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為導,方便利生

普獻法師講述 2017-07-29,於元光寺

我們繼續講華嚴經十地品〉,從初地、二地到六地講完了,現在我們要講第七地,是在第三十七卷。

我們來複習一下。在大般若經裡面它只講六度,就是所有的佛法信、解、行、證都在六度裡面可是華嚴經又特別開出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十地菩薩裡面的方便、願、力、智」。本來是講六波羅蜜,華嚴經講十波羅蜜,這個有它特殊的意義。

初地是講布施,二地講持戒,接著就是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總綱。在大般若經裡面,特別著重在般若空慧,你所有的修行,不論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要跟般若融合在一起。如果你所修學的沒有跟般若相應的話,那就像一道菜色香味俱全,可是裡面有毒藥,讓你吃了以後暫時感覺很舒服,但是慢慢的你就中毒而死。

為什麼我們修行修了一年二年、十年八年,老是煩惱一堆,正念很難現前?檢討起來,就是沒有般若,沒有無我的空慧,這是我們學佛很困難的地方。我們時時想信佛學佛成佛,可是老是許多問題困擾我們,你不能一關一關的突破,那就是原地踏步。

佛菩薩知道眾生的習性,一開始都是以布施這個法門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菩提大道。在大般若經裡面講你布施的話,來輩子大富大貴,你更多的東西可以布施如果你不布施,你來輩子窮困,窮困就很容易造業,饑寒起盜心。眾生一下子你要他持戒,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他聽起就不想學佛了。所以大般若經》裡面強調菩薩都是先告訴眾生:你要布施結善緣,來生來世你的生命才能衣食豐足。就是很強調布施的功德。

眾生懂得布施以後,菩薩就告訴他你這樣布施做善事是不夠的,你還做壞事,你會失去人身,得到阿貓阿狗的身。所以你還要持戒,不要去傷害眾生,持戒才能得人身你持戒莊嚴,你就能夠身相莊嚴,你的財富才能保住。

那人跟人之間意見不同,容易起衝突,夫妻吵架,兄弟反目鬩牆,這都是人間常常發生的事情。所以菩薩第三個法門就是告訴眾生一定要修忍辱。在般若經》是寫安忍,安住在忍辱的境界上。一個人能夠包容所有的人事物,大肚能容的話,量大就福大。經典說,修忍辱的話,量大福大以外,就是不容易跟眾生結惡緣,還有身相莊嚴。你看那些富貴的人都是福福泰泰、笑瞇瞇的。在我們佛門就有彌勒菩薩,你看大肚能容的。實際上彌勒菩薩像很莊嚴,不是這樣子肚子大大的,是我們中國人把他塑造成肚子大大的,表示我們要大肚能容,就是忍辱了。

一個在家信徒也好,出家人也好,修布施、持戒、忍辱還是不夠,還要精進。身口意三業清淨了,進一步才能達到禪定的功夫。因為我們眾生的心很亂,不是糊思亂想就是昏沉睡眠,一個是心往上飄,一個是心往下沉。當我們的心念往上飄、糊思亂想的時候,你不能集中繫念在心,心思很亂,你的智慧是不能開的。所以要讓自己智慧成熟,就是要修禪定。般若經很強調四念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它裡面有詳細的介紹。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般若經裡面常常講起。

我們修學佛法,一個很簡單很實用的方法就是,你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的生理、心理的狀況,你行,知道行你住,知道住你坐,知道坐你舉手投足,你知道你舉手投足你的心理跟生理是結合在一起的,這是身念住。受念住每一個人都有情緒,你的情緒是高興或痛苦、難過、傷心、恨別人,這些內心的感受和內容,你都要清清楚楚。所以學佛法不是遠在天邊,而是近在你的身心,自己身心當下的生理心理種種的現象,你都要清楚。《般若經》告訴我們繫念在心

這是講到禪定收攝自己的心念我們的習慣是心往外去拋射看到的人事物,你喜歡加以分別判斷然後發表你的意見去指導人家,好為人師這是我們眾生的毛病,對外在太關心,對自己的內在反而不關心就像一個人當散財童子,身上的錢到處去花去用,一下子就變窮人了

