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講 菩薩有十種行十種住

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所謂:

聞法行,愛樂於法故

說法行,利益眾生故

離貪恚癡怖畏行,調伏自心故

欲界行,教化欲界眾生故

色無色界三昧行,令速轉還故

趣向法義行,速得智慧故

一切生處行,自在教化眾生故

一切佛剎行,禮拜供養諸佛故

涅槃行,不斷生死相續故

成滿一切佛法行,不捨菩薩法行故。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來無去行。

︽華嚴經卷第五十七||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五︾

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這是菩薩的修行項目裡邊,有十種必修的學分︰

一、聞法行,愛樂於法故

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才能得到正知正見,遠離許許多多的迷信、迷惑,並且能增長智慧。這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一步。

二、說法行,利益眾生故

我們按照法去修、去學以後,得到了利益,必須跟眾生分享,這個叫做說法行。這是完全為了利益眾生。真正來講,「說法」除了利益眾生以外,最大的利益還是自己。因為所聽聞的法,如果經過歸納、消化、吸收,自然就能夠把它永遠記住,尤其又經過跟別人分享,講給別人聽,更可以增長我們的記憶,所以最大的收獲者還是自己。

三、離貪恚癡怖畏行,調伏自心故

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說法利益眾生,其實到最終還是要讓自己的身心遠離貪恚癡。如果修學佛法,越來越多的貪心、瞋恨心、愚癡心,這就跟法不相應。古云︰「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無法可損」。如果想增長知識,就要多學習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瞭解越多的人就稱為飽學之士但是修道剛好相反它是要磨掉內心裡的貪愛、瞋恚、愚癡,磨到幾乎沒了,就表示你的道行越高。

所以聽聞佛法的目的、利益何在呢?就是要去實踐,把內心裡面那些不好的種子|貪、瞋、癡三毒消除掉。有句話說「捨盡道方成」,捨盡一切的貪、瞋、癡三毒,修行就到家了。

華嚴經說︰「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就是說聽聞佛法要如佛陀所說的法去修行,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如果只是在研究、瞭解,沒有辦法真正把貪、瞋、癡淨化。聞法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如佛所說的去做,讓身心遠離貪瞋癡的困擾。

四、欲界行,教化欲界眾生故

眾生往往會誤解,認為宗教的信仰就是遠離這個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人活在這個世界,就是在這個世界當中成就道業,所以在菩薩修行項目裡有一個叫欲界行,就在欲界當中讓自己身心淨化,也同時來淨化眾生的身心。

一般人有一種誤解,說跳出三界外、跳出五行外,似乎這樣就可以找到一個安心立身的地方修道不是這樣子的。此時此刻生活在欲界當中,在當下就是要瞭解欲界的真實相,不被欲界所迷,從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爬起來。這就叫做修道。

五、色無色界三昧行,令速轉還故

欲界行之後,菩薩如果禪定功夫好,悲心具足,就可以進一步到色界、無色界去,讓那些眾生令速轉還。因為色界是一個禪定的世界,無色界是更深的禪定,很多人修道就打坐入定,就在定的當中。菩薩告訴沉迷定中的眾生:「你們趕快出定吧!這不是究竟的地方。要不然你們就是轉一個方向,去觀身心的無常無我,不要在定境當中被迷惑。」這就是三昧酒,三昧也是一種『酒』,很容易讓人家醉迷。

這是菩薩的功夫,可以在欲界當中教化眾生,也可以到色界、無色界的地方,讓沉迷在定境的眾生速速轉還,回到現實的人生當中。這是講到菩薩的禪定。

六、趣向法義行,速得智慧故

在研究佛法中,聽聞佛法可以增長「聞慧」,思惟佛法可以得到「思慧」,然後去修證就可以得到「修慧」。一般講起來,佛法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首先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然後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學佛的次第是這樣子的。不是說信佛學佛,馬上就打坐入定,一下就開悟,不是這樣子的,要先建立聞慧。

