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14)
平時我們都會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我們見人都念阿彌陀佛,也就是祝福對方無量的智慧光明、無量的健康壽命。「阿彌陀佛」是佛的名號,也是我們祝福對方的一個方式。那我們就會覺得奇怪,佛的壽命無量,我們的壽命五十年、七十年、八十年,最多九十年、一百歲。要曉得,心態心念就決定了我們的生命空間。


佛陀以法為身,以慧為命,稱為法身慧命。我們眾生是以四大假合的這個身,我們說這個就是我的身體。我們以什麼為命呢?在四大假合的身心當中,執著有一個靈魂,有一個命者、見者,能看、能聽、能感受的那個就是我。所以在眾生的心態裡面,我們把自己的生命束縛在四大五蘊當中,以四大為身,以五蘊為命。有些人殺人放火,視錢如命,他不要命了,他要錢。


這是講到凡夫跟聖者之間一個差別點。凡夫在五蘊和合當中,認為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很多的名詞——佛心、真如、如來藏、絕對的真心,或者是命者、見者、壽者,經典裡面有十六個名詞,來說明眾生對自我身心的一種執著。那麼聖者見到諸法如幻如化,見到諸法的如實相,見空成聖了,他的生命轉化成另外一種存在方式,勉強的說跟宇宙合一了(這是勉強說)。佛陀以智慧為命,這個智慧就是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的那種智慧。我們眾生呢,沒有智慧,對身心世界產生種種的執著,所以我們生活在狹隘執著的空間裡面。


現在我們要來了解一件事情,我們種種的業力,藉著父母的因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由少而壯而老而病而死,似乎這麼幾十年一期生命就結束了,那人生有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是生到天上去,我們這裡五百年,天上才是一天。再上去的天,人間一千年,天上才一日一夜。人間一劫,阿彌陀佛的世界才一日一夜。你想想看,如果現在我們生在天上,幾千年幾千年的壽命,你會修行嗎?如果是幾千年的壽命,現在我們才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而已,還有幾千年,盡量享受,盡量吃喝玩樂,懈怠心就來了。


所以釋迦牟尼說,世間有三法不可愛、不可意念、不可歡喜的,就是老、病、死。眾生因為有老病死,所以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如果世間沒有老病死三法,佛陀不會來這個世間,為什麼?眾生的道心不堅固,壽命這麼長就不想修行了。老實說,世間有宗教,就是因為有老病死這個問題。我們就想怎麼去解決老病死,一個方法就是你相信就得救,將來你生天了。


有一個小孫子躺在沙發椅上,跟奶奶說:「奶奶,這個沙發椅是你的,我喜歡睡在上面,很舒服很舒服。你信仰上帝,有一天上帝寵召,你生天了,你這個椅子給我好不好?」「好啊!奶奶這個椅子就送給你。」孫子怎麼講呢?「奶奶,那你現在就生天堂,你趕快去,上帝那邊很好。」奶奶說:「我現在不想去。」


眾生執著這個生命,我能吃喝玩樂,我能享受,就在五欲當中迷糊了。所以人生到底壽長好呢?還是壽短好?當然這是看個人的業力。以現代人來講,八十、九十歲已經是很不錯了。


就是說,生活在太好的情況下不能修行,太苦的當中也不能修道。我們人有苦有樂;地獄是純苦無樂;畜生是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被人殺來吃;餓鬼的話那更苦。所以,在整個生物圈當中,人的確是最適合修道的,有苦有樂,你有智慧的話,你就在法喜當中過日子。


壽命的長短是眾生各人的業力。如果你活到一百歲,你也不念佛,大魚大肉這麼吃,你活一百歲有什麼用?造業而已。吃喝玩樂,製造一大堆肥料,製造一大堆垃圾,是「肥料工廠」而已。如果活的生命短短的,對社會貢獻,對人類貢獻,四五十年離開了世間,可是許許多多的人永遠跟你紀念懷念。以前洪水氾濫,皇帝命令大禹去治水,他把水道疏通以後,人民就安樂了。據說他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進去,還是忙著去治水,他那個精神到現在還有人建廟去膜拜他。


為眾生為人類來盡一分心力,那種崇高的人格、崇高的德行,可以說是享受千年香煙。我們佛教不是這樣講。心有多大,量有多大,福報有多大,智慧有多高,那麼你的法身慧命就能夠影響多大,影響世間的時空就無限。釋迦牟尼佛走了,他用他的舍利子,還有戒定慧的結晶,讓世間的人來信佛學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圓寂了兩千多年,到現在還有人膜拜。


很多人送骨灰來寺廟的塔裡面,第一代來,第二代就沒有了,第三代更不用說了。閩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世間的無常就是這樣。因為他們的祖先就是為自己的子孫打拼賺錢,所以子孫會去祭拜他;但是子孫的後代以後,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了。


