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第二離垢地(13)   mp3連結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這個地方最主要是講到我們內心世界。世間這些有形的東西,看得到、觸摸得到的,我們容易加以控制,比較不會造成麻煩,但是有一個東西很難很難控制,無形的,可是一天到晚就是在我們內在世界嘰嘰呱呱,從來都沒有停過。

我們的意識妄念就是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是不停的流轉就像深山裡的大瀑布很容易給我們產生錯覺,前念後念、前念後念這麼串連起來,就把我們衝昏了頭,以為有一個不變的生命主體。就像深山裡的瀑布,它原來是一滴一滴的水這麼沖下來,你感覺好像是幾千萬滴的水連在一起,從高處沖下來,事實上不是。

一切眾生生生世世就被這個妄念意識流,像瀑布一樣的,漂流在無邊際的大海。這個地方形容叫做「欲流」,是欲界。特別嚴重的就是男女的欲望,這是欲界眾生引起麻煩的一個根本。

「有流」,有就是存在。你放棄了飲食男女種種欲求,可是你又執著在神秘的禪定境界中,你那個我執還是存在。所以,在甚深的禪定當中沒有去觀無常無我,那麼禪定使你離欲了,遠離物質的、男女的欲,但是你執著那種內心的寂靜境界,稱為有流。就是你還是有生死煩惱,這個根本還在。

「無明流」呢,就是我們對身心世界錯誤的認知,它是前念後念串連起來,除非你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無明煩惱才能夠斷除。

「見流」,所謂見,就是你的見解、你的看法、你的想法、你的態度,這個都稱為見。它就像大瀑布一樣,就把你沖得暈頭轉向。整個世界也就是被見流搞得不安寧。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錯誤的知見,其中一個叫做「斷見」。人一死什麼都沒有了,都歸空了,你做壞做好都一樣,反正死了就空了,沒有業報,沒有因果,沒有輪迴;這叫做斷見,是邪見的一種,最可怕。另外一種是「常見」。人嘛,反正人死了以後也會做人,再怎麼樣就是人,男人永遠是男人,女人永遠是女人,永遠不變的,這個叫做常見,在佛法裡面說這就是邪見。

接著講「生死流」。生死流是說我們眾生每一生每一世就是被我執我見迷惑了,貪著在身心世界的一切而不能夠去覺醒,生迷迷糊糊的來,也沒有學到什麼,也沒有反省,所以死的時候又迷迷糊糊的,帶著恐懼這麼走了,這一生一死、一生一死,就像那個河水不斷沖積流逝。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在生死當中,了解生死的本來面目,一切都是無常、迅速消逝的過程,所以你浪費時間就是殺生。一般講殺生,就是對其他的動物、人去殺害生命,那我覺得一個人浪費時間,這段時間不曉得做什麼,東晃晃西晃晃,找人聊天,講那個沒有營養的話,這也是殺生,把你寶貴的生命浪費掉了。

生死洄澓,我們就是在無量無邊的世界當中,不斷的出現生命,不斷的死亡,又出現生命又死亡,我們的生死就像海水一個浪頭接一個浪頭,無邊無際的浪洄澓就是這個水會不斷打轉,轉來轉去後,就把人吸到海底去。我小的時候喜歡游泳,有一天那個地方河水很深我不知道,結果跳下去的時候,整個人就被吸進去了。很奇怪,那個水會一直轉一直轉,把你吸進去。我一直念觀世音菩薩,突然就有一條鐵絲在我旁邊,我一抓抓緊緊的,拼命爬起來。這是我小時候一個經驗。

接著又說「愛河漂轉」。眾生的愛分三種:第一個是自體愛,對自我的戀著。我很聰明,我很漂亮,我很有錢,我身體好得很,年輕得很;我有這個身體,能跑能跳,能做事,能炫耀,能顯出我的本事。

有了自體愛以後,就有境界愛。我怎麼樣去顯出我生命的光榮、本事,就是我有很多的錢財、金銀珠寶,很多的嬌妻美妾,很多的車子、房子,銀行存款很多,這叫做境界愛。因為你有愛,你會想要怎麼樣去顯示出你這個「我」的偉大,身邊周遭的一切人事物你都想擁有,你能夠支配指揮使用的權利,那就叫做境界愛。

但是世間的標準作業程序是只要你出現存在了,從出現那一刻就分分秒秒走向無常的終點,所以人有生老病死,念頭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這個是你怎麼逃也逃不掉的。所以當我們意識到至親骨肉一個一個走了,我們會想到有一天我會老會病,會呼吸停止,怎麼辦呢?這麼多錢財也沒奈何,所以就有種種的宗教,告訴你做善事將來你生天堂,享受千年萬年的富貴榮華,或者是說你去做善事,救濟貧窮,造橋補路,來輩子你又會榮華富貴,這樣子來安頓你的身心這個叫做後有愛。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在這個世間就這麼蒸發消失掉,歸空,什麼都沒有。即使有人有這種想法,你做了傻事(自殺),你那個我執我見、自體愛還在的話,它又會重新出現生命,招感另外一個生命體來出現世間。