所謂聞慧,就是對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三寶、四聖諦等這些道理瞭解得一清二楚,然後從瞭解當中產生了甚深的信仰,產生勝解,這樣子得到了聞慧。聞慧成就的人,絕對是深信因果、業報輪迴。修行的功夫有沒有成就,對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以及三寶、四聖諦,是不是絕對的相信,問問自己,如果是絕對相信的話,就是得到正見了。這是聞慧的階段。

正見成就以後,進一步就能夠持戒、布施,廣眾生。特別是戒的方面,離惡向善的力量非常的強。這個時候思慧成就了,戒德也成就了

有了聞、思慧的基礎,再去修禪定止觀,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這個時候證到身心的無常無我,就是修慧成就,或者是無漏慧,那才能斷煩惱。

所以,真正斷煩惱要到修慧的現證慧,真正證到了無常無我。一般來講,我們瞭解到很多無常無我的道理,但是這是很粗淺的瞭解,不是真正的證悟,所以對煩惱還是使不上力。要到思慧成慧,悲智交融,在觀身心的無常無我,證到無我智慧的時候,所有煩惱就斷盡了。

這個地方講到「趣向法義行,速得智慧故」,在三皈依當中,有「皈依法,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個就是研究佛法有它一定的次第先親近善知識,然後聽聞正法,然後如理思惟,法隨法行。這就是修行的次第。

七、一切生處行,自在教化眾生故

這是菩薩的悲心願力,可以在天上、欲界、色界、無色界,乃至於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四生、六道、十法界,任何一界任何一道,菩薩都能夠投生,在任何一個世界當中來利益眾生這是菩薩的悲心願力跟智慧結合在一起了。

八、一切佛刹行,禮拜供養諸佛故

正法時期是解脫堅固,像法時期是寺廟堅固。佛陀在世五百年的時候,叫做正法時期。由於佛陀威德攝受,弟子們聽聞佛法以後很快就證悟,所以是解脫堅固。正法期過了以後,就是像法一千年。這一千年當中,佛陀滅度以後,大家就建很多寺廟,供佛的像,翻譯經典、大藏經,這個時候解脫的就很少了,叫做寺廟堅固佛刹堅固。

「一切佛刹行」,是說寺廟建起來了,要讓眾生能夠種善根,修福修慧的一個地方。所以寺廟與寺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參考互相增進,這樣子佛法才能夠興所以說「欲得佛法興,除非僧讚僧」。

修行的項目裡邊,中國的佛教有特別的一個修行法門,就是「朝山」。什麼是朝山?就是三步一拜,五步一叩,或者是從這一座寺院拜到另一座寺院,或是拜五台山、拜普陀山、拜清涼山,這樣子叫朝山。是在虛雲和尚那時候開始的。朝山的目的有些是為了報父母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怎麼辦呢?這些佛門弟子想來想去,只能朝拜四大名山,以這種功德來利益眾生。

另外一個拜山的意義是拜倒「我慢山」。貢高我慢就像一座山,尖尖的山,因為山是尖尖禿禿的,山上沒有辦法積水,所以水都流掉了。如果山不是尖尖的,是凹凹的,它就能夠裝水。在內心裡面總覺得我最好,我是第一,別人是幼稚無知的有這種貢高我慢的心,就沒有辦法學習到智慧一個人要謙卑、謙虛才能學到東西。就像山有凹谷的地方才能裝水,如果沒有凹谷的地方,水就流光光了。

我們去朝山,拜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天台山,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一座山一座山拜,最重要的就是在動態當中,去觀察自己心念的起伏,這也是一種動態的修行方法。從動態當中,一方面考驗、增長我們的體力,一方面又能夠在動態當中觀察自己的身心。所以很多人用朝山拜山的功德,一方面迴向自己的父母、六親眷屬、歷代宗親,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夠業障消除,增福、增慧。中國的佛教似乎有特殊的這種修行方法,在國外這種修行方法就比較少。

九、涅槃行,不斷生死相續故

一般人直覺涅槃就是死亡、往生真正的涅槃不是死,古代的人把它翻譯為「圓寂」︱功德圓滿煩惱寂滅。當內心裡面那些貪瞋癡的惡念斷除了,功德圓滿,福德圓滿,這個時候就涅槃了。菩薩修涅槃行的目的就是不斷生死相續。菩薩得到了涅槃,就能夠在生死當中自由自在的投胎轉世,去利益眾生,而不是迷迷糊糊的。

