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第五難勝地(3)     mp3連結

 

天氣突然變冷了,外面是攝氏7度。外在的世界寒冷,從果上去推因的話,我們會說是寒流來。如果有人問:那寒流從哪裡來?從冰天雪地的北極、南極來。一直往上推,又再問:這冰雪又怎麼來的呢?

我去德國,有人要送我一塊地,我問他說這裡冬天幾度,他說零下25度,我一聽我趕快跑。在紐約的時候,零下5度、6度,結冰,我就受不了了。

世間有這種酷寒,甚至零下40度、零下50度,怎麼來的?佛法說,世間的寒冷來自於我們人心,人心冷漠。我們的內心有時候冷酷無情,對周遭冷漠,好像這些跟我無關。世間的災難、別人的痛苦,這些跟我無關,那些人是活該倒楣,一點同情心、同理心都沒有。

那世間的熱呢?像印度有時候熱到50度,真的很可怕,熱死人了。熱也是來自眾生,瞋恨心、嫉妒心、打擊的心、毀滅他人的心,那種激烈很可怕。熱昏了頭,失去理性,也就造成世間的熱浪,很自然就招感陽光特別強。

佛法把世間一切的災難,歸源於所有眾生內心的總集合,而有這個現象。世間有很多的水災、風災、火災,推論到最後,還是眾生的內心裡面有無明風、貪欲水、瞋恨火。貪而無厭的那種心靈會合在一起,就造成水災。無明風,眾生的那種我執我見,以自我為中心的那種邪知邪見、惡念,造成世間有暴風。我們內心深處有貪愛的水、瞋恨的火、愚痴無明的風,這就是世間災難的來源。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災難的元兇之一——我們動了惡念,我們討厭別人,我們不喜歡這件事,我們看到事情就煩,我們生氣事情不如我的意……。

那麼宗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把內心那種貪愛、瞋恨、無明無知、冷漠,不善的心理把它消除了以後,當下你的身心健康,長壽、福德、智慧就來了。進一步你影響到父母妻子兒女,影響到你的鄰居,你的德望招感許多人認同,一起來行善,來惜福、培福、造福,那麼這個社區就是安祥的社區。如果全國的人向善了,這個國家就是平安吉祥。全世界的人向善了,這個世界就叫做極樂世界。

所以佛法講宇宙觀、世界觀,是以人為本,環境的這一切好壞,都是人類內心的投射投影。外在世界是如何,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展現。外在世界是末,根本是在人心。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身口意這些行為,就造成了世間這些現象。

要知道:世界的這些現象,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逃避不了。像現在天氣冷了,大家都要一起感受,這叫做共業。共業當中,有些人衣食無缺,躲在房子裡面,穿得厚厚的,家裡又有暖氣,他不覺得冷。可憐的是那些福報有限的街民,在街頭討生活的人,寒冷真的是讓他們受盡苦難。

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間,首先就講四種真理,第一個叫苦聖諦。就是我們只要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圍繞在身邊。從自己的身心來講,有生老病死,還有愛恨情仇、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乃至歸結於是因為有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的身心組合體,就招感許多多的問題。

人事,有人就有事。死人有沒有事?死人埋在那邊,什麼事都沒有。燒成骨灰了,他還有什麼事?就是因為我們是活著的人,不能善於去管控自己、昇華自己、淨化自己,自己痛苦,也造成別人痛苦。所以宗教就是要訓練我們變成一個很成熟、很理性、很厚道的人,你自己的苦解決了,又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問題,這叫做菩薩。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關心自己的身心,然後你造福世間,那麼不管你信什麼宗教,我們給你一個代號,就是菩薩。你看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對那些窮人、瀕死的人,去握著他的手去安慰,你做得到嗎?那就是大菩薩的行徑。

釋迦牟尼佛講苦,就是告訴我們,我們不能逃避,逃避不能解決問題,要面對,理性地去面對,慈悲地去面對,這個苦才能夠降低減少,甚至沒有了。釋迦牟尼佛說:我以苦為師,苦是我的老師,人生有八苦,所以我有八個老師。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有這些苦讓我去追尋離苦之道、滅苦之道。

發現了問題,進一步要解決問題,要了解問題的原因在哪裡,於是佛就講了第二個真理:集聖諦。集,就是招感的意思,就是問題的原因。一切問題是我們的煩惱無明去招感來的。如果我們把這些苦的問題、集的問題解決了,那種狀態就叫做「滅」。你消滅了那些不好的因素,消滅那些不好的行為,消滅你那些錯誤的思想觀念,這種境界就叫做寂滅或者滅,經典裡面有時翻成涅槃,nirvana的意思。

就是說,所有的惡念、錯誤的知見,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念頭已經沒有了,生命大自在了。那種美好的生命、真善美的生命,佛經裡面很簡單就一個字:滅。所有負面的、不好的、痛苦的、邪惡的,這些都沒有了,純善純真純美的那種境界,就用一個「滅」字來代表。

