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歡喜地-8集】

2016-12-09-普獻法師-晨間開示

 

 

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沒,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這是講到發願世世生生能夠跟隨佛陀修學。

在我們凡夫的經驗,白天頭腦清清楚楚的,可是一睡覺就迷迷糊糊了。古書上有一種講法,說「至人無夢」。他的生理跟我們一樣,坐久了、站久了、走路走很遠,他的生理也是會累,累的時候他就必須躺下來休息,但是他睡覺時是一片光明,清清楚楚的。我們眼睛一閉,整個腦海裡面還是在作夢,晚上夢,白天也夢(白日夢),這是眾生的心很散亂。

平日我們行走、站著,坐下來、躺下來,這跟四大有關係。走路的時候,我們身上的生命之火是很興旺的,火大很旺,所以走路會讓你精神百倍。佛門中有一種修行方法是走路,但是經典裡面不講走路,叫做「經行」——就是身心合一的,腳踏出去清楚,腳舉起來清楚,腳放下觸到地面也清清楚楚。一般人走路是東張西望,甚至不小心跌倒。

在佛門裡面走路是慢慢的走,身體移動的時候都清清楚楚,因為這是在調我們身體的四大。我們這個身體有地水火風,走路是調火大,睡的時候是調水大,站的時候就是調風大,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的問題。

佛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一般來講他是先在兜率天宮度那些天人,然後來到娑婆世界,「入胎、住胎、初生、出家、成道說法、示現涅槃」這一系列的生命歷程都是清清楚楚的到哪裡投胎、在胎的當中清清楚楚,不是迷糊的;然後出生也清清楚楚。這是聖者生命的流轉現象,跟我們大不相同。

聖人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不是像小說說從石頭蹦出來、從天上掉下來,他還是要依靠父母親結合,十月懷胎三年哺乳,跟世間的受生、出胎、慢慢長養是一樣的只有一個不一樣,聖者是清清楚楚,而我們是迷迷糊糊。

菩薩來到世間度化眾生,那我們發什麼願呢?「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願世世生生跟隨佛菩薩,就是他到任何地方,我們都能夠去親近,有緣來聽聞正法。聽聞正法的目的呢?「於一切處一時而轉」,任何時空當中能夠把我們所修學佛法的法益來利益眾生。

下面這一句都是一樣,「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空間上來講是無窮無盡,時間是盡未來際無有休息,生生世世我們陪伴眾生一起走向覺悟的彼岸。

我們學佛心量要大,不是我這一輩子信佛學佛就算了,要盡未來際遍虛空界去利益眾生,無窮無盡的去利益眾生。修道的目的不是說我修一修我就一走了之,我不管你們了,你們這麼頑固難度化我放棄了;菩薩對眾生是抱著永不失望的信心,這輩子度不了,來輩子還度他,有什麼關係。很多事情都是要靠因緣,因緣成熟,自己的智慧悲心自然就成就了。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希望每一生每一世都能夠親近大善知識,去受行正法,然後在無限的時空當中去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因為芸芸眾生都是沉迷在物欲當中,根本不知道生命的價值意義是什麼,我們有那個責任、使命感,要發願世世生生來教化眾生、利益眾生。但是要記住喔,「究竟如虛空」,你做這麼多善事,你不會說我沾沾自喜、我不得了、我功勞多大,你的內心是一點都沒有染著

 

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這是講從迷到悟、從凡到聖的心路歷程,修禪定有修禪定的方法,修止觀有修止觀的方法,怎麼入定、怎麼出定,在我們修學過程中一定要把它分辨清楚。所以要多看經典,才不會走冤枉路。

我們的心是最難調伏的,世間這些有形的,譬如桌子,你愛怎麼排,你愛釘成什麼形狀都可以,但是心沒有形相,心怎麼去調伏呢?它有一定的方法。簡單說從持戒禪定智慧,可是真正做起來不簡單!

我們無量劫來養成習慣,都是不斷地回憶過去、貪著現在、希求未來我們的心都是在過去現在未來間漂盪,所以成不了事,對什麼事情迷迷糊糊的這個人的前生前世你一無所知,這個人的習性根基你也不懂,怎麼去利益他?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我們要修「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那麼在修學的過程,尤其是在禪定當中很容易迷失。

世間人以為最快樂就是飲食男女、吃喝玩樂,生理上的一種刺激他以為這個最快樂了吃好穿好住好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在過日子,他不知道這些都是屬於欲界的範圍在欲當中是多欲為苦,欲望愈多,苦惱就愈深。當你發現這個問題,你開始修禪定了,在定中得到定的樂,這是世間人從來沒有品嚐過的樂事實上佛門講的是法喜

生命回到最原始的如如不動的這種境界,生命歸零了,這個時候你念頭都沒有了,只是清清楚楚的,但是不染著這個定會讓整個身心產生特殊的喜樂,你自自然然會對世間的五欲毫不動心。禪定能夠離欲。所以從欲界進入到色界,色界是比較屬於精神界了

眾生的生命都是在欲中打滾,那是永遠沒完沒了,也得不到智慧,會讓你沉迷修道人在修持一個階段以後,發現到世間的五欲根本就是一種妄念,他開始修定,在定中得到了法喜,這也是一種貪著所以佛經裡面還有一個無色定,就是你對定境也不貪戀不執著,這樣子的話修止觀,去觀身心的無常無我一定要觀身心的無常無我,就大開圓解,整個生命都是在智慧的光明當中,一點點染著都沒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修行過程這個心路歷程是很微細很微細的,這要看楞嚴經》,譬如色受想行識五陰魔產生的種種現象怎麼對治,都要清清楚楚。

