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十行品第20


前面講到菩薩修學的道場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是我們修學佛法最好的地方?經文就講到世間眾生不知恩報更相讎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癡無智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是我所修菩薩行處。」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最好的道場在就是此時此刻我們所面對的家庭社會

 

因為眾生沒有智慧所以恩將仇報邪見執著邪見就是執著常執著斷或者是邊見眾生認為我們生命永遠不會死男人永遠是男人女人永遠是女人黑人永遠是黑人白人永遠是白人那叫邪見或者叫常見或者是邊見什麼是斷見呢比如說認為人一死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沒有因果沒有業報那就叫做斷見


因為眾生有常見斷見所以迷惑顛倒愚癡無智無有信心。信心,指的是對佛法僧三寶對三世因果業報輪迴的信心。眾生不相信這些隨遂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這是我們眾生的惡習,就是眾生相,內心充滿貪瞋癡


那麼這個地方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在這個惡劣的環境一般人都會有一個想法:我們離開眾生不就沒有煩惱了嗎我們離開這個現實的環境惡劣的環境惡劣的眾生我們躲的遠遠的不就解脫了嗎。」但是發大心的菩薩不認為這樣子他認為有這麼多惡劣的眾生惡劣的環境這才是真正我所修菩薩行處我要修菩薩道只有在這個惡劣的環境當中我才能修菩薩道那下面就講了理由,為什麼我必須在這麼惡劣的環境當中來度化眾生行菩薩道呢


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識充滿世間我不於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一字讚美之言。


這個地方講的很清楚了,說假如眾生每一個都是很聰明都能夠知恩感恩而且沒有貪瞋癡有慧解(就是智慧勝解能夠了解因果業報輪迴)不但是如此而且善知識充滿世間我們見到的人到處都道德學問修行比我們好所謂善知識就是身教言教都是跟戒定慧相應有悲心有證德也有說法的善巧方便這個是善知識假如這個世間到處都是善知識都是好人而且眾生都是知恩感恩聰明慧解,那對行菩薩道的人來講這個不是我修菩薩的行處因為個眾生都比我好比我聰明比我有智慧而且到處都有善知識我們用不上了我於眾生無所適莫


在這麼美好的環境當中我根本就派不上用場為什麼呢眾生福報比我們大智慧比我們高悲心比我們大我怎麼去度化他用不著我們去度化那我們沒有辦法度化眾生也就不能成佛了所以我們要了解說愈惡劣的環境愈多惡劣的眾生來折磨我們在一個行菩薩道發菩提心的來講這是一個增上緣


那下面又解釋說如果在這麼好的環境當中我沒有辦法去做任何事情派不上用場了何況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不是說有一個目的是「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一字讚美之言。」也就是說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不是為了別人的讚美別人的稱讚別人的肯定我們才去行菩薩道


我就曾經聽過一個師父說他的煩惱滿多我說:「那你怎去解決煩惱呢?」他說:「我就是講故事給別人聽我講了很好聽的故事別人聽。」我說:「這個有什麼意義呢?」他說:「你不知道我心情很煩惱的時候,我講故事給別人聽別人聽了以後很高興大家鼓掌,那我看到他們高興我的心情就舒暢了。」


他說:「我的演講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掌聲。」我說:「你一天到晚聽別人的掌聲那如果沒有掌聲了呢?」他說:「如果沒有掌聲了我就會很鬱卒很難過。」


我說佛經的說法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怎能夠引導眾生走向覺悟我們應該無所求講經說法不是說我希望自己沒有煩惱不是這樣子的而是說我們對於佛法的體驗認為佛法的確能夠提昇我們的智慧昇華我們的心性淨化我們的身心然後跟眾生分享跟眾生一起來學佛,走上成佛


心經裡面有:「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訶。」意思是走吧走吧我們大家一起走吧我們一起走向覺悟的彼岸吧所以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我常常說他是陪公子讀書怎麼陪公子讀書呢我們大家都是公子一個一個的公子可是沒有智慧,所以必須佛菩薩來陪伴我們講經說法引導我們一起登上覺悟的彼岸


