。眾生趣在我們行菩薩道的人來講的話就是指六道輪迴裡面這眾生甚至包括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生然後聲聞緣覺道在菩薩的心念裡面不會說這是畜生這是餓鬼這是地獄他不會有這個觀念在菩薩的心境,他度眾生的這個心路歷程他不會說我要到地獄去度地獄眾生我要到天堂去度天堂的眾生他沒有這個概念因為他沒有執著所以他就隨時隨地善巧方便的在任何一道裡邊去攝化眾生很自然的因為他沒有相對的心不會說這些餓鬼好可憐哦我來度化他」,他連這個餓鬼的念頭也沒有他只是任運隨緣的該怎麼做就是怎麼去做所以入眾生趣於眾生趣心無所著


然後菩薩要度化眾生必定要了知三昧能入能住而於三昧心無所著」。我們講過這個定是很美很美的境界定可以起神通那麼定的當中去觀察身心無常無我可以開智慧可是我們眾生的毛病是什麼執著這個定太美了在定的當中那種美美好的世界很容易讓我們著迷。我們講這個定叫三昧酒,它像酒一樣令人沈迷。而菩薩在入定的過程當中不會被這個定境所迷


菩薩了知三昧能夠知道禪定的入怎麼入定怎麼住定怎麼出定這個過程是如何雖然在定中不會被這個定所迷能入能住於三昧心無所著


往詣無量諸佛國土,若入,若見,若於中住,而於佛土心無所著,捨去之時亦無顧戀。


菩薩入定做什麼呢不是要去享受這個定的美好的境界不是這樣子的因為入定以後可以真正的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然後對這個生命不再執著自然的才能夠往詣無量諸佛國土」。


因為入定有神通啊所以能夠往詣無量無邊的國土去見佛聞法但是菩薩到他方世界,到任何一個世界去見佛聞法的時候不會說這尊佛的國土這麼莊嚴他就一去不回來所以而於佛土心無所著捨去之時亦無顧戀」,很自自然然的該去聞法該離開該走啦在我們眾生的心境裡是拖拖拉拉這個是菩薩的心境跟我們眾生的心境是千差萬別天壤之別所以菩薩生命是這樣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