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大義 3


我們繼續華嚴大義的第二次講座

 

佛門當中三大部:華嚴、法華、楞嚴。不知楞嚴不知修行的迷悟關鍵不讀法華經不知道如來救世的苦心不讀華嚴就不知佛門的富貴華嚴經的內容非常的廣泛所以以富貴莊嚴來說明

 

華嚴經的內容非常非常的豐富從人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乘、佛乘所有的內容都包含在裡面甚至關於宇宙的形成宇宙的變化宇宙的成住壞空這個現象論非常的清楚尤其是講到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清淨莊嚴為什麼變成五濁惡世關鍵點在什麼地方所以華嚴經跟一般的經典特別不同的就是莊嚴這個世界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的本份、責任、使命

 

眾人的善惡業力創造世間

華嚴經一開始就講到整個世界是怎麼來是怎麼形成由眾生的業力而產生了風這個風不斷的吹形成一個也就是世間的人善惡兩股力量造成的一種業力風然後慢慢的凝聚凝聚以後有水輪、地輪火輪、金輪


這個就是講到這整個世界不是一個人來創造的,沒有一個創造主世界就是我們世界的人類創造的。世界人類的善惡業兩股力量就不斷的互相掙扎或者消滅善的力量多的時候這個世界變得很美的世界惡念多邪見多那麼這個世界就墮落了華嚴經先講有形的世界有形的世界們看得到


從這個地方給我一個啟示是什麼呢?在家信徒到寺廟,他自然就是油然的生起恭敬心。為什麼?就是清淨莊嚴。那為什麼佛堂裡非常清淨莊嚴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房間就會亂七八糟各位有沒這個感覺所以學院為什麼會要求我們要整潔內務,這個很有道理的有形的環境你看得到的衣食住行的這一切一切我們都沒有辦法去安頓打理清淨好把它擺得規規矩矩整整齊齊有形的你尚且做不到你怎麼樣把你內心那個無形的念頭打理得清清楚楚乾乾淨淨呢?是不是這個問題


外在的世界可以讓你翻過來翻過去拿得到、看得到我們都沒有辦法把它擺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更何況很抽象很無形的那個內心世界那個善念惡念你更難去捉摸了。所以華嚴經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我們談修行當然身口意業怎麼樣去依照佛陀的戒定慧去修學但是這做人的基礎裡面每一個人的房間四周環境能夠清潔也是修行的一部份

 

各位在這邊會不會覺得很麻煩讀書就讀書還要掃地還要掃廁所桌子椅子還要擺得方方正正的你會不會覺得很麻煩不會哦,因為那也是修行這樣瞭解嗎

 

就是華嚴經讓我們瞭解這個世界的莊嚴是我們大家共同業力的這是首先跟各位講為什麼華嚴經前面幾品都是在講這個世界的情形道理是在這裡

 

學佛的心態

第二個我想跟各位報告就是說學佛的心態是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心態決定了我們修行的方向跟方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當時整個印度是漫著苦行厭世的一種思想整個印度宗教界充滿著對人生的灰色看法也就是說人活在世界上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人有一天會老會病會死會離開世間再多的財富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們就認定我們的本心本性是清淨的這個清淨的本心本性是誰給我們的來自於梵天「梵」是什麼梵就是清淨Brahma我們回到清淨的地方我們的生命就解決問題了這也是一個方法。那請問我們到了梵天以後做什麼

 

沒有錯我們出現生命會老會病會死那麼佛陀就想為什麼我們會出現生命誰叫我們來到這個世間誰叫我們投胎誰叫我們轉世是我們自己願意來。在我們自己的想法在我們內心裡面時時刻刻我們不斷的自己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我的肉體、我的名利我的生命、我的靈魂我的家庭、我的財產我的事業我們不斷的去加添生命的一種動力我執

 

所以佛陀指出一條真正的解脫之道解脫生命那種苦悶的方法就講到苦集滅道四聖諦佛陀講四聖諦給當時追求解脫的人一個正確的方法因為真正生命的解脫方法不是說升天到哪一個天堂到哪一個世界不是這樣子的就在現實人生當中直觀自己身心的無常無我這個生命的動力我執我見沒有了生命不出現了進入涅槃生命得到了休息

