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父一起讀金剛經-10

普獻法師講述 2016-8-3,於元光寺

 

‧成法性身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我們凡夫帶著業來投胎轉世,這個身是業報身。就是大家都可以體驗到的、看得到的、有形體的、有障礙的,這是我們的業報身。在佛的話就是千百億化身,什麼地方有緣,什麼地方就現身來度化眾生。另外還有佛的報身,佛的報身完全是智慧慈悲福德去招感的,那個我們是沒有辦法看到。還有一個是法身,就是以法為身,不像我們世間人視錢如命,一個覺者是以證到諸法的實相成就他的法身。

我想舉個譬喻比較容易理解。天上的月亮在每個月的十五、十六、十七這三天是最圓滿的,很圓滿的孤月懸空,這個就好比是佛的報身。如果地上有一臉盆水,我們看臉盆裡面就會映現出月亮,這像是化身;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有水的地方,就現出月的影。那麼月亮本身,在我們來看月亮是發光的,真正講起來是太陽的光從月亮這邊反射的,但是我們總覺得月亮是很光亮的,所以我們用光來形容法身。

我們眾生就是這個業報身,也沒有辦法千變萬化佛可以千百億化身,那完全是一種智慧跟悲心所顯現的作用。佛有這三身:法身、化身、報身。法身是般若智慧所成就的。我們唱彌陀讚頌的時候,「光中化佛無數億」就是指法身,「化菩薩眾亦無邊」是千百億化身。有些地方講到佛的報身千丈,我們凡夫是看不到的,是經典裡面有這麼講。

佛有三身,我們就是僅僅有這個業報身,業報身有生老病死種種的困擾。也好,因為有生老病死,我們才懂得去修道,如果人不老不病不死,世間就沒有聖人出現,也就沒有佛法在流行了。幸好有生老病死在逼迫我們,才會去想怎麼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阿含經》裡面說,世間因為有老病死,所以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如果沒有老病死,佛陀就不會來這個世間,因為大家會懶懶散散的,不老不病不死,修什麼道呢!所以很慶幸的,有老病死無常不斷地逼迫我們,生命這麼短暫,老了病了死了,這個對我們修道來講反而是增上緣。

證到諸法空性的法身大士,他的法性身是很難去形容,這個地方就說假如身像須彌山,那也有四萬兩千尺這麼高,那很難去想像,是不是很大呢?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這個是證到法性的菩薩,他可以成就不可思議、又高又大又莊嚴的法性身,可是在我們眾生來講,那是很難去想像的,了解就可以了。

 

‧比較功德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前面是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這個地方是進一步的以恆河沙等世界這麼多的財寶來布施,這個功德是不是很多很多呢?當然這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佛還是說了,你用像恆河沙無量的金銀珠寶來布施,如果有人在這個經中受持四句偈等,此福德勝前福德。

四句偈,意思是很短很短的,很精要的,能夠使你轉凡成聖、破迷為悟、破除我見,我們都稱為四句偈。有些人常會問四句偈是哪幾句?沒有一定,你認為經中那一句能提升你的智慧,那就是四句偈。以我個人來講,《金剛經》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在凡夫的話,一切法都是煩惱法,人事物都造成他的困擾。我們一次一次這麼誦經,這句話大大地震盪內心,你永遠就會以這一句話做為為人處事修行的方法,那就是四句偈。

這個地方形容,你即使用無量無邊的財寶去跟眾生結緣,倒不如能夠受持四句偈。因為我們以著相布施,有一個我、有接受的人、有一個東西送給人,三輪不空,這是修有為有漏的功德。譬如:這個人餓得要死,你跟他講什麼都沒有用,拿一個饅頭給他吃,他會感激你。所以物質的救濟是救急、是暫時的,對身心痛苦的一種解決。最重要的是知見跟慧命,因為眾生的苦來自錯誤的知見,錯誤的知見就有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就導致許許多多的業障。

就現在整個世界來講,整個世界也就是在錯誤的知見當中,眾生造了許許多多的業,有了這個業,所以整個世界變得生存起來很困難。在佛法來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災難的元凶,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參與其中。講一句話、動一個念頭、做一個行為,你以為這個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個就造成世界種種的災難。我們的身口意業有善有惡,全世界人類所造的善惡業積集起來,就會招感這個世界大寒大熱,有時候乾旱,有時候洪水成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眾生有貪瞋痴。

