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有一個老師,他的學生有一個很可憐,父母親離婚,媽媽跑了,爸爸忙著工作賺錢,沒有時間管小孩子,小孩子有一頓沒一頓的,甚至會偷人家的東西,讓老師很頭痛。「師父!我們班上有個孩子會偷東西、講髒話,身體又不洗澡,全身很髒,怎麼辦?」

我說:「你在他頭上摸一摸,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說:「我是在家人。」我說:「沒關係,我已經授權給你了。」

結果他真的每天帶一個飯包去給孩子吃,跟他溝通,教他洗澡、洗手、指甲剪一剪,然後就摸他的頭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小孩子有飯吃,你摸他頭也沒關係。

就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師父!有效果喔。」我說:「當然有效果。佛法僧不可思議!你相信,就會有效果。」

你以後遇到不乖的孩子調皮搗蛋,你記得摸摸他的頭,「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佛法講信根,你深信佛法僧三寶的威德,它就會有效果。

我們深信佛法僧還不夠,還要深信因果,你種什麼因會得什麼果,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是永遠跑不掉的。你種了惡因,你逃避不了的,你就是要受惡報。但是,我們眾生畏果不畏因,有果報現前的時候,心生恐懼了;菩薩是畏因不畏果。我們要做壞事的時候,什麼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菩薩就不同,菩薩很小心,我現在所做的事如果有一點點不好的話,將來是逃也逃不了。所以菩薩是畏因,眾生是畏果。你如果還有一點點僥倖的心理,認為我做了壞事,我拜拜佛就沒事,錯了,不是那麼簡單,因果很可怕的。

因果,就是你日常生活起心動念、點點滴滴累積下來以後,它變成習性,這個習性是「江山可改,本性難移」,一旦養成習性以後,那是非常難改。我常常講,我們信佛學佛的人這輩子一定要修到成功的,不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是這麼高大的目標,這輩子要修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發脾氣。假如我們的脾氣已經累積一百分,今天你發脾氣了,就利上加利,變成一百二十分。明天你再發脾氣,那個惡習的力量就變成一百五十分;再發脾氣,變成兩百分。一百分都這麼難斷了,兩百分更難斷。

所以你不要說要修到明心見性、修到有神通,不要想得太天真了。我覺得這輩子我們時時刻刻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有理的、無理的,第一個「要打理事情之前,先打理好我們的心情」,平心靜氣地瞭解事情的真相,在冷靜當中想出辦法來應對,那麼這個就是你在學佛。如果你隨著你的感覺,我不高興,拍桌子、瞪大眼,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人家也不高興,事情就更難辦了。

你發一次脾氣,你的身體一定會生病,你的五臟六腑、免疫系統整個運作受到傷害。一個人有沒有福氣,你看他的臉,滿面春風、不隨便發脾氣的,這種人是有福氣的人。你想招財引寶的話,你要改變你的脾氣,不能急性子,說話橫衝直撞、理直氣壯的。理直要氣和,和氣才能生財。如果你不改個姓,動不動就怒目相視,那不能聚財。

這是讓各位瞭解,習性就決定命運。什麼事情來,都要平心靜氣、冷冷靜靜的用理智去解決。

五根當中的信根,就是信仰三寶;信仰因果業報輪迴;信仰佛陀所說的,人是千差萬別,簡單說就是聖凡的差別。一個人如果不讀書,就庸庸碌碌過一輩子;如果從小有機會讀書,受好的教育,加上宗教的薰陶,有知識、有學問、有道德,氣質很好,命運就大不相同。所以我們要相信因果業報輪迴,在因果業報當中不斷修福修慧,就能轉凡成聖。如果我們就隨命運浮沉,不想去修學,過一天算一天,那就永遠在凡夫俗子的圈子裡轉不出來。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就是不希望生生世世迷迷糊糊、愚愚痴痴的過日子,要把那些愚痴、惡習、惡念斷除,那叫作轉凡成聖。

