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無盡藏品講記

2013.11.4~10 桃園平鎮湧光禪寺佛七

 前言

 首先要感謝湧光寺住持明照師、淨德師及各位大德,每年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來這裡進修,為自己的生死大事下一翻功夫。平時大家有家庭事業子女,幾乎都是為別人忙,每年秋高氣爽來這邊靜心唸佛,也是湧光寺的慈悲,以及各位的善根福德因緣,所以在這七天當中我們好好的唸佛。

但是,為什麼我們在唸佛當中要講開示、講經呢?

因為《阿彌陀經》裡面有一句話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說我們萬緣放下,一心唸佛,單單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深度的問題、信心的問題。深度以外,還必須要有廣度。廣度也就是《觀經》裡面,佛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是廣度的問題。

像《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和這次要講的《十無盡藏品》,也是廣度的問題。學佛的人有深度、有廣度,就大不相同。所以想利用這次機會,和各位一起探討華嚴經的十無盡藏品。

剛才所念《觀經》裡面當修三福,我們簡單的理解一下。「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信佛學佛的人第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父母。

我們最近遇到一位醫生,這位醫生很高明,針灸技術很好。這個醫生沒有招牌,但是他是台大畢業的,後來自己去學中醫,很厲害。有一天,他覺得台灣的醫療不理想,那些當大官的都不用排隊,這老百姓等了又等,他覺得很難過,就去美國。在飛機上就和一位美國醫生坐在一起,這位美國醫生突然間生病了,全身疼痛,心臟幾乎要麻庳了,他趕快幫他針灸針了兩下。

到了美國,這個美國醫生就請他去醫院,專門對治那些疑難雜症,然後他就在那家醫院服務。後來他又去了加拿大,又有一堆人追到那裡去。後來他覺得累了,回到台灣鄉下一個地方,可是人家技術高明,沒有招牌,什麼都沒有,還是很多人去找他看病。

有一個年輕人聽說他技術高明,就去拜訪他。這個醫生看到這個年輕人進來,他就破口大罵:「你這個不孝子,我幫你醫好沒有用,連生你育你的父母親你都不懂得孝敬,你的病是不孝來的,我不要幫你醫。」這個年輕人說:「我錢給你,你就要幫我醫。」「我不是為了錢而行醫的,我是看你沒有孝心。」硬是把年輕人趕出去。三天後,這個年輕人被車給撞死了,所以當時在醫院的病人才知道為什麼醫生不幫他醫,因為這個年輕人不孝。

在這個社會上,子女為了錢殺害自己的父母、殺害自己的婆婆,什麼事都可以做。佛早就知道未來的眾生就是缺乏倫理道德、不孝敬父母,經典就有這種預言在裡面。所以我們唸佛的人第一個要度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然後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不要說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就是往生西方,反正我們做壞事也無所謂,一走了之;不是這樣子的。不管修持那一種法門,「持戒莊嚴,不犯威儀」是最基礎的。就像建房子,如果沒有打好地基,建再高也會倒下來的。

「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是發菩提心──發成佛的心、發度眾生的心。

我常常講,信佛學佛離不開眾生,我們對眾生什麼態度,我們學佛就是什麼態度。「六親眷屬、妻子兒女很煩很煩,都是來討債的」,如果你這樣想,你見到他們就討厭。在佛法來說,我們信佛學佛對人際關係要善於處理,就在人我衝突矛盾、挫折困擾當中,能夠以我們的福德智慧去感化對方,這樣子才能成佛。不是我在深山裡面打坐,眼睛一閉,眼觀鼻、鼻觀心,我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是必須在你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當中。

一個人不可能獨處,隨時隨地我們必須接觸到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眾生,這些眾生都是我最好的教授。所以,世界上最好的教室,就是你身處在任何環境當中,那就是最好的教室。那最好的教授呢?也就是你身旁對你恩恩愛愛、忘恩負義,這是最好的教授。

我們時時刻刻在身邊週遭可以看到「春夏秋冬」──十七、八歲是春天的;三、四十歲是夏天;頭髮白的是秋天;那些彎腰駝背、走路不方便的是冬天,這些都是最好的教材。時時刻刻在身旁折磨我們的,讓我們感受到世間無情無義的,在佛法來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成佛的。