世間的水災是來自於人類的貪欲,稱為貪欲水。這個世間的水哪裡來?你說地下水。地下水從哪裡來?天上降下來。天上水又從哪裡來的呢?你一直問,問到最後,釋迦牟尼佛說是人類的內心裡面有貪欲。舉個例子,我說這個梅子很好吃,你沒有吃到,可是你馬上流口水,很想吃,貪欲水。

然後,世間這麼熱,熱得不得了,像印度四十幾度、五十幾度,熱死人了。這個熱從哪裡來?我們說從太陽來。釋迦牟尼佛說,因為眾生內心有瞋恨火,有瞋恨這個因,就會招感世界的溫度越來越高。世界又有風,像前陣子台東有十七級的風,造成很大的災難,這就是無明的風。貪、嗔、癡,這個就是引起水火風三大災難。

每一個人每天起心動念、講話、做事行為有善有惡,善的會讓世間吉祥安樂,惡的念頭、惡的語言、惡的行為,就共同造成這個世界災難。所以世界的災難我們要承擔一部分,因為我們動過惡念、講過壞話、做過壞事,我們就是使這個世界許許多多的災難。整個世界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知正見,你有正知正見,這個世界就會安定。為什麼呢?唯心所現,唯我們的心去現出這個境界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告訴我們,正確的知見見解很重要,你用財寶去布施這是很好,可以招感人天的福報,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能夠以般若經典裡面所說到的空的道理,空去你的我執我見,這個是我們修學佛法很重要的。

「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這個我們要從頭說起,佛在世的時候是以佛為中心,佛法僧三寶來講,法從佛出,佛為法本,這是正法時期。佛滅度以後,以僧團為中心,有僧就有法。僧團依戒成為一個清淨的僧團,有清淨的僧團就有法在流傳。清淨的僧團,譬如初一、十五、或者有一定的時間要誦戒,然後這些比丘去托缽,隨緣來說法。再慢慢慢慢傳到大乘佛法的時候,是以法為中心,以正法為中心,以般若為法本。

簡單的說,佛世以佛為本,仗佛的威德,那時候的人修道很容易開悟。佛滅後,就是以僧團為中心。有一個說法,只要僧團裡面有五個比丘或比丘尼,每個月做羯磨懺悔儀式,只要有一個如法的僧團,佛法就永遠會流傳下去。佛滅以後到現在這個大乘時代,是以正法為中心了。

說到塔廟,我們中國的塔一般人都有忌諱,因為都是放死人的骨灰。可是南傳地方不一樣,你到南洋或是印度去看,他們就是建一個塔,放佛陀的舍利或者聖者的舍利,要不然就是抄經,用黃金去把重要的經典抄寫在很好的布料或紙張,然後放在塔裡,叫做法身塔,這個塔就代表了佛法僧,以法為中心。在南洋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的法身塔。

在這個末法時代,假若一個人能夠受持般若法門,因為般若是斷一切煩惱的根本,如果能夠盡能受持讀誦般若經,按照這個去修學的話,那就是代表經典所在,好像寶塔一樣,有佛有弟子。這個是說明什麼?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如說修行。經典不是說你念一念就能夠消什麼災、解什麼厄、增什麼福,最重要的是我們按照經典所說的去修行,證到一切法的空性,你的生死、你的煩惱這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法是用來修行,來了解自己身心的一切無常,然後不會去貪戀世俗五欲,這是法的可貴。一個人能夠體悟到諸法的空相,證到諸法空性,就是見空成聖,成為聖者了。那麼這個聖者就相當於一座寶塔,也相當於佛就在此。所以我們講法輪常轉,就是法在你的身心當中發生很大的功能,破除了你的我執我見。

信徒常常會說:「我不敢修行,我不敢誦經了!」我說為什麼?「哇,妄念太多太多了。」甚至有人說:「師父有沒有什麼藥吃一吃沒有妄念了,那就不用修行了。」有人竟然問這個問題,還是出家人來問,他說妄念這麼多怎麼辦?有沒有那個藥吃了就沒有妄念?那我們就都不要修了嘛,那種藥吃一吃我們就成佛了。所以我們講功夫,要靠自己的努力,隨時都提起正知正見,尤其是正念,正知正念隨時提起來。如果成佛這麼簡單,藥吃一吃就沒有煩惱,那成佛就沒有什麼價值了。這是不了解佛法的人有這些怪現象。

