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分成兩大段,前面十六分是講到般若道,悟到法空性。在我們一般修學的人,也就是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見到諸法的空性,一般人說開悟了。那是不是開悟以後就沒事了?就大事已畢呢?在這部經來講的話,還有一個叫做方便道。前面是般若道,那證到法空性以後,開始要忙於嚴土熟生。所以,不是說一個開悟的人他所有事情都完結篇了,證到般若道的法空性以後,要重新來發勝義菩提心。

 

最先我們講到的是發世俗的菩提心,就是以我們凡夫之身來發願利益眾生,把生命的價值定位在於跟一切眾生來成佛,最初還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證悟以後,我相、人相、眾生相沒有了,還是要再發一個勝義的菩提心。

我們可以看印老的講記,就是談到方便道。我們談修行的話,就是講到發心、修行、證果三個部分,那前面般若道講的是發世俗菩提心,現在方便道是講的是發勝義菩提心,所以這個經文跟前面經文非常類似。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跟前面須菩提所問的文句一模一樣。就是說,證到法空性的菩薩,還是一樣要重新再發勝義菩提心沒有一個能發心的我,沒有一個菩提心被我所發,這個時候這種發心就是勝義菩提心,跟前面世俗菩提心不一樣。世俗菩提心是飄浮不定,勝義菩提心是定下來了,永遠不退。

 

那麼佛就來回答了,回答的文句跟前面是一樣。前面是把眾生分成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這個地方是以一切眾生就包含了。真正的發菩提心是這樣的: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我們讀金剛經心經,配合起來讀的時候,就可以了解佛法最究竟的一定是空、去我執我見。所有的善事、所有的修行,只要是貼上的標籤,最後終究是變成煩惱。發心利益眾生也是這樣,如果有絲毫的一個」、一個眾生被我所度、或者是我有一個什麼法門去利益眾生,「我」我所不空的話,那就達不到佛菩薩的要求。

 

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告訴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雖然一切眾生不可得,但是我們還是要發這個心約世俗來講就是滅度一切眾生約勝義諦來講,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是沒有眾生可度,也沒有一個能度的眾生。

 

我們回到現實人生當中,譬如說在家庭裡面,先生想「我對太太做這麼多,太太對我不好」,太太說家事這麼多,我做到累得要死,先生對我很不客氣」,都是有的話,就很容易起衝突,是不是呢?我們做點什麼事幫助別人,老是覺得說我幫助人很多,別人為什麼回饋我這麼少,煩惱就來了。本來是好事,最後就變成煩惱。

 

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我們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話,你去幫助人,最後三方面都會受傷害,三方面都是煩惱痛苦。那如果是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雖然一切善惡不可得,我們還是去做善事,但是不去執著,不會因為這個善事會得到什麼果報才去做,是很自然的我做該做的事情而已。然後事情做完了也不會去掛記在心,事情在做的當中也沒有煩惱,這就是最高明的。

 

所以,真正的發菩提心,也就是不斷的利益眾生,但是沒有一個念頭說我在利益眾生、眾生應該怎麼樣回饋我,這是真正的發菩提心。所以這段講到明心菩提,第一個就講真發菩提心一定要跟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相應,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

接著來看分證菩提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這是講到釋迦牟尼佛過去的一些心路歷程,過去燃燈佛來幫佛陀授記。就是燃燈佛從山上下來,釋迦牟尼佛看到地上很髒,就用自己的頭髮來佈地,讓燃燈佛踩過去,後來燃燈佛幫他授記。那一般人就想,燃燈佛來授記釋迦牟尼佛,是不是有什麼密招單獨傳授給他?釋迦牟尼佛是得到這個密招以後,他才能成佛嗎?所以,就以佛過去證得菩提的經驗來問須菩提:我那時候是不是燃燈佛有什麼法給我?然後我得到什麼法,我才證到無上菩提?