愛河漂轉,世間有一句話愛河千尺浪就是指這個。我們的自體愛、境界愛、後有愛,就讓我們的生命不斷在三界六道當中漂轉好像掉在水裡面。生命在流轉的過程中,沒有平平安安、平平順順的,是「湍馳奔激」。這是描述我們的生命每一天有許許多多的事情,你意想不到的——跟人發生衝突了,跟自己生悶氣了,這個心七上八下、提心吊膽,這是我們眾生的生命現象。大致說來就是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即使沒事,內心裡面還是起起伏伏控制不了。

這是講到我們身心世界內內外外都是在快速流轉的過程我們痛苦就是痛苦在身已經停止下來了,可是心還是閃爍不定,快速的在湍馳奔激當中,這是眾生可憐的地方。所以說,有事沒事你就誦經拜佛念佛持咒,你的心就平靜了或者是你就打坐,或是觀呼吸、念佛號,各人不同的方法,把心安住下來。當心安住下來,你的身就輕鬆了。你妄念紛飛,你的生理就製造出很多問題來。舉例來講,有些信徒一天到晚吃高血壓的藥,他一緊張血壓就衝高,甚至有些一緊張就一直害怕,這也是很大的毛病,就是心定不下來。

結果是什麼呢?「不暇觀察」,他沒有辦法冷靜去觀察身心到底是怎麼運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就是在窮於應付、窮於適應的環境中迷失了自己。

下面說「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佛經裡面你要看那個字擺在什麼地方,要看它跟哪一個字結合在一起這個覺是指分別心、妄想心,不是覺悟的覺所謂欲覺,就是你對物質物欲、飲食男女的貪戀分別執著,那叫做欲覺。你在貪戀五欲的當下那種妄想分別心就叫做欲覺。恚覺,恚是發脾氣,爆炸出來了,拍桌子,惡口惡言了。害覺,就是你去計算策劃怎麼去謀財害命、怎麼去害人,叫做害覺,那就不好了

我們內心,第一個是對五欲財色名食睡的貪戀執著,欲覺;第二個,我們的情緒不能控制,遇到事情來,緊張、發脾氣、發怒,叫恚覺;然後無明貪愛作怪,就是會想去傷害別人,破壞別人,巴不得別人有不好的下場,這個都是害覺。在我們還沒有覺悟之前,我們就有這些毛病。所以你看欲覺、恚覺、害覺,你把「欲」去掉了,那就真正的「覺」悟了。你把瞋「恚」情緒丟掉了,單單一個「覺」字,那就好字。你那個「害」人的念頭沒有了,單單保留「覺」,那是再好不過了。所以眾生的生命的現象,大致說來就是貪瞋痴,隨逐不捨,分分秒秒我們的內心就是跟貪瞋痴結合在一起。

下面又形容了,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這是眾生相

就是在五蘊當中執著有一個永遠不變的、獨立的、單一的、獨存的我,這是我們眾生最深層最難斷的一種錯誤認知所產生的執著。這個地方用「羅剎」兩個字來形容,據說羅剎是很厲害的,他吃人的血肉。我們的身見就像羅剎,一切作不了主,時時刻刻你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很聰明你是笨蛋我很漂亮你很醜陋——我們一天到晚都是這樣子,只有我好,別人都不好,只有我對,別人都不對,這叫身見。我有很多車子,你只有一部你也一部我也一部,可是我的車是名車你看,都是在比較當中,顯出這個自我的偉大

時時刻刻這個身見羅剎讓我們的生命束縛在我見當中,永遠不得安寧結果是怎麼樣呢?「將其永入愛欲稠林,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就掉進稠林。深山裡面的樹木長得又大又粗又密,你一進去,你就失去方向了,而且不見天日雖然是白天,可是在稠密的森林裡面是黑暗一片。我們這種身見,種種的貪愛、瞋恨、嫉妒,就像一棵一棵的大樹,整個把我們包得緊緊的,永遠都是在愛欲稠林當中,於所貪愛深生染,染著自我,染著身邊的人事物,還染著什麼?我們生生世世還要來投胎轉世,還要繼續的存在後有愛自體愛、境界愛、後有愛,就是像不見天日的稠林,我們一進去以後就迷失轉不出來了因為於所貪愛深生染著。

住我慢原阜」,之所以會去染著,就是因為我們有我慢。我們這個我慢,像住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走到什麼地方就是這個草原。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我們的內心裡面都是說我我我,你沒有講出來,可是你的內心一直告訴你,「這是我的桌子,這是我的手,這是我的肉體,這是我的錢財,這是我的書本,這是我的……」。

