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卷十三 菩薩問明品第十13)

我們繼續看華嚴經第十三卷,菩薩問明品第十〉。

問明品裡面,也就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有大智慧的文殊菩薩他來替我們請教許多的菩薩,問了許多問題,都是大家急著想了解的問題。首先文殊菩薩就問覺首菩薩,說:

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往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

這就是問到:佛法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有眾生都有靈覺靈知的佛性,佛性是平等,眾生都可以成佛,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可是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所看到的眾生却是千差萬別。

第一個問題,「往善趣往惡趣」:眾生投胎轉世了,有些到人天善道,有些人他有佛性,為什麼又會墮落到惡道?到地獄、餓鬼、畜生呢?

第二個問題,同樣是投生在人道有些人五官端正、相好莊嚴,諸根圓滿那有些人六根有所缺陷眼睛瞎了,耳朵聾了,嘴巴不能講話,手腳行動不方便,殘缺不全。這是六根方面大大不相同。那有些人聰明智慧,衣食無缺有些人頭腦不好,沒記性,馬上讀馬上忘,沒有辦法記憶。甚至嚴重的就是失憶症,忘記自己是誰,這個就是他的第六意識意根有問題了。

第三個問題受生有同有異,有各種不同的福報。以人道來說,同樣是受生做人如果生在非洲多可怕你受生在亞洲沒有什麼戰爭同樣是亞洲菲律賓一天到晚颱風每次颱風就來到菲律賓它是首當其衝那麼颱風到了台灣大部分都是徧離了逢颱必彎叫做台灣這是台灣人的福報所以受生的地點、長相福報種種的不同

再說我們看看比較落後地方的人貧窮地方的人他的長相五官就比較差所以說有端正醜陋差別。有些在高原地帶他靠殺牛殺豬宰雞宰羊這樣過日子那個面相就很可怕。那平原吃素的民族吃素的人慈眉善目的這個就是端正醜陋,與他的地理環境飲食習慣文化水平有關係所以一個人必須受教育有了教育知道約束自己的身心走在道德的正道上他所招感的六根就大大不相同 

然後,就我們人來講的話苦樂不同有些人很有錢可是愁眉苦臉的不快樂有些人也不是很有錢他每天快樂過日子心境大不相同

有些人很有錢很有錢可是就悶悶不樂,為什麼?依佛法來講前輩子很肯布施可是布施以後又後悔了———我如果不布施我現在可以存很多很可惜啊我當時怎麼這麼笨布施出去又後悔了所以這輩子雖有大福報但是他始終悶悶不樂如果是前輩子隨喜布施有就布施,歡歡喜喜的布施這輩子就衣食充足快樂過日子所以這個都是有原因的 

接著就說業不知心心不知業」。我們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業力所創造的可是業力我們看不到業不是一個具體可見的什麼它就是由我們的心去起心動念發出於口就造口業心動不如行動你就這麼去造作身、口、意業三個具足了那麼造成對方的傷害或使對方身心受到利益善業惡業就這麼形成可是心又不知道業業又不知道心

也就是說我們眾生糊裏糊塗造了業也就糊裏糊塗受報受了報以後才警覺到怎麼會這樣子又不能反省自己不能檢點自己的心性這個就是眾生輪迴輪迴就是說我們眾生不斷的惡性輪迴造業受苦以後就越起煩惱起煩惱以後又造業造業以後又受苦惑、業、苦是不斷的惡性循環不知道覺醒所以這個地方說心不知業業不知心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就是無明壟罩著我們的身心這個結打不開 