我們的生命力,你一直往外去發展,關心這個關心那個,別人走路的樣子別人穿什麼衣服別人講話別人做事,你太關心了,用對錯好壞去看外在的世界,你生命的能量耗光光了。所以用很世俗的話來講,禪定就是善待自己,不要把生命的能量耗在對外在的人事物,投注太多的心念。你把心念收回來,時時刻刻了解自己:我現在心裡想什麼?我現在要做什麼?有意義嗎?這樣子養成習慣,心就容易安住下來了當然還要透過其他的方法。

四念住觀自己的呼吸,觀自己的行住坐臥,觀自己的感受感覺,然後去觀心所法,是貪瞋癡呢,還是慢疑惡見。你必須專注地去念住,自己身心當下的狀況是糊思亂想、是想睡覺,這些你都要清清楚楚。所以修行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還是不容易。你會善待自己的話,這個就是讓你生命的能量不會耗在外在的人事物上,你耗得一乾二淨,從此你的煩惱一堆,你就沒有辦法降伏其心,安住其心。

這個就是佛陀告訴我們,菩薩利益眾生就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跟般若智慧結合在一起,才叫做波羅蜜如果沒有和般若融合,就不叫做波羅蜜,布施就只是世間的善心、世間的善法,有漏有為持戒也是有為有漏,我持戒,你不持戒,我瞧不起你忍辱你傷害我,我就忍耐忍耐,忍出病來懈怠不能精進然後貪著禪定中種種境界,執迷在空的境界,見光了,見佛了,見蓮花了,見什麼了。

你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靜坐的過程,會見到奇奇怪怪的、從來沒有經驗過的,一一都會出現,這個時候就要有般若空慧去捨掉這些。即使你修到識無邊、空無邊、非想非非想處,你在那邊定下來,十年八年都有可能,你貪戀那個境界,你就不能開智慧了。

所以,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般若是像導師一樣。大乘佛法講般若,不是單單講般若智慧,因為它裡面已經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度必須透過般若的淨化昇華,才成為波羅蜜。

一般人修行修得苦苦惱惱,就是沒有智慧,用來修善法——我來布施、我來持戒、我來忍辱、我修精進、我修禪定,都是我我我,加上的概念去做的時候很累,修不出成績來。所以印老在書上說:學不知空,則不知所宗行不至空,則不足以言解脫」。一定要有空慧,跟般若空慧相應。

《大般若經》講的空,一個是畢竟空,一個是無際空。所謂畢竟空,就是一切法畢竟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本質。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法,大小方圓、成住壞空,這一切現象的背後找不到一個主體,畢竟空。所謂本際空,就是你要找到諸法最初最初的一個源頭,那叫做無明。你要找出諸法的源頭是不可能的,就是本際空。以現代名詞來講,就是要找到宇宙的第一因。因為在眾生的心識裡面,總想到找到世間萬事萬物的源頭,他認為找到這個源頭我就開悟了,我就轉迷為悟,我就轉凡成聖,就如何如何。

佛法說,一切法根本找不到它的本源。舉個例子,現在杯子裡面有水,是液態,然後我們把水放到瓦斯爐上去煮,一直加熱以後,煮乾了水沒有了。你說水沒有了,那是液態的水沒有了,它變成水蒸氣往空中蒸發,變成氣態了。氣態的水蒸氣這麼飄浮,飄到幾萬公尺以上的天上。那天上是很冷很冷,它就變成霧,然後霧慢慢就變成雨滴掉下來。可是它在掉的過程,如果雨很正常這麼落下來,我們說天降甘露,對種植的水果蔬菜很好;如果它落下的是冰雹,就傷害五穀了。

請問水的本來面目,是液態可洗的水、可喝的水?還是氣態的蒸氣?還是在空氣中遇冷,變成雪、變成霜、變成冰雹?哪一個是水的本來面目?沒有,一切是決定在因緣,它在這個時間空間條件,它存在這樣子而已。