 

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以他證到空性的人來講,他說: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修行的過程中,靜坐也好,修止觀也好,往往我們就想我見到光,見到佛菩薩放光加持,見到佛菩薩幫我灌頂,或者是看到蓮花、聞到香味。一般人都會有特殊的經驗,見到奇奇怪怪的境界,然後以這些境界來炫耀自己的修行的功夫。

 

真正一個修道的人,他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在證悟的過程中能所雙亡,沒有主觀的我、客觀的真理也不會說我信仰的教主來幫我加持,讓我得救、讓我解脫。證悟,只是見到一切法的本來面目。所以,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不是說見到宇宙的本源、或者是一個創造者、一個萬能的神,不是。學佛的人如果是在修行的過程中見到什麼,有所執著的時候,那叫做走火入魔。

 

所以我們一再強調,信學學佛並不是一種偶像的崇拜,也不是權威的依賴。我們總覺得我能力很小、能量很小,所以我們想像宇宙間有一個萬能的神、萬能的創造主,這個萬能的神來拯救我,拉我一把,被我依靠一般人都有這種想法,這個叫做偶像崇拜、權威依賴。

 

因為眾生脆弱的心靈,在生死大海當中總想抓到一個什麼來依靠,做為生命的依託、依賴,有了這個得好像就有安全感。譬如我們到一個荒郊野嶺的地方,自己一個人怕怕的,如果有伴的話好像比較好一點,是不是?不管是大人、小孩,反正有一個人給我們拉著手,在荒郊野嶺的黑夜,我們就覺得比較不怕。總要抓到一個什麼。

 

眾生因為對生死不了解,對身心世界有某一種錯誤的認知,總想抓到一個什麼來做為依靠,這種依賴的心靈始終很難以去轉迷為悟。那在一個信佛學佛者的話,要訓練我們一種很獨立的人格,面對生死,面對人生的一切一切。解決一切問題的核心人物是自己,而不是說我去另外找一個人來幫我的忙,找一個能力很強的人拉我一把,不是這樣子的。佛陀要訓練我們,對內在的身心、外在的世界做一個徹底認識,有正確認識的時候,問題就解決了。不是去尋求一個外來的什麼來幫我解決問題,是完全發自內在的,對自我身心以及外在世界正確的理解,問題就解決了。

 

這是講到我們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執著。所有的執著當中,最大最大的執著就是我執,執著五蘊和合身心當中有一個永遠不變的靈魂,叫做」,這就是我們一切問題的核心點。學佛的人如果對這個核心點沒有一個突破的話,那真的是沒完沒了,我們就會尋找很多很多的方向讓這個「我」來安頓——依世俗來講,我們會蒐集許許多多的古物來把玩,滿足心靈上的不安我們會用種種的刺激,肉體的吃喝唱跳,眼耳鼻舌身意種種的刺激,來讓這顆心暫時得到安頓、麻醉我們也可以藉由宗教的,譬如說宇宙的一個創造主,依賴他、依附他就這麼解脫。

 

這些都是內心不安的表現,他必須抓到一個東西來安頓。就像那個猴子,猴子手裡拿著東西,眼睛又往外看看有什麼好拿的。牠手裡拿一個東西拚命吃,眼睛又往外追尋有什麼東西,始終就是在抓一個東西,不然牠覺得不好。我們人也是這樣子,有我執的時候,無論是權力、地位,或者信仰上的一個創造主,總是要抓一個什麼。但是金剛經一再強調,你走這個路走不通的,你必須真正去對自我身心做如實的理解、證悟。

 

我們這個最原始的執著,叫做自性見。自性見在我的身心上轉,就叫做我執在法上轉就叫法執。沒有自性見的人,才是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佛陀已經破自性見,生命的束縛沒有了,他不會再退成凡夫了,也不再退成二乘。所以燃燈佛佛才去授記他,授記他在幾千年幾萬年以後會成佛,就叫做釋迦牟尼佛。

