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講  十種奇特想

 

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奇特想。何等為十?所謂:
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
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
於一切眾生,生菩提器想;
於一切願,生自願想;
於一切法,生出離想;
於一切行,生自行想;
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於一切語言法,生語言道想;
於一切佛,生慈父想;
於一切如來,生無二想;是為十。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巧想。︽卷五十三,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好或者是不好,決定於我們觸對世界的當下,我們內心的看法、想法及態度。「想」,是上面一個「相」,下面一個「心」;心靈上對事物的看法,那就是想法。每當我們有健康性的想法,我們看到的就是美好的世界;如果我們有灰色的想法,行為就很容易偏差。所以,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過得好不好,就決定於當下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是否健康。

 

菩薩有十種奇特想,很奇異、很奇特的想法:

 

一、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     

 

這是說到人性,通常一般人說人性本善,有些人則說人性本惡我們會作善,是因為見到別人的好、別人好的思想行為,自己才變善的。若說本性是善,為什麼會變惡呢﹖那是因為接觸的環境不好,所以我們變惡了。佛法說:人性不是善也不是惡,是人之初「性無記」什麼叫做無記﹖就是中性的,可善、可惡。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薰習許許多多的觀念、想法。

 

我們的六根觸對六種境界的時候,第一個我們很快地察覺到這個存在的事實,就是有一個主觀的我、有我認知的世界當我們起心動念時,首先我們先分主觀的我跟客觀的世界。在佛法來說,這就是「識」的作用。知道有一個主觀的我去觸對客觀的世界,接著我們就會對所觸對的世界去感受好或不好,這就是「受」,感受。然後,會去「想」像,想像我們觸對的世界過去是否曾經經驗過,或者把它歸納於好或是不好。同樣一個境界,心情不同,我們認知上也就開始有所分別。經過想像以後,去分別它善惡,然後我們會進一步對感受產生了很習慣性的反應。感受如果是很好,就產生樂的感覺,叫做「樂受」;如果我們對這個感覺很不舒服,就產生很苦惱的感受,叫做「苦受」;如果我們的六根對六塵接觸的那一剎那,也沒有好或是不好,那個感覺就叫做「捨受」。

 

所以,我們的六根對六塵,時時刻刻去認知這個世界,經過想像、分析、產生了感受,在感受的當下我們就產生行為的反應。非常快速的,對於樂受產生了貪愛的心理,對於苦受自然就產生了瞋恨排斥打擊的那種行為反應。甚至我們對這種不苦不樂的感覺,我們也無法去察覺,就叫做無明。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時時刻刻面對這個身心世界的一切人我是非,不斷地產生認知、想像、分析、感受,結果就產生了貪愛、瞋恨、無明的這種行為反應,很自然而快速的這個反應,就深深埋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佛法上給它一個名詞,叫做種子。為什麼叫它種子呢?種子埋在土裡,只要有陽光、有水、有種種條件,它就會發芽、生根。我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非常的複雜,有千萬、億萬的種子,大致來說就分成三大類:一種是貪愛的種子,一種是瞋恨的種子,一種叫做無明的種子。我們有善心善念,表示我們內心深處善根的種子發芽生根了,所以善根會牽引善根。

 

一個人平時表現很好,為什麼忽然間做了壞事?在美國有一個學生,平時表現很好,有一天同學跟他講話起衝突,他回家把他父親的槍拿到學校,對著同學掃射,造成校園命案。我們會想:一個表現這麼優秀的孩子,為什麼突然用槍來掃射同學和老師呢?可見,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含藏著許許多多善的種子、惡的種子、無明的種子,也就是貪、瞋、癡三毒。當我們還沒有轉凡成聖,修行還沒到家的時候,有時在某一個情境當中,我們往往會失去理性,無法控制自己,所以平時一個很善良老實的人,突然間就做了一些可怕的事情。

 