你看,以我們現在的年紀,我們歷經多少滄桑,經歷世間多少愛恨情仇,所有家庭的、事業的、身體的、子女的種種我們都經歷了,回想起來就像作了一場夢。所以佛經裡面常常用夢幻泡影」來形容,很有意思。

在菩薩的心境裡,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在轉變過程而已,一種假象。那你對這種假象識不破,你的心境就隨著假象高低浮沉,那就叫做迷,叫做眾生,叫做凡夫。迷就是凡夫,悟就是佛。

所以在佛陀度化眾生,先告訴我們:你多布施多結善緣,來生衣食無缺,你才能修道。但是你布施,你又做壞事,將來你變成阿狗阿貓,變成寵物被人養,得不到人身,所以佛就告訴我們要持戒才能得人身。這樣子還不行,要修忍辱,大量大肚,能包容人事物的一切,你的福才能保住你的氣量不大,福報就有限。然後還要修精進、禪定、智慧。這個是講到《般若經》所說的六度,就是一切善法都包括在裡面。

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七地,是你六度有基礎以後,你的煩惱降伏了,那一般心量小的人會想,唉呀,我修的這些功德夠了。你要知道修道目的是做什麼,佛陀來到這個世間,他就是要利益眾生。

我看《般若經》很有意思,它說我們修行很容易著魔,你想要不走火入魔的話,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空,般若智慧。你所看到的一切,凡所有相皆是虛幻,都是如夢幻泡影不實在。你打坐也好,修行也好,你會看到奇奇怪怪的,恐嚇你的、誘惑你的,所有一切相你都能夠如如不動,這個魔就沒有辦法對付你了有個老和尚,神仙就想來考問他,他一問三不知,他也不開口,也不講對或不對,也不講好或不好,什麼都不講。所以在佛門有句話:「和尚不開口,神仙難下手,意思是這樣子的。在你入禪定當中,你見光見佛見法見魔,見什麼恐怖的、可愛的、喜悅的,所有一切你都如如不動,一相不著,你就不會著魔。

第二個是心存眾生。你修道的目的就是要利益眾生,因為眾生沒有智慧,著我著人著眾生著壽者,著萬事萬物,貪戀執著在貪戀執著當中就造業,那造業一定要受苦眾生很可憐啊。那這些眾生都是我累世累劫的兄弟姊妹,我不能這麼修道我就一走了之。我要趕緊修出智慧來,要去告訴他們,你們所看的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假象,因為諸行無常,因緣所生法,你們不要被這個所騙了。眾生迷惑、造了業、受了苦,很可憐。

就是說你要遠離魔障的話,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般若空慧,了解萬事萬物都是如幻如夢、如露如電、如谷響、如香塵。中國古書寫海市蜃樓那只是因緣條件之下,讓你感覺天上怎麼有蜃樓,其實是一種假象。或者下雨天空中有彩虹了。除了般若智慧,不著魔的另一個方法是大悲心度化眾生。這個很有意思喔,因為一般人講修行的目的就是我個人生死了、煩惱斷就OK了,佛陀說這個不是修道的最終極目的。我們修道的目的,第一個淨化自己的身心,開展出智慧來,然後能夠善巧方便去引導眾生一起走向覺悟的。

眾生在還沒有覺悟之前,他是跟魔相應,他被境界所迷惑了。所以七地菩薩就講到方便方便不是隨便,是說你證悟的境界能夠用種種善巧的方法去引導眾生。

我們來看《華嚴經》三十七卷這段經文:

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何等為十?
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

這是講到七地菩薩已經證到般若空慧了,一般來講就是個人生死煩惱都解決了,那一般人會覺得很滿意了,他的生死了、煩惱斷了你證到這種境界時,叫做小乘。就是說我已經斷了我執法執,我的煩惱也不現前了,什麼貪瞋癡慢疑惡見這些都沒有了,我也不會去招感生死了叫做無生,這樣子就究竟圓滿了。但是菩薩不一樣,這個時候就是要從畢竟空出有,回到現實人生當中,把所體驗的這種空的智慧,用種種方便去引導眾生,讓眾生覺悟。這就是菩薩的偉大,值得我們來學習的地方。

