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菩薩行

 

面講完了「履佛所行道」、「親近善知識發菩提心,講到佛菩薩的心路歷程佛菩薩過去生過去世的發心、修行、利益眾生,這些不是僅僅是理論,是要我們付諸於實踐,所以我們接著要說的就是【菩薩行】。

 

也就是說,佛法不僅僅是理論的研究,而是生命的實踐,把這些理論拿來當作我們生命行為的一種準則,來提升我們的生命,淨化我們的人生。

 

一、如說修行,解行並重

 

【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35卷】

 

這句話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一般以為修行就是念佛誦經,一天念多少佛、誦多少經卷,把這些功課做完了,就以為是修行到了。事實上,這些理論不是用誦念就滿足了,是透過誦念加以研究、深入了解,得到勝解以後,要在心性上去印證,當然這個就必須有止觀的功夫。

 

所以,懂得理論是一回事,了解道理是一回事如果這些理論、道理我們僅僅是了解,那就只是一堆資料而已這些資料沒有辦法使我們身心得到淨化的話,那就變成一種知識而已。但是,佛法不是知識的累績,而是心性的淨化與昇華。

 

「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就是如佛菩薩所說的道理,去修改自己的心性行為,這樣子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好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有些人懂得很多很多的道理,也可以去轉述給別人分享,但是佛法不是僅僅理解、轉述就可以讓自己的心性、自己的身心得到淨化昇華

 

【不如說行,當知是人於佛菩提則為永離。——59卷】

 

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僅僅研究佛法的道理而不去實踐的話,那麼諸佛的無上正等正覺這種菩提就永遠得不到。所以,信、解、行、證是信佛學佛的人最基本的認識,解、行是並重的,會讓我們的實踐不會走冤枉的路透過我們的了解才能夠深入就像我們的腳一定要兩隻腳,一左一右的前進,單單一隻腳是跳不遠的解行也是要並重,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

 

我們見佛聞法、親近善知識、發菩提心之後,接著最重要的就是要付諸實踐,時時刻刻憶念「眾生是褔田」,眾生都是我們的褔田,都是我們報恩的對象。那麼要在什麼地方去報恩呢?「於諸惡趣,勉濟眾生」就是在六道輪迴當中,去陪伴眾生、利益眾生,使眾生學習,不再迷迷糊糊。

 

在六道當中,天道眾生太快樂了,我們講法他也不會接受;那麼地獄、餓鬼、畜生又太苦了,也沒辦法接受;所以這個地方說的於諸惡趣」勉濟眾生,主要還是在人道當中。

 

【作佛所作,淨佛所淨,現佛神通,令佛歡喜行如來行,住如來道,常得親近無量諸佛,作諸佛事,紹諸佛種。——43卷】

 

我們理解佛法、發菩提心以後,我們要做的、要實踐的就是「作佛所作」,諸佛所做的事,我們按照諸佛成佛的方法去做。「淨佛所淨」,我們要清淨的是什麼?要淨化身心,把那些煩惱惡念雜念邪見全部斷除,尤其是我執、我慢、我見、我愛,這是所有一切根本煩惱。

 

信佛學佛的人要淨化的就是我們的煩惱習氣學佛就是把我們身心當中不良的習性——我執我慢消除,消除一切不善的習性,而不是說我獲得什麼、我得到什麼。這樣子才能夠「令佛歡喜,行如來行,住如來道」。這是我們學佛的人時時刻刻要注意的。

 

如果我們信佛學佛以後,煩惱越來越多,惡念越來越多,心量越來越小,那麼這個學佛就是偏了。應當是我們信佛學佛以後,煩惱越來越少,法喜越來越多,善念、悲心、智慧越來越增長,這樣子才能夠安住在如來的大道上。「作諸佛事,紹諸佛種」,能夠安住在佛道上,就能夠做佛度化眾生的事,也就能夠讓成佛的種子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

 

志常勇猛,心平等。——43卷】

 

