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歡喜地-12集】

2016-12-15-普獻法師-晨間開示,共18

我們繼續看歡喜地菩薩的心路歷程——他如何發願,以行山來填願海,行就是實踐,終於福慧圓滿、成佛。初地菩薩特別重視發願,所謂願就是生命的方向座標,盡形壽依這個座標來精進努力。

經典裡面記載,說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叫做「八相成道」(註:從兜率天降、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就是說佛陀觀察娑婆世界的眾生已機緣成熟,所以從兜率天來到人間,第一個就是入胎,在母胎當中佛陀清清楚楚的。那麼住胎十個月以後出生了出生了,然後就是出家修苦行,修苦行不能得道,後來接受牧羊女的供養,體力恢復以後,在菩提樹下降伏眾魔成正覺,然後轉法輪,最後入涅槃。這是佛菩薩的一生,簡單就是八相成道。

 

又發大願: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這個是菩薩的境界,我們畢竟還沒有證到諸法空相,我們還是生死凡夫,在六道當中迷迷糊糊的,頭出頭沒,今日不知明日事,過去忘得一乾二淨,未來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這是無明,沒有智慧。讀佛經,我們終歸還是要回到現實人生,剛才我們念的都是已經開悟登地的大菩薩,他的所作所為我們除了高山仰止之外,我們就要從現實人生當中隨分隨力去努力精進。

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文字很簡單,菩薩發願,說願我成佛時,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成就八相成道來利益眾生的地方。也就是說,菩薩的心願不會說我只要度我的家人就好,度我這個國家的人就好,度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就好,不是這樣子的;是全宇宙法界一切眾生你都發願去利益他引導他。

因為眾生沉迷在五欲中,迷迷糊糊生、迷迷糊糊死,然後在迷糊當中又造了許多的惡業,那真的是無窮無盡的惡性循環。一念無明就起煩惱,起了煩惱就造業,造了業就受苦,受了苦又更起煩惱。造業、受苦、起煩惱,無窮無盡的輪迴,眾生就是不覺,不能覺悟。所以菩薩發願,願能夠在任何一個時空成道,以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

第一個示現什麼呢?有父母親結合把我生下來,這是出生。佛經裡面說,佛陀出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無有如我者」。這是經典的記載,最主要是說我們眾生迷迷糊糊的,我已經是覺悟的人,我對生死、對世間的如實相,我都清清楚楚。他所說的這個「我」就是一個覺性,最重要最重要就是覺性了。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也是一樣有父母親把他生下來生下來以後,他能夠覺悟到世間的實相,不被五欲迷惑,於是他出家,修道成正覺,然後最後轉法輪、入涅槃。

那我們回到現實的人生,前輩子我們造了一些善業,這輩子得到人身,五官端正,我們出生在有佛法的地方。第一個,我們跟佛一樣出生,是不是。我們出生,生在有佛法的地方,而不是邊地。如果出生在亞馬遜原始地方,那糟糕了,不穿衣服,每天打獵,打獵後用火去燒烤來吃,就像動物一樣子,很可怕。所以我們很不錯,我們的出生地點太好了,是有三寶住世的地方,有佛寺、有佛像,有修道人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意義、生命的實相是什麼我們出生在一個很好的地方,接著更難得的是,我們瞭解世間的家庭事業財產是無常的,我們出家了。

出家有好幾種,第一種是離開家庭到寺廟,不要那些漂亮衣服了,就穿簡單的袈裟;頭髮理光,也不要為三千髮絲煩惱要怎麼樣才好看。對世間的這些不貪戀不執著了,來到寺廟專心修道,這叫出世俗家。

第二種出家就很難得了,出煩惱家。不像過去理直氣壯,講話粗里粗氣,話中帶著情緒,發怒使人產生恐懼,現在出了家以後,這種瞋恨心、怨結心、嫉妒心,這些煩惱一一降伏了。這才是真正的出家,出煩惱家。也就是說情緒上已經控制了,不是像世間一樣隨心所欲的,得理不饒人,把別人踩在腳底下,為了一些東西拼得你死我活。現在我們出了家,這些我們都把它拋到大海中不要了。