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可善、可惡,是非善、非惡,佛法就叫無記性。我們談修行,就是當我們把內心裡面那些惡種子全部都淨化昇華了,完全都沒有惡種子,不再有起心動念去傷害別人、去執著法界的任何意識時,我們說這個人是處於純善的境界,純善的生命。

 

我們之所以有善根善心善念,那是源自我們的內心深處有這個善的種子,叫做「善根」。儒家孟子說:每一個人都有側隱之心。當看到一個孩子掉落井裡,很自然地就想把他救起來。一個罪貫滿盈的人,在深夜裡聽到小孩哭叫的聲音,也很自然會把小孩子抱緊緊的;再壞的人,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善根的種子。而這個啟示我們:任何人在他的內心深處都是善惡交雜在一起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因為別人的某一個行為就認為他是壞人,他只是尚未覺悟而已,當他覺悟了,自然會往善的方面去發揮。這也讓我們瞭解到:對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皮膚、不同種族的任何人,我們都要瞭解到在他的內心世界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一切眾生,去除他內心不淨的思想。

 

這是談到人性非善非惡,卻是可善可惡。一方面也警覺到:當我們尚未成佛、轉凡成聖的時候,我們內心深處還有許許多多的善惡種子,我們的修行還早得很,不要以為我們修行的功夫已經到家了就放逸,那不行。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因為善的種子會引發更多的善根。

 

唯識學說:行為的「行」、修行的「行」,這個行為會造成種子。就是現行會薰種子,種子會生現行,種子會引種子。當我們六根觸對六塵,經過認知、想像、感受,會產生貪瞋癡的種子;有了貪瞋癡的種子,它又會引發貪瞋癡的行為。所以,我們是一天到晚都在薰習種子,也一天到晚從種子去引生現行——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想法、看法,都是根據過去對他的價值判斷。從這個地方可以瞭解到人性內心深處的複雜性,不是單單說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二、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 

 

就是說,一切能夠讓自己的身心走向善的光明的那種力量,也可以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那種力量,都匯歸於成佛。

 

在我們內心深處那一些善根,不論你是何種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不同種族、不同歷史背景,只要你有善的行為,這種行為就是佛菩薩的行為,跟宗教信仰無關。因為你有這種善心善念,雖然你現在沒有信佛學佛的觀念,可是這種善心善行會慢慢引導你走向覺悟的境界。所以,菩薩看待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平等。

 

經上說:「於信於毀,不生二想」。不論這個人信佛不信佛、學佛不學佛,在菩薩眼光來看都是平等平等。為什麼?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這個人很仁慈安詳,所作所為都是自利利他,最後會導致他走向覺悟。世間的愛、世間的慈悲,並無分別是佛教的慈悲、還是基督教的愛,只要是善心善念,最後會引導他走向善的、光明的、覺悟的道路。

 

三、於一切眾生,生菩提器想 

 

在佛菩薩的眼光來看,一切眾生——除了人類,還包括所有的生物、飛禽走獸,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四生十類是平等平等。所有的動物,天空飛的、水中游的、泥土中生存的,在佛的眼光來看,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終究有成佛的可能性。一般說「人性平等」,在佛的眼光來看是「眾生性平等」,包括那些牛羊豬馬飛禽走獸,他們也是有覺性的最近,臺東有一隻秋田犬,突然間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在快車道上走動,很多車子衝過來衝過去的,這隻狗竟然會衝過去救那個小女孩,狗為了救人受傷了,小孩則平安無事。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案來表示,我們拿一張紙畫三角形,可以畫大大的三角形,也可以畫小小的三角形,可以畫成等腰三角形,也可以畫成鈍角的三角形。不管你畫的三角形是大、是小,是等腰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一百八十度。

 

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叫做佛性。佛陀說:眾生的佛性是平等的,只是因為條件不夠,環境因緣種種不具足,一時佛性展現不出來。

 

在所有生物當中,人的條件是最容易使這個覺性和佛性展現出來。因為我們透過教育、文化、藝術、文學、聲光、電化等種種傳播媒體,來引發人類覺性的覺醒,所以在所有的生物當中,佛陀說一切生物是平等的,但是以人的條件可以說是最容易覺醒成佛。所有出現的生命當中,以出現人的身分最有可能來覺醒、來轉凡成聖,我們要愛惜這麼好的條件!