一般來講,小乘證到的空,和佛證到的空是一樣的,無生法忍。《大般若經》就講到,阿羅漢證到無生法忍,跟菩薩證到的無生法忍有什麼差別嗎?佛陀說沒有差別。那麼阿羅漢和菩薩差別在哪裡?菩薩有大悲願,有悲心悲願,他修行的目的不是個人問題解決就好了,他要帶領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他昇華淨化,讓他的身心得到解脫、得到智慧。這個就是大乘小乘的差別。發心不同,生命價值觀不同,生命價值觀就決定你修行的方式。

所以,當菩薩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破除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後,必須乘著大悲願,回到現實人生當中去利益眾生。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第一個就告訴我們:雖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這個就是不執著於空的境界,也不執著有、實有。

我們眾生,簡單講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無,就是二邊。譬如我們講諸行無常,最初學佛是要了解無常,沒有錯,但是你執有一個無常你有這個概念也不對。

再譬如我們講苦集滅道,起初我們要覺得人生是苦,那你覺得人生是苦,所以你對五欲就慢慢淡了。但是你覺得人生是苦,你厭離這個世間也不對,你有一個苦的概念也不對的。你想離苦得樂,有一個樂被我追,我追到什麼我就如何如何,我有錢我就快樂,我健康我就快樂,我有事業我就快樂,我有兒女我就快樂,只要我有什麼我就會快樂,那還是一種執著嘛。苦從哪裡來呢?集,煩惱招感來的。

眾生顛倒,對身心世界執著是永恆的,永遠不變,實實在在的,那是常見;但是你用無常去看它,有一個無常那個東西,也是錯的。你說苦,有一個苦、有一個樂,我要離苦得樂,那又是二邊。常或無常,苦或樂,淨或不清淨,這是相對的,你還有這個概念的時候,你是不能契入空性。

所以這個地方一開始就講空、無相、無願,道理就是這樣子。了解諸法的本來的面目,找不到永遠不變的實體。假如你問我諸法的本性,我說諸法本性是空性,無自性的,無自性就是一切宇宙萬事萬物的本性。你如果掉進有一個本性的這個坑,這個坑掉進去你是無法出來的。所以諸佛說空法,為離一切見若復著有空,諸佛所不化諸佛講空,你認為有個空被我證到,那佛永遠對你沒有辦法了,度也度不了你。

因為空也沒有實在空相,所以佛教我們無相,沒有一個空讓你去貪戀執著,找不到的。那麼你證到空、無相的境界以後,就「無」求了。世間人做了善事,希求將來生天、大富大貴、天仙美女作伴、金山銀山,有所求。世間有句話: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個有道理的你只要有所願求,有一點點要求別人對你如何、要求有什麼,你的苦就來了。有求皆苦

雖然無願,但是你又不能捨去度眾生的願,如果捨去度眾生的願,你就掉進小乘的境界——有一個無常苦空給我證到,我證到這個境界了,我破我執我相了,好了,我沒有生死,我究竟了——這樣子又不對了。所以修行要很小心你掉進空的境界,你沒有大悲心,從此不管這世間,世間一切跟我無關,世間的這些戰爭、災難跟我無關。學佛的人不能這樣子

因為眾生無明,才會招感這些災難,我們有那個責任,必須去點醒眾生。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共同創造的,大家共同的業力招感的,我們怎樣去改變這個世界變成美好莊嚴的世界,這是大家要一起努力的,自然人跟人之間和合,自他增上。這是佛法不離人間、不離人生,而談佛法修行的目的。

註:自2017-04-02因寺務繁忙,師父暫停每日晨間《華嚴經十地品》開示。2017-07-29大眾啟請師父開示,當中融入閱讀《大般若經》的心得。弟子深感法喜,特將此篇獨立整理文字,供養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