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選集導讀——菩薩智慧

 

 

菩薩摩訶薩已發一切智心,應離癡暗,精勤守護,無令放逸。菩薩摩訶薩住十種法,名不放逸:

一者護持眾戒;

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

三者心樂質直,離諸諂誑;

四者勤修善根,無有退轉;

五者恒善思惟自所發心;

六者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

七者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

八者永離二乘,行菩薩道;

九者樂修眾善,令不斷絕;

十者恆善觀察自相續力。明法品】

 ()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

我舉個例子來講。高雄這個地方我以前很少來,現在暫時住在宏法寺,信徒就來了,「師父,我載你去看蓮池潭,我載你去看愛河,我載你去看什麼展覽什麼東西....」我說我沒有興趣,因為我覺得打坐看書我就心滿意足了。我最大的享受就是靜坐,知道吧。還有,我最大的一個享受就是看書,要不然就聽聽別人演講的錄音帶,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

後來這個信徒就不來了,他覺得這個師父好像不通人情,請你吃飯你又不去,要招待你去哪裡看風景你又不去。我說:「我們出家人很忙」。他說:「你忙什麼?你又沒有家庭,你又沒有事業,你忙什麼?」他覺得我們不近人情,而我們覺得說真的浪費很多時間。

昨天也是有人要請我們吃飯,我說「不行不行,我們沒有時間。」一吃飯,你看左等右等的,然後吃飯的時候東聊西聊,浪費很多時間。如果在寺廟裡面吃飯的話,吃飽你就可以回房間靜坐或者是散步、或者做什麼。

所以這個地方說「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不是說我們瞧不起一般的人,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要誤解了經典。是說這個人他沒有學法的心,他沒有正知正見,我們改變不了他、影響不了他的時候,就暫時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經典裡面就談到「輕慢眾生得無量罪」,我們看不起眾生的話,那個罪是很重很重的。所以它的意思不是叫我們看不起這些人。

有些眾生他是放逸懈怠,只貪圖感官的享受,他還沒有求法心態的時候,我們就暫時保持距離,反而對他有好,對我們也好。否則的話,我們老是陪這些人出國遊玩,朝聖到印度、到新疆、到哪裡東看西看,出家人褔報哪裡有這麼大呢?那個要花錢要吃要住,尤其是我們出家人要吃素,一個人要睡一個房間,多不方便。所以我到現在也沒去過印度,也沒去過什麼地方朝聖,有的話就是到什麼地方去演講,至於去參觀什麼我就不感興趣。

 

()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

所以,不要以為我們信佛學佛的人關起門來,盤起腿來,眼睛閉起來,這麼一打坐就會成佛,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還有動修,有動態的修行方式。

我們一個人不能獨處,不可能一個人孤獨的就跟世間脫離一切關係,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會跟人接觸。人跟人的接觸才算是「人」。所以古代寫這個「人」怎麼寫?兩撇靠在一起,你依靠我,我依靠你;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你種田,我蓋房子給你住。是不是有這句話:「你種田,我織布,他蓋房子給人住」。人跟人之間是一種互惠的,一個人不可能說我什麼事情全包,包山包海的,那不可能的。一個人多多少少都要依賴別人而生活。你出門,如果沒有車的話,起碼要叫一部計程車,還是有人幫你開車。所以人跟人之間是互惠的。

那我們就要想到說在這個互惠當中,我們怎樣去幫忙眾生、利益眾生?那就是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跟眾生結善緣,而且在與眾生結善緣當中,去引導眾生走向覺悟的光明的大道。所以我們除了靜修以外,還要動修。動態的修行方法,就是「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

「修諸善業」,一方面是從布施去跟眾生結緣以外,其他的譬如說我們誦經、拜佛、念佛、拜懺、做善事,這一切都包括在裡面。我們講的「善業」也包括這些,靜態的、動態的都有。

但是,我們誦這麼多的經、念這麼多的佛、持這麼多的咒,甚至拜多少懺,然後布施做善事,千萬要記得不要在佛菩薩面前說:「佛菩薩!我做這麼多善事、念這麼多經、念這麼多的佛,老佛爺你保佑我來生來世大富大貴,享盡人間的富貴榮華。」這個叫「世間果報」,千萬千萬不能動這個念頭,動這個念頭就麻煩了。