有的人以為信佛學佛以後,就是消極厭世,萬緣放下,逃入山林,可是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要「志常勇猛」「志」是成佛利益眾生的志願,是非常勇猛精進。所以不要以為信佛學佛以後就可以懶懶散散,錯了!反而是勇猛精進於成佛、利益眾生這兩件大事。

 

「心平等」,為什麼要平等呢?我們的煩惱大部分都是從不平等來的,從相對差別、矛盾衝突當中,產生許許多多的煩惱。因為眾生執著我,看到的一切都是差別對待、衝突矛盾。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心能夠安住在平等的境界上,得失心就沒有了,就能夠安住在佛道上去利益眾生即使眾生不能接受,甚至恩將仇報,學佛人的心還是一樣平等的去對待眾生。

 

二、心住菩提眾生善友

 

【以智慧手安慰眾生,為大醫王善療眾病。——22卷】

 

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去精通醫方明,來解除眾生生理上的病苦、以及心理上的病苦。「以智慧手安慰眾生」,以現代術語來說,就是一般所說的用推拿刮痧按摩,來解除眾生生理上的病苦。「為大醫王善療眾病」,在菩薩「五明」當中,有一個叫做醫方明,就是精通種種醫術,來解除眾生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病苦

 

所以要作一個大醫王,知道眾生的病,並加以解除這是菩薩利益眾生的方便。當眾生生理上有病,再好的佛法他也聽不進去因為眾生怕病怕死,他關心的是他身體的病,那麼菩薩精通醫學、衛生、養生,先解除眾生生理上的病苦,再給予佛法上心理的安慰解脫

 

【作諸眾生堅固善友。——22卷】

 

我們看佛寺裡面的佛像,他的穿著跟我們差不多,尤其大部分都是頭髮留得長長的像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頭髮都留得長長的,只有一尊地藏菩薩頭髮剃光光。在家人都是留有頭髮,看到觀世音菩薩特別親切,看到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也特別親切,為什麼?同樣留著頭髮,穿的衣服非常莊嚴,所以眾生看到就覺得非常親切。

 

諸眾生堅固善友」,菩薩不是遙不可及,而是永遠作眾生的堅固善友。世間的人交朋友,有的時候為利益而衝突,多年的朋友就告吹。但是,菩薩利益眾生,不會要求眾生來回報,菩薩只有付出,沒有收回的心理,永遠作一切眾生的堅固善友。他不會跟眾生敵對,把一切眾生都當成他最要好的朋友,想盡辦法去引導他、攝受他、利益他、幫助他,把一切眾生當作是他的至親好友來利益他、報答他這是菩薩幫助眾生的心境。

 

【捨凡夫意,住菩提心。——25卷】

 

這個是菩薩跟眾生最大的差別。在眾生的內心裡面,但念衣食、但念權力、但念金錢、但念眷屬,眾生的心都是在追求名利當中過日子。而菩薩不同,菩薩安住在菩提心、覺悟的心、成佛的心、利益眾生的心,菩薩是捨掉凡夫名利追求,而安住在無上的大菩提心當中來利益眾生。

 

【雖隨生死而不改變,求一切智未曾退轉於諸有心無動亂,悉能度脫一切眾生,不染有為法,不失無礙智。——24卷】

 

菩薩雖然陪伴六道眾生在六道輪迴裡,但是無論好的環境或不好的逆境,菩薩這種求一切智的心永遠不會退轉,成佛度眾生的心永遠不會退轉。「在於諸有心無動亂」,這個「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叫做「有」?就是有煩惱,有為有漏。即使在有為有漏的環境,菩薩安住在菩提心,永遠心無動亂,菩提心安住下來了。因為能夠安住在菩提心,所以「悉能度脫一切眾生」。然後「不染有為法,不失無礙智」,菩薩不被有為法所染汙,不被有為有漏的世間萬相染汙他的心田也就是不被一切境相所轉,得到無礙智。

 