 

因為當時眾生的根機就是急於自我的生死了脫煩惱斷除所以佛陀當時說法就是從諸行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者亦無我所聖弟子住無我想遠離我慢順得涅槃。」那麼最後的境界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這就是當時的佛陀說法可以說以厭離心來讓眾生生命得到解脫煩惱得到消除

 

以當時佛陀在世的時代背景佛陀的說法離不開四聖諦、八正道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佛陀很難去說六波羅蜜行菩薩道的那種法可是從佛陀本來看的話佛陀過去是一隻鳥,這隻鳥要去救森林大火,就到水池旁邊沾了一點水來救這個森林然後感動天地或者佛陀過去是一隻鹿為了救那些動物他用身體搭了一座橋來救那些可憐的動物佛陀說那隻鹿就是我釋迦牟尼佛


從這個地方透露出什麼呢透露出我們修行的目的不是單單為了自我生命的解脫還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來切入那就是為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修學一切善法不惜自己頭顱灑熱血這樣子來為眾生為了利益眾生所以不得不來提昇自己也就是說所有自己解脫的基礎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礎上,自他同時成長

 

我跟眾生無量劫以來的一種因緣總不能我自己一個人就這麼一走了之那不行必須陪伴公子讀書陪伴那麼多的眾生而這些眾生都是我的恩惠者無論是士農工商也好乃至前是父母兄弟也好都是我的恩惠者所以我們必須陪眾生一起來輪迴生死

 

所以華嚴經阿含經講的這種生死觀就會有很大的差別譬如一般說:「三界如牢獄,生死如冤家」,但是在華嚴經裡面說菩薩「雖處生死,如遊園觀」,對這生死好像到花園裡面去觀賞對生死這件事情當去郊遊各位我們去郊遊會不會很難過、不快樂不會是不是所以華嚴經對生死的看法就不像我們一般人這種急著要個人生死了了我常學佛的心態決定了我們修行方法態度

 

以智慧手安慰眾生為大醫王善療眾病常守本願不捨世間作諸眾生堅固善友。」────22

 

這個就是我們跟眾生之間怎麼樣去看待眾生就決定了我們修學佛法的態度、方向、方法


在華嚴經裡面,它從兩個角度一個角度先去廣觀世間一切法的因緣生因緣滅。先用這個方法目的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悲心。因為如果我們修行第一步先實觀生命的無常苦空這個時候很容易產生對生命的一種灰色的無望的沒有意義的生命觀很快的就會發現你心急著了自己的生死煩惱


華嚴經裡面先廣觀身心世界的無常、緣起性空、如幻目的就是要激發我們的悲心為什麼呢我們瞭解世間一切如幻如化虛妄不實可是眾生不能瞭解眾生被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所矇騙所以不斷的起惑造業受苦而這些受苦的眾生是我們多劫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學、朋友、六親眷屬他們不斷的被外境所矇騙不斷的造業不斷的受苦真的很可憐所以說「以智慧手安慰眾生」,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伸出智慧的手來去安慰眾生也就是用我們的智慧來引導眾生走向光明;「為大醫王善療重病」,佛法像醫藥我們以佛法來治療眾生貪瞋癡的病這是卷二十裡面談到學佛的一個心態一個是純為自己的生死急急忙忙的趕緊要了生脫死一個是不忍眾生的苦不忍聖教衰所以要發起大悲心來度化眾生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

 

話又說如果我們發了菩薩心發了大悲心我們沒有好好的對自己的身心來淨化它,最後會成為敗壞菩薩瞭解嗎有些同學畢了業趕緊想當住持當家到最後功課也荒廢了自己也得到利益慢慢變得很俗氣所以不要以為我發菩提心發大悲心我這生當中一定會很穩當不見得這個就是讓我們瞭解我們真的是發心為眾生服務為佛教來奉獻一定還是要先打理自己,要把自己的身心打理好

 

