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靜坐的目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靈敏善變的心,這顆心如果不去加以鍛鍊的話,它簡直是變幻莫測,無法捉摸。當我們的心不斷向外奔馳時,心是散亂無章的,這往往是苦的根源。就像在流動的土壤裹,種子是無法生根長芽的。奔放的心常使人坐立不安,無法靜靜地思考計劃,而造成許多失誤與錯誤,所以說它是苦的根源。當心不再胡思亂想時,它又疲累得昏昏欲睡,讓人無法集中精神辦事。

因此,散亂、昏昧的心常使人對欲境的抗拒力很薄弱,對外在的種種誘惑無法始終如一地堅持立場,很多的恨事就這樣鑄成。其次,它也使你對煩惱的制服力很薄弱,凡事喜發脾氣,明知脾氣暴躁不好,偏又難以自禁,事後又後悔無限,可是當拂逆再來時,仍是氣衝九霄,無法自抑。另外,它讓你對善事的修習力也很薄弱。這裹講的善事非全指拿錢財去佈施,努力求知識也是善事;無條件地去服務社會、幫助有殘障的人也是善事;孝敬父母、處理好家務事也是善事;只要是有利於世間眾生的,皆稱為善事。散亂的心使人面對這些善事無法盡心盡力地處理完善,處處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昏沉、散亂的心常導致生命力的負效果──做事沒有恆心,缺乏決斷力,遇挫折常感到沮喪,甚至大發脾氣等不良行為。而靜坐的目的即在重新調整我們的身心,使心力集中,意志集中,以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每天面對著許多繁雜的事物,使我們的身心也時常處在相互的矛盾與衝突中,而靜坐的功能,可以統一我們的思路。從腦波圖來分析我們的思路,一般是呈V字形的,若經過一番的訓練,則可成為一條直線,變得強而有力。在美國的密宗道場,曾對打坐的人做腦波圖的測驗,發現當人的思緒散亂時,腦波也呈不規則的展現,波浪起伏很大。稍有定功的人,波浪起伏的間距就明顯地縮小。真正到入定的時候,腦波圖則成平穩的直線。

因此,當一個人靜坐到某種程度時,身心即進入非常平衡統一、淨化昇華的狀態。所以經過這種鍛鍊後,即提高了對環境的適應力,能從容地應付各種複雜的情況而不忙亂;也增加了對事物的洞察力,不容易掉入別人的陷阱,遇到事情能冷靜地分析,理性地思考;對情緒的自制力也大大的提高,不再輕易發脾氣,噴火傷人;更堅軔了不畏難的生命力,經得起風霜的摧折。當這些能力不斷注入我們身心時,就能加速地成就一切善法。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生命理想、抱負,想為國家、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去施展這番懷抱呢?惟具有強勁的適應力、洞察力、自制力的人,也就是生命中的強人,才是事業成功的創造者。

有個賣豆腐的人,時常送豆腐到寺廟裹去。有一天,他好奇地問:「師父,你們每天打坐,有什麼好處嗎?」師父回答他:「它能淨化我們的身心,增強思考力。」「那我是否也可以打坐?」「只要有興趣,人人都可以。」他就依樣畫葫蘆,盤起腿來靜坐。參!突然間他大叫起來:「師父,我開悟了。」「你悟到了什麼?」「我悟到廿年前隔壁老王欠我的豆腐錢未還。」

這故事告訴我們:當這顆心靜下來的時候,它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正如拿一盆搖晃的水來照臉,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張扭曲變形的臉;當水靜止不動時,不但能清晰地看出面目,而且也能把臉上的飾物也照出來。

因此,在散亂的心態下,所見到的事物也常是扭曲走樣的動態狀況,透過禪定功夫,我們才能真實的見到人生靜態的真實面目。所以靜坐的功能,能使我們的身心淨化,成就生命的理想。

四、靜坐的條件

想學打坐的人必須要培養四個條件:

第一,要過著道德規律的生活,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走火入魔。當內心沒有犯規的行為,不做虧心的事情,心境才能安,安而後能定,始可步步入佳境。有規律的道德生活就像有健全的雙腳,才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第二,要有慧眼,如此才能分辨什麼定境是正確的。人間的事物常是如幻似真,容易使人看走眼,必須靠智慧來慎思、明辨,或請有智慧的人來當我們的眼睛,引導前行,方能步上正途,得到實益。

第三,要有正確的動機。不純的動機就像摻了水的油,不但無法使車子順暢的通行,更減短車子的壽命;更像路旁的荊棘,傷了旁人也刺了自己。好的動機,正如香花美化了環境,也芬芳了人生。以慈悲的心、救苦救難的心、求善求美的心來實踐,必能贏得滿庭芳。

第四,要有毅力。事以有恆而成就,業因懈怠而敗壞。猶如鑽木取火,須不停的鑽,而後火出;又如聚材燒水,須不停地添薪,而後水開。靜坐也是如此,必須不間斷地日日行,夜夜坐,而後苦盡甘來。莫怕登山苦,登頂我為峰。莫畏藥性苦,苦口是良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