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歡喜地-4集】

2016-12-05-普獻法師-晨間開示

 

  • 遠離所有怖畏

何以故?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上,因為智慧不足,常常有種種的恐懼尤其我們平時都會聽到很多奇奇怪怪的訊息,什麼青面獠牙的鬼、舌頭長長的鬼、披髮的鬼……,所以如果我們晚上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去想那些可怕的事情,愈想愈害怕。晚上你一個人在黑暗地方走路,你會幻想後面有鬼追著你,愈想愈可怕,「鬼追過來了!還有腳步聲」其實是你自己的腳步聲。

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很多恐怖的事情讓你的心神不得安寧。第一個是「不活畏」:受傷了,生重病了,像是癌症、惡性腫瘤、心臟病,尤其是腦部的疾病,沒有希望了,很快即將死亡,在未死亡之前你想到也很可怕,怕活不下去了。為什麼?未得智慧之前,我們對死「前途」茫茫。

「惡名畏」做壞事,名聲不好。人家到處宣揚,到處說你是壞人,惡名昭彰,人人見到你就退避三舍,躲得遠遠,這是惡名。

「死畏」:即將死亡了,六神無主,手忙腳亂,糟糕,怎麼辦?這輩子也沒有造福,也沒有做善,對死後的世界一無所知,死後又怕到地獄或到哪裡去這是死畏。有些人死得很安祥自在,有些人死得很恐怖,有些人死得更恐怖,在醫院被插管、氣切、肚子開一個洞

「惡道畏」: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是屬於惡道。這輩子沒有做善事,做壞事了,將來墮惡道。惡道裡面我們看得到的只有畜生道,地獄、餓鬼我們看不到,除非你修到有天眼通。

「大眾威德畏」你跟好朋友兩個人談話談一個晚上,你都很自在,可是叫你上台對十個二十個人講話,你會發抖,因為智慧不足、悲心不足,看到很多人的時候你會害怕。所以古代這些大德都是告訴我們,寧可在叢林裡面睡覺,不要在小廟裡面辦道。為什麼?大眾來攝持你,大眾來保護你。譬如僧團大家共住在一起,同一時間吃飯,同一時間工作,同一時間誦經,同一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在大眾生活的磨鍊之下,久而久之變成習慣,不會覺得是很麻煩的,這就是大眾攝持的力量。

人活在世界上,君子坦坦蕩蕩的,什麼黑暗、警察來了,你都不怕。因為一正破千邪,心正不怕邪你不做壞事、不講壞話、不說是非,什麼事情你都不用怕。

證到歡喜地的菩薩,為什麼他沒有這五種恐怖的事情讓他心神不寧?為什麼他能遠離五種恐懼?

 

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
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
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
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
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一個人有恐懼心理,那就是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怕黑暗、怕孤獨、怕惡名昭彰、怕死、怕病,這個都是心靈不健全的特徵。那我們就來研究初地菩薩為什麼沒有這種不好的心理現象,何以故?

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
我們最愛最愛的就是這個「我」,我的生命、我的財產……。先有一個「我」,這是我的生命,我能活在世界上,我能看、我能聽、我能想、我能做、我能說,先有了這個我執我見。對這個五蘊和合的身心,在身心背後你想像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那叫做我執我見世間人叫做靈魂、自性、絕對真心,我們給它很多名詞。

我們人類最大的執著就是「我」,有了「我」,就希望我擁有很多,來保護我、被我享受、被我指揮、被我支配運用,這是「我所」。菩薩透過戒定慧、聞思修,在這個四大五蘊當中徹底證悟到「我」不可得所以此菩薩離我想,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世間人都想我有得吃有得喝,金山銀山花不完,我可以活得長長久久,享受不盡。那菩薩的想法就不同了,諸行是無常的,這個四大五蘊和合的身心很快就會分解、無常,我都保不住了,你去保那些金銀珠寶種種的寶物,實在是很笨很笨。