而菩薩來陪我們這些公子讀書他是不是希望我們去讚美他沒有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不會像我們世間的人希望能夠有一字讚美之言菩薩不希望說人家來讚美他在佛經裡面說你讚美佛陀你毀謗佛陀你相信佛陀你不相信佛陀那佛陀等觀一切眾生佛陀不會說你相信我你恭敬我你禮拜我我對你特別好特別幫你加持這些眾生不信佛不學佛,在佛陀看起來跟那做善事有信仰的,佛是等觀一切眾生就是平等的觀察一切眾生


所以菩薩修學的最好的道場不是天堂或是他方世界就是在這個娑婆世界《阿彌陀經》:「十方諸佛亦讚嘆我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就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當中成道成佛


那我們的本師是這樣子修這麼學我們就跟著他的腳步這麼修這麼學這個叫做學佛或是履佛所行道就是佛是怎麼成佛的,我們跟著他學那才是學佛那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能於五濁惡世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是,我們一般信佛學佛的人常常忘記了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心路歷程我們總想找另外一個簡單的方便的方法用不著再這麼樣子的五濁惡世裡面跟眾生糾纏不清錯了蓮花放在乾淨的水不會開花,唯有種在污泥當中才能開花


所以我們日常生活周遭的一切一切就是最好的教室我們身邊所碰到的人事物讚嘆我們的毀謗我們的隨時都是在幫我們修道只是我們以煩惱心來面對的時候,所有的人事物都引起我們的煩惱然後造業受苦這叫凡夫有智慧的心發菩提心的人,他不是這樣子的

 

所有我們面對的人事物行住坐臥見聞覺知這一切一切都是讓我們有機會來明心見性引發智慧就看我們的心態了。如果我們用差別心的心態用我執我見的心態我們來看人世間的一切會覺得說我不斷的受到傷害或者是我不斷的受到別人的讚美那就好像打了一大堆的鑰匙交給別人我們大門門口的鑰匙房間的鑰匙都交給別人那是很危險我們把快樂幸福痛苦憂悲苦惱所有的鑰匙都交給別人一天到晚別人一句話就使我們快樂別人一句話就使我們難過那就是你把快樂痛苦的鑰匙全部交給別人


所以說,心被境轉,即是凡夫心能轉境即同如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世界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唯一最直接的辦法是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讓一切的環境人事物都是在幫我們修道是我們的增上緣順增上緣也好逆增上緣也好都是在幫助我們成道的我們唯有以感恩的心來面對所有人事物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這一切一切都是在幫我們成佛的資糧


少林寺有一種武功叫做四兩撥千斤人家很勇猛的打過來他就這麼四兩撥千斤他閃開不跟他對抗那我們修道的人也要有四兩撥千斤的能耐任何人事物種種的順逆我們怎麼四兩撥千斤呢每一個見聞覺知我只要保持正知正念保持明觸明明白白的接觸那我的五根對五塵、我的見聞覺知,都會引發我們智慧的火花用這個心態來看這個世間的一切也沒有什麼齷齪,也沒有什麼不好因為這些都是幫我成佛的資糧


所以行菩薩道的人他不會一天到晚想離開這個世界到那一個地方就解決問題我們唯有真正的面對人生的一切掌握現在我們面對的一切條件就地取材就根塵相對的當下來引發智慧引發悲心這個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


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


菩薩來到這個世間,不像我們在愛憎取捨當中來起煩惱造業受苦,因為菩薩有四兩撥千斤的功夫有智慧有悲願那菩薩的內心中有一個生命的最高座標就是信佛學佛成佛廣度眾生利益眾生這個菩提心就是他為人處世他生命的一個最高的抉擇


每一個人生命都有一個座標生命都有一個出口我們ㄧ生就是往這個出口去走往這個座標去爬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他生命的一個意義我們不說好或是不好有些人說我這一生當中能夠累積幾千萬的財產老的時可以遍遊世界這個也是他的生命的一個座標那有些人說我可以積幾億十億美金的話,就可以到太空去玩一玩現在很多人在排隊他認為我累積很多財富的時候,我可以到太空這也是他生命的座標之一