我們做善事、我們修行誦經拜佛,絕對不可以動這個念頭說:「我來生要大富大貴、好好的享受一番,這輩子再怎麼苦都沒有關係,我把一切希望寄託在來生來世能夠享受人天的褔報。」這樣的話,會變成隔世冤。

所謂「隔世冤」,就是這輩子修行的善根,隔了一世以後變成冤。因為來生大富大貴的時候,就是飽暖思淫慾;飽暖思淫慾的話就容易造罪;造罪以後就墮落,所以就叫做隔世冤。我們辛苦的這輩子修修修,修到最後變成隔一世以後,變成墮落的增上緣了,那就不行。所以說修諸善業而「不願求世間果報」,不要執著,不要去迴向來世的人天褔報。

 

()永離二乘,行菩薩道

「二乘」是聲聞、緣覺。二乘是什麼心來修的呢?是厭離心。有些人會信佛學佛,是感受到生命的痛苦、生命無常的逼迫,以及人跟人之間人際關係不和諧,同事朋友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種種的衡突矛盾,以及自己本身身心上的痛苦。所以有些人信佛學佛是基於這些橫逆折磨,感受到不想在這個人間了。我們會有這種情形,知道嗎。

譬如說,過去有個國王叫做蘋婆娑羅王,這個國王老年的時候沒有孩子,心裡很著急,就請了一個算命的,那算命的就跟他講:「國王,你不要急,再三年後有一個人會來投胎轉世做你的兒子。」國王問:這個人在哪裡?「在深山裡面修道的那個仙人。」

國王說:「不行,我等不及了,再三年我老了,怎麼辦呢?那皇后也說不定就不能生了。我是一國之主,非得馬上叫他死了,投胎到我家做我的皇子皇孫。」結果國王就拿了一把劍給大臣,說:「你去山上,叫那個仙人自己了斷,來投胎給我做兒子。」這個大臣就去了。

那個仙人在打坐,他也修得有神通,知道自己要投胎到皇宮裡面。他說:「如果你硬是要我死,我可以死。但是,現在你蘋婆沙羅王用嘴巴叫人把我殺死,以後我也是用嘴巴來命令人殺死他。」仙人就這樣自我了斷,真的就投胎轉世。

不久,皇后就懷孕了。懷孕以後,國王就叫那個算命的來,「皇后懷孕了,你算算他是男的?女的?」他說:「我一算是男的,但是將來對你們夫妻兩個會有很大的不利。」

國王一聽,又難過了。眾生就是這麼愚痴,這下子怎麼辦?蘋婆娑羅王就對他的太太韋提希夫人說:「算命的說我們這個孩子對我們不利,怎麼辦?你生下孩子以後,你就把他從樓上丟下來,丟在那個天井的地方,你就說是不小心沒有抱好掉下來的。」

那皇后她一定要聽國王的話,不然她腦袋瓜就被摘掉了。國王命令她這樣子,她只好生下孩子沒幾天,有一天她真的就從樓上把他丟下來。但是他的命大,他的業報就斷了一根手指,全身都好好的沒事。結果,慢慢的這個小孩子長大了,國王也把皇位讓給他,他就是阿闍世王,人家都叫他「九指皇帝」,他只有九隻手指。「阿闍世」就叫做「未生怨」,意思是還沒有生就已經結了冤仇。

這個時候提婆達多就想到釋迦牟尼佛去到什麼地方都有豐富的供養,他就想:佛到處這麼風光,佛年紀也大了,佛應該把他的弟子全部都交給我管,我來當佛。提婆達多就跟阿闍世王說:「阿闍世王,你把你的父王關起來。」