有一次我去參觀一間古物店,隨便一個古物都要幾百萬元。他說:「師父,你要哪一個?」我說:「我自身都難保了,我再去保一個幾百萬的東西,放在寺廟裡面又怕小偷來偷,真是划不來。」所以學聰明一點。

在阿根廷,一個信徒戴勞力士手錶,他去搭地鐵,因為沒有位置坐,就手往上伸去拉著扣環,他的錶露出來了。結果一個小偷在車上,算準火車要停站了,小偷一下子把他的手強拉過來,硬是把手錶搶走,他的手受傷流血了。還有一個信徒在路上走,也是戴什麼名錶,人家把他推倒,他的手錶硬是被搶走,腳也受傷了。你身上掛有可愛、珍貴的東西,你不要以為說它會帶給你好運、給你保命,沒這回事。你說這是寶物,寶物有時候就變成凶物,知道嗎?會使你受傷,連命都沒了。

菩薩瞭解到身心的無常無我,自然遠離我想,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就是破除了我執我見,自然我所見也沒有了,是故無有不活畏。

在我們眾生的內心裡,總覺得這個生命活生生的,我能呼吸、能想、能看、能表達,這就是活生生的我那我們就會有一個誤解,好像會永遠如此存在,但是透過戒定慧的修學,你會發現這個「我」是很渺茫的。

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樣子:從觀呼吸開始,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只是很單純的觀呼吸,這個心念只有兩個念頭:一個是吸,一個是呼。漸漸的,整個世界慢慢消失了,身體也消失了,就剩下呼、吸、呼、吸。突然間一個念頭來了,平時執著這個呼吸就是我,就是我的生命,到底呼中有我?還是吸中有我?這個時候是生命的一種震撼教育正如遺教經所說的人命在呼吸間,一呼一吸就像一個橋樑,把身跟心連結在一起,呼吸停止,身心就崩潰了什麼叫做我?其實只是一個呼吸而已。有句話說一口氣做一個人,做一個人只是一口氣吸呼嘛,如果你不吸也不呼了,你就走了。

講到這個地方有個常識正常人的呼吸是很平穩、很慢的,而且他吸氣是吸到肚子,腹式呼吸。假如一個人生病你看到他呼吸很均勻很平穩的,你安心,暫時不會死,知道嗎?如果他呼吸很快很急促,好像吸不起來、吐不出去,在喉嚨處呼呼叫,那種喘氣感覺,這個就馬上要走了

人命在呼吸間,這個「我」在哪裡?所以菩薩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這些維持生命的東西,你把它當作寶,這是笨蛋。是故菩薩沒有不活畏。

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
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做壞事的人,甚至貪官污吏,貪國家的財,他犯法被關了,自己丟名譽,你看連他的子女都抬不起頭。惡名,為什麼呢?就是貪財嘛。菩薩不同了,菩薩就是我有的盡量跟眾生結緣,給那些苦難的眾生溫飽存活。菩薩只知道布施,不會去貪非分之財,自然就沒有惡名畏。一個人總想佔有別人的東西,人家就把你當作小偷,看到你就害怕了

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
我們這個身體、生理,有它使用的年限。一部車子開了二十年就破爛不堪了,一天到晚修理花很多的錢鋼鐵的東西用了二十年尚且如此,我們這個血肉之軀吃五穀維生,用了六七十年、七八十年,鐵定是一天不如一天,下午不如早上,這個身體是慢慢的衰敗從生理上來講,它有一定的期限,期限到了,他就要轉換成另外一個生命

