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歡喜地-15集】

2016-12-18-普獻法師-晨間開示,共18

前面我們講到生命的流轉現象,眾生因為「無明為父,貪愛為母」,有無明做父親,有貪愛做母親,就生下我們這個苦命的孩子。一切眾生與生俱來的無明、以及貪愛的習性,所以永遠在痛苦的生命當中頭出頭沒這是眾生相。簡單就是告訴我們,修行佛法主要就是對自己的身心世界能夠如實去瞭解它的無常無我修行不是說我念什麼經咒,我得到什麼感應,當然這也是修行的方法,最重要是回歸到身心,因為對身心世界那種實存感就是你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源。

經文講到十二緣起,就是生命的十二個階段。如果我們認真去研究,每一個念頭的當下就具了十二緣起的現象只是為了說明生命的這些現象,我們就把它切割成十二個區塊事實上,你這一念無明就造成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就具足了,那個因都種下了。可是我們眾生在這十二因緣的排列中迷迷糊糊的,就像一個人中邪了,真的很可憐。

我記得以前在臨濟寺的時候,有一個出家比丘受戒好幾年後突然發瘋了因為過去他在軍隊中曾被人密告誣賴他是間諜,結果就被抓去關關到刑期滿了就放出來孤家寡人嘛就找臨濟寺出家也很用功修行雖然出家了,可是他一直覺得他很冤枉,這個念頭一直不能放下就是不甘願我為什麼要坐牢,這個念頭使他錯亂了,然後又擔驚受怕的,總覺得警察要來抓他。

有一天,他說他看到很多警察要來抓他,他一直說「我沒有犯罪,我沒有做壞事」。我們跟他講:「沒有警察啊!」他一直跑,說有警察要抓他,突然從很高的圍牆就跳過去了。你看那個多厲害,他發瘋的時候,很高的圍牆他這樣一跳就跳過去了。然後回到房間把棉被、經書拿到佛堂的廣場前放火燒我看他又回去房間了,我就把經書搶了好幾本後來寺廟沒辦法,請衛生單位派人來把他強制押走,身上打針以後他就不動了後來就不知所終了,我也離開臨濟寺了。這個就是一種業力,業力很可怕!

無量劫來我們都養成一個習慣,在這個五蘊和合的身心當中認為有一個我,永遠不變的我這個我死掉以後,會去投胎轉世我這輩子做很多善事,來輩子就能夠富貴榮華。你看,做點善事就想到未來我能夠享受,這個就是一切問題的核心點,但是眾生不覺不知啊。本來是無我,可是眾生沒有智慧,牢牢地執著四大五蘊為我。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

我們信佛學佛,一方面我們觀察到自己的生死輪迴問題沒有解決,也看到眾生還繼續被我執我見我慢我愛束縛,自私自利的,整天就為這個「我」而忙碌,把自己的身心束縛在象牙塔當中,還自鳴得意我擁有很多、我有很多什麼金銀珠寶,這個就是眾生在苦聚當中不得出離。眾生不斷地在「我」去用功,我執越來越深,苦越來越多,繩子就把你綁得越緊,可是眾生還是在苦中作樂。那我們談修行,也就是見眾生苦起大悲心,修行目的就是要解救眾生這種迷糊的人生我們自己也是眾生。佛是覺者,覺悟了,對生命、對世界、對一切瞭解它的真實相,這是大智慧。

談到智慧,我們附帶要說明的是知識所謂知識,是說有一個主觀的我、一個客觀的世界,是相對的這個我牢牢記住它、強化它。世間的心理學講自我實現、自我完成,都是用「我」來做為標的,然後就為這個「我」而忙忙碌碌去張羅,使這個「我」顯出它的能耐顯出它的能力這是眾生第一步就踏錯了。我瞭解很多的知識,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人物山川,你瞭解再多,你的我執我見就越深,沒有解決問題那是知識。世間人有了知識,可以謀生,可以當教授,可以發明東西世間的科技發明都是靠知識來的可是知識有利有弊,甚至有些弊多於利