覺首菩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佛陀說法第一個說諸行無常———從時間去觀察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一個過程一切一切不是站在終點沒有萬事萬物沒有終點還在變化譬如現在十個人賽跑你跑第一是冠軍第二是亞軍第三季軍那已經是定案了沒有辦法改變賽跑有終點就定下第幾名,但是一切法是沒有終點的這棵樹現在叫做樹被人砍下來就叫做木材木材把它剖成一片一片那就是木材行的木料木料經過木匠釘一釘叫做桌子桌子使用十年二十年你不喜歡了丟到垃圾堆垃圾堆經過腐爛太陽曝曬,變成堆肥料丟到菜園裡面長出菜來了一切一切都是這樣子不斷改變它的形狀不斷改變它的名稱這是從時間來看萬事萬物諸行無常

如果從空間來看一切是有主因有助緣一顆種子是主因助緣是什麼陽光、空氣、水,還要有人去除草、有人照顧這麼多助緣,然後它開花結果了如果沒有這個種子你天天澆水太陽曬也沒有用因為沒有主因這個緣就不成為緣這個就告訴我們因緣所生法來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

佛典裡面記載:當時舍利弗看到一個出家人很莊嚴他的身口意看來就令人肅然起敬舍利弗就問:你是誰的弟子你的師父講什麼法你怎麼修修得這麼好。」他說:「我的師父就釋迦牟尼佛他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一聽到開悟了 

佛陀來到這世間他常常用三個法印來說明世間的現象第一個是透過時間諸行無常」;第二是透過空間,說明諸法是有主因助緣產生的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一切是因緣生法 

那麼我們之所以會煩惱痛苦是為什麼?就是在萬事萬物的背後我們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一個體性、一個本性、或一個什麼那種實存感就稱為無明無明是沒有智慧當我們對自己的身心對外在世界的萬事萬物有某一種錯誤的認知這種嚴重的錯誤認知會導致我們貪瞋痴產生種種的煩惱那是沒完沒了一錯百錯 

所以,我們對身心世界萬事萬物要從因緣所生法去了解到現象界的一切是永遠在變化的過程時時刻刻都是在變化今天你好好的明天你生病了你現在好好的不發脾氣看到別人一下子動怒了很難保持平靜的心因緣所生法

佛陀在這個因緣所生法當中不會告訴我們宇宙的本源是什麼,不會說有了這個本源才產生這個現象佛陀說一切法以無性為性它根本就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什麼本體性但是世間的哲學宗教往往就告訴我們宇宙的萬事萬物背後有一個萬能的神形而上的什麼科學家就說有形而下的一個物質原子、分子、核子、J粒子……最近又講到一個名詞叫做上帝粒子

好啦不管是有形無形佛法怎麼講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那只是你的想像,透過想像去猜想、去假設的一個名詞,是一個空洞的名言,根本就沒有實在的意義。佛法裡面另外一個名詞很好,叫做戲論遊戲的戲,或者唱戲的戲、演戲的戲,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佛法是就事論事,一切只是因緣所生法,因的背後也有許許多多的因。 

世間的書籍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講起來就不得了,八卦以後產生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一百二十八……種種的一切一切。他認為這個世間有一個最初最初的東西,無以名之就叫做陰陽,一陰一陽就生萬物了。  

以我的看法,我是倒過來想,逆向去思考:一陰一陽,陰的本身是單一性的嗎?陽是單一性嗎?都不是。假設這個陰的背後有兩個條件才產生的現象,那背後兩個條件的背後呢?有四個條件那四個條件的背後呢?有八個條件。八個條件的背後呢?有十六個條件。依此推,那就無窮無盡了。陰陽的背後有許多的條件那背後的背後又有無限的條件就是說一切法沒有源頭,找不到源頭的。

一切世間的萬事萬物是互為因緣在這個立場上,我是主因,你是助緣在那個立場,你是主因,我是助緣。我到你家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所以華嚴經裡面說主伴圓融」,就是說一切法是平等平等,沒有那一個最重要。

就現實人生當中,你說什麼最重要?天天要吃飯、天天要睡覺很重要如果沒有樹木沒有氧氣,一分鐘你就活不了了。樹木吐出氧氣最重要,是不是。你說樹木很重要,如果沒有土地怎麼去長樹木?好,你有土地,老天爺不下雨,樹木都枯死了。所以世間的萬事萬物你說誰最重要誰最大沒有這回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萬事萬物是平等平等,互相扶持,互相互惠,自他增上,這是佛法的一種宇宙觀。