有時候我們不談,我們叫往生」。這個名詞很好,因為死亡並不是結束、什麼都沒有了就是透過一道手續,身體衰弱沒有力氣了爬不起來,躺在那邊一動都不能動,什麼金銀珠寶都沒有用,孝子賢孫也沒有用,這個時候最重要就是靠你平時誦多少經念多少佛持多少咒,你做多少善事、你動多少善念、你講了多少好話,這時候這些業力開始起作用了你平時誦經念佛持咒,你養成習慣了,現在你眼睛睜不開、身體無力了,你的心念是念念阿彌陀佛,念念都是經典,你會背的經典一個字一個字浮現出來,這時候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人要走的時候,三七二十一天之內,真的是渺渺茫茫我們這邊冬天的時候不是一片霧茫茫嗎,看不到人人死的時候就是這樣子,渺渺茫茫的,作不了主。這時候怎麼辦?靠你平時誦經念佛持咒,那種習慣性的力量,讓你頭腦很清醒。如果你平日恩恩怨怨的,我討厭這個人,我不喜歡這個人,那種瞋恨心,你要走的時候就看到奇奇怪怪的境界來困擾你。所以我們心胸要開闊,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能夠包容一切,包括死亡你都歡歡喜喜的接受,你不再產生恐懼了加上你平時誦經念佛的功德,以及你所做的善事,很自然地佛菩薩帶你走了,輕輕鬆鬆的。

佛門有一句話叫歡喜捨壽,歡歡喜喜的,經過這一道手續,我從此跟佛菩薩在一起。這個就要靠平時的功夫了,你對所有的人事物,你都能夠歡喜接納,懂得去尊重別人、體諒別人、關心別人,你能做的盡量去幫助人家,不要去折磨人家你有這種善念,你走的時候很自然地走得沒有遺憾否則的話,這個人我討厭,這個人我不喜歡,那個不喜歡的念頭,連死亡你也不喜歡,你就產生恐懼了。

這一輩子這個心沒有好好的調伏,一天到晚我討厭這個、我喜歡那個,你都是在是非差別的境界中用功,真是冤枉啊頭髮剃掉了(剃度出家),煩惱一大堆,這是白費了。所以我一再強調,學佛的人先學做人,做一個正常的人什麼是正常人呢?心胸很開闊,不要討厭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你都不要起一念頭說我討厭

華嚴經》說:「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你對什麼人事物都是平平等等的,那麼你要走的時候,你不會說有一個生、有一個死,我現在要從生進到死,有一個死被我進去,你害怕了什麼叫做死?不呼吸就叫死。什麼叫活?會呼吸就叫活。死了是不是就沒有了?不是,馬上就活過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可怕的是這生走完了,變成阿狗阿貓,那就可憐了

這一生當中,你誦經念佛拜佛做善事,你種菜給大眾吃,結了這麼多善緣,你怕什麼?沒有什麼好怕的。你天天誦經念佛拜佛,你養成習慣了嘛,死只是一個過程、一道手續而已,經過呼吸停止,你的善業把你推到好的地方,你的善願把你推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沒什麼好怕的畢竟我們這個身體有它使用年限。現代人營養夠,平均壽命七八十歲,以前的人才五六十歲。

菩薩對自己有信心,所以菩薩無有死畏。最重要他是無有我想。你認為有一個實在的我,有一個實在的死,讓這個我進入一個死的境界,這理論上說不通,那是一個現象不呼吸就叫死而已嘛,是不是。

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
我們出家人天天一大早眼睛睜開就來誦經拜佛打坐,天天都是一樣,一天四堂功課,你養成那個習慣了,你天天都是跟三寶相應、跟佛法相應,你怕什麼墮惡道除非你的知見錯了,你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三寶、不相信善惡,你有邪知邪見,那是會墮惡道的破見、破戒,那當然是墮惡道。所以我們能夠在寺廟裡面,這輩子平平穩穩的,每天就這麼簡簡單單的青菜豆腐湯吃了保平安,也沒有什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就這麼簡單平淡的但是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你心念不能空過,不能迷迷糊糊的吃迷迷糊糊的睡,妄想一大堆,討厭這討厭那,這就麻煩了。我們的學佛人把身心交給三寶,交給常住,交給護法龍天,走了就走,重新再來,就是這樣子,沒有什麼惡道的恐怖了