那菩薩是以信佛學佛成佛怎麼樣提昇自己的生命座標淨化自己的身心然後跟眾生分享陪伴眾生大家一起信佛學佛成佛這是菩薩的一個座標所以菩薩發心度化眾生不是說我這一生一世就夠了要不然我就一走了之等我成佛以後才回來不是這樣子的;是「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生生世世是在這個娑婆世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然後在無限的時空當中,「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不曾動過念說:「我修了多大的功德我將來如何如何」,沒有這個念頭。相對於凡夫來講我們時時刻刻最想念的是自己我現在有多少財產我現在有多少房地產 我現在有多少什麼我做這個有利益嗎對我有利嗎眾生的習氣是這樣子菩薩不同菩薩的偉大就是一切為眾生眾生的習慣是一切為我自己


世間人尋尋覓覓什麼我們一直希望找到一個很可靠的人關心我的人世界上怎麼去找真正關心我的人一切為我的人呢很難找因為世間人有我執他最關心的是他自己我們每一個人最關心的也是自己為什麼呢無量劫來我們養成的習慣叫我執我見我慢我愛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這個我執我見就會愈來愈擴大菩薩呢反其道而行關心眾生這個就慢慢縮小你自我的空間愈大我們的生命空間就愈小自我的空間愈小那生命的空間就愈大因為他能夠包容一切眾生所以說眾生無邊誓願度」,道理是這樣子的


有些人信佛學佛一天到晚就說我要成佛我要到那一個世界我要怎麼樣怎麼樣都是為我而修而菩薩不是,菩薩是見眾生苦起大悲心這麼多的眾生迷迷糊糊造惡業講壞話做壞事這些眾生都是我多生多劫的父母因為沒有智慧不懂得修行我們如果不趕快設法去度化他們的話他會造更多的惡業然後墮落的更深菩薩因為眾生起大悲心自然就會精進勇猛趕緊自己好好的收斂身心淨化身心然後來陪伴眾生感化眾生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來攝化眾生所以說:菩薩的修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


我們之所以苦惱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不清淨有貪瞋痴三毒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就是有這貪瞋痴三毒這三毒存在一天我們就一天沒完沒了的煩惱雖然我們誦經拜佛打坐修行禮佛拜懺暫時看起來風平浪靜事實上我們把這個貪瞋痴埋藏在更深更深層的地方暫時不顯出作用我們打坐誦經拜佛覺得心境的平衡,我們就感受到那一種寧靜安祥,但是那個貪瞋痴的種子還是沒有淨化


就像一個臉盆裡面很多的水但是很多的泥巴我們如果是用一根竹竿把它攪拌,水看起來很混濁我們不敢喝如果我們不用竹竿來攪拌放著不動慢慢的沈澱了我們發現上面一層很乾淨很乾淨的水還可以看到自己的面孔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很輕的把上面一層乾淨的水慢慢倒出來然後下面的泥巴把它洗乾淨我們把這乾淨的水稍微過濾一下我們就可以喝了


所以我們誦經禮懺拜佛念佛持咒那就是不斷的內心裡面沈澱了但是如果沒有把這個泥漿弄掉的話那永遠沒完沒了任何時刻只要有一根木棒一動整盆水又髒了為什麼我們誦經禮佛、念佛持咒、早課晚課的時候,享受到那種暫時的寧靜,感受到那一分和喜悅,但是一出了大殿佛號又忘記了正念沒有了見到人就想到一大堆見到事情眉頭就縐起來這個時候就像臉盆水又是一根木棒在攪拌所以就是沒完沒了眾生的習慣就是這樣子


那佛陀要離開世間的時就告訴我們怎樣把臉盆水裡面這個泥漿掏出來的方法那叫做四念住從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出內心這個泥漿一般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誦經持咒念佛拜懺布施,這個我們稱為副修主修發菩提心持戒定慧把泥漿掏出來這是主修