 

菩薩對於一切眾生的態度,認為所有眾生都是過去生的父母、都是未來的佛菩薩,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這是菩薩的奇特想。

 

四、於一切願,生自願想 

 

願力是生命的一種動力,但是,有善心善念善願,還必須付諸行動,叫做「願行、行願」,願與行結合在一起。華嚴經最後一卷就是<普賢行願品>。在內心深處有這個願力,所以大乘菩薩乘願再來。有法師往生時,我們就寫「乘願再來」。現在有許多的法師弘揚佛法,這些法師都是乘願再來的,他過去生中發過弘法的願力,又乘願再來。

 

一個人要經常發善願,不斷去發善願,然後根據這個願力去修去行,最後會達到目的。就像一般念佛的人,他的願力是「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阿彌陀佛放光來加持!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來接引!」你常常這麼想,常常發這個願,臨終時願就會實現,阿彌陀佛放光,觀世音菩薩甘露灌頂,大勢至菩薩用金臺來迎接。為什麼呢?因為強而有力的願力,就產生這個現象。

 

舉例來說,一個人只希望追求吃喝唱跳的刺激,他認為吃喝唱跳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因為心心念念就是貪圖這種享受、感受,所以變成五蘊中的「想」與「受」的奴隸,很自然的,他所交的朋友就是那些喜歡刺激的朋友。所謂「龍交龍,鳳交鳳」,必定如此。一個人的善心善念,很自然就招感了佛菩薩與我們相伴。

 

願力是不可思議的!過去生中有發過出家願,今世很自然的就會來出家。最近妙法寺有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子來出家,奇怪的是這麼小怎麼會來出家?過去生中,「願生生世世出家修道」,這個願力在他的內心深處,很自然的,從小他就會接觸到佛門三寶,然後十五歲就出家了。至於將來是否成就,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以及師長的引導。所以說:於一切願生自願想,是自己自發性的。

 

五、於一切法,生出離想 

 

當我們的六根去觸對六塵,眾生總是希望佔有,這些歸屬於我,被我支配,被我利用,被我享受。我常常打一個比方:黃金雖貴,但是放在眼睛裡面,會造成眼睛的疾病。黃金雖貴,入眼則翳。當我們聽到什麼、看到什麼、觸到什麼、碰到什麼,馬上就被黏著了、染著了,毫無抗拒的力量,這就是凡夫的習性。我們觸對什麼了,第一個主觀的我,第二個客觀的世界,第三個馬上去想這個歸屬於我,被我支配、被我享受、被我佔有多好,這是眾生的一種習慣。

 

菩薩不同,在觸對色聞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生出奇特的想法,心不會被這些黏著。見到任何好或者是不好的,當下只是清清楚楚的,認知有這麼一個現象,而內心深處不會產生苦受、樂受、捨受,不會產生貪瞋癡的種子。一般人是「現行薰種子」,菩薩是「現行但不薰種子」,他清楚認知這個世界,但是不去薰習種子。我們眾生是現行,馬上認知、想像、感受,然後就產生了貪瞋癡的種子,加深內心深處的一種執著。菩薩修行,不是把眼睛矇起來,耳朵不聽,眼睛不看,嘴巴不說,不是這樣修行的。在他觸對世界的當下,不去薰習貪瞋癡的種子,不但不去薰習貪瞋癡的種子,他會引發戒定慧的種子,這是菩薩特殊的地方。

 

