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第二離垢地(14)  mp3連結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繫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

 

這個就是很認真很真實地來看這個人生,芸芸眾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大堆的問題交纏在一起。

就從生來講吧,十個月在母胎裡面,母親如果吃冰冷東西,你就好像在冰山裡面,吃熱的東西,你又像在火山旁邊在母胎十個月以後出來了,那是一道關卡,硬是擠出來了,那個過程那種痛苦,當然我們都忘一乾二淨了。然後來到這個世界上,吃喝拉撒,小的時候都是要靠父母照顧,漸漸長大後,讀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許許多多問題幾乎是交纏在我們的身心當中。

所以佛經裡面說,人這個生命的真實現象,簡單用一個字來形容,叫做苦人生是苦。這是古代人翻譯時一種簡略的因為古代的文字不像現在用印刷術,一印就幾十萬幾百萬字,古代是用刀子去刻字,刻在竹子、木板上,甚至刻烏龜的殼,一個字一個字要刻很久,所以就很簡略,現代我們把它叫做古文,或者是文言文。

在古代翻譯經典的時候,認為我們人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問題,生老病死種種,所以用一個「苦」字來說明它。那現代人就誤解了,認為佛法說人生是苦,人生是悲哀的,人生是消極沒有意義的。錯了!苦是什麼?就是問題的發現,你發現有這個問題,你想去解決問題,你的智慧、你的知識就增長出來,釋迦牟尼佛講苦的真義是在這裡。

你了解到問題所在,然後你想辦法去解決,這個會刺激你的智慧,如果完全沒有苦的話,你不會動腦筋,你的智慧也沒有辦法增長。你看那些有錢人的小孩,生下來就有人來侍候他,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不懂。鄉下孩子就不同了,撿木材、要生火、煮飯,樣樣都會。他窮啊,他苦啊,所以他練得一身的功夫。有錢的孩子吃飽飯碗筷一放也不會洗,也不懂得打掃,來到社會上以後就很麻煩,很難跟人家生活在一起。

所以佛經裡面講人生是苦,就是告訴我們有一大堆的問題圍繞在我們身邊,你不要去想像說有什麼一勞永逸,從此過著幸福快樂日子,你不要想得這麼天真。

釋迦牟尼佛講人生是苦,他不是隨便講的。為什麼是苦?無常故苦。這個身體會老會病會死,這就是問題的原因所在但是我們眾生沒有智慧,總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事,什麼都不要來煩惱我這就錯了你的肉體一分一秒漸漸地老了、病了、最後呼吸停止了,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變你生命的形態那眾生的智慧不足,在自我身心當中總覺得自己永遠存在,不會死,就想積集很多很多的東西,東張羅西張羅,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這個地方怎麼形容呢?處世牢獄」。眾生因為沒有智慧,在這個世間裡面,被生老病死、愛恨情仇,人跟人之間的怨憎聚會,對大自然的求不得苦,你希望它下雨,可是它乾旱,可是你希望它出太陽,它又是陰寒的日子,種種問題圍繞在身邊,我們就像處在牢獄一樣。這個你看不慣,這個你不喜歡,這個你討厭,偏偏你討厭的又相處在一起,所以說「多諸苦惱」。

有事沒事來一個感冒咳嗽,什麼藥都吃不好,這裡痛那裡痛,這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不愉快那更多了。為什麼?「常懷愛憎」。你對人、事、物,不是喜歡就是討厭,喜歡的喜歡得不得了,不喜歡的你討厭瞋恨,愛憎染著。佛經說得很清楚,愛生則苦生,你愛什麼你得不到,即使你得到又怕失去,所以愛生則苦生。

然後,什麼事事都如意了,你一個人又覺得很無聊,總得找一點事來做,找朋友聊天,喝咖啡聊是非,殺時間,這個就是怕寂寞。晚上的時候你又怕鬼,自己一個人嘛,又怕萬一小偷來怎麼辦,有鬼來怎麼辦。所以說「自生憂怖

人生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釋迦牟尼佛不是天馬行空的就說人就修道,他告訴我們世間的實相,你了解它、面對它、解決它,就沒有事了。

問題的核心點,講來講去就是沒有智慧,因為沒有智慧,我們就被內心裡面的欲望束縛了。在五蘊和合的身心當中,你認為有一個「我」,你怕「我」死亡、生病,沒得吃、沒得喝、沒得用,所以你必須積集很多的財富,你這個「我」才有安全感。你總覺得這個「我」需要很多很多,萬一我老了,我不能工作了,我還有吃的,所以你想累積很多,越多越好。經典講「貪欲重械之所繫縛」,我們就被一個貪字把生命束縛得緊緊的。

貪欲從哪裡來?「無明稠林以為覆障」。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對身心世界一切人事物的背後,我們都去猜想、去假設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有實實在在的一個什麼。我們一直覺得我有一個生命,我能講話,我能走路,那個就是我。佛法講,那個不是我,那叫做無明。是你沒有智慧,你錯誤的認知,你那種實存感當下就是無明。無明,就像深山裡的大樹枝葉滿滿,遮蔽了天空,看不到太陽,你到森林裡面認不出方向,迷失了。