存在的一切沒有一個單一性、單獨性因跟緣之間,就是各個不同的條件之下,在時空的會合裡面產生了一個法的現象。譬如山上一滴一滴的水滴下來會合起來就變成河這滴水跟那滴水是不是親戚朋友呢也不是就是這麼一個因緣大家滴進去就會合在一起有一條河流了。一滴水一滴水聚在一起,慢慢從小溪變成河流,河流變成大河大河的作用就不得了了,船可以在上面航行,可以載貨大河變成載貨運輸的好工具河這麼大的時候你跳進去會死的河這麼大裡面有許多的魚

那有人去找黃河的源頭一直追溯追溯找到了只是一座山一堆石頭慢慢一滴一滴的水滴下來,源頭在那邊。好了你說某某山是一個源頭請問這個山會出水嗎?不會。黃河之水天上來啊天上的水從那裡來陸上蒸發的陸上的水又從那裡來你這樣問起來的話是沒完沒了

宇宙間的一切一切來無蹤去無影不見源頭可是世間人都以有限的心去武斷地說什麼地方是開始、是源頭形而上的就說是神形而下的就會說這是陰陽有的時候叫做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什麼叫做一?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你去假設這些名詞,是增加眾生的無明。

所以這個地方用河水來譬喻。「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是諸法因緣生,有因有緣世間就生,有因有緣就世間滅了,它是集散的一個過程。我們所看到現象界的一切,都是聚聚散散、聚聚散散。人跟人之間也是這樣子,見面了,大家在一起不錯啊,過幾天意見不同,走了,再見了。聚聚散散世間萬事萬物都是這樣子所以來了你也不要高興走了你也不要悲哀因為世間法就是如此。 

佛陀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因緣滅,那麼在因緣生因緣滅當下,我們要把握的是什麼呢?此時此刻,我該怎麼做,我的智慧才能增長,我的悲心才能增長,這是最重要的。在無限的時空當中,以我現在的年紀、我現在的體力,我剩下的歲月有多少,我該怎麼樣去用功努力求智慧,這個最重要。如果我們還是迷迷糊糊的,隨順我們的煩惱,動不動發脾氣,動不動口氣不好,那麼你的業力就不斷增長增長。所以最重要是我們的當下。

接著我們看經文: 

「智者能觀察,一切有無常,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
 
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暫停,念念悉如是。 

這個就告訴我們我們要解決問題第一個就要了解身心世界的如實相———諸法空無我永離一切相。世間的本來面目,不是我們所看到的———人有高低美醜胖瘦富貴貧賤不是你想像這樣子的。這些相的背後,沒有永遠固定不變的一個本體,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一切是空的,但業報不空,因果不空。這個人長成這個樣子,就是他的心胸狹隘,喜歡動怒,他的業報體就是這樣心胸很寬闊的人,心廣體胖。

一個人心胸開闊,能夠包納好人壞人都盡力去幫助他引導他,你有這種心量,你的長相就會改變。你不要以為這輩子我長得又高又大又魁梧、又好看又莊嚴,這是前輩子你修來的這輩子你喜歡動怒,講話口氣不好,慢慢你的身就會變。所以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這是說我們要小心了。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世間所看到的山河大地、萬事萬物,它本身沒有什麼美醜好壞,是以我們的心、我們的觀念為主。你的觀念是悲觀的,你看這個世界就是很悲哀你心裡面老是覺得別人不對勁、別人對我不好、別人態度不好、別人講話我不喜歡聽,你那個煩惱的心,你看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可恨的、可惱的、討厭的。所以這個心很重要。你用慈悲的心來看別人,他很可憐,他沒有智慧,他有業障,他才會這樣顛顛倒倒你用這種悲憫的心念,你會去引導他改善他要耐性啊