 

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佛法不是僅僅淨化自己的身心,破除種種的執著煩惱、生死問題都解決,最終目的是對一切眾生普遍平等關懷,毫無條件的去利益眾生。

眾生界,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等。有色:我們看得到、觸摸得到的。無色是另一種生存方式,譬如鬼道、天道,陰界的眾生、鬼神之類,我們看不到,但是有沒有呢?有。

那麼從心念看生命的層次,有想、無想。我們心很粗,我們可以知道說我在想什麼,有些眾生他根本沒有起念頭。

有信徒問:「師父,我妄念這麼多,你有沒有什麼藥讓我吃到沒有妄念?」我說:「修行不是修到沒有妄念、木石無心。木頭沒有妄念,它還是木頭不是佛。」

生命是活活潑潑的,我們有心是正常的你會因為有念頭痛苦,因為你會回憶過去憧憬未來又執著染現在,所以為了這個念頭你很傷腦筋那麼你開始學習打坐入定,你以為這樣就解決問題了,事實呢?你打坐入定,念頭都沒有了,入無心定,你的智慧會降低。你沒有念頭了,完全止在一種境界上,一般人會說不得了了,千年萬年他都如如不動,但是依佛法來講這叫做死水不藏龍冷水泡石頭。石頭泡到水裡面,一萬年一千萬年,石頭還是石頭。水靜靜的不流動,成了死水,容易長蚊子,死水不藏龍。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這是眾生出現生命的種種層次。世間不是有那種動物,到冬天牠冬眠了,像蛇三個月不吃,還有青蛙、烏龜冬天太冷了,牠夏天拼命吃拼命吃,把身體吃得肥肥的,到了冬天就靠一口氣,迷迷糊糊躲在黑暗的世界裡面,如如不動,慢慢消耗掉脂肪有沒有智慧呢?不能開智慧。

出現生命的方式還有卵生、胎生,我們是屬於胎生,鳥雞鴨是卵生——生下來是一顆卵,要經過母的或者是公的去孵化,以牠的熱度去保溫。胎生是在母胎裡面已經六根成就了,我們人大約是十個月,急著要出來的叫做早產兒,那很危險。

濕生只要有水的地方牠就會生命出現,蚊子屬於濕生。還有一種是化生,就是這裡死,那邊就出現生命了。譬如我們造很大的罪,殺害父母、無惡不作,死的時候就是到地獄化生,受苦受難。你人間做很多善事,這裡一死,天上就出現你的生命在那邊了,等於是化生了。念佛人也是化生,化生到極樂世界。

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的生命,第一個層次是欲界,大部分來講我們都是生活在欲界,對物欲、對財色名食睡貪戀不捨。後來發現欲界也不是究竟的,學習止觀打坐入定,這個叫做色界。可是色界在禪定當中不能開智慧,因為有止無觀所以進一步去修止觀,破除我執我見了,就不被這有形無形的、有色無色的來束縛無色界也是很深的禪定。識無邊空無邊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也是一種很深的禪定,也是不究竟的。禪定會退,退了以後還是回到現實人生,跟我們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佛法只是透過定來修止觀,來開展智慧。

大致說來眾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飛禽走獸,六道羣靈,總的來說叫做「名色所攝」——名是精神的,色是生理的,有精神、有色身生理,這都是眾生。日常生活中,常常在我們身邊造成很困擾的蚊子算不算眾生?也算眾生。種菜的人不小心鋤頭挖下去,地裡的蚯蚓死了,牠也是有名有色,牠有四大組合的色身,牠也有精神,只是牠的精神比較闇鈍。

這些飛鳥走獸你覺得牠們很笨,不懂得語言,整天就是吃喝拉撒你這樣想就錯了。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平等慈悲關懷的對象,我都要去教化他,令入佛法。你看,學佛人不讀經典的話,怎麼知道佛菩薩的心胸寬闊廣大都是要多讀經典。修學佛法是自私自利,我自己解決問題就好了,眾生的死活跟我無關,修道不是這樣子的。

這是講到我們發願利益眾生,就是從無限的時空當中來修福修慧。

在菩薩的心路歷程,我們常常講「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是三大阿僧祇劫去拋頭顱灑熱血,每一生每一世都是在利益眾生一個阿僧祇就幾億萬年,三大阿僧祇劫你看看多久,那想起來就好可怕但是記住一句話:功德不嫌多,知道嗎?有這麼多機會讓我去服務眾生,跟眾生結緣,管他多少眾生,愈多愈好,愈麻煩愈好,愈來考驗我愈幫助我修道。世間的一切你如果是這樣子想,積極樂觀去面對,一切問題就不是問題了,這都是幫助你成道的墊腳石。

學佛的人就是放大心胸來看人事上的一切,時間空間都是無窮無盡的去包容世間的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那麼你的我執就慢慢會淡忘了

所以學佛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一生兩生的事情,是世世生生細水長流的,發菩提心親近三寶,親近善知識,然後對一切眾生平等普遍去關懷,毫無條件去利益眾生,最終就是能夠讓你成佛生命成熟到最頂點,智慧圓滿悲心圓滿了,成佛了。

華嚴經很值得一讀再讀的道理是這樣子,怎麼樣提升我們的生命,來認清生命的真實相,在無限的時空當中不斷的自利利他利他自利,最後成佛。我們信佛學佛,最終目的就是要成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