【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剎,勤修諸行,無暫懈息具足菩薩褔智助道,普益眾生而不匱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究竟彼岸,示入生死及以涅槃,而不廢捨修菩薩行。——34卷】

 

菩薩為了成就道業為了利益眾生,在無限的時空當中勇猛精進行菩薩道。菩薩道不是像我們一般人懶懶散散的,一進一退,是勇猛精進,在任何時空任何地點,在無限的時空當中去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菩薩道的徫大。

 

三、五濁惡世,菩薩學處

 

【世間眾生,不知恩報,更相讎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痴無智,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是我所修菩薩行處。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善知諸充滿世間,我不於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言。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20卷】

 

這是談到菩薩學處就是說菩薩要修褔要修慧、要度眾生要成佛,要在什麼地方?什麼地方最容易成道?這個地方點出了菩薩成佛不是在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去成佛,而是在五濁惡世,那就是菩薩學處、菩薩的故鄉。菩薩成佛,就在我們這個世界,就在這個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社會當中,去利益眾生而成道的。

 

一般人總以為說成佛一定是在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成佛,可是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要成佛就是非得去利益眾生不可。那麼世間的眾生往往「不知恩報」,而且「更相讎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癡無智,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多麼齷齪的世界,眾生跟眾生之間互相惡鬥,人跟人之間、團體跟團體之間、族群跟族群之間、國與國之間,不斷地在互相鬥爭,起種種邪知邪見,不知因果,不知輪迴,不相信三寶,不畏因果,就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去受苦受難。在這麼不理想的世界,也就是我所修菩薩行處,就是我行菩薩道成佛最好的地方。

 

「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諸充滿世間,我不於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這就解釋一個理由:如果世間是清淨莊嚴的,大家都是很聰明很有智慧,大家都能夠互相敬愛、互相尊重、互相體貼,眾生向善向光明,不再造惡業了,而且又有許許多多善知識來廣度眾生,在這麼一個好的環境裡面,我們就派不上用場了。就是因為世間充滿了矛盾衝突,善知識又少,眾生太要佛法的滋潤,我們才能夠盡一點點的力量去淨化世間、淨化社會,盡一分個人微小的力量,讓這個世間的眾生也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我不於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在這麼好的環境當中,我就不知道怎麼樣去修菩薩行了。為什麼?菩薩行就是要利益眾生、救度眾生,那眾生都這麼好了,我們怎麼去利益眾生?沒有眾生讓我利益的話,我的功德不能圓滿,不能成佛。

 

「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言,盡未來劫修菩薩行」,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度化眾生,不會要求眾生來回饋他,也不希望眾生來讚美他,連一句讚美的言語菩薩都不敢去奢求,只知道盡未來劫來修菩薩行。

 

「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從來都沒有一個念頭是想到自己,他想的都是一切眾生,他見到眾生的苦難,急著要利益他,讓他離苦得樂,讓眾生得到清淨,永遠出離煩惱罪惡。

 

講到這個地方,我舉個例子讓各位了解,好環境跟惡劣環境對我們的修菩薩道的人來說,真是天淵之別,惡劣環境才是成道最好的地方。

 

在美國加州有一個小島,島上有種種的岩石。山上的水分成好幾道這麼流下來,溪流中有一種魚叫魟魚,有些溪流裡面的魟魚食物非常充足,也沒有天敵,魟魚活在一個很好的環境當中,活得悠哉悠哉。但是有些溪流的魟魚卻是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充滿著天敵,充滿種種危險,食物也不足,經常要跟天敵來搶奪食物,還要跟天敵做生死搏鬥。加州一位博士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發現在惡劣的環境中的魟魚,竟然牠的成熟比安逸環境中的魟魚成熟得快,而且牠的繁殖力也強,老化速度也慢,生命力強。

 