阿闍世王說:「為什麼把我的父王關起來?」

提婆達多說:「國王、母后還沒有生你的時候,他們急著要一個兒子,就把你從山上弄死,讓你來他家投胎轉世。把你生下來以後,又把你從樓上丟下來。你看,你斷了一根手指。」

阿闍世王這麼一聽,火大了,就下命令把他的父王關起來。關起來以後,韋提希夫人就身體洗得乾乾淨淨,把那些吃的東西擦在身上,然後衣服這麼一穿,身上掛著瓔珞,要去探望蘋婆娑羅王。「瓔珞」是很莊嚴的一顆一顆的項鍊,她把瓔珞鑽洞挖空,在裏面放好吃的葡萄汁或什麼東西的,就這樣掛著。守門的人一看是太夫人來看他的先生,就讓她進去。所以蘋婆娑羅王被關了二十一天,才得以沒死。

阿闍世王就說:「我老父死了沒有?」沒有。怎麼會沒有死?一調查結果,是他的母親身上帶吃的東西給他吃。這個時候阿闍世王發脾氣,就把母后關起來,要讓他們餓死。

後來有一個大臣叫耆婆,他就跟阿闍世王講:「你不能殺死自己母親,」他本來要把她母親殺死的,「從來歷史上沒有自己兒子不孝殺死母親的,只有殺死父親的例子。如果你殺死了母親,那這個罪很重,我們要離開你。」阿闍世王一聽到大臣耆婆要離開,他怕了,就沒有殺死母后,只是把她關起來讓她挨餓。

父王、母后被分開關起來以後,她感受到人生的痛苦:「我怎麼生了這麼樣不好的孩子?國家交給他,他竟然把我們夫妻關起來!」她非常的痛苦難過,就發了厭離心,她就對著釋迦牟尼佛那個方向膜拜:「佛啊!你應該來救我,你來幫我講經說法,讓我心開意解。這個世界這麼痛苦這麼痛苦,我不願意待下去,一刻不能停留、一刻不能徘徊。」

所以釋迦牟尼佛現神通,命令阿難尊者及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來講經說法以後,釋迦牟尼佛親自到了王宮,就現極樂世界、現其他十方世界的淨土,然後就告訴她怎麼修怎麼觀。那麼,這部經就是這樣來的,叫作《十六觀經》,或者是叫《觀無量壽經》

這個故事簡單的就是告訴各位,我們世間真的是有很多很多的苦難,會造成我們有「移民」的思想——想離開這個世界,我們總覺得說我離開這個地方我就會很好。社會上的人說:「我到美國我就會很好;我到大陸我就會很好;我移民到加拿大我就會很好。」沒有錯,有些地方的確是空氣好、水質好、治安好,可是,我們的心安了沒有?

我遇到好多華僑移民到紐西蘭,空氣好,吃也方便,治安也好,起初去的時候還不錯,十家八家的,慢慢、慢慢無聊聚在一起,這個月你請客,下個月你招待,大家這麼輪來輪去,後來就嫌說你煮得不好吃、他煮得不好吃又怎麼樣子,就吵架了。這十幾家台灣去的,後來竟互不來往。互不來往怎麼辦?起初來到紐西蘭覺得不錯,空氣這麼好,吸進去都是新鮮的空氣,真舒服,但是慢慢慢慢夫妻相對見面久了,越見就越不喜歡,住久就膩了,最後還是回台灣來。台灣親戚多,話也通,路又熟,而到那個地方好像投胎轉世,人生地不熟,住不習慣,又回來了。

所以,「心安,處處好;心不安,時時都痛苦」。我們一個人心安了,充滿了知識,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技術,你住什麼地方都是好的。你如果身體不健康,一大堆的病,毛病壞習慣一大堆,然後又懶、什麼都不懂,把你送到美國、送到紐西蘭,你也沒有用,是不是?

你看,考試的時候我們不是要填第一志願、第二志願嗎,你想我單單寫一個第一志願的話,你要有什麼條件?你的功課很好,你有把握你分數很高,那你單單寫個第一志願就夠了,志願不必寫太多。

那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也是要填這個志願。請問:極樂世界是這麼清淨莊嚴的地方,是諸佛菩薩住的地方,請問我們是不是帶著一身的罪孽去呢?我們是不是帶著許許多多的雜念惡念去呢?你功課不及格,你怎麼去選第一志願?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問題。如果是說你的功課好,你要第一志願也好,第二志願也好,隨便你讀了。如果我們修得好,智慧褔德夠,哪一道都一樣。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如果發厭離心,討厭這個世間,討厭人類,覺得這個世界很痛苦,人類很齷齰,人心很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們對這個地方絕望,你用厭離心來信佛學佛的話,你誦再多的經、唸再多的佛,至多只能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那就叫做二乘(聲聞、緣覺)。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要修菩薩的智慧,就不能發這個厭離心,我們要發菩提心、大悲心來信佛學佛。