它不斷一直跟告訴你我我我,無量無邊、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的,就不斷湧現這個概念,那麼我們就麻煩了,就要為「我」去忙碌了。比如動一個念頭:「我現在很不舒服,我想到外面走一走,看看風景」。風景看一看,又覺得這個很無聊,肚子餓了,「我餓了,不行,趕快吃東西,不然我的身體會傷害」。好了,一下子要買什麼衣服,買什麼鞋子,實際上你都有了就是心不安,你就一直想收集很多東西來滿足「我」的欲求

安六處聚落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睛要看很好的風景;耳朵要聽很好的聲音人家讚美你的聲音,音樂、鋼琴種種聲音;鼻子就喜歡嗅到很香的,譬如香花香水,聞起來很舒服;舌頭就要吃很甜很香的味道;身就是這個肉體,健健康康的,能跑能跳,皮膚長得很好看,這就是對身體的執著;意,你內心裡面有無窮無窮的願望,你覺得在願望的實踐當中,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價值。所以有些人是活在一個又一個願望當中,你看他這麼忙碌,他忙得很高興,我又完成一個願望了,我又完成一個計劃了。

眾生把生命安住在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嗅到,舌頭吃了,你就是忙著在滿足六根的需求所以說,我們眾生安處在六處的聚落當中,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沒有人可以救你。唯有大善知識、佛菩薩告訴我們生命的真實桎梏到底是在哪裡,世間人只是告訴你說唱唱歌、跳跳舞、游游泳、做體操、爬山可以紓解,可是過了以後又疲勞。

那我們有一個方法,你就心靜下來,打開佛經,一字一字的、一句一句的、一段一段的去研究。經典裡面,第一個說明宇宙生命種種的現象第二個我的命運、我的一切是靠自我去掌控,我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我的想法思想。我的思想跟貪瞋痴相應,那是不斷地造業,會受更多的苦。我的思想遠離了貪瞋痴,那麼你的生命覺醒了,叫做自度自救。佛經裡面很強調這一點,有的地方是寫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無我,你自然產生大悲我們眾生被「我」深深地束縛住生命,這是可憐眾生的生命現象我當於彼起大悲心眾生陷在生死當中流浪,沒有出頭的日子,如果我們一走了之,不對的。信佛學佛的人就是有那種使命感,這些眾生都是我的責任,我要引導他向善向光明,大家一起走向覺悟的彼岸

所以我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以種種善巧方便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波羅蜜,來從事物質的救濟、思想上的救濟。我們講救濟,就是讓對方的身心能夠安定下來的物質救濟可以讓他的生理上得到滿足,心靈上才是最根本的救濟,思想上讓他如何去獨立,自我去謀生。有了智慧以後,就能夠「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這是我們學佛的人一種使命感、一種責任感,人也只有在這種使命責任當中,你的心容易安定下來。你如果沒有一個使命感,沒有什麼該負責的事情,你就懶懶散散的。

佛菩薩也不會說強調要叫你做什麼做什麼,你要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專長。我們出了家,最重要的就是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透過戒定慧來淨化身心,強化身心,提升我們的理性智慧。更進一步的,以四攝法、六波羅蜜去利益眾生,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讓眾生離苦得樂。你有這分使命感,有這分無常感,你就會分秒必爭的,時間總是不夠。古代人怎麼形容?山中無歲月,寒盡不知年。以前我自己一個人靜修的時候,我就發現有這個現象你整天都在法上用功薰習,很奇怪,好像剛剛早上起來,怎麼一下又到晚上了,日子過得很快很快會有時空錯亂那種感覺。

經典所說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都是在說我們身心上的毛病,你了解這個有什麼好處?你就知道此時此刻我的念頭是在天上?還是人道?還是三惡道?此時我已投胎人道了,雖然現在還沒有到來生,但是我就是不斷投資在人道上面了,以持戒為主;你依六波羅蜜為主,做為生命的一種價值觀的話,你就是菩薩。所以我們越學佛覺得越值得,我們不斷自我生命的提升,然後對眾生那種悲心流露、同理心,否則的話你在這方面都沒有進步,你越學佛越苦惱,一點點事情就很痛苦,那就不值得了。

這是講到眾生被貪瞋痴所迷惑的這種生命現象,我們都有分,我們都還有機會墮地獄餓鬼畜生,因為我們內心世界非常不平衡,種種的根本煩惱,很容易起心動念,造作殺盜淫妄酒,那就很容易墮落了。所以有事沒事翻翻經典念一念,對自己身心檢點檢點,你會覺得越讀經越有興趣,這是我讀《華嚴經》的一個概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