如果你用一種困擾煩惱的心來看世界眾生,那麼這個世界眾生就是討厭的、煩惱的;如果我們以佛眼來看眾生的話,你就能悲心度有情。眾生為無明所覆,他的內心被無明煩惱佔住了,導致他不講道理、不合乎人性、不守倫常,那些行為不斷在身上出現,他很可憐。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以這個角度來看,這些眾生值得同情、教化攝受。

所以,學佛的人除了你自己身心以外,很重要的是隨時在你身邊週遭當中,來增長我們的智慧福德。

在課誦本常講「法輪常轉」、「佛日增輝」,法在我們心中轉,那麼佛才放光加持。你念阿彌陀佛,人家單單罵你兩句,阿彌陀佛沒了,脾氣來了,法輪沒有轉。你現在開車要去台北,開了一公里就停下來休息,再開,又休息,到何年何月才能到呢?不可能。所以要法輪常轉,法在我們的內心轉。

 發菩提心──發成佛的心、發利益眾生的心。我們念《心經》最後一句:「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意思是:「走啊!走啊!我們大家一起去啊,我們大家一起去那覺悟、光明的地方。」各位,我們念《心經》有沒有這種感覺呀?學佛的人不是單單為自己,而是為父母兄弟姐妹、一切眾生、法界有情。你的願有多大,你的福報就有多大。你單單想「我」,你的我相我執越大,你的福報就越小。

華嚴經裡面有七唸法門:唸佛、唸法、念僧、念施、念持戒、念眾生、念天。當然,這個「念天」不是到天上享受的天,而是彌勒菩薩兜率天。七唸法門,大家以為只有念阿彌陀佛,事實上還有很多方法,但是為了大家專心,我們還是專心念阿彌陀佛,比較容易一心不亂。

因為我看到《觀經》裡面有這句話:「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所以我特別選這部經《華嚴經‧第二十一卷‧十無盡藏品》。

什麼是「無盡藏」呢?沒有限量,無量無邊。在佛經裡面講這數目字很多很多時,就是用「無量無邊」或「不可思議」。不可以用語言去表達,那就是無盡藏。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除了要有深度,還要有廣度,那麼我們修十種道品,就能增長我們無限量的福德、無限量的智慧。我們求生淨土,有了這十無盡藏的功德助緣,那往生西方就沒有問題了。

「十無盡藏」,用通俗話來講,你有一座金山就不得了了,但你有十座金山,這些錢用不完,你可以佈施植福,你可以造多少福德、救多少眾生。現在我們湧光寺拆掉了,那你有十座金山,不要說十座,半座就可以建起來了。

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要記住,第一是深度,第二是廣度,這兩個如果配合起來,對求生淨土就易如反掌。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何等為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這是廣度的問題。第一個是信藏,第二是戒藏,然後慚、愧、聞、佈施、智慧、正念、持藏、辯藏,底下經文就會一一去解釋十藏到底怎麼修怎麼學。我們信佛學佛的人有了深度、廣度,福慧圓滿,隨念就往生淨土。

「功德林」菩薩,這個名稱很特別,一般名號都兩個字,他三個字。功德林菩薩跟眾生結很深很深的緣,到處結緣,造了很多功德,但是他不去執著,所以他的名稱叫「功德林」菩薩。就像深山的森林樹木,人就喜歡在那裡,呼吸新鮮的空氣,而樹木也不會說我製造氧氣給你們,你們要好好尊敬我,樹木沒有這個念頭。樹就是在那裡不斷把世界的廢氣吸進來,光合作用以後吐出氧,來提供我們人類生存。

各位,我們前面是山子頂公園,千萬不要太陽還沒出來你就在那邊跑步,因為太陽沒出來前,樹木不會吐出氧氣,要等到六、七點才吐氧氣。

人家就問菩薩:你是怎麼修的,怎麼修得那麼好那麼莊嚴、智慧圓滿?於是功德林菩薩就回答這個問題了。他回答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大家想要知道的,是眾生必須修的學分。功德林菩薩所說的這些道理,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過去的佛菩薩這麼說、也這樣修,現在也是如此,未來的佛菩薩也是如此,未來的佛菩薩想要成佛,也是必須修這十種無盡功德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