 

各位!你受持金剛經也好,受持其他經也好,你現在這樣受持,在你的八識田中就種下這些種子。這些經文你每天把它唸一遍、兩遍,研究、思維,或者是其他的經典把它背誦,八識田中種下了,每一生每一世、每一生每一世這個菩提的根就慢慢的發芽,百年千年萬年以後,各位就是一個聖者。或者三大阿僧祇劫褔慧圓滿了,也是可以成佛。

 

外國人常常問:你們的佛像怎麼這麼多?我說越多越好,表示越多人成佛。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佛。如果佛單單只有一尊的話,那我們沒有希望,我們不用成佛了。學佛學到最後是平等,跟我們信仰的教主是平等的。就像學生他論文通過了,口試通過了,他也是博士。世界上的博士不是一個,是很多很多,學分通過了就是博士。我們智慧的學分、褔德的學分、悲心的學分不夠,叫做菩薩真正悲智圓滿了,也是叫做佛。十地菩薩之後有等覺、妙覺,然後成佛。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這句話值得我們來研究一下。如來並不是得到一個什麼祕招才成佛的,他是對身心世界徹底正確理解的人,所以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有些地方寫如來,即乘如實之道而來」。我們凡夫是乘無明道而來,迷迷糊糊的來投胎轉世。那如來不是,如來因為對身心世界的真實相已經通達證悟,不再迷惑了,所以在生死當中是一個大自在者。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那如來是不是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被佛得到呢?沒有。你如果去想像說佛得到一個什麼才能成佛,錯了。佛只是真正理解身心世界如實相的人,他就是自在的。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譬如颱風天晚上停電了,你在暗暗的教室裡面動彈不得,因為你看不清方向。假如在這個黑暗的空間裡面,有一個人很調皮搗蛋,突然他說:好像有一條蛇」,請問會不會馬上引起恐慌?一定會恐慌。那麼要解決恐慌的方法,一個就是念咒,我們念什麼咒讓蛇不要咬我,咬別人好了。(這是一個笑話啦。)我念咒,用這個咒把蛇趕走,這是驅蛇的咒。或者我信仰的是上帝,我念哈里路亞、耶穌、聖母,我也可以這樣。那信佛的也可以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請問有沒有解決這恐懼?沒有解決!

 

你念得再怎麼虔誠,你總覺得說有一條蛇在那邊,你執著有一條蛇在,而且你會想像更多——蛇咬到我的話,我會中毒,我的腿就斷掉了,就會爛掉、就要切掉,我會失去父母兄弟姊妹,財產什麼都沒有了,中毒死的時候一定是很可怕……你想得很多很多。想像得越多,懼怕就越多。不管你是念所信仰的宗教聖者的名號,或者是持咒,或者你去觀想蛇已經蛇跑掉了,事實上蛇還在那邊,你的恐懼會消失嗎?不會的。

 

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什麼?打開手電筒,燈光一照,看清楚它,原來是繩子,所有的恐懼消失了!最聰明的方法是打開手電筒,看清原來不是蛇,蛇的概念沒有了。因為平日我們已經養成概念:被毒蛇或百步蛇咬到的話,走一百步就會毒發而死。現在徹底了解這是一條繩子,不是蛇,恐懼沒了。

 

假如這個持手電筒的人他了解是一條繩子,他跟大家宣佈說這裡沒有蛇,大家還不相信,明明是蛇,為什麼說沒有蛇?然後這個人還把這條繩子拿起來跳繩,其他的人會說:「哇!他有神通,他竟然可以用蛇來跳繩。事實上,他有沒有神通?他只是正確認識那是一條繩子而已,我就是利用這個繩子來跳繩,很平常的事情嘛。但是其他認為那是蛇的人,就覺得這個人好厲害喔,怎麼把蛇拿來當跳繩,這個人有神通。

 