常守本願不著世間作諸眾生堅固善友」,時時刻刻要記住自己信佛學佛的本來意願是什麼莫忘初心不要忘記我最初為什麼來出家我為什麼來佛學院我最初那一念是什麼而來否則的話我們遇到一些橫逆挫折的時候馬上我們會退失那我們初心是要做眾生的堅固善友永永遠遠為眾生的善知識

 

我們要眾生的善知識最起碼自己是不是貪瞋癡惡念、雜念、邪見越來越少還是越來越多這個問題自己要好好檢討如果我們貪瞋癡種種的煩惱越來越多都處理不了自己的生命問題了怎麼能夠成為眾生的善知識好朋友那不可能的所以要自利還是利他這個沒有辦法絕對的去分開。要利益眾生必須好好的自我提昇因為自我提昇才能真正的去利他互為因緣互為增上就像我們的腳一樣左腳右腳互相搭配我們才能走得很遠否則的話你用一隻跳跳不遠的

 

就是說時時要記住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信佛學佛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那我們就能夠勇猛精進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思議劫處世間救護眾生令解脫。」────23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個真的是眉毛拖地老婆心切只要眾生能夠得到安樂自己再苦一點也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對真正信佛學佛的人來講有沒有自己在受苦有沒有個我在受苦如果有一個我在受苦那你永遠受苦永遠苦下去我在哪裡苦在哪裡各位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如果有真正的苦、真正的一個我那不得了那永遠在受苦。事實上,也沒有什麼苦也沒有什麼我都是一個執著都是一個幻象都是自己的想像而已

 

所以菩薩能夠有這種心念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他連都沒有了還有什麼苦、還有什麼樂這是相對性而已那因為有這種基礎就能夠不思議劫處世間救護眾生令解脫」。


剛才一開始我們講過學佛的心態很重要,心態決定了一切如果我們純粹是為了自己的生死煩惱而著急的話那我們會發厭離心現在我們因為觀察宇宙身心的無常無我而眾生不能瞭解無常無我所以起惑造業受苦,我們發這個大悲心去救度眾生這樣子悲智雙運就能夠成佛這是第一個我們要瞭解的地方


還有佛法從佛陀兩千五百年前來到這個世間佛陀的教法適應當時印度那種苦行厭離的心態而所說的法在現在這個時空當中有它的價值但是沒有辦法說以現代人現在的組織現在的社會現在的制度容許我們個人自求解脫就罷了各位有沒有發現到這個問題佛陀的法音我們要傳下去一定有它的時代有它不同時代的價值觀不同的眾生根器那麼佛法在傳的過程當中怎麼樣把握時代的脈動讓佛法在這個時代當中能夠引導眾生生命昇華淨化這是我們佛門弟子我們求學的時候要瞭解的。

 

譬如說水從深山流下來你隨便讓它流的話會傷害人那如果我們弄一個溝又弄個水池,它可以灌溉可以發電或者是麼樣子的把它引導一直引導正確的河道然後流入大海

 

佛法也是如此佛法如果是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某一種思想適合當時的某一些眾生讓這種思想過分發達的時候會傷害到佛教瞭解這個意思嗎譬如說我天天練右手吃飯做事都是用右手左手我都不動結果右手很長很有力,而左手變越來越小這樣好看不好看不好看嘛


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什麼問題呢?我們中國佛教分宗分派,我是那一宗那一派我會講這宗這派最好就說其他宗其他都不好。打坐參禪的,就經典拿來燒掉都沒有關係參一句話就好了,就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一句話就好了參一輩子只要悟了就悟了三藏十二部沒有用這個算不算偏激很偏激哦當然禪宗在中國的佛教來講它是一個很獨特不可思議的東西但是如果是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大家就不用研究經典了嘛大家就是參一句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好了嘛是不是

 

那有些宗派呢,譬如說我專念阿彌陀佛什麼經論都是分別妄想心我單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你個人這樣修行可以但是你這樣講的話所有的人把經典燒掉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對不對原本有些人就一經一論我這一經一論就是經王其他的經沒有意義都是本經王」。