就是我們一切的問題,一切愛恨情仇,人跟人之間、人跟事之間、人跟自我之間的矛盾,總之就是無明來覆障。有些地方是講五陰,陰就是把它蓋起來的意思。這個東西很光亮的,我拿一個蓋子一蓋,變黑暗看不到了。無明也是一樣子,把我們生命的光覆蓋住了。

結果是怎麼樣呢?「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們沒完沒了的,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頭出頭沒。色界、無色界都是屬於禪定的,欲界是物質上、物理上、生理上的,尤其是男女的欲望特別強特別重。有些人發現到說,除了飲食男女、吃喝玩樂以外,還有什麼能夠安下心呢?禪定。好了,修禪定,你禪定再好,一定十萬八千年,沒有用。你沒有智慧,不能去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還是迷迷糊糊的,出了定以後還是痛苦一堆,跟凡夫一模一樣。

所以,我們永遠都是在三界當中流浪,這是眾生相。菩薩觀眾生苦發大願,他不會說你們自作自受,你該受苦報就去受苦報吧,跟我無關,河水不犯井水菩薩不是這樣子的。看到眾生迷迷糊糊,在六道裡面頭出頭沒,他起大悲心,「我當令彼永離三有」,遠離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被三界的一切綑綁住了,那菩薩就是要用智慧幫我們解開三界一切束縛,然後「住在無障礙大涅槃中」。這是菩薩見眾生苦發這個大願。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顛倒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

 

這是講到我們眾生最大最大的執著,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中去幻想有一個我。這個觀念幾千萬年幾億萬年了,我們已經很熟練了,根本就不用動腦筋,生命的基因當中就自自然然跟隨著我們,生生世世一直跟隨著,就是執著這個身心為我。

在我們的身心當中,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有的地方是寫六根),透過六根,給我們許許多多見聞覺知的作用以後,就產生美好的、醜陋的,好的、不好的,然後就是愛憎、取捨,喜歡的越多越好,不喜歡的就排斥打擊消滅,眾生就在愛憎取捨當中心神不定。

進一步來研究,就是因為沒有智慧,所以顛顛倒倒的,對事事物物有錯誤的認知。起四顛倒行,常、樂、我、淨,四種顛倒——不是永恆的以為是永恆,這是常見不是永遠快樂的他認為是永遠快樂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自我,你認為四大五蘊當中有一個我,有一個靈魂,有一個絕對的生命主體,本來是無我,你認為有我不清淨的你認為是清淨的。你有這四種顛倒,身心世界一切人事物,就把你的生命束縛得緊緊的。

然後還不打緊,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個肉體,這個病那個痛,一大堆毛病。四大調和的時候就不生病,不調和就生病。

地水火風四大,它作用很大,普遍存在。我們身體站得起來,可以拿東西,那是地大的作用。那些肌肉骨骼很硬的,所以我們能夠站起來,支撐起身體,那是地大。我們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水大;我們身體是三十六度、三十七度,火大;我們的呼吸、血液日日夜夜循環,是動的。

細胞也是生生滅滅,剛才到現在我們的細胞已經死了幾百萬,可是新陳代謝的關係,新的細胞又補上了,你覺得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以天眼來看,前一秒鐘的你跟後一秒鐘的你是截然不同。這是天眼可以看到的世界,我們沒有辦法看到,但可以借著儀器稍微了解一下子。尤其現代的科技儀器很發達,當你發脾氣,你血液中的細胞看起來是扭曲、歪七歪八的,你高興了,細胞就圓圓的很可愛,現代科技可以做到這樣子。

我們因為沒有智慧,四大五蘊假合的這個身,讓我們深深的愛戀執著,想盡辦法讓這個臉不會有皺紋,身上要塗什麼來保持細嫩,一天到晚就是忙著讓這個身體如何如何,所以這個地方形容「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

就是我們眾生不知道這個身心是剎那剎那變化,前念後念之間根本就不是原來的我,因為你說那個「我」是永遠如此、永遠不變、永遠不消滅、永遠存在,可是依佛法來看,身心世界這一切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切都是在變化變動的過程,只是我們粗心大意,我們不了解身心世界那種快速變化。當然,我們可以利用科技。

科學家知道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原子、電子、質子、中子,不斷快速變化當中去形成的一種波。他用儀器探測出存在的一切都是快速生生滅滅的過程,理性上可以理解,可是感情上、感性上你對自我的執著,你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因為這是欲界。透過儀器所看到的世界,跟現實人生所看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很多科學家他也是很煩惱,因為身體有老有病,有夫妻之間、子女之間的種種困擾,還是很多的困擾。