這是講到:你對世界人類所造的福有多大,你的法身慧命就永存在世間。你看釋迦牟尼佛來到世間,送給我們三件大禮物: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你只要在這三個去下功夫,你就轉凡成聖。這就是佛對人類最大的一種貢獻,幾千年來還多少人一直在追求三法印。所以佛陀的法身慧命,沒有辦法用我們有限的心去說明。


〈如來壽量品〉裡面有一個故事:有一個醫生他有很多孩子,這些孩子到外面吃東西中毒了,中毒以後回來就是很痛苦。這個父親是醫生,就去找很好的藥給孩子們吃,色香味俱全的。可是孩子們因為毒藥發作,心被迷亂了,不肯喝。有些病比較輕的,父親叫我喝的東西色香味俱全,就喝了,病好了。這個父親想辦法要他們喝,他們就是不喝。最後想一個辦法,就遠離他鄉,然後叫人家回到他的家鄉跟孩子說:「你們趕快喝,你們的爸爸已經在外地死掉了,你們不喝的話,你們就會一直發瘋嚴重。」那些孩子一聽爸爸已經死了,沒有救他們的可能性了,趕緊把藥喝了。藥喝一喝,全部清醒過來了。


佛陀也是這麼說,佛說如果我長久在世間的話,你們就不會產生一種難遭想,你們就不會認為佛是很難碰到的,那是要很大的福報才能夠見到佛。


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住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示現老了、病了、離開世間了。當時那些弟子很緊張,平時懶懶散散,總覺得佛永遠會在世間,現在看到佛要離開世間了,這種無常使他們趕緊去精進用功。


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世間,有的時候用慈悲柔軟的語句,告訴我們多做善事,「你布施、持戒、禪定,將來可以生天享福」,眾生根基就這樣子嘛。有的時候就對某些眾生說:「你殺盜淫妄酒,將來你會墮落地獄受苦」,這是很粗惡的語言對某一類眾生來說法。那有些根器夠的,佛陀就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個就是聲聞弟子,成為阿羅漢。所以佛陀是按照眾生的根基根器來說法。


《法華經》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我們點點滴滴的,只要在三寶門中去體悟、去了解、去行證,我們終究是會成佛。我們每天誦經念佛拜佛,就種了金剛菩提的種子,生生世世只要這麼修就會成佛。所以,給我們生命帶來光明希望,一切功不唐捐。當然,如果你懈懈怠怠,你就是繼續去流浪吧,流浪千生萬世,迷迷糊糊生,迷迷糊糊死。如果你精進,也許這一生就解決你生命的問題。所以一切要靠自己,是努力精進過日子呢?還是懶惰懈怠昏沉過日子?就看各人選擇。


這個是講到佛的壽命無量,就是指佛陀的法身慧命,他是以法為身,以慧為命。就是見到諸法的實相,見空成聖了,他的生命跟我們凡夫這種生命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心心念念都執著身心世界有實實在在的一個我,有實實在在一個世界,被我享受、被我利用、被我支配。那佛陀的心念當中,沒有實在的我,也沒有實在這個世界,一切是如幻如化,他不再去執著任何一種實存的概念,沒有了。這個就是佛對人類提供最殊勝的一個禮物:諸法空不可得。這是宇宙本來面目,誰見到這個本來面目,就成佛有希望了。你不在這方面下功夫,你整天在自我身心當中執著一個我、一個靈魂、一個什麼,那你成佛是沒有希望。所以《心經》很強調,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最近我讀《大般若經》,也是一直強調這種空的思想,諸法皆空的這種觀念。但是空很容易被誤解。空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在眾生的心裡面,見到一切法生了、滅了,好像有實在的生、實在的滅,但是聖者見到一切法生生滅滅的當下,沒有實在生,也沒有實在的滅,這是聖者的境界。畢竟空,宛然而有;宛然有,又是畢竟空。我們凡夫看到實實在在的這些東西出現了,好美好喜歡,執著貪戀;我心愛的東西被破壞了,痛哭流涕,心碎難過。因為我們執著它是實有,所以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就充滿內心。


佛法講空,不是離開現有的世界去找一個空,而是宇宙事事物物的本質沒有辦法去形容它,只好用一個空字。就是說,不是用質量的好壞、數量的多寡、存在的有無去了解空,這是一種實證的境界,所以見空成聖。


《金剛經》還有一句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看到世間的萬事萬物生生滅滅,隨著因緣和合而產生,隨著時間空間的移動而變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是眾生沒有辦法理解。所以我們要在這方面好好去下功夫,否則你這一生走了,又是帶走一大堆的業障、所知障,又去迷迷糊糊受生死,很可憐!


讀經讀經,要把自己的心讀清楚。你執著什麼?你貪戀什麼?你希望什麼?什麼值得你永遠永生永世去追求?自己要清清楚楚。好蘋果你不吃,你吃爛蘋果,你會生病的。蘋果都壞了你還在吃,你都不知道好壞,這個就麻煩了。什麼值得你去追求,你要清楚啊!(2016/7/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