所以我們為一個學生不要把自己定在我哪一宗哪一派知道嗎你不要說我是屬於哪一宗哪一派的人去學法不要這樣子佛陀的經典沒有宗派,每一經每一論我們都把它研究起來為什麼呢為一切眾生而修學一切善法所有的法我們去研究瞭解法沒有宗派人才去分宗分派這就很麻煩了


佛陀的法音在流傳的過程當中就像這個水一定要把它歸成最正確的河道這個正確的河道這麼流的話就可以灌溉可以防洪可以發電也可以民生用─吃的、喝的、洗的,但是如果任它這麼氾濫的話那很危險我們就會發現佛法從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是不是許許多多的法叫做方便法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有它獨到的意義但是在發展到某一個時空當中的時候這個有利有意義的方便法會變成對佛教很大很大的傷害是不是這樣子呢

 

中國佛教往往都是走偏鋒就是很偏激為了宣揚某一種法門的時候往往說這個法門好的不得了其他法門一文不值我們知道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什麼法都有用對不對眾生的根機這麼多就有不同的法來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都是佛說的法佛有沒有說這個是什麼宗什麼派沒有嘛法無宗派是我們人去規定宗派而已

 

所以我們來到佛學院我們是任重道遠佛法要一個世紀一個世紀這麼流傳下去的話就是我們要給一個正確的河道這麼流下去然後歸於大海無上的一切智海同學們要有這種任重道遠的氣度、態度,不要把自己限於一個宗派當中把佛教弄得支離破碎那真的是很可惜


廣度與深度

另外一個主題來講我們信學佛可以分兩個方來切入一個是屬於深度wide一個是屬於廣度,depth

 

深度,是屬於智慧的深觀,就是觀察內在身心外在世界的無常無我

 

廣度就是說你如果單單關心自己那廣度就很小很小如果你關心你的親戚朋友那還是很小很小要怎麼辦呢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一切眾生都是我關心關懷的對象廣度大不大?廣度很大無限量


我們不要說單單關心包括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形無形的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冤親眷屬所有都是我要度化對象但是無有一眾生而可度那就是深度的問題你如果一直想我在度眾生有一個我有一個眾生被我所度那跟般若智慧不相應跟般若智慧不相應的話不能成佛。你看第三十八卷說:


「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38

 

談到深度問題的時候是一切不執著不執著我不執著眾生甚至不執著什麼?菩薩心我要成為一個菩薩佛心我要成佛菩提心我要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心─我要得到涅槃都不可以起個念頭說我要得到這個東西。這個深度夠不夠這才是真正的一法不立善法欲尚且不起何況起於世間的這種名利心、貪著心


告訴我們學佛的時候檢點自己的心念檢點我們平時起心動念到底平時動了什麼念頭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修行到最高境界的時候,連成佛的心成菩薩的心證無上菩提的心連一個能證能得能所的那個心都沒有


那請問各位平時我們起什麼心起於世間之心。「世間就是財色名食睡你看看你們眼睛閉起來都不敢看我那是睡覺的心、懶惰的心懈怠的心你眼睛一閉迷迷糊糊,你這一剎那已經墮入那種迷糊的世界、黑暗的世界


一個人喜歡睡覺將來會變樹中的蟲還有一種是變成海底的魚海底有一種牠沒有眼睛牠在一千公呎兩千公呎海底裡面牠就嘴巴張大大的一直游一直吃。牠吃飽以後嘴巴合起來就睡睡到肚子餓了嘴巴又張開牠看不到東西牠就嘴巴張開這麼一直游小蟲就被牠吃了所以你現在喜歡睡覺你將來會變成海底的魚我不是騙你的這是真的真的很危險

 

所以我們有事沒事就看書打坐用功修行眼睛這樣半閉著或者是睜開一下這樣子就不容易睡覺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早晨五點半到六點半的時候就這一個小時之內我們做深呼吸三分鐘五分鐘你做深呼吸擴胸運動每天早晨做十次二十次就這麼吸呼這樣子的話精神會很好早上五點半到六點半宇宙的黃金時間,是宇宙氧氣最足的時間你只要做十次、八次或者二十次這樣深呼吸那一天當中你的精神會很好

 

