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卷三十二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38)

我們看華嚴經第三十二卷。今天念的這個經文內容非常深妙,講到等法界無量迴向」。就是說,我們在佛門中所作所為———見佛聞法、誦經拜佛、布施,點點滴滴,只要對三寶、對我們身心有所利益的,我們盡心盡力來修學,這個善根能夠增長廣大。善根的」,就是能夠生長的意思。

以此善根如是迴向:願得修習、成就、增長廣大無礙一切境界;願得於佛正教之中,乃至聽聞一句一偈,受持演說;

我們所種的善根,我們希望把這個善根迴向:我們聽聞正法以後,能夠去受持、去修行,然後可以跟眾生分享、演說。

在佛法裡面,就說要修智慧,其中一個就是演說。你想我盡量的背經典、讀經典,我讀很多很多,但是你從來不跟人家分享,你想我修到開悟以後我才說給你們聽不是這樣子的。你按照佛陀所說的法去修去學,自然會有一點心得,你把這個心得跟眾生分享,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這個叫受持演說。這樣子的話,你的智慧就容易增長。 

有的人讀一輩子經,這部經到底重點在那裡不曉得,其中有很好的句子你背不起來,這個就是沒有智慧,不懂得修行。佛經裡面簡短扼要的這些你可以背一背,那對你的修行有幫助。

願得憶念與法界等無量無邊一切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既憶念已,修菩薩行。

我今天在三寶門中,我煮飯、我掃地、我種菜、我擦桌椅、我當香燈、我當知客,在三寶門中所做的這點點滴滴善根,我希望我能夠憶念一切諸佛,就是時時刻刻去憶念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你看那個心量多大!不像一般人說我念一句佛號、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那心量不夠大。過去有無量無邊的佛,像我們就有拜萬佛。

為什麼要憶念諸佛?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我們眾生六根觸對六塵世界,你喜歡什麼,你就會去憶念什麼。學佛的人在六根觸對六塵,你要了解到六塵中的這一切只是維持生命的一個方式,我們要去進一步研究人生當中什麼是最值得我們去追求的。六根觸對世界這一切,都是有為有漏,都是諸行無常,那麼在諸行無常當中,信佛學佛成佛是最究竟的。世間這些財色名食睡,一口氣不來,什麼都帶不走。這個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認知,人生追求什麼最有價值。

譬如這個桌子上擺了許多石頭、水晶種種,聰明的人他不要多,其中一塊黃金鑽石就夠了,你拿一堆石頭有什麼用?沒有用。一點點黃金鑽石就價值連城。在人生的追求當中,你發現信佛學佛成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指導座標,那麼時時刻刻你就對現前周遭的這些人事物,你就看得很淡了。你對生命有這種體驗,時時刻刻念佛拜佛誦經持咒,這個才是最究竟的。你有這種肯定,你跟佛法相應了。 

你希望能夠憶念一切諸佛,不是就這樣念念他的名號。讀經讀經,你要讀出它的味道來,不能馬馬虎虎念過去就算了,拿香跟拜」,那個沒有意義的。念一句佛號,它的深層意義在哪裡?既憶念已,修菩薩行」。你憶念這麼多佛做什麼?你憶念過去的佛、現在的佛,做什麼?就是要跟佛一樣去修去行。你要去做,而不是你單單念他的名號你就能成佛。你說某某人煮的飯菜很好吃,你看一看,你肚子會飽嗎?你看他煮的很好吃,色香味都有,但是你不吃,你肚子還是餓的。所以佛法講解行相應、解行並重。你憶念佛,目的是要修菩薩行。

又願以此念佛善根,為一眾生於一世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如於一世界,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皆亦如是;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以善方便,一一皆為盡未來劫大誓莊嚴。

然後要發一個願:我以此念佛號的善根,單單為一個眾生盡未來劫來修菩薩行。這樣還不夠,不是單單為一個眾生,也不是單單為了一個世界,是為一切眾生、為一切世界,以這個念佛善根,能夠生生世世在無限的時空當中去修菩薩行,提升我生命的層次。這是念佛的真正意義。

從這個地方看起來,念佛一句不簡單!你念佛是要跟一切眾生結善緣你念這句佛,是要跟著佛去修行。不是單單為一個眾生、為一個佛的世界,而是為一切眾生、一切世界,為莊嚴一切世界來修行。你看那個心量有多大! 