智慧呢?對身心世界的如實相不會去先假定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本質,從這個本質去衍生出許許多多的現象佛法不是這樣子,是直觀諸法的當下,只是許多條件因緣的排列組合在這個因緣條件當中有它的形態有它的作用,但是根本找不到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這是屬於智慧

我們講現在是工業4.0的時代,強調機器的發明、人工智慧,類似人類能夠有感情的表現、能處理問題,但是再怎麼樣厲害,還是屬於知識,知識就是有它的有限性。是不是科技發達,我們就頭腦更清醒感情更淨化昇華沒有啊。知識沒有辦法讓人的生命覺醒,只是給你生活上的方便因為人類的問題不是靠機器、靠物質就解決,它是要靠修行的,這個就叫做智慧我們不否定科技的發達帶給我們許多方便,但是我們利用科技是節省體力時間幫我們修行修戒定慧要親自去證悟體驗

這個地方很強調智慧,那麼是怎樣的智慧?叫做大悲智慧——感情當中充滿著理性,理性當中充滿了感情,這兩個是調和的。看到眾生迷迷糊糊的,生生世世都是被物欲埋沒了自己的心靈,所以見眾生苦起大悲心,但是這個大悲心是跟智慧結合在一起。智慧與大悲結合,佛經裡面叫做悲智圓融。你單單有悲心沒有智慧,這個不對的,一定要有智慧。

菩薩看到眾生始終在物欲當中頭出頭沒,他不忍心啊,不忍眾生苦,他心裡就動個念頭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菩薩,菩提薩埵,叫做「覺有情」,是覺悟的眾生。他還是有感情,但是這感情是有智慧的,由智慧來引導。因為他看一切眾生都是我累世累劫受生的因緣,每一生每一世都必須有父母親把我生下來,那千生萬世不曉得多少父母了。這是佛法很特殊的地方,把一切眾生都當作是我累生累劫的父母兄弟姊妹,或者是我過去生的貴人,所以我有這個責任義務和使命,我要陪這些公子走向覺悟的彼岸。你看這個心量有多大

你們早上在講不要再(出)生了,這個沒道理啊。生是多麼美的事情,出現生命才有機會來服務眾生,出現生命才有機會聽聞佛法,出現生命才能做很多善事修福修慧,功德不嫌多。釋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為眾生拋頭顱灑熱血,終於成佛了我們學佛人就是跟著佛陀的腳跡,跟著他走過的道路這樣去修去學,肯定人生又能夠超越人生。世間人是肯定人生迷迷糊糊過千生萬世,那是很痛苦的;我們要清清醒醒,很清醒的過一輩子。

就像你不會游泳的話,你在水裡一下沉下去一下又浮起來,喊救命,很痛苦。如果你會游泳,你在水中如魚得水,你還可以救人。還有一種人是自己跳到岸上,不管你死活,你去喊救命吧。這三種人,你選擇做哪一種人?你要選那個身強體健、很會游泳的,跳下去一個一個把他拉起來。這就是我常常說的:生死是機會,輪迴是美事。

輪迴可以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因為死亡不是結束不是歸空了這一生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點點滴滴,身口意三業,很自然就會去招感生命你想不(出)生也不可以,因為你我執我見還在你造了那個業力,你不得不去來生。所以我們這輩子剩下的歲月,我們就每一時每一刻都是覺醒的,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要心有千千結。別人的心事你都知道,自己的心事都不知道。你太注意外在的世界了你不注意自己的身心,那你是沒完沒了。

菩薩看到眾生,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不是說他肚子餓,我麵包給他吃吃;他沒有衣服穿,我拿衣服給他穿,不是這樣就了事了物質的救濟有限你還要給他精神上的、觀念上的,讓他建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然後參加救世覺世的行列。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佛法講到智慧,它一定是跟悲心結合的那種智慧,而不是單單說我瞭解無我,我不來這個世界了,無生,不來了。三果叫不來,四果叫無生。你覺得出現生命是很痛苦的,你會對世間產生厭離心,你不想做事不想修善,反正這輩子結束了,我就不想再來投胎轉世了我不要出現生命,一切問題就解決了這是一種學佛的態度。而菩薩是我要清清楚楚地乘願再來,做一個頭腦清醒、覺醒的人,千千萬萬眾生都是我服務的對象,都是我累世累劫的父母,都是我要報恩的,我欠他們太多了。你以這種悲心學佛,悲心跟智慧結合在一起,那麼你就能夠去發揚生命的光明,我們講生命之光就是這樣子。