 

()樂修眾善,令不斷絕

這個就是一般講的持續、細水長流。如果我們信佛學佛的人看到人家誦多少經、念多少佛,我今天晚上也不吃不喝不睡這麼修的話,那會出問題。修學佛法不是在比勇猛精進,不是比我今天念多少佛。

有一次在新加坡講經的時候,剛好碰到新加坡一年一次的(有的時候一個月一次)通宵念佛。不曉得你們有沒有參加過?我就問信徒:「你有沒有參加過?」他說有啊。我說:「那你參加過以後,還要不要參加?」他說不要參加了。我問為什麼。他說他是開計程車的,他去通宵念佛念一個晚上,一整晚不睡覺,念得很累很累,結果第二天要睡一天。這樣了解吧。

就是說,我們修行要有一種方法,不是說你很勇猛精進一個晚上,你就可以斷煩惱了生死,不是這樣子的。信佛學佛是有次第、有方法的。如果你不懂得方法,過份的勇猛,就像那個琴弦拉得緊緊的,你這麼一彈,弦就斷掉了,聲音也不好聽。那如果是把它調得鬆鬆垮垮的,你彈起來沒聲音,也不好聽。所以修行,我們叫做中道——離開苦樂的中道,離開有無的中道。

我們要修眾善、六度或者是戒定慧,這個是要「令不斷絕」,要持續的去修,細水長流的修,才不會說露水道心。「露水道心」就是說勇猛精進一下子以後,冷卻了。我們要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的來。

 

()恒善觀察自相續力

「相續力」,很像我們現代人講的一個名詞,商業上不是叫做「永續經營」,或者叫做執行力。我們修行,不是這個法門修一修又換那個法門,那個法門修一修又換別的法門,結果東聽說西聽說,道聽塗說。就像我們挖井,這邊挖個二尺,人家說這個不行,你又換一個地方挖;那邊挖三尺深以後,人家說另一個地方的水質比較好,你不要挖這邊,結果那邊又挖了五尺。東挖幾尺,西挖幾尺,所以都沒有結果。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往往會有這個現象:我們看書,這個書裡面說念佛多好多好,佛感應、佛示現怎樣怎樣的;有些說持咒多好,咒有多靈感,念了多少咒以後能夠消多少業;有些就說拜懺多好;有些說拜山多好;有些說誦什麼經最好,誦什麼經可以消什麼業。過去我們有走過這個路,人家說什麼好,我們就去試試看、品嚐品嚐看,然後一聽到什麼法門好,馬上又轉變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常常半途而廢,不知道什麼是主修、什麼是副修,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根器,自己的根器是什麼,有沒有去了解自己。

有一次,一個人問我:「師父,你有沒有聽過廣欽老和尚說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我說:「我沒聽過他這麼講。也許他講過這句話,但是,我們要了解他講這句話是對誰講的。」他是不是對一個七八十歲、年紀很大的老阿婆講的?他如果是對全世界的人說「你們都不要研究佛經,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那這一句話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瞭解他講這句話的時候對象是誰。

你想想看,對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阿婆,眼睛看字都有問題了,時間已經不多了,又生病了,這個時候叫她萬緣放下,就念一句阿彌陀佛,那這句話是沒有錯。如果是對一個知識份子、對一個科學家、對一個哲學家、對一個老師,你對他說「不要看佛經、不要研究佛經,那些都是增加分別妄想心,就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那請問,這些老師、哲學家、科學家他聽到「佛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會退避三舍喔。

我的意思不是說叫大家不要念佛,不是這個意思。念佛很好,念佛可以攝心,知道嗎。

所以,談到修行的方法,一定是跟我們的根基有關係。如果我們每天抽點時間專心的念佛,很好;如果是說我們就專心念佛,什麼法門都不要了,那會得到一種病,叫做營養不良症,因為佛法有千經萬論。