禪宗有一句話:「將心歷境,以境驗心」——這個心觸對世界,以人事物種種的境界來檢驗自己的心,在觸對的當下是「明觸」還是「無明觸」。什麼是明觸?就是智慧的接觸,從接觸的當下引發般若智慧。我們眾生是無明觸,用無明的心態去接觸,就產生苦受、樂受,同時產生貪瞋癡的種子。菩薩和凡夫的生命真是天壤之別,差別太大了,一個是導向覺悟,六根對六塵觸對的當下產生了智慧;我們眾生是產生了黏著、貪著、貪戀、貪染,產生了煩惱。所以我們談修行,不是遠離這個世界到哪一個世界就沒有煩惱,不是用遠離的、逃避的、「移民」的方式,而是能夠保持正知正念,當六根對六塵相觸的當下能保持明觸,不被它黏著,不被它染著,然後產生智慧。所以菩薩的想法很奇特,叫做:於一切法生出離想。

 

六﹑於一切行,生自行想 

 

這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有些人行住坐臥中規中矩,有些人坐立不安,這個都是他內心的一個展現。他內心有不安、煩惱的種子,很自然的,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不安。所謂:誠於中,形於外。我們內心有這個想法、看法,很自然表現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有些人說:「這個人大嘴巴,講話有口無心。」這句話是不對的,應該是「有口有心」才對。他內心有這種想法,自然他就講出這句話來。所以,我們從一個人說話、行為當中,可以看出他內心的世界。有句話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因為不識人會引起許多麻煩。當然,我們要識字也要識人。如何去識人呢?從一個人說話當中,看到他的內心世界。有些人很會說話,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是有道理的。有些人說一大堆的話,似乎有這麼一個道理,事實上在他內心深處有許多不良的想法,這叫巧言令色。

 

一個人有這種行為,都是他內心的具體表現而已;內心有這種想法,很自然就會有這種表現。所以,從一個人的表現,我們看到他內心的世界。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身的行為、嘴巴的行為、內心的行為,都是「種子生現行」。比如在一塊很乾淨的地裡面是長不出一棵樹來的,為什麼?因為沒有樹的種子。它之所以會長出這棵樹或長出這種花朵,一定有這個樹的種子或花的種子;如果完全沒有種子,要怎麼去長出呢?所以,於一切法生出離想,接著就說於一切行生自行想,然後說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七﹑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佛法是覺悟的法,那麼佛法在哪裡?有人說佛法在經書上,以為佛法就是單單在經書上寫的,這個把佛法太狹隘化了。依佛的眼光來看,世界上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一切萬事萬物、人我是非,一切一切都是佛法的展現,都是在演唱佛法所說的無常、無我、緣起的甚深道理。所以說: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過去許多歷代祖師的經驗:看到梅花開悟了,聽到一個聲音開悟了,像虛雲和尚要拿杯子喝水,水很燙,杯子從手中掉到地上,碰一聲,他開悟了。所以,不是說我們成天成夜念經就會開悟。當然有些人是念經而開悟的,比如太虛大師讀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時候開悟了。每一個人成佛的地方、成佛的方法是截然不同,每個人有他成佛的條件,有些人在讀經當中開悟,有些在見色聞聲的當下證悟。不論怎樣,所有我們觸對的世界,人來人往、寒來暑往、陰晴圓缺,這一切都是佛法的展現。展現了什麼?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是緣起。

 

我們慢慢的觀察到:世界的任何事事物物,從時間來看,有它的前因後果;從空間看,有它的主因助緣。從時間的前因後果當中,我們看到世間萬法的無常性、無永恆性;從空間看,一切有它的主因助緣,它的主體性也找不到。無常無我,就是透過緣起來觀察到的。現象界一切緣起的當下,沒有一個主體性,簡單的說「緣起性空」。因為一切是性空,所以可以緣起——有這個主因,有這個助緣,有這個前因,它就產生了後果。

 