佛陀所做所為的一切一切,在我們凡夫的境界會覺得佛有神通,但是佛根本他不說我有神通,他沒有這個概念。佛只是如實的去了解諸法如實有、諸法如實無,那我們眾生就是不能了解諸法的有還是無,所以我們產生了問題。我們以為那條繩子就是蛇,然後想像被蛇咬到的那種後果,那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徹底了解那不是蛇,而是一條繩子,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把手電筒打亮的人,我們說這是一個覺者。釋迦牟尼佛就是在娑婆世界裡面,他已經把生命的燈打亮了,他了解身心世界的如實相。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了解諸法的真實義的人,不再被一切萬法所矇騙的人,我們稱為如來。

 

達摩祖師來到中國的時候,他講過一句話很有意思,人家問:祖師啊!你來中國做什麼?他說:我就是要找一位不被萬法所蒙蔽的人。那我們就是被萬法所蒙蔽,我們看到的形形色色、男男女女、貧富貴賤種種這些假象,我們被這些假象所迷惑了,被它所騙了,被騙得團團轉,非到黃河不死心,到最後頭破血流,才覺悟自己過去真的是一塌糊塗。所以年紀越大的時候,為什麼慢慢就會捨掉很多的執著?越來越成熟了。

 

這是講到解決問題的一個根本辦法,就是認識問題、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而不是去想像問題、擴大問題。這個問題是如何,你就是如實了解它,剛剛好,不增不減。你正確的了解問題,問題就解決了。那眾生的問題是我們被萬事萬物所矇騙,被自己的肉體騙,被身心世界騙,被外在的一切騙了,造成我們心性上穩定不下來,處理起來都是錯誤的。

 

如來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又會去想那是很多還是很少、質量好或不好、數量有多寡、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個地方跟第十四分講的一樣,是法無實無虛」,用這樣來形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境界,是超越了我們一般人去認知事物的三個條件——存在的有無、質量的好壞、數量的多寡。譬如說我們慧炬雜誌社在建國南路,它的面積有多大、桌椅有幾張、人數有多少、成員水準高不高。第一個是存在的有無、有沒有這個團體,然後他成員有多少、裡面的素質高不高,這是我們認知一件事情的方法。再譬如說這件衣服,到底有沒有這件衣服、衣服質料好不好、有幾件、尺寸大小。

 

這個地方用無實無虛」來形容,就是說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想像成是一個實在的一個什麼,或者是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的,執著有、執著無,都是錯誤的。也就是心經所說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就是代表存在的有無。

 

你不能用有或無、實或虛去了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是一種實證的境界,這個實證的境界當中不是說有一個能證的我、所證的什麼,沒有能所,超越能所,所以說:無實無虛。因為眾生講有就是實有,講沒有就是空、斷滅空,這是邊見、邪見。但是一個聖者他不會有這種偏見的,不會去執著實有或者是執著實無。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我跟各位講過,這句話對我受用很大,也許對你來講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在你修行到某一個階段的時候,你會覺得原來這句話這麼好用。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出家三十幾年以後,我才知道這個是真正我們主修的一個項目。剛出家就先背心經、大悲咒,幾個小時內都會背了,可是出家三十幾年了,有一天才悟到我們主修的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為什麼剛剛念的時候不覺得呢?要經過三十幾年,突然間才知道我們修學一切法門,一定有它的主修跟副修。那所修的一切法門裡面,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要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經過幾十年以後,這句話才給我一個啟示:所修一切法門,不管什麼法門,你再怎麼修,如果你的我相越來越大,我執越來越多,就要檢討自己了!所以,一定要照見五蘊皆空,苦才能解決,問題才能解決。你念再多的咒、念再多的經、背再多再多的經咒,那都是屬於副修。就像我們在學校念書,副科不及格還可以補考,主科不及格的話就是被當掉了。學佛也是這樣子的,我們的主修就是通達諸法的如實相。

 