ㄧ般人為什麼老是煩煩惱惱起起伏伏的?就是副修有,而缺乏主修尤其主修四念處如何把我們內心貪瞋癡這個泥漿掏乾淨從此大事這個工作沒有下功夫的時候,我們感覺修行上就是進進退退進進退退有的時很認真的誦經拜佛享受到那一片寧靜一下子一轉身佛號沒有了咒也沒有了煩惱又現前那就是我們內心裡面貪瞋癡的泥漿永遠都沒有掏出來過,我們沒有分辨清楚主修跟副修


一般來說我們都是以副修為主,譬如誦經拜佛禮懺持咒做善事放生這些都是該修,但是還有一個最重要就是主修戒定慧八正道四念處還有菩提心這些一般人都忽略了所以修起行來老是進進退退對煩惱始終是使不上力


所以菩薩來到這個世間菩薩要度脫眾生不是說告訴眾生你多布施你來生大富大貴」或者說你們趕快持戒持戒得人身」,就這樣大事己畢不是的。菩薩要令其清淨令眾生跟我們一樣的把內心的貪瞋癡汙泥拋出來讓他的身心真正的清淨永遠清淨了就像那個臉盆水裡面的髒泥巴全部掏乾淨以後這個時裝什麼都好喝


一個杯子如果有毒藥你再裝一大堆的補藥你也不敢喝非得把這個毒藥倒掉洗乾淨你再裝什麼都很好果汁開水你都敢喝為什麼裡面沒有毒了。我們眾生內心裡面那個貪瞋癡如果沒有加以淨化的話那我們始終都是煩煩惱惱苦苦惱惱的。


雖然我們也做善事也誦經也拜佛也念佛也拜懺也放生那為什麼老是這顆心就是安不下來?就是煩煩惱惱事清來了慌慌張張動不動鬧情緒發脾氣這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根本煩惱貪瞋癡我們從來沒有想辦法去把它對治而對治的方法,是釋迦牟尼佛臨終交待的四念處這個四念處我們都忘了,把主修都忘了結果就變成末法


所謂末法佛陀的正法最重要的部分消滅貪瞋癡的這個方法我們慢慢的淡忘忽略了然後我們只會背名相,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會背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體驗


所以菩薩度化眾生是從最根本的地方令其清淨。「但欲度脫一切眾生,是度越生死脫離煩惱就是對生死煩惱都能夠很有智慧來面對那這個必須怎麼樣子呢令其清淨淨化內心的貪瞋癡,才「永得出離」。


出離,一般以為是說我們出離三界、出離家庭、出離社會,離開這個世界到那一個世界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講的出離是說在這個三界當中不被三界所迷惑不被三界所束縛不被五塵六欲所干擾影響。出離,如果照字面去解釋的話會誤解佛陀的原意出離是在我們見聞覺知的時候,能夠保持明觸,能夠保持正知正念。如果我們沒有明觸保持正知正念你即使出離了人間到天堂天堂的五塵六欲又把你黏住了所以,講出離不是叫我們離開一個環境到達另外一個環境不是這樣子的


何以故於眾生中為明導者法應如是不取不求但為眾生修菩薩道令其得至安穩彼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難得行


難得行菩薩在三界六道眾生當中,作為一個明導者作為一個善知識來度化眾生就要勝解來為眾生服務來引導他們向善光明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態度不是說我把你帶到那一個世界去你就沒事了而是要眾生當下去淨化他的身心那麼他在三界中才能自在菩薩在三界六道裡面作為一個善知識應該如此的利益眾生


不取不求」:不取著一個什麼世界讓我去安享天年也不求眾生來回報我讚美我這是作為一個菩薩最基本的要求不會去說希望我到那一個世界我從此就沒煩惱不是的也不是希望眾生一天到晚跟在我的身邊人多勢眾稱讚我擁護我效力我不是的


但為眾生修菩薩道令其得至安穩彼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難得行菩薩他時時刻刻就是要令眾生解脫煩惱的束縛解脫他內心當中的貪瞋癡然後成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功德圓滿智慧福德悲心全部圓滿了


這個是第八難得行菩薩修行的學分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菩薩應該在什麼地方去修學我們就簡單的把經文念到這裡


 