舉個例子;我們有能力通過托福考試,到美國去修學,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瞭解很多專業、學習很多專長,然後回國服務。因為到國外去受很好的訓練,有醫學上的、科學上的,回國以後,有那個本事,到處都爭相禮聘,對國家、對社會都有所貢獻。

修行修到最高境界的時候,有智慧、有悲心、有願力,這個時候看哪個地方的眾生跟自己有緣,就可以去攝化他們。所以菩薩的修行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眾生。要真正的利益眾生,一定要修出智慧來,如果沒有修出智慧的話,你自己就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所以「涅槃行」的涅槃不是說已經死亡、往生,而是說智慧、悲心都達到相當程度了。

涅槃有三種:

第一種是「有餘依涅槃」。有些證到涅槃了,可是肉身還在,業報體還沒有死亡,這個時候拖著這個「老牛車」還是很苦。有些證到阿羅漢的聖者,他的業報沒有盡,不能自殺啊!福報還沒有用完,還沒有享受盡。當人老的時候,腰會酸背會痛,走起路來真的是很辛苦,吃東西也沒有什麼滋味,但是業報還沒有盡,可是他已經證到涅槃了,這個叫做有餘依涅槃。

第二種是「無餘依涅槃」。他的業報盡了,福報也盡了,證到涅槃,他進入無餘依涅槃。

第三種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無住涅槃」。無住涅槃是大乘菩薩悲心願力,證到涅槃的時候,就是在十法界四生六道裡邊去投胎轉世,千變萬化,利益眾生。

十、成滿一切佛法行,不捨菩薩法行故

信佛學佛,簡單的說就是修二個學分:第一是悲心慈悲的學分,屬於感情方面。把感情昇華淨化到一個最高境界,大悲無我,很自然的一切為了眾生,抛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第二是智慧,屬於理性的部份。那種有限的、差別的知識,我們要去轉換成般若的智慧般若的空慧,對身心世界瞭解的一清二楚,而且是正確的理解,不增不減,恰到好處,這個是屬於智慧的學分。

修行就是為了這兩大目標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悲心福德。這個學分修圓滿,就成佛了。所以平時修行時就要問問自己,修這些對智慧、悲心有幫助嗎?如果對智慧、悲心沒有幫助就不要去修。

舉一個例子現在有很多人把麵粉弄成一團一團的去燒,說是供養天界的天神,這樣可以消業障,可以開智慧。你相信這個說法嗎?佛法根本就沒有這種事情,可是現在很流行。

在民間還有養小鬼,說這個小鬼會幫你賺錢、轉好運。如果一個人想要賺錢,就要好好讀書培養專業知識,做好市場調查,生產出優質的商品品質好,自然銷路就多,就能賺錢。不是去供養那些小鬼就會賺很多錢,不是這樣子的。所以佛法講因果,有什麼因,結什麼果不要有僥倖的心理,想中獎成為億萬富翁一日登天、一夜致富,不是這樣子的。

信佛學佛,簡單講就是要遠離種種迷信的行為,一切要靠自己來,靠自己去修你想要有福報,就多做一些善事;你想要有知識,就多讀書、多研究;你喜歡廣結善緣,自然就會到處受人歡迎。佛法講因果,是要我們遠離種種迷信的行為。我們的一切修行,最後終要回歸於到我們的身心,讓身心遠離貪、瞋、癡、慢、疑、惡見,然後能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簡單的說在修學的過程當中,要時時刻刻檢點我們的內心世界,貪、瞋、癡是不是慢慢的降伏、安住下來,如果越修貪瞋癡越多,就要知道修錯了。

菩薩修行有十種行:聞法行、說法行、貪恚痴行、欲界行、色界行、無色界行、趣向法義行、一切生處行,然後涅槃行,最後是成滿一切佛法行。

* * *

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住。何等為十?所謂:

菩提心住,曾不忘失故

波羅蜜住,不厭助道故

說法住,增長智慧故

阿蘭若住,證大禪定故

隨順一切智頭陀知足四聖種住,少欲少事故

深信住,荷負正法故

親近如來住,學佛威儀故

出生神通住,圓滿大智故

得忍住,滿足授記故

道場住,具足力無畏一切佛法故;是為十。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智無上住。

︽華嚴經卷第五十七||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五︾

菩薩有十種住,就是他的修行有崇尚的理想,有一個座標作為他生命的動力所在。

金剛經所說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須菩提在法會當中站起來,請問佛陀「釋迦牟尼佛,我這顆心亂糟糟的,我的心要怎樣安住?怎樣降伏我這顆心?」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回答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在金剛經裡面講到「住」。

以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定有它的動機,這個最初最初的動機是什麼所產生的結果就是什麼。因、果是會相應的。如果是﹁因地不真﹂,就會「果招迂曲」你的因地、心地不好,你再怎麼做,結果就會不好。例如你跟這個人交朋友,最初只是想能從他身上得到某種利益,用這種利益心去結交朋友,最後下場都是不歡而散,這不是道義之交。因為當初這一念不好,就會沒有好結果。男女的結合也是如此,最初這一念如果不是基於為對方的幸福著想,只是為了貪財、貪色而結婚,結果下場就不會圓滿。如果因地是善良光明、好的,結果不會差到那裡去。我們來看有那十種住:

一、菩提心住,曾不忘失故

講到「安住」二個字,就記起小的時候作文寫「我的志願」看到警察很威風,我的志願就想當警察;看到醫生也不錯,我的志願也想當醫生;看到空軍飛行員很帥,我也想當空軍飛行員就是千變萬化,變來變去的很少說當時的志願終身就是從事這一個行業。當然,現在的社會一個人至少要有二、三種的專長,否則一失業就麻煩了。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安住在菩提心時時刻刻要記住我修學佛法的目的,是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這個叫菩提心住,永遠不會忘記。

「修學如初,早已成佛」,就是說我們最初信佛學佛的目的、動機是什麼?如果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為了成佛為了利益眾生為了攝化眾生,時時刻刻都不會忘記這個菩提心的話,修行就是有一個基礎了。

二、波羅蜜住,不厭助道故

我們的心安住在菩提心,時時刻刻記住我要信佛、我要學佛、我要成佛、我要利益眾生。這樣就夠了嗎?不對,進一步叫做波羅蜜住。菩提心不是動動念頭就夠了要付諸於實踐。菩提心不是一個名詞而已,它是動名詞,要有行動的;有了行動,菩提心變成動名詞以後,就叫做波羅蜜。我們發菩提心,最後能成佛,一定要透過一個程序,這個程序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六種波羅蜜才會成就,所以叫做波羅蜜住。

三、說法住,增長智慧故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透過講經說法來增長眾生以及自己的智慧,這個叫做說法住。

四、阿蘭若住,證大禪定故

「阿蘭若」就是一個寂靜的地方。一般人就是不耐孤寂,總是怕孤孤單單的。如果是想得到一些禪定功夫、證大禪定的話,有的時候必閉起門來專心的去修學。獨處是為了證到大禪定,禪定能夠開智慧,有的人叫做神通禪定能開發神通。菩薩為了攝化眾生,當然會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等,但是,這一定要持戒、有禪定、有正知正見,才不會因為有神通而跟名聞利養相應,那就麻煩了,這叫做墮落。

阿蘭若就是寂靜清淨的地方,不是人很多的地方。這樣子講起來,我們住在都市裡面,不就沒有阿蘭若了嗎?還是有。在寺廟裡面,自己的房間房門一關,如果你的禪定功夫好,行住坐臥當中也是住在阿蘭若。如果心安不下來,跑到深山沒有人的地方,你還是苦苦惱惱。只要能夠寂靜,時時刻刻都是住在阿蘭若的地方。「阿蘭若住」,就是要修禪定的功夫。