對諸法的如實相,不可以執著為實有,也不可以執著為實無。所以說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能夠通達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個就是華嚴經裡面說的: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

 

在眾生的心境裡面,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好的我想要,不好的我排斥,我們的心始終都是在向心力、離心力這兩股漩渦中這麼轉轉轉,轉不出來。那通達一切法無實無虛、通達諸法如實義的人,我們說這是一個聖者,在聖者的眼光來看,一切法都是在實實虛虛、有有無無、聚聚散散的一個過程而已,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

 

所有一切的存在,你能想像到的,有形的無形的一切,只是一個因緣的聚會、離散的過程,不斷的聚合離散、聚合離散的過程。如果換一句話來講,就是一切法沒有終點,一切法都是在一個過程,在聚散的過程。問題是我們以為一切都是在終點了,所以我們悲哀,我們恐懼。

 

人離開世間的時候,叫做逝世、死亡,好像生命就到這邊為止,所以我們會痛哭流涕。佛門中不說死亡、逝世」,往生」,因為這個不是終結點。生命沒有終結點,不是說到這邊死掉就都沒有了。死掉,你看這個多難聽!佛法裡面不這樣子講,講往生」,你看多好!

 

各位!我死後我會往生哪裡?西方、東方?還是南方、北方?我會往生高雄。高雄比較熱,家裡不必準備這麼多衣服,這是很實在的。我的願力就是要投胎到比較熱帶的地方,寒帶地方我覺得身體上不適應。我比較適應南部氣候,到南部去就覺得熱起來很舒服到北部一冷起來,尤其住在深山裡面,那個冷真的是冷到要打坐都凍僵了。

 

我發覺世界上的創教主都是出生在熱帶地方,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這麼熱的地方,默罕默德也是在中東熱帶地方,他在這個地方生活簡單,不必準備這麼多的衣服、暖氣什麼東西一大堆,生活很簡單、儉樸,他就可以維生。

 

就是說,包括我們的生命,一切一切都是在一個過程。高速公路有起點跟終點,萬事萬物沒有終點。它有一個起點,因緣聚會的時候它開始出現,因緣結束的時候,我們說它結束這個型態,但是,它以另外一個姿態出現了。

 

譬如這菊花多麼漂亮,可是法會結束了,它不叫做花,叫做垃圾,它還是存在啊。把枯萎的花拿去作堆肥,它叫做肥料。堆肥放到種花的地方,提供它養分,慢慢地它就又開出花朵。所以,什麼是它的終點?什麼是它的起點?剛開始開花,我們說是起點法會圓滿結束了,我們丟掉它,它叫作垃圾它不是沒有,還是有,還是存在,只是改變了名詞。然後腐爛變成堆肥,又來一個開始,重新又是開花結果。

 

所以一般講花開花謝」,沒有人說花死掉了,沒有人這麼講的。花謝了,果實就長出來果實掉到地面,果實沒有了,變成種子種子在泥土裡,開始冒芽了。我說果實不見了,但它是變成芽芽不見了,它又會變成一棵茁壯的樹木,樹木又會開花又結果。所以我們說花謝了——果實去謝謝這個花,因為你謝了,才有果實。種子又謝謝果實,果實爛了,落在泥土裡,種子才有機會發芽。樹木也是謝謝種子,它才變成茁壯的樹。

 

宇宙間的一切一切,都是這樣子生生滅滅、生生滅滅。那我們之所以痛苦,是為什麼呢?因為執著實有實無,有就是好像是永遠不變的我,永遠如此的有,這種實存感就造成我們很大的困擾。學佛的人透過止觀,去觀察存在的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看起來好像有這麼生生滅滅的現象,但是在一個聖者的眼光來看,是如幻的生、如幻的滅,沒有實在的生、沒有實在的滅,但又是生生滅滅。這個生滅是宛然畢竟空,而它又不是斷滅,它又是繼續的存在,只是不斷地改變型態、作用,不斷改變。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個過程,都是我們眾生因為執著實有實無,就會被這個過程擾亂情緒、擾亂思緒,然後痛哭流涕、悲歡離合,眾生就是這樣的毛病。