我們的煩惱有很多,有八萬四千煩惱,那八萬四千煩惱的話,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它,什麼樣的煩惱就要用什麼法門來對治。譬如就「五停心觀」來講,貪欲眾生不淨觀,瞋恨眾生慈悲觀,散亂眾生數息觀,業障眾生是念佛觀,那我執我慢很重的眾生是界分別觀。說這麼多法門做什麼?一定是對我們的煩惱、恨性,因為病不同,藥就不同。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了解自己的根性,了解自己的興趣,了解自己的性向,然後親近善知識,

不管怎麼修,一定要跟菩提心相應,跟戒定慧相應,如果能跟這些相應的話,就沒錯了。而且還要跟三法印相應,跟無常、無我、寂靜涅槃這三法印相應,這樣子我們信佛學佛就有一個原則。

大原則我們掌握住了,也就是QC品管有了,我們就不會說聽到這個這樣講、那個這麼講,我們只能隨喜讚嘆,但是我們不會去反對別人怎麼修,別人怎麼修那是別人的根性。他念佛念得很好,你就讓他念佛;只是我們替他可惜。他沒有主修的話,要佛念得很好也不容易,持咒要持得很好也不容易,因為你沒有主修。

什麼是主修?念住法門——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你沒有主修的時候,你一大堆的副修,就像一大堆的傢俱沒地方擺,那也不對。所以有房子也要有傢俱,有傢俱也要有房子;主修就是房子,副修是傢俱。

如果懂得主修、懂得副修,我們就能夠持續的在主修上下功夫、在副修上下功夫,然後調過頭來看,還要樂修眾善,還要去布施結緣做善事,那就是一種動修,這樣子我們信佛學佛才主科也及格了,副科也及格了,人際關係方面、動修方面也及格了。

從第一個到第十個,總結起來,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不是我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所說的,是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道理都離不開這個。

「諸惡莫作」就是持戒;「眾善奉行」就是扮演好你的角色,你該盡的社會責任義務、家庭、事業,你要好好的去盡你一分的責任義務,來貢獻社會家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還不夠,還要「自淨其意」,淨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內心許許多多的不淨去鏟除掉,所以要「遠離愚癡」「心樂質直」,這是淨化我們內心深處。能夠這樣子學佛,就有一個方向、有正確的方法。

方向對,方法對,應該很快就會有效果;方法錯,方向錯,那效果是得不到的。

就像我們去看醫生,我們拿藥回來,我們想「這些藥到底有沒有效果?醫生為什麼開這個藥給我吃呢?」,所以我們又回去找醫生:「請問醫生,你為什麼開這個藥給我吃?」這時候醫生就詳細的解釋,把X光片拿出來,說照出來顯示出你身上有什麼,然後你的血脂肪檢查的結果太高了,你的血液檢查、你的尿液檢查、你的糞便檢查,你看看這些資料全部在這邊,所以我判斷你有這種病,那這種病你就必須吃這種藥,因為這個藥可以消除你的血脂肪....

這個病人一聽,佩服得不得了,回家以後就把藥方供在桌子上,把這個藥方當神明,放了一個香爐,插了三支香,每天就繞著這個處方念「早上吃三顆,中午吃三顆,晚上吃三顆,睡前還要吃兩顆」,就這麼念念念。然後把醫生的相就放在牆壁上頂禮膜拜,又再繞一百零八圈。請問有沒有效果?沒有效果。

不但是如此,他又去找旁邊的鄰居問「你生病是看那一個醫生?你看那個醫生沒有用,我這個醫生最高明,我這個醫生開的藥很厲害,他經過照相、血液檢查,他是大學博士什麼來的,所以我這個醫生最高明,你那個醫生不行,他開的藥你不能吃,吃了你會死掉,越吃會病越嚴重...」然後就跟人家爭辯,「不相信的話,你到我家看看,我的醫生藥方開得多好多高明。」

我們現在信佛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子。為什麼?「一師一道,一門深入」。我師父講的是對的;我師父所說的都是真理;我師父說要一師一道,不要學太多,學多了就雜了.....。這個在培養我們什麼?權威的依賴、偶像的崇拜、山頭主義。《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可是我們學來學去,信徒的我相越來越重。