所以說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你用什麼心眼去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是你所看到的那個現象。同樣一個地方,你活得很快樂,我活得很煩惱,因為你的心隨遇而安,而我的心很煩惱。住在這個地方(元光寺)很冷,零下一度了,結冰下雪了,你煩惱了。如果你想:難得啊這個地方百年來一場瑞雪,我們有這個因緣看到。人家要開車去看什麼雪,我們坐在這個地方就可以賞雪。

無門禪師怎麼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所以佛法一直講因緣佛法不是唯心論,也不是唯識論,也不是世間說的唯物論,也不是世間宗教所說的唯神論,神來創造一切。佛法說一切是緣起論你用什麼態度你就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態度決定生命的高度格局注定生命的結局

這個是讓我們了解到我們不能改變地理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對我的態度觀念,我們要改變自己啊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世界。改變我們的心態時時刻刻用一種謙卑的心我現在是在學的當中別人跟我講我就謝謝別人指指點點甚至對我口氣不好聽起來很難過我也用感謝的心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他是旁觀者比較清楚我是當局者所以我迷我用感謝的心

學佛學佛先學習謙卑用謙卑的態度我還在學的當中我們要先學習到什麼時候就不用學了呢阿羅漢沒有什麼好學了阿羅漢他認為證阿羅漢果就無學了,就成了佛,他用不著再學了,全部他都學遍了。佛經裡面有「有學、無學」。

我們是還在位啊我們還在的地位當中要學的太多太多了不要以為我學的很多了什麼我都懂我都會我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我很聰明你很笨這個念頭就會讓你墮入煩惱的泥沼。你要想世間的人都是很聰明只有我最笨那麼你就會學到很多東西你覺得我什麼都會了那你學不到東西的。為什麼?自滿。自滿以後,結果就自大。」「兩個字合在一起再加一點叫做臭。你有一點點自大的心理,人家就覺得你這個人好臭,不敢親近你。中國人造字很有意思

總說一句佛法所說的是因緣生因緣滅我們這一生當中生活的品質、人際關係的好壞一切一切的主因是在我們有沒有謙卑的心。你有謙卑的心身口意就懂得去謙虛總覺得自己還是一個煩惱的凡夫

我們有待改進的地方多得很感謝別人大聲罵我感謝他提醒我因為我們必須有人提醒才知道自己的缺點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你罵我你對我態度不好我很討厭你我看到你就火大這個時候你的瞋恨心無明心一大堆又下種了。就像你銀行裡面有一百萬你現在再存一百萬利息越來越多,而且是利上加利叫做複利你每發一次脾氣脾氣的那個結就膨大一倍就像一百萬再加一百萬,連同複利加起來更大了。 

我常常說,一再一再說的:這輩子不要求說我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個太遙遠了。這輩子我們要發的願是什麼呢我今天不發脾氣,明天不發脾氣,這個月我絕對不發脾氣,你即使罵我打我侮辱我,我就笑咪咪的跟你道歉。你發這個願,今天一天不發脾氣了,無論什麼條件之下我絕對不發脾氣。你先從一天做起,一天做到了,我就發願這兩天四十八小時之內我絕對不發脾氣。好了,兩天能做到,你就說我開始做三天、做一個禮拜、做一個月,這個月之內我無論如何絕對不發脾氣,不生悶氣不嘔氣,也不講氣話。

你這樣慢慢改,試試看,你的命運慢慢就會好。相隨心轉你的心一改,你的面相人家一看,這個人有修道有福報,人家喜歡親近你。有些人人家一看到他就退避三舍,因為他散發出來的磁場高傲自大。

所以學佛學佛先學做人,做一個正常的人。那人不能單獨生存,你就必須跟人家共住在一起,你必須謙卑的心去學習,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我們在因緣所生法」當中要好好下功夫把這個道理拿來日常生活去運作這是讀到菩薩問明品〉,其中一點點的道理提供各位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