從世間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出在赤道以北的國家都是強國,那麼在赤道地方的國家因為日照強,樹木茂盛,果實多,生活容易,反而比較落後。像泰國,一年大概二三件衣服就可以過生活了;想要吃魚,就丟個籃子在河裡面,撈起來就有魚可吃了;坐在樹底下,滿樹的水果,吃吃就過一頓了。生活在這麼好的環境,人大多是懶懶散散的。反觀在赤道以北的國家,像我們台灣、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都是赤道以北的國家,惡劣的環境中必須跟大自然不斷地搏鬥,所以科技發明、物質發達。尤其台灣、日本都是位處地震帶,每年都有颱風、地震。像美國的話,還有颶風、海嘯,在這麼惡劣環境當中,反而是充滿著生機,是科技發達的國家。

 

從這一點證明到:在惡劣環境當中,尤其是我們人道,眾生基於一種自私自利,互相對立衝突矛盾,這正是菩薩成道最好、最快的地方。也就是說,在五濁惡世成佛比較快,是修行佛法的正常道。

 

在惡道當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是成佛的正常道但是有些眾生的心性不適合這種法門,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就開出一種求生他方世界的法門來攝化眾生。因為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有些眾生見到這種生離死別,見到眾生這麼多苦難,心性怯弱了,諸佛菩薩就開了一個方便法門——念佛求生淨土。可是,到了淨土還是要回到娑婆世界來廣度眾生,補修學分,最後才能成佛。補修什麼學分呢?利益眾生,悲心悲行的學分。到了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以後,還是要速返娑婆利益眾生。

 

四、行世間事,成出世道

 

菩薩為了廣度眾生,而修學世間種種的技術,譬如天文、地理、醫學、科學、哲學、法律、航海、建築、景觀……,都能精通,方便攝化眾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去參訪善知識的時候,這些善知識不是單單講佛法給善財聽,這些善知識有天文專家、地理專家、醫學、科學、哲學、法律,甚至是一個航海家、建築師、景觀專家。菩薩是十八般藝樣樣精通,這些都是攝化眾生的一個方便、一個橋

 

在家信佛學佛的居士,可以在個人的領域當中,透過科技的、哲學的、法律的、文學的、藝術的突出研究,去攝化眾生、利益眾生,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所以,佛法並不抹煞世間學問的追求,世間種種的哲學文學藝術都是引導眾生的方便,是攝化眾生的一種善巧。士農工商各界都需要菩薩來精通,來引導眾生走向覺悟的光明的彼岸。

 

再者,環境影響人的心性很大,所以菩薩在利益眾生的當下,還要創造淨土,莊嚴國度,讓眾生在美好的環境當中,去步入聖賢之階。環境影響眾生很大,所以環境的改變、環境的改造,也是菩薩度化眾生一門功課,也就是莊嚴國土。在大乘經典裡面就有這種淨土的思想。淨土怎麼來的?也是從菩薩的願力來的。菩薩為了攝化眾生,必須創造一種美好的環境來引導眾生,否則的話,眾生在一個不好的環境裡面,心性更齷齪。所以,菩薩必須創造美好的環境,讓眾生的心靈昇華淨化。

 

然後,為了攝化眾生,菩薩是以四攝法來教化眾生,因此在士農工商各領域中,皆是個中翹楚,領導群倫。「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這四種方法來利益眾生。布施,有物質的布施、佛法的布施、心理上的布施;愛語,就是所說的話都是理性的,充滿了關懷,理性有道理。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先修口德,不要隨便亂講話,那些低俗、沒有意義、沒有營養的話不可以說。所謂愛語,就是讓眾生聽起來心性會提升,智慧會提高,會明辨是非的。然後,利行、同事,這是菩薩為攝化眾生隨類現身在士農工商當中,人人都是菩薩利益的對象。

 

行菩薩道並非以神通度眾。放光動地、移山倒海等特異功能,是聖者之事。學者應從日用中最平凡處,以人身能力所及之處而發心。我們以為行菩薩道就是要顯神通,能夠飛簷走壁,能夠變化無窮,不是這樣子的。一般人以為說菩薩度化眾生,大概是用種種神通、點石成金、或者是什麼樣子來利益眾生,不是的。是隨能力所及,隨個人的興趣職業專長,就在不同的領域裡面有很傑出的表現,從事科技、文學、藝術,來攝化眾生,昇華眾生的心性。