你看佛像背後都有光,圓圓的光芒往四邊放射,就是放出生命的光。信佛學佛的人就是要放出生命之光,肯定生命,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能呼吸能健康能走路,耳聰目明,我們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去利益眾生。所以我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印很多書見到有緣人你就送他書,你跟他講這是鎮家之寶,他瞭解這些道理、明瞭因果,他就知道離惡向善。也不必說很多的話,送他一本書,跟他結緣。

簡單講,你對人生的態度,就決定你修學的態度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捨,凡是所有一切能施。

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但是眾生迷迷糊糊的,有時候你想去度化他,可是他看到你就躲得遠遠的,為什麼沒有緣分,緣分不深。怎麼辦呢?所以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每一生每一世,我用一句話跟你結個善緣,用一本書跟你結個善緣,倒一杯茶給你喝,結一個善緣。「請你坐下來吃一頓齋免難消災,他聽了很高興。所以佛法很重視緣在無限的時空當中,我們今天見面了,我怎麼去善待你,跟你結一個好緣、結一個善緣,這是很基本的。就是隨時要跟眾生結好緣、結善緣,那麼你成佛,你想去度化他,他才會接受你。

佛陀的本生談裡面就談到,城中有一個老母生活得很苦,一輩子苦苦惱惱過日子,佛現三十二相放大光明,那個阿婆一看到佛在他面前現光明相,把眼睛遮起來說討厭討厭。阿婆往東看,釋迦牟尼佛跑到東邊給她看;她往西看,佛又跑到西邊給她看,而她只會說討厭討厭。後來釋迦牟尼佛知道跟她無緣,就叫羅睺羅去度她。阿婆一看到他好高興,小沙彌,你的師父是誰?你怎麼長得這麼莊嚴!」趕快拿東西要供養他。羅睺羅說: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我帶你去見他,他很有智慧很有悲心,你去看到他你可消業障,你可以增福慧。阿婆很疼小沙彌,只好跟著他來拜見佛陀。

人家就問釋迦牟尼佛:「你本事這麼大,一個老阿婆你度不了,羅睺羅兩句話就把她帶過來,為什麼?

佛說:沒辦法,前輩子他是一隻老鼠,死在路上,我看到了,我就說:『好臭這隻死老鼠什麼地方好死不死,死在這路上發臭,看了真討厭。』那時候我和羅睺羅是師兄弟,他說:『這隻老鼠好可憐,死在路上被車子這麼輾過。』就用布把牠包起來,在樹底下挖一個洞把牠埋起來,跟牠念念往生咒,結了這個緣。後來老鼠投生做人,成了老阿婆了,見到這個小沙彌高興得要命,那就是前生結的一個善緣。這輩子你到什麼地方有很多貴人,那都是你前輩子跟他結了善緣。

這是讓我們瞭解,來到世間出現為人,真的是很值得慶幸所以佛經裡面一直強調人身難得你對生命的價值觀正確的話,你學佛的態度就是很積極、很樂觀、很勇猛、很精進的。為什麼呢?來日無多諸行無常棺材一副一副等著我們,來日無多了,趕緊修行,不要在人我是非當中愛恨情仇,這算哪一門子學佛不是這樣子的你越學佛心胸越開闊,對人對事對物都是很慈悲很理性的,不要把世俗那種兒女情長帶到佛門裡面來,你這樣修行是修不起來的

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為了求佛大智,修行大捨你看看,目的做什麼呢求佛的大智慧那怎麼辦呢修行大捨,把你身邊這些,你能布施的、利益人的,就跟眾生結緣這是初地菩薩的一個特色,他就是能施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