情緒上的管控,這是EQ。還不夠,還要AQAQ是什麼?任何的挫折橫逆,任何加在我身心上的不如意事,我都能夠大而化之的,那麼我們說你已經出煩惱家,你的AQ很高。不僅僅是EQ高,AQ很高,能夠忍受大自然給我們的折磨,大寒大熱、乾旱水災、風災地震,你都能夠如如不動別人毀謗你,造謠生非,你也如如不動。你的AQ很高,這是最難得最難得的。

在家人帶著頭髮,有妻子兒女,可是他的情緒管控得很好,EQ很高,有慈悲心,能夠善待父母妻子兒女,這樣也算是出家。雖然頭髮留著,也是一樣算出家,出煩惱家。他有妻子兒女、有事業,每天上班工作、開車堵車,這一切一切他不煩惱,這個叫出煩惱家,事忙心不忙,事亂心不亂。所以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叫做不思議解脫法門。就是說任何時空你的心平平靜靜的,一切事情清清楚楚的,沒有貪染,沒有執著,沒有怨嫉,這種人是最難得的,因為你帶髮修行,在俗而能夠離俗。俗就是世間。你不被世間的種種所困擾,這叫出煩惱家。

第三種最高了,叫做出無明家。在眾生的內心裡面那種實存感,就是時時刻刻有一個「我」,時時刻刻覺得外在有一個世界,我跟這個世界是對立的,我跟你是對立的,我、你、他、大自然都是對立的。那種實存感,就叫做無明,沒有智慧。你破了無明,我們說你明心見性了,這個是更難得了。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最後是出三界家。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最重要的就是男女欲望,然後對物質的貪求,財色名食睡,你已經不被這些迷惑了,那你出了欲界。離欲才能夠得定,定能夠離欲,所以你修禪定你就能夠離欲,因為禪定的樂超過世俗物欲飲食男女的這種樂,當你得到定樂,很自然你的生命已經超越世俗了。這叫出色界,你的心都是在禪定當中,享受那種定樂、法喜法樂。可是這也是一種執著,當你不再被禪定的樂迷住,你超越了,這是更深更深的禪定。甚深的禪定還是不行,最後破了無明,在三界當中任你來來去去,也無來,也無去,在三界當中去利益眾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這是佛門弟子所追求最高的境界。

出三界家不被物欲所迷惑,不被禪定所迷惑,而在三界當中依悲願來利益眾生,陪公子讀書。陪哪些公子?就是陪我們嘛,佛菩薩就是陪我們來走向覺悟的道路不但陪我們人道,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這些公子」,菩薩也是乘悲願去陪他們。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法界當中無窮無盡去利益眾生。

這是講到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無明家、出三界家。我們要瞭解到真正的出家是怎麼樣出家,不是理光頭穿袈裟就叫出家,那是形相上的出家,你內心裡面沒有出家,內心裡面一天到晚都看是是非非,自己也在製造是是非非,真是冤枉啊出了家還是在是是非非當中過日子,在人我當中煩煩惱惱,真的很可惜。


詣道場」:有道的地方我們去參學。生活很富裕的地方是難修道的。我們講道場,事實上任何地點任何空間都是道場。你到佛堂,你說你在道場裡面,那你到房間呢?你到廁所呢?你到浴室呢?你到街上呢?其實任何地方都是道場,不一定在菩提樹下才是道場,知道嗎?工廠也是道場,家庭也是道場,浴室也是道場,任何地方都是道場。你的心正知正見、正念正行,任何時空都是道場。你在佛堂裡面吱吱喳喳,佛堂變成菜市場了。