 

學佛的人了解到存在的一切都是一種過程所謂過程就是還有改變的機會。譬如這朵花長出來了,它的品種不好,我把它剪來插枝,或者加上一個什麼因素,它可以改變,因為它不是固定的如果是固定的,它就永遠不能改變。世界上有沒有不改變的東西?沒有。

 

佛法講因緣觀有這個好處,一切都是可變性的,一切都是在改變的過程中,只要我加諸一種因緣的話,它可以變好的如果不小心去照顧的話,它也會變壞的。像我們這個肉體也是空性的,你大吃大喝,亂吃東西,傷害身體,它就生病了;如果你吃東西有節制,有運動,調節身心,它就會健健康康。為什麼呢?因緣決定一切。因緣當中,每一個人的主觀意志作用,占很重要的地位。雖然一切是空,我們的人格意志還是有它的作用,不能說沒有。我們無量劫養成的一種習氣,它就會有這種人格的傾向,不能否定它。

 

所以佛法講的空,不是說一切都沒有,而是說一切都是在繼續變化的一種過程。在這個持續變化的過程裡,我們如果很武斷地把它切斷,說它就是這樣子,那煩惱就來了。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要通達無實無虛,才能夠去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都在演變給我們看,看什麼呢?看一切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一切都是無常變化。所以一切法都在演真理給我們看。

 

萬法都是在演變無常無我的真理,只是我們心很粗,粗心大意,所以幾千萬世、幾億萬世我們看這些法生生滅滅,我們心境隨著這個生滅打轉,愛憎、取、捨,然後起煩惱、造業、受苦。現在我們了解原來一切法都在演戲,都在演苦空無常無我的戲。各位想不想看這場戲?在身上就看到了,前幾年頭髮黑黑的,現在頭髮白白的,眼睛也老花了。我今年六十四歲了,從今年開始戴老花眼鏡,度數很淺頭髮也慢慢白了,要跑要跳也不如年輕的時候,在自己身上都看到這些無常無我,掌控不了的。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

 

一切法皆是佛法那善惡也是佛法嗎?你說那麼做壞事的人他不是也在演佛法嗎?善惡不分了,那也不對!就有人問我這個問題:一切法是佛法的話,那殺人放火也是在演佛法嗎?也是佛法!為什麼也是佛法?因為因緣果報。

 

雖然一切是空,但是因果是宛然的。他殺人放火造了惡業,他要受這個惡報。這個惡報不是本來有的,是因為他動了惡念,有社會因素、家庭因素造成他做這個事情。他會做這個事情不是單獨一個原因,也是很多條件排列組合,才造成這個壞的事件。所以也是因緣生因緣生也是空性,也是空性不可得所以我們說它也是在演飾佛法,演因緣生法,只是他演的這個會傷害人、傷害自己、傷害家庭、傷害社會。

 

所以,我們講一切法是佛法」,那是從一切法的本性、空性來看,因為一切都是因緣生的,沒有單獨的、獨立的一個什麼事件。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現實人生的一切一切,這一切法是在某一個時空當中,受某一些因緣條件的排列組合,它有這麼一個現象,我們給它一個假名。舉個例子來講,把很多的石頭、泥沙、鋼筋,還有木工、木匠、建築師,把這些條件聚合在一起,然後按照建築原理施工,這個時候原有的建材不叫建材,叫做房子了。你可以不叫它房子,叫樓閣、別墅、或者是涼亭,可以按照它的大小形狀取各種名字,假名為一個什麼。

 

也就是說,存在的一切都是一個空洞的集合名詞。集合了許許多多的建材、人工,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房子,這個房子就代表了多少的條件因緣,它只是一個空洞的集合名詞而已。存在的一切都是被假名來做為一個代表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