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
世間的人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不同的事業,士農工商,種種職業都有人去做,各人的興趣、各人的專長、各人的業力是不同的。我們出家人也有事業,這個事業跟一般的事業不同,一般人的事業是說我投資多少能回報多少,是有所求的投資一百萬,能賺個三十萬,很不錯了出家人選擇剃度出家,三衣一缽這麼過日子,目的何在呢?他希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叫做志業,不是事業。是你立的志向,你就是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志業,不求回報的。你不要說我講經說法要多少錢,你要多少報答我,那不可以的,一切都是無相布施。這個就是跟世間人不一樣,世間人是投資就要講回報

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就是我們這種志願去服務眾生利益眾生,然後自己好好在心性上去淨化昇華,身心的淨化昇華,讓我們的身心安定,又能把這個心得跟眾生分享,這是何等的快樂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我們出家人無所求,沒有什麼希望你回報,跟世間人的事業是大不相同的,世間人的事業講投資回報,得失當中悲喜交加

我們講到何以菩薩沒有這些恐怖的事情最主要就是無我、無我所。諸行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聖弟子住無我想,遠離我慢,順得涅槃」,《阿含經裡面就講到這個觀一切都是剎那剎那無常變化,前念後念是大不相同。為什麼是苦的?無常故苦,因為我們內心裡面有常見——我希望我的身體永遠不老不病不死,我希望這個人永遠對我很好,你希望的跟你所求的剛好相反,因為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一切是無常的。菩薩告訴我們去觀世間一切是無常,你的肉體、你的生命是無常的,你希望別人永遠對你好,別人也是無常的啊。

修學佛法的人時時要觀察,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所有,一切都是快速消滅的一個過程。你現在眼睛能看,身體能拜佛,你能誦經,你說等過幾年再來讀經拜佛吧,這一等沒有機會了,老了病了。以前有比丘尼在這邊,叫她當執事她不要,我有拿多少錢來這邊安單,我為什麼要當執事!」好了,有一天病的時候,師父,我病好的話,我來煮飯好不好?」「師父,我病好的時候,我來種菜好不好?我說:你已經沒有機會了。沒多久她就死了。

身體好好的時候,東晃晃西晃晃這麼過日子拿點錢來這邊安單以前這個地方是拿幾十萬就可以安單,現在我們不要,你拿幾千萬幾百萬,我們也不會讓你來這邊,什麼事都不做一旦病了,你才發願病好了我要煮飯、我要種菜、我要掃廁所,沒有機會了。很明顯的,這個世間就是當你有的時候你不珍惜當你沒有的時候,你想要要不到

我常常這麼想,我們大家吃同一鍋飯,同一個屋頂下誦經拜佛,這是何等甚深的福德因緣。有三寶把我們拉攏在一起,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分,吃同鍋飯,住同屋頂下,在同一個大雄寶殿裡面誦經拜佛,你想想看這個緣有多深啊。所以我一再強調,修行、修行,先學做人心胸要開闊,不要為瑣瑣碎碎斤斤計較,總覺得別人不對,只有我是對的我最好,你們很差勁很幼稚,我看到你們很討厭。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否則你一口氣不來的時候,渺渺茫茫的,你過去討厭的人他會來助你一臂之力嗎?不可能。我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先結人緣,千萬不要對某人有一種成見,這是不好的。

菩薩無有我想,遠離我見,是故無有死畏不活畏等等。你一天到晚在修這個——我了不起,我現在年輕,我還可以等幾年再修,我現多睡覺,我東晃西晃的——你這麼想你就懶懶散散過日子,生命就耗在沒有意義的地方你要是感覺世間無常,你會趕緊分秒必爭,今天有這個時段,趕緊來誦經拜佛念佛打坐你要累積功德嘛,積功累德,是不是你平時養成這個習慣,死後三七二十一天當中,你就不會迷迷茫茫,你清清楚楚的所以學佛的人有這麼一個好處遠離顛倒夢想,無有恐怖,無有罣礙

是回到現實人生當中,我們心量要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大福大你的心像針孔,小小的一個針孔容納不了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物,你要走的時候,那個障礙可多了。信佛學佛有這麼大的好處,遠離種種的痛苦、妄想、恐怖,是何等快樂的一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