我一再強調,在佛堂不可以講那些閒言閒語,很不禮貌。你在佛的面前講那些粗粗俗俗的話,一點都不像修道人,冤枉你出家穿袈裟,這是很丟臉的事情。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說出口成章,但是千萬要記得,你所說的每一句話是善是惡、是福是罪,絲絲毫毫都不會白浪費的,都有它的力量。你看我們一生當中,有的時候無緣無故生病,無緣無故意外,真的是無緣無故嗎?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有因有緣才會成為事實。你如果是中規中矩,保證你平平安安。

你在你的房間兩腿一伸睡大覺,這算什麼道場?你睡的時候,你能夠做光明想嗎?你能夠很清楚很清醒嗎?事實上床舖就是病床,是生病的人睡的地方。我們有病,睡病,貪睡,像死人一樣睡在床上。所以佛告訴我們,連睡覺也都是在修行,做光明想。你常常誦經念佛拜佛,很奇怪你作的夢也是在誦經拜佛。我還夢到打引磬,帶著你們一起皈依。我還常夢到自己在演講,夢中演講什麼內容,我醒來清清楚楚的,過幾天有什麼演講的時候,這個夢境就出現了。

你必須常常在道上去用功,誦經念佛拜佛持咒,很自然你的夢境清清楚楚。你活著的時候,夢中你做不了主,你死的時候你就做不了主,因為死的時候那種痛苦,什麼都沒有了。你活著的時候,你一天到晚在製造是非、製造麻煩,你死的時候手忙腳亂。白天你做得了主,你晚上做得了主嗎?晚上做得了主,死的時候你就做得了主。

所以這個地方講的詣道場,任何地方都是我們修道的地點,而不是在佛堂裡面才是修道。五觀堂、客堂、菜園、到都市買東西,哪一個地方不是道場?你能夠正知正念,那地方就是道場你沒有正知正念,糊里糊塗的,該講的話你不講,不該講的話你講一堆,製造一大堆煩惱是非,這算什麼?冤枉出家了。

初生、出家、詣道場,你時時刻刻能夠正知正見、正念正覺,你持續這麼修下去,終於能夠成正覺

成正覺做什麼呢?轉法輪,法輪常轉,去利益眾生。你的身口意時時都是在轉法輪。你穿得邋邋遢遢,走路不像走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人家看到你,輕慢三寶,法輪不轉。你的心思很亂,胡思亂想,一點定力都沒有,一點智慧都沒有,讓人家輕慢三寶。法在你的身心上不轉,就轉不到眾生的身心。你一個人正知正念,形相威儀、行住坐臥有一定的規矩,人家一看肅然起敬,很想親近你,很想聽你講兩句話,這叫法輪常轉。法在你身上轉,也能夠轉到眾生身心當中,讓他起正念,這叫轉法輪。

最後是入涅槃」。入涅槃,中國人把它翻譯成圓寂——功德滿了,煩惱滅了。所有的無明煩惱,大煩惱、中煩惱、小隨煩惱,種種煩惱斷掉了,這個叫做寂然後能夠悲心去利益眾生,功德圓滿涅槃是印度梵文原來的音,就是說你所有的那些煩惱無明貪戀執著沒有了,你的一切問題解決了世間很多問題用錢可以解決,但是錢不是萬能,你的煩惱不是用錢可以解決的。

入涅槃,就是煩惱斷盡,功德圓滿。一般人以為入涅槃就是死亡,人死掉了,入涅槃。不是喔,你迷迷糊糊的死,那怎麼叫做入涅槃。是活著就入涅槃了活著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能夠正知正念、正覺正受,時時刻刻都是清清楚楚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修一切善法,這個叫做無住涅槃」。還有有餘涅槃」。有餘涅槃是什麼是阿羅漢,他已經證到涅槃的境界了,可是他這個業報身還在,拖著老命那麼死亡了,因為肉體使用年限已經到了,進入涅槃,這是無餘涅槃