終無離佛善知識想,常見諸佛現在其前,無有一佛出興於世不得親近。

就是說,我們生生世世跟佛有緣生生世世佛菩薩都能夠引導我們走向善的光明的。

我常常說,出家人不管你是怎麼樣子,你能來出家修行,老實說前輩子最起碼你有持戒,你相信佛,你也念佛,所以這輩子很自然的時間到了,你萬緣放下,你到佛門來。能夠剃度出家,都是有很大的善根,自己要好好珍惜。我們既然出了家,就是研究佛怎麼去修行,怎麼去修六度圓滿。

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所讚所說清淨梵行,誓願修行,悉令圓滿。所謂:不破梵行、不缺梵行、不雜梵行、無點梵行、無失梵行、無能蔽梵行……

誓願修清淨的梵行,哪些梵行呢?不破梵行、不缺梵行、不雜梵行、無點梵行、無失梵行、無能蔽梵行等等,這都是講持戒,根本大戒。學佛的人你有修沒有修,就是持戒第一。  

為什麼要修這些清淨梵行呢?何以故?

自於梵行不能清淨,不能令他而得清淨;
自於梵行而有退轉,不能令他無有退轉;
自於梵行而有失壞,不能令他無有失壞;
自於梵行而有遠離,不能令他常不遠離;
自於梵行而有懈怠,不能令他不生懈怠;
自於梵行不生信解,不能令他心生信解;

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不是耍嘴皮的,你光了解很多沒有用,你要親自去實踐去證悟,你說出來人家才能夠信受奉行。你了解很多,什麼經什麼論你都讀了,很精通熟練,可是你都不做,你自己做不到,那就沒有辦法讓人家心服口服。這個對我們出家人來講,是很嚴肅的一個問題,我們不是為了展現我研究很多經典,舌燦蓮花,讓人家聽起來知道你是怎麼樣子的。

你是文字的理解,而不是實際上的理解。你能言善道,但不是你真正證悟的。古人說:「拾人唾餘」,你是撿人家口舌之餘的泡沫來講的,人家怎麼說你就怎麼說甚至你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聽的人他沒有辦法去感受、感動。你一定要親自去修去學,然後證悟到的確如此,那你怎麼講人家都相信,因為什麼?那是你親身的體驗、親身的體證。

我們講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的供養,其中一個就是如說修行供養——如佛陀所說的法,去真修實證,你就是真正供養三寶、供養佛了。如說修行是很重要的,否則你念經,一部一部的念念念,甚至有些人會背,背一大堆的經,可是煩惱還是一堆,沒有用。並不是叫大家不要去背經,不是這個意思。你能背經很好,但是經典裡面重要的意義是什麼,怎麼去修、怎麼去學、怎麼去證,你要去親證。

譬如佛經說在禪定當中證到的境界,所看到的世界一切是平等平等。好了,你也會講,可是你有證悟嗎?這個平等平等的世界,不是用嘴巴唸的,而是你親自證悟的境界,那你才講出來,才不是妄語,否則就是打妄語。那是別人講的,你把它撿過來,叫鸚鵡學語。台北松山寺有一隻鸚鵡,牠見到人就說:我也會講話喔」。我就問牠:你會講什麼話?」「我也會講話喔」,牠就會講這一句話。牠也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鸚鵡學語。

佛法是要自己去修證,你修證以後那個心得是很寶貴的,然後你跟眾生分享,眾生心服口服,會按照你所說的方法去修去學,這叫做法輪常轉————法輪在我身心當中轉,然後我轉到眾生的身心當中。

所以學佛法不是說你要很聰明,你要讀什麼大學、博士,最重要就是老老實實的,每天就這麼誦經拜佛持咒打坐,就這麼簡簡單單的日子過久了,你就不簡單,平凡的生活過久了就不平凡。最怕的是什麼呢?你覺得這麼平淡無奇的生活,人生有什麼意義。

人就是習慣追求那些奇奇怪怪、不平凡的生活,不願意過平凡、平實、平常的這種生活,所以世間的科學家就發明一大堆,什麼手機遊戲,讓你的心忙亂了。就是為了人心不平,才製造這些奇奇怪怪的節目,讓你怎樣子「賴」過來「賴」過去,這是世間的一種悲哀。現代科技也是弘法的一個利器,我們學佛的人利用科技的方便,做為弘揚佛法的工具,還是可以用,但是不要被它所迷惑了。(2016/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