所以談到修道的時候,道在哪裡?道不是你用想像的,不是遠在天邊,也不是近在眼前,而是就在自己的身心當中。我們對身心有正確的了解,不再對它有絲絲毫毫的貪戀執著,任它生、任它病、任它老、任它死,任世變修吾道,因為這個四大五蘊組合的身心不是堅固的,是很脆弱的,就像餅乾一碰就脆掉了。世間是很危脆的,尤其我們這個色身是很危險很脆弱,一不小心跌倒受傷了,一不小心要躺床上躺一輩子。前幾年我去看一個年輕人,十八歲騎機車,一撞脊椎骨斷了,永遠躺在床上。現在年輕人喜歡騎機車橫衝直撞,那很可怕這個身心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沒有永遠堅固不變的那個我,有一天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我們要離開世界。你平時對這個色身保護又保護,要吃維他命,要吃補藥,要吃什麼來維持它,希望它不老不病不死,但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你看多少人躺在病床上,只剩一口氣在,就是不會死。

我曾經去安老院看過,那個肉體都發黑了,然後眼睛流著眼屎,口角流很臭的東西,蒼蠅一直在沾他。你們看過嗎?可以去看一看,讓你感覺人的這個身體是多麼的恐怖。他躺久以後,兩個小時要翻身,沒有翻身的話皮膚就褥瘡,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傷口很難好,潰爛到骨頭都可以看到,就是不會死。是業障還沒有到還是怎麼樣?看起來很可怕,他的家屬也不要了。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遺教經》一段經文:「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世間看起來實實在在的東西,它的實相就是很危脆,無堅牢者。有一天我們要離開世間的時候,你對它貪戀執著,希望吃什麼藥會好,這是錯誤的,你不要這樣想。我今即將離開世間,趕快把它丟掉吧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讓我沒在老病生死大海。當我們要離開世間,你要如殺怨賊而歡喜,就像小偷會殺害你,現在你要把它丟掉,怨賊不能傷害你了,你應該很高興。

我常常講,我們每一個人面對兩個問題,一個是生,一個是死,一個人成熟不成熟,你看他對生的態度、對死的態度。生的時候,活活的做一個人,你盡你的時間體力去追求智慧,去廣結善緣,這叫做善生你活的時候活得很痛苦很無奈,總覺得這個不對勁、那個不好,苦苦惱惱的,這個不叫善生。所謂善生就是說,你利用你這個身心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我掃掃地、擦擦桌子,然後我手洗一洗,到佛堂裡面拜佛誦經持咒念佛,你要利用這個身心來修行,借假修真你不知道利用這個色身來修,修出智慧來,你為了這個色身跟人家結惡緣、造業,將來那業報是報不完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面對兩個問題,一個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怎麼跟人家溝通,怎麼跟人家來往,不引起雙方的痛苦,這是善生。還有一個是善終。你對死亡的過程有沒有去研究?地水火風四大要分散了,它分散的過程是怎麼樣子,我們要了解得清清楚楚。

人要離開世間時,第一個這個色身沒有力,爬不起來,好像一直往下沉,他怕掉下去就完蛋了,所以要死的人他手一直摸虛空,這是地大要分解了。然後水大分解,口乾舌燥。火大分解,全身像火在焚燒,你一直想抵抗,有水多好,趕快,我熱得要死。你這樣想就錯了,你不要抵抗,你越抵抗你的心越亂,心亂就完了。所以,我們為什麼平時要多念佛誦經持咒,你遇到這些情形的時候,你就是念佛誦經持咒,經你都會背,你就背經也可以,念佛也可以,持咒也可以,你就不要管它。

地水火風,一個接一個分解,首先地大分解,然後水大分解、火大分解,最後就是風大分解。風大分解時,就是呼吸慢慢要停止了,這個氣你吸不進去,吐也很困難的吐出來,要吸更困難,你不要去管它,你就好好念佛。所以平時為什麼多念佛,養成習慣了,什麼事情我們交給阿彌陀佛去處理就好了你已經養成那個習慣,有一天你碰到這個問題,你就駕輕就熟。達賴喇嘛告訴我們,一天要做六次死亡觀想:「我要死亡了,我該怎麼辦?因為死亡的時候四大分解很痛苦,你沒有心理準備的話,臨終時你就會手忙腳亂。

所以我說,一個成熟的人,生能夠活得很愉快,人來人往之間能夠和樂共生,這是善生;走的時候走得很漂亮,清清楚楚的,講一聲阿彌陀佛就走了,不遺憾,善終。所以我們看一個人成熟不成熟,你就看他活活做人的時候,人跟人之間能不能和氣相處,這是成熟的人格;走的時候沒有什麼罣礙,對死亡的過程已經清楚了,走得很漂亮。善生、善終,人生有什麼求的呢?

佛經裡面有《善生經》,還有《藥師經》,你看藥師佛發十二大願,那十二大願都是講善生,活在世界上物質不缺乏、生病的話有得醫等等。那麼死亡,《阿彌陀經》告訴我們不要怕,十方佛菩薩來接引你,你怕什麼!但是這個要靠平時多用功,知道嗎。你不能善生,結了很多惡緣,到時候惡緣就來障礙你,老實說就這麼簡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