然後我們平時吃飯不要馬上去睡覺吃飽飯飯食經行。《阿彌陀經不是說飯食經行吃飽飯你慢慢的走路慢慢走,一邊持咒念佛還是怎麼樣都非常好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34

盡未來際為欲調伏一切眾生轉一切佛微妙法輪。」──43

 

這個就是廣度的問題

 

信佛學佛的人就兩個一個深度深度就不是執著; 一個是廣度,廣度普遍對一切眾生的關懷這個時空有多大廣大如法界法界有沒有邊際沒邊際嘛法界就是宇宙的萬事萬物通常我們講十法界這個法界的有情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對象

 

「廣大如法界」是空間;「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就是時間時間是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就是從現在我信佛學佛開始這一刻,從此時此刻這一剎那開始盡未來所有的時空當中目的在「救護一切眾生」


你的心量這麼大福報也就會這麼大我們的願力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

 

我們看一個出家人信佛學佛的人你看他未來有沒有成就福報有多大看他的心量有多大。如果你一天到晚這個同學我很喜歡那個同學我好討厭這個不喜歡那個不喜歡這樣就心胸很狹小佛陀要我們對一切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形、無形的,都要去關心關懷那我們平時已經是同學、朋友了還去分這個跟我有緣那個跟我無緣這個看了討厭那個看了不順眼這個心跟佛心沒有相應那是世間的一種差別心這個是廣度問題你問自己的心量有多大你自己問自己


八大人覺經:「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什麼叫做冤什麼叫做親今天我跟你不認識講幾句話就有緣變成很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太親密了你不聽我的,我不聽你的兩個吵架了又變成仇人。所以什麼叫冤什麼叫親今天我們兩個不對勁了你罵我,我罵你;明天我跟你把事情說明了以後兩個人又變成好朋友不打不相識時時刻刻我們能夠去尊敬別人體諒別人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的親人這一剎那動個惡念瞧不起人看不順眼馬上親家也變成冤家

 

我們一下子天堂一下子地獄一天到晚不曉得輪迴幾次一下想幫忙人家一下胡思亂想一下子又想不理這個世間忽然之間感覺好苦讀書好苦一下要考試一下叫我掃地一下掃廁所麻煩死了。當你這個念頭一動的時候你就在地獄了

 

我們在佛學院你是不是能時時刻刻說我享受學院的一切享受學院的環境享受學院的老師教我們這些知識享受到圖書館查這些資料享受打坐享受誦經享受早課晚課如果你不是享受那你在地獄了。又要上早晚課坐腿又會痛想到痛就不想,就想何必這麼麻煩

 

所以,「態度決定生命的高度格局注定生命的結局」這句話要背

 

你生命的態度你修學佛法的態度你到佛學院的態度是什麼態度我是為了真正瞭解佛法真正掌握佛陀出世的本懷而來佛學院的那麼這個態度就決定了我們在學院裡面的高度也決定我們生命的高度

 

如果你把讀書、上課考試、出坡上早晚課你覺得這好煩瑣那生命的高度沒有了變成地獄出坡也痛苦上課也痛苦早晚課都痛苦。那如果我們能夠用享受的心情,佛學院環境這麼好環境這麼優雅清淨莊嚴這裡很多老師、師長來授課我在享受這裡所有提供一切這個時候我們就是在法的運作當中就叫做法輪常轉


大殿的前面有時候那個門會寫法輪常轉」,還有一句佛日增輝」。我們初一、十五不是要念法輪常轉,佛日增輝」,請問要哪一個擺在前面我看是要法輪常轉佛日才能增輝因為法輪在我們身心轉的時候是佛光普照了嗎你在享受這個法喜你跟法相應了你的臉上就有光輝。如果你覺得出坡痛苦、打坐痛苦什麼都痛苦法輪不轉你滿臉愁緒,佛日怎麼會增輝所以法輪要常轉佛日才能增輝

 

請問你現在法輪有沒有在轉眼睛沒有閉,法輪就轉了眼睛閉起來就轉不了


這是講到學佛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廣度一個是深度華嚴經就是把廣度深度講得很詳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