 

勸發奉持

 

經典講這麼好的道理,你看受持四句偈就比人家用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的功德還更大,所以就勸發奉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是末法時代,眾生喜歡簡簡單單的,我們說要持戒、修禪定離欲,然後修止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眾生聽起來這個太麻煩了,有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讓我去受持好了。你這個金剛經幾千個字,這麼長的經文,好了,我就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題就好了。這是眾生的毛病,好簡,不喜歡長篇大論的。你看日本的日蓮宗,他教你修行的方法怎麼修呢?所有經的內容就濃縮成一句「南無妙法蓮華經」,就這樣念,他認為這樣就是修行了,你要什麼有什麼,你就念經題。真正學佛法不是單單念一個經名啊,或者是

在西藏更好笑了,他在一個輪子刻有經名,然後你去的時候手摸輪子,叫轉法輪;或者是把經名、經咒寫在布條上,掛在山上。所以你到西藏去,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有布條,一條一條這麼寫著經名、經咒,或者是刻在法輪上,你就去把它轉動,法輪常轉。

所謂法輪常轉,法是在我們的內心裡面轉,不是外面這個輪子這麼把它轉一轉就叫法輪常轉。你時時刻刻正念了,你正心正念正定,法在你的身上轉了,我們講的法輪常轉是這樣子。可是現代人懶得用功、懶得去修行,很簡單寫一個布條掛起來,我這麼頂禮膜拜,我就健康平安長壽;要不然就弄一個法輪,上面刻什麼經文,我把它摸一下、轉一下,轉法輪。不是的!是如經典所說的去修行,就是最好的供養。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這個地方往往我們就誤解了,以為整天就念「金剛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這整個經文我們要去深思、止觀,依聞思修來入三摩地去修,而不是單單念經的名字你就能斷煩惱。你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只是結一個緣而已,要經過聞思修,然後法隨法行,這樣才行的。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經,即非般若波羅蜜」,這個就是隨立隨破,隨時隨地講一個什麼,當下就破除我們的執著了。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不是有一個什麼東西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如果我們勉強去形容的話,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正知正見正念當下,你能夠時時刻刻了解世間萬物的無常性、有漏有為,你對世間萬事萬物不再去貪戀執著,那你的智慧就慢慢的成長。如果你沒有般若智慧,你就整天在財色名食睡五欲當中打滾,那你的生命是沉淪的。

每時每刻你都是正知正見,還有時時刻刻保持正念,這個就是受持金剛經的方法之一,而不是說你單單念「金剛般若波羅蜜」就夠了、就好了。你時時刻刻有正知正見正念,那就像你在黑暗的晚上,你有手電筒,這手電筒很好的,你把它打開,晚上是晚上,你照樣走起路來很安全,因為你有燈。這個就是一種形容,正知正念,

所以《遺教經》講: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你去追求善知識、善護助來護持你,倒不如你不忘念,能夠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是一切修學佛法的核心要點。你時時刻刻清清楚楚,我現在要做什麼、我的心裡在想什麼、我要什麼、有意義嗎、有價值嗎、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這個比你誦經念佛還更重要。

所以我常常講,做人比修行更重要時時刻刻不要去講是是非非讓別人困擾,不要起心動念就想我到那裡去玩、去透透氣,修道人沒有說到那裡去玩的念頭,時時刻刻以生死為重,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三哥的太太的姊姊,七十幾歲了,用救護車從台北載回到玉里,鼻胃管拔掉後半個小時就死掉了。我也是七十幾歲,我什麼時候走也不知道。你常常要想到這句話,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所以你要怎麼樣保持正念、隨時都是清清醒醒的這個很重要。

所以我們講受持金剛般若,金剛就是你的正知正念。一個人能夠正知正念,生死也好,煩惱也好,一切問題都不成為問題了。我們讀金剛經要有這分理解,才不會說我念多少金剛經、我持多少咒,我消多少業,不是這樣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