第九:善法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善法行此菩薩為一切世間天人沙門婆羅門乾闥婆等作清涼法池攝持正法不斷佛種得清淨光明陀羅尼故說法授記辯才無盡得具足義陀羅尼故義辯無盡得覺悟實法陀羅尼故法辯無盡得訓釋言辭陀羅尼故辭辯無盡得無邊文句無盡義無礙門陀羅尼故,無礙辯無盡。


講到善法行菩薩的特色就是得到四無礙辯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四無礙辯


經上說:「菩薩當於五明中求」,做為一個菩薩懂得科技的工巧明懂得醫學的醫方明懂得邏輯辯論的因明還要懂得種種的語言聲明然後懂得佛法內證的功夫內明


菩薩為了攝化眾生必定是透過語言的溝通因為娑婆世界眾生耳根很利唯有透過耳根來攝化眾生。那麼透過耳根就是要懂得如何把佛陀的義理很清楚的交待不能誤解佛陀的義理否則的話會誤導眾生所以作為一個菩薩如果見到諸法的空性根本智以後必須起後得智來學這五明那五明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明因明就是辯論邏輯哲學方面的怎麼樣表達一件事的義理讓人家清清楚楚


在佛法裡面說第一個是法無礙」對修行的方法這個心路歷程過程方法結果要清清楚楚。第二「義無礙」,對佛陀所說的義理什麼道理跟什麼道理是相攝的不相攝的相關性的不相關性的對於佛陀的這個教義能夠清清楚楚


第三「辭無礙」,佛陀所說的法在經典裡面記載的非常非常的艱深我們如果用這個艱深文辭眾生聽不懂所以必透過現代人能理解的辭彙文字音聲來表達否則眾生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無礙就是菩薩能夠用很巧妙的言詞恰當的言詞適度的言詞讓眾生接受甚深的道理,能深入淺出。《華嚴經怎麼說呢?「一切世間易解了美妙音聲文字」,以世間的人所能了解所能接受的程度的那種語言,來解說佛法讓眾生得到受益


第四樂說無礙」,就是菩薩有大悲心他不會隱藏佛法覺得我說這個法給你聽我也沒有什麼報酬不是這樣的菩薩的說法是一個大悲心他是非常非常的快樂跟眾生分享他所了解的道理他修行以後所得到的受用,他快樂的跟眾生分享。


第九善法行菩薩他的特色就是得到四無礙辯。那有四無礙辯,對誰說法呢?菩薩在修善法行他就有這個功力能夠為一切世間天人沙門婆羅門婆等作清涼法池」他能夠對天上的天人說法,當然人間的人也包括了還有魔界的眾生,還有(就是禪定,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的梵)沙門出家人婆羅門也就是修清淨行的一個宗教階級的人乾達婆是天上的一種樂神


清涼法池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佛法能帶給眾生清涼眾生的內心裡面像熱火在燒被貪瞋癡的熱火在燒那麼佛法就像甘露水可以讓我們的身心清涼這是一個譬喻菩薩能夠得到四無礙辯所以能夠把艱深的佛法很容易讓眾生理解接受而得到受用


攝持正法不斷佛種」:什麼是正法什麼不是佛法什麼是相似法這個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問題我們用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來印證說是不是佛法如果跟三法印相應的那叫做正法如果不跟三法印相應的有時是相似法有時是非佛法


比如說寺廟裡面現在很多放生這個最流行的一堆人浩浩蕩蕩的買了一大堆拿去放生請問這個是不是正法佛陀當時有沒有教我們放生當然放生是慈悲的行為可是本來在天空飛水裡游很自由的因為你要放生所以就人去捕捉捉來以後悶在那邊死掉一大半等兩三天法會來的時候,一起又送到某些地方去又死了一大堆然後我們為了添智慧消災解難所以我們在寺廟裡面點一盞燈光明燈........


這些都是引導眾生信佛學佛的一個因緣,但是跟正法不太相應佛陀說一切法是無常無我寂靜涅槃我們大家慢慢的忘了這些佛法的最核心價值我們都忘掉了所以法就慢慢的末下來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