 

【於諸行路大水處,造立橋梁及船筏,惠施池井及泉流,專求無上菩提道。——15卷】

 

我們以為行菩薩道大概是要用很多的金錢、有無量無邊的智慧、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但是這個地方所做的都是很踏實很平常的工作。也就是說,只要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善事,都是菩薩應該做的事情。

 

舉個例子來講,「於諸行路大水處,造立橋梁及船筏」,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甚至有水隔離的地方,去造立橋梁或者造渡船,讓眾生能夠節省體力、節省時間來通過這個道路。還有「惠施池井及泉流」,在缺水的地方惠施池井及泉流,因為水是眾生生命最基本的一種條件,行菩薩道的人讓眾生不會缺乏水源,讓眾生的生命能夠維持。

 

菩薩造橋、鋪路、惠施池井,目的做什麼?「專求無上菩提道」。他不是為了要出名,也不是為了要廣為人知,是為了使眾生離苦得樂,目的是專求無上的佛道,成佛了。

 

【普觀眾生,生大歡喜,安住菩薩寂靜法門。——80卷】

 

這是菩薩跟我們凡夫一個很大的差別點。我們眾生看到別人都是用比較的心,比較這個比我漂亮、比我有錢,或者是比我不如,然後起分別心——比我好的就起羨慕嫉妒心,比我不好的就起鄙視的心、瞧不起的心。但是菩薩不同,「普觀眾生生大歡喜」,菩薩看到一切眾生都生歡喜心。能見面就是有緣,這都是我多生多劫的好朋友,這一生又再見面了,所以菩薩見到一切眾生,就像看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生大歡喜。「安住在菩薩寂靜法門」,菩薩不會像我們一高興的時候就失去理智,雖然觀一切眾生而生大歡喜,但是菩薩的心還是安住在寂靜當中,不被這些境界所染。

 

【不捨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34卷】

 

我們以為成佛就是要到深山裡面去成佛,不是這樣子的。菩薩不離開世間的一切,在生老病死、人我來往、得失恩怨當中去成就佛道。

 

【於諸境界得安樂,諸佛如來所稱讚。——24卷】

 

在我們凡夫,好的時候得意忘形,不好的時候也失意忘形,就憔悴了。菩薩不同,所有境界都是來成就菩薩成佛的資糧。所以「於諸境界得安樂」,任何環境、任何時空,他的心都是快樂的、安祥的、寧靜的。菩薩能夠隨遇而安,隨緣來度眾,隨時隨地都能夠令眾生信心增長,智慧增長。如果能夠這樣子,就能夠被「諸佛如來所稱讚」。

 

【不見世間有一境界而能惑亂菩薩道者。——56卷】

 

因為菩薩有智慧,在緣起如幻的智慧觀照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境界會擾亂菩薩的心境,擾亂菩薩的菩提心。

 

【行住與坐臥,一切無放逸言說及默然,見者咸欣樂。——75卷】

【行止極安詳,正知心不亂。——75卷】

 

不論行住坐臥,菩薩隨時隨地都能夠攝化眾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安住在安祥寧靜智慧的境界。

 

菩薩行是既廣大又深遠,我們可以用四無量心來形容,就是「慈眼視眾生,悲心度有情,喜聞無上法,捨盡道方成。」這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菩薩用慈悲的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一如;菩薩悲心充滿,所有眾生都是他感恩的對象、利益的對象;菩薩時時刻刻都歡喜聽聞無上的佛法;菩薩最重要的目標是要捨盡一切的煩惱習氣、惡念邪見、我執我慢,捨盡這一切以後,道業才能夠成就,這是一個方向的問題。

 

所以,菩薩道的修行就是:提得起,放得下,有承擔,永不被一切所染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