五、隨順一切智頭陀知足四聖種住,少欲少事故

頭陀,他一定是托缽乞食,住在樹下,或者是一日一食這個叫做頭陀的知足四種行。

常人的心態裡,衣食住行樣樣都不能少,不但不能少而且要越來越多,越多越好但是修頭陀行的人就不是這樣子他只是托缽乞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樣子就夠了。就是把維持生命的條件降到最低的程度。目的何在?少欲少事。這是講到修頭陀行,把生活簡單化,思想高明化。

寺廟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桌椅都是信徒不要的人家不流行的,往寺廟裡面送,其實桌椅都還很好寺廟都是撿現成的,為什麼?少欲少事故。我們一生當中能吃多少能用多少,都有一定數,若把精神去追求那種豪華的享受,在學佛的人來講,是沒有這個必要。

六、深信住,荷負正法故

深信住,深信什麼?深信因果,深信六道輪迴,深信三寶四聖諦,深信無常無我、空、緣起;因為這是讓正法流傳下去的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有因有果、有業有報、有聖賢差別、有三寶、有四聖諦;這個還是世間正見。那什麼是出世間的正見呢?就是緣起性空、無常、無我、空、涅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緣起性空,這些是出世間的正見。

深信住,就是深信三世因果、業報輪迴、三寶、四聖諦,這些都不是一種迷信,是透我們的聞、思、修去證明的的確確是如此。舉個例子來講,我們說開水會燙人,你沒有被開水燙過,你不知道開水燙人的情形。萬一有一天不小心,開水噴在你手上的時候,原來是這樣子,親自證到了。

我們瞭解一件事情,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叫,表皮的,表面的理解。第二個是,開水燙到肉裡邊,那種痛受不了。第三個是,那就是親自證悟了。比如我們說「無常」,我們都念了幾萬遍了,可是你瞭解無常嗎?真正瞭解無常的人,他絕對不會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真正瞭解無常的人,他會積極勇猛精進,絕對不會說我找一件事情來殺時間,沒有這回事。時時刻刻都是在法當中精進,這個才是真正證到無常的人。如果只是嘴巴上講無常,但還在懶懶散散的消耗時間殺時間,那你不是真正瞭解無常。

比如深信因果的人絕對不會去犯因果的事情你深信因果的話,即使受到毁謗,也不會為這個痛苦難過。為什麼?因果。你前輩子去毁謗人家,現在人家毁謗你,絕對有因果的,無風不起浪。

七、親近如來住,學佛威儀故

信佛學佛的人以佛為我們最高的模範,我們學佛的威儀、學佛的智慧、學佛的悲心,時時刻刻記住我是佛的弟子。

八、出生神通住,圓滿大智故

有了上面這些菩提心、波羅蜜、在阿蘭若修大禪定、深信三寶因果,有這些基礎以後,透過禪定的修學有了神通。有神通做什麼?為了圓滿我們的智慧。

九、得忍住,滿足授記故

佛經裡面常常講到這個「忍」,就是確信。「無生法忍」,就是證到無生法,深信不疑了。

菩薩證到無我,大悲具足,智慧夠了,不迷惑,這個時候佛陀來跟你授記授記十生、百生、千生以後你會成佛,在什麼地方的什麼世界你成佛,這個叫做授記。

十、道場住,具足力無畏一切佛法故

一般人認為什麼是道場?有寺廟的地方,有佛法僧三寶的地方,叫道場。事實上,隨時隨地都是道場;你的工廠也是道場,你的家庭也是道場。有正知正見,隨時隨地都是在道場當中。如果是說你的心亂糟糟的,住在寺廟裡邊,人在寺廟,心在外頭,事實上你是沒有住在道場。所以我們講的「道場」就是跟道相應的地方都叫做道場。任何時空跟三寶相應,跟四聖諦相應,跟三法印相應,當下就是道場。如果你的心亂糟糟,跟貪瞋癡相應,那個叫做煩惱場,不叫做道場。所以我們時時要檢點自己,是不是每一時每一刻都是歡喜心、明瞭心,跟菩提心相應,是不是善心,還是惡念,清清楚楚我們隨時都是安住在「道場」當中,就可以跟佛相應,跟法相應,跟僧相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