大乘所說的涅槃叫無住涅槃——你活著,你的身心是超越了,你不會被五欲迷住,你不會對生死迷惘,你已了解生死,你斷除煩惱。無住涅槃裡面最重要就是要有悲心,他的內心就是繫念眾生,然後安住在無上正等正覺上面。就是志在菩提,心念眾生。你不會說我證到涅槃了,我生死了了,我不管你們,我一走了之,學佛不是這樣子的。

這是講到佛陀的八相成道——入胎、初生、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當然其中還有一個叫降魔,然後才成正覺轉法輪。

回到現實人生當中,我們很幸運的有一點善根,竟然能夠第一步出世俗家了,那麼出了世俗家,我們趕緊要再進一步的出煩惱家。你要出煩惱家,你就時時安住在道場當中這個地方講詣道場,你就安住在道場,誦經拜佛打坐入定,你的煩惱慢慢消除了你的煩惱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你的身心自在了。

就像我們第二代祖師,他要走的時候,叫侍者趕緊拿紙拿筆來,講了四句話:「一切布施,念起即覺,任運隨緣,利生無住,這個可以說是他一生中修行的方向、還有方法吧。念起即覺:一個念頭來了,馬上能夠覺察。任運隨緣:任何時空都做得了主,去利益眾生。剛才黃教授說現在天氣變冷了,我說:「不錯啊,天氣冷,沒有蚊蟲。」有的說還是喜歡冬天,多穿一點衣服就好了,夏天熱得要命,頭昏腦脹,蚊子又多。我說:「夏天也不錯啊,夏天可以排汗,把冬天的寒氣排出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第二代祖師講了四句話就走了,漂亮不漂亮?很莊嚴。

出家、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這是佛菩薩的心路歷程,我們不能做到這麼好,多多少少要好好的努力精進,最後才能夠得佛境界大智慧力,那是已經成佛了。

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那是佛菩薩的境界,時時都是在利益眾生我們呢?時時都是煩煩惱惱,還製造是非,真的是跟道不相應。

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佛菩的說法,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他講話不必翻譯的,他講的話自然眾生就聽得懂過去有一位慈航菩薩,他就是這樣子,他講話,外省人聽成是外省話,浙江人聽起來是浙江人的話,客家人也聽得懂,閩南人也聽得懂,個個都聽得懂。

慈航菩薩,我還沒出家的時候就夢到這個老人家,他帶著我飛飛飛,飛到深山裡面,那裡有一個洞,洞裡有一尊彌勒菩薩。他告訴我:「你要拜這個彌勒菩薩。」然後就帶我在洞外,把身上的錢一直撒一直撒,那裡是一個貧民窟。他也不講話,我知道了,原來是說要用法來布施眾生,法布施。我沒有什麼本事,我只好多印書,多印書跟人家結緣。最近有人寫信來,說看到我們的書很好。我們嘴巴也沒有辦法講,德行也不足,那就書本送給他。

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菩薩是智慧跟悲心結合在一起,他的智慧斷了一切煩惱,但是他的悲心是愈來愈廣大。煩惱斷得越多悲心就越多。

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這是屬於大菩薩的境界,我們現在是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利用科技、網路,無論美國、非洲、中東、阿拉伯,有華僑的地方,他們可以看我們的網站。現代的科技多多少少可以讓我們去理解到菩薩的境界。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這是一再強調我們學佛是細水長流,生生世世去利益眾生,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限制這種願力才是值得我們去效法學習而不是單單為了我個人。一切都是為我、為我,你這個我執越來越大,你要死的時候你就越害怕,你就手忙腳亂。你無我了,生也不可得,死也不可得,這只是隨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就進入涅槃。不是涅槃就沒有了,乘願再來。

各位是不是乘願再來的?你們也是乘願再來,你有那個願力,你才會來嘛但是我們願當中,帶有許多的業,知道嗎我們要乘願,乘大悲願來,那就沒事了,否則你「乘怨」來,煩惱愈結愈多,那就不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