要轉凡成聖,怎麼辦呢?《阿含經》裡面有句話很有意思,叫「見空成聖」。我講的「空」不是空氣,也不是空空洞洞的空,是空性。見到一切法的空性、本性、無我性,這種人叫作聖人。佛陀告訴我們要修五根,其中的信根就是相信三寶、相信因果業報,還要相信佛陀所說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見到一切法的本來面目。

我們因為不瞭解諸法空相,所以在四大五蘊和合的身心當中,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我,這叫身見。身見,有的時候稱為我見。有了我執我見、有了身見以後,我們就想維持這個可貴可愛的自我生命主體。要維持生命主體,我們需要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來顯出我生命的價值。財:我生命當中擁有這麼多的財富。色:擁有嬌妻美妾。名:當上立法委員、國大代表、里長、鄉長。食:每天要吃山珍海味,讓我的生理吃得很痛快很享受。睡:累了要很好的空間睡覺,要睡彈簧床。

我們希望生命主體永遠不要消失,這個叫自體愛。有了自體愛,就會有境界愛——財色名食睡,這些都是我們爭取的、追求的、擁有的,是生命當中重要的內涵。在我們眾生的心目中,生命是第一;財色名食睡也是為了要讓我們的生命更豐富。我們每天都是為了豐富這個生命,所以我們追求財色名食睡,讓自我感覺很滿意,突然有一天我們的六親眷屬、親戚朋友死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想到人會老會病會死,趕緊的在宗教上想找出答案;我給它一個名詞,叫露水道心。

早上四、五點有露水,太陽一出來,露水沒有了。露水道心——某某人死了,你難過個兩三天,過了又好像沒這回事,你的心又是在財色名食睡上下工夫。經典上怎麼講?叫末法,法是擺在財色名食睡的最後最末。因為有親友往生了,才激發你一點點道心,可是這個道心一下子又被財色名食睡淹沒了。

末法時代,億萬人修行,無一得道」,這句話聽過嗎?你就以為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沒有一個人得道,那我們就不要修了嘛,反正再怎麼修都不能得道。第二句說「唯有依唸佛得度生死」,那一般人就解釋為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得度了。我的看法不是這樣子。

「唯有依唸佛得度」,是說一個人每天過著五欲的生活,你沒有感覺身邊週遭不斷在變化,許多親友老的老、死的死,那我們有這個善根,我們就會去研究經典,瞭解人生的意義,我們把財色名食睡視為只是維持生命的需求而已,讓父母妻子兒女能夠生活有著落就好,不要去追求全世界都屬於我,然後我又不能享受的財富,沒有這個必要。我們需求的不多,但是想要的是無窮無盡,所以人生會產生很多的苦惱。你去追求你這輩子用不上的財物,追求來去保管它,最後死的時候,人在天堂,錢存銀行,子孫對簿公堂,這樣划算不划算?不划算。

所以「唯依唸佛得度」,不是說單單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不是這個意思;這是說你只要有一點覺性的人,你就能得度。佛者覺也,佛是覺者。

眼前的各位,你們不在家裡享福看電視,你們放棄世間五欲享樂,來到這個地方打佛七,你們已經得度了。你們有這個覺性,來到這個地方盤起腿來痛得要命,演講不曉得什麼時候結束,不得不坐在那邊,又不敢動,如果沒有一點善根、覺性,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會來。所以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善根有覺性,你們都可以得度。你已經覺悟到生命的無常,分分秒秒一直在逼迫我們走向老病死的終點,你非得趕緊用功不可,再怎麼苦我都要來唸佛誦經。然後,這裡的素菜又很好吃,吃素很健康,外面的油很多問題。所以能夠來到寺廟,我都把他看作這些人已經得度了,我的看法是這樣子。只要你肯來這裡唸佛,真的是不於一佛二佛三佛而種善根。

五根的第一個是信根,然後還有精進根、念根。念根,唸佛也是一種;念僧、念受、念心、唸法,這是念。你時時刻刻去注意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動作、自己的感受,這是念根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四念處所說的。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下午再詳細解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