「師父就像佛,師父講得就對的;我歸依這個師父,這個師父所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別的師父有問題」,所以就到處跟人家講我的師父最了不起。然後,這個藥方也不吃,師父交待的事情也不做,師父要你念佛誦經、要謙虛謙卑、要忍受容忍、心胸要大、要發大願、要發菩提心,每一個事情你都不做,你把師父的相供在家裡頂禮膜拜,請問你煩惱能消嗎?你把師父當做一個萬能的神,對著師父的相這麼一拜,他就能保佑我,我就不用再修行,我師父給我依靠就好了,那變成一種權威的依賴,偶像的崇拜了。

這是讓我們了解到一般人的這種修行,以為是說我誦多少經念多少佛,我的煩惱就沒有了。這個聽起來似乎是有道理。沒有錯,當你念經的時候、當你念佛的時候、你持咒的時候、你做善事的時候,你感覺到全身很愉悅的感覺,心安理得,我誦經我拜佛,我沒做壞事嘛。可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內在的世界是多麼複雜,內在的潛意識含藏了許許多多不淨的貪愛瞋恨的習性反應。

舉個例子來講,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睡著了,有人進來我們也不知道,蚊子在我們頭上飛我們也不知道,可是當蚊子叮咬到我們臉,我們會自動的啪打下去。為什麼?潛意識,我們內在的那個潛意識還在不斷的反應,好的樂受就貪愛執著,不好的苦受就打擊排斥。所以,我們睡著了,根本就沒有意識,可是這個潛在的意識會發動作用出來,當它苦受的時候,它不管你什麼,就是打擊排斥現行。

那你想想看,我們內心深處培養了多少這種種子,貪愛瞋恨、貪愛瞋恨的這種習性反應有多少啊!我們怎麼樣把這些解除掉?是不是念經拜佛打坐就解決問題呢?可以部份的讓表層意識安詳寧靜下來,但是往往它是陷入內在深層的一種潛意識裡面、阿賴耶識裡面,含藏得更深更深,這個叫做「隨眠」。

隨眠,就是它在「睡覺」,只是火山暫時停止爆炸,是死火山,可是死火山不是永遠都死的,它隨時會恢復爆炸的。所以我們看一個人平時很好,忽然間聽說他殺人了;或是這個人很好,忽然間聽說他自殺了;這個人很好,忽然間他騙人家錢,拐跑人家的錢,自己逃跑掉了。這個人是很好的人,怎麼會這樣子?你看世界上往往都有這種情形出現。

我們內心深處有許許多多不淨的煩惱、不淨的種子,當我們透過宗教信仰的時候,只能在表層上給我們一個控制的力量。道德的、風俗的、宗教的約束力量,讓我們在表層意識上遵循道德,可是內在潛藏的、潛意識裡面那個爆發力,不是種種善行誦經拜佛念佛就可以解決的。它一定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而這個方法不是一種宗教儀式,是很科學的一個方法,叫做念住法門,是任何人只要正常的意識,他都可以修的方法。

因為人類的痛苦是共通性的,解決痛苦煩惱的方法應當是共通性的。釋迦牟尼佛發現到這個方法,叫做念住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留給我們全人類最大的褔音。

但是,這個法慢慢慢慢被冠上了宗派的儀式,加上了宗派的色彩,已經改頭換面了。就像純牛奶,大家從來也沒喝過純牛奶,大家喝的都是經過殺菌的咖啡牛奶、木瓜牛奶、麥片牛奶,

奇奇怪怪的牛奶,你說它不是牛奶它又有一點是,但它不是純牛奶。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在世的時候,講經下來,有這麼多人開悟,這麼多人得到受益;為什麼我們現在聽經三百餘會還是沒有開悟?經典也念得這麼多了,佛也念這麼多了,為什麼沒有開悟?方法的問題,方向的問題,是不是呢。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今天我們把菩薩修行智慧,要怎樣精進修智慧的十個條件,我們把它唸出來做為參考。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阿彌陀佛。(華嚴選集導讀第43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