所以,萬法都是在演唱無常、無我、自性空這個甚深的道理,只是我們眾生被這些窮通夭壽、得失成敗、種種短暫的境界迷惑了,未得患得、未失患失,患得患失、患失患得,就在這當中苦苦惱惱,貪瞋癡的種子不斷的薰習。為什麼呢?就是對於身心世界的一切不能去正確的理解。所以說「迷惑受苦」——因為我們迷惑了,所以我們受苦。什麼時候覺悟了,什麼時候就快樂了。迷跟覺,苦跟樂,都只是一念之間,就像一張紙的兩面。你當下覺,當下就是自在了;當下迷惑,當下就是戀著、貪著、受苦。就像一個人手腳被五花大綁,只要被綁上了,那就是苦;如果這些繩子斷除了,馬上自由。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被萬事萬物萬法迷惑了,產生了戀著、瞋恨、貪愛,馬上就是造業、受苦。

 

當我們瞭解到一切法的前因後果、主因助緣、這些緣起現象的時候,這一切法都是佛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覺悟之法,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受它影響。不但不受影響,我們會覺得佛陀的偉大,用這些法來覺悟我們。所以,隨時隨地都是佛陀的法音流露,只是我們千生萬世錯過又再錯過。千錯萬錯都是我們自己提不起正知正念,所以迷惑受苦。我們這一輩子不能再繼續這麼苦下去了!我們每一生每一世交出了這個寶貴的學費——生命,每一生每一世我們投胎轉世、獲得生命,可是我們又不想覺悟,繼續的迷惑下去,就繼續的受苦下去。俗話說:「跌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再爬起來。」在我們交回寶貴的學費(生命)給大自然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覺悟,覺悟到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這樣我們才不會白交了學費,非常可惜。

 

「法」,有一種意思是指修行的方法、覺悟的方法、幫助別人的方法,但是這個地方講的「一切法」是指萬事萬物,也就是身心世界林林總總、形形色色的萬事萬物。我們講「萬物」,有時候講「萬法」,有時候簡單的講「法」一個字。對於真正信佛學佛的人,法不是僅僅在經本上,而是在萬事萬物當中,如果我們有正知正念,隨時隨地都是轉凡成聖、覺悟的機會。所以這是很值得我們來用心,一切法如果不是佛法,就會造成我們的煩惱。故說:於一切法生佛法想。

 

八、於一切語言法,生語言道想 

 

語言性空,語言跟事實是有一段距離,語言所表達的也只是事實的一部分而已。譬如我們說「桌子」,可是外國人不講桌子,他說「Table」。我們說「門」,外國人說「Door」。同樣一個東西,表達的方式不同,所以語言是空洞性。當別人罵我們很笨,我們說那只是空洞的名言,,不受影響。語言只是空洞的名言,如果你把它認真起來的話,你天天都會生氣。

 

九、於一切佛,生慈父想 

 

一切佛就像我們慈祥的父親,時時刻刻都是要引我們走向光明覺悟的。

 

十、於一切如來,生無二想 

 

一切如來所證悟的道理都是平等的,不會說那一尊佛覺悟的很高,那一尊覺悟的就差一點,是佛佛平等。不但佛佛平等,眾生都是平等。在佛教裡面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思想——佛跟佛平等,佛跟菩薩平等,佛跟眾生也是平等,覺性平等——這是講覺悟性,可以使他成佛的可能性(佛性),我們說人性或者是覺性,都是平等平等的。

 

從法的立場來看,佛的色身跟我們的色身一樣,是緣起、如幻如化、無常無我,所以佛到最後還是要示現:他在人間最後也是離不開生老病死,還是在演無常的戲碼。我們的身從少而壯、而老、而病、而死,雖然沒有覺悟,我們的色身是不斷地繼續在演生老病死、無常無我的戲碼。只要出現在這個世間,大家都一樣在演這一場戲,就看我們能不能保持正知正念。能夠保持正知正念的當下,我們就是引發了戒定慧的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