但是要達到這個境界,不是等到死了以後才達到,有方法,這一生這一世隨時隨地你都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那就是道聖諦。「道」就是路。從我這裡到你那邊,隔了一重山,我過不去,所以我把山挖一個洞,要不然把它剷平開出一條道路來,那我到你那邊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們從痛苦的此岸到達不痛苦的彼岸,從無知邪見的此岸到達正知正念、般若智慧的境界,這個方法過程都是叫做道。就是修行的方法以及修行的過程,具體可行的辦法,人人可以修可以學的辦法,我們就稱為道聖諦。

釋迦牟尼佛初初成道的時候,就是講苦集滅道四種聖諦,這是人類共同的理想,來提升我們眾生生命的層次,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個叫做根本佛教。

佛經裡面講苦,佛陀就分析為什麼叫做苦。《阿含經》講「無常故苦」。你本來很健康,突然間生病,無常。你現在很有錢,突然被搶,你沒有錢了,你很痛苦。你年幼時失去了父母,年輕的時候死了丈夫,中年又失去兒女,老年又生病,你看多痛苦啊!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人生是無常,無常故苦。

現在我們念「苦集滅道」,你當它是一個名詞這麼念過去,沒有用。你要坐下來深深去思考,人生真的是苦嗎?人生就是問題重重包圍著我們嗎?我解決了沒有?我們沒有解決,我們會老會病會死,隨時都有機會碰上。你對這個有深深體悟時,你就會分秒必爭,趕緊修出智慧來,當這個事件發生,因為你有智慧,你對這個苦的感受就不認為是苦。

如果你想到你有一天會飢寒交迫,貧病交加,你現在會怎麼樣?儲備糧食,縮衣節食,存一點錢。老年的時候怎麼辦?我有保險、醫療險,我平時多鍛鍊身體,不要亂吃東西。你開始對未來的老病死及早做預防,那麼你這一生就是「安樂公」。你都沒有準備,老了、病了、死了,到時候你手忙腳亂,什麼人都幫不上忙。要及早去準備,有些事情真的是讓你措手不及。

我現在就深深感受到老,就是不太方便,手腳比較笨拙,也比較無力,膝蓋也有一點不舒服,精神也不像過去生龍活虎的,現在慢慢覺得體力不行了,老病一個一個來了。

釋迦牟尼佛講苦集滅道,你有那種深深的感受嗎?你如果沒有那個感受,你就看身邊的爸爸媽媽和長輩,一個一個老了病了死了。

你們接電話,一百通電話當中有幾通是好事?我發現我接的電話都是:「師父,我生病了!」「師父,某某人死了,你幫他念念經吧!」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這是我自己觀察反省,一百通電話裡面,大概只有一通是考試通過錄取了,高興五分鐘,其他大部分來講都是老病死,要不然就家庭問題、兒女問題,傷透了腦筋。以前有人要把孩子送過來,兩個孩子很頑皮,「師父,我孩子送到你那邊給你管一管好不好?」我說我沒有辦法。

我們可以看到世間真的是問題重重,而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是我們無知造的業,就產生這麼多的問題。一個信徒好心去收養一個棄嬰,糟糕,越養越不聽話,打架、抽菸,真的是讓他很苦惱。他說:「師父,我這麼好心去養一個棄嬰,怎麼變這樣?」我說:你是大菩薩心,你就好好繼續養他,想盡辦法跟老師合作去改善他。後來這孩子稍微收斂一點,長大一點了。

所以釋迦牟尼講苦集滅道,有他的道理。你只是念念苦集滅道,你會念,沒有什麼意義。你要深深去感受到生命有限,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隨時都有生病的可能,歲月是毫不留情的。你看我臉上的皺紋很深,蒼蠅停在這邊,我只要一用力就夾死蒼蠅了。年輕時都沒有皺紋,現在劃出一道一道皺紋,很現實的。

以我這個年紀,我常常就感受到釋迦牟尼佛講苦集滅道,對生命的那種形容描述很真切。現在我沒有時間跟你喝咖啡聊是非了,現在是分秒必爭,隨時可能死亡降臨,我現在的心境是這樣子。○○法師年紀六十幾了,我相信你也會有這種感受。他很有道心很用功,現在在讀《華嚴經》,快讀完了吧。(答:五十卷了)年紀越大,真的是來日無多。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你們都四十幾歲、五十幾歲,身強體壯。嘻嘻哈哈過日子,不行的!

經典已經老實地告訴我們,生老病死是隨時圍繞在身邊,你必須分秒必爭,不能再浪費時間。這樣你對苦集滅道已經有受用了,否則你念經文就這麼念一念,你會背也沒有用,你了解它的意思也沒有用。你要深深去體會!

有人講:「你們佛教都是老年人!」因為人到了老年,真正去感受到釋迦牟尼佛講這苦集滅道,就是講你自己,講你身心的狀態。人到了六、七十歲,智慧也比較成熟了,才能真正體悟到佛陀所說的道理是實實在在的,就是生命的現象,而不是天方夜譚、天馬行空。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一直講生老病死?就是要我們對生命有正確的認知。你能夠活得生龍活虎,深深不疑去勇猛精進的那種生命觀,你不會浪費生命投資在那些毫無意義的行為上。佛陀講「生」的目的是這樣子。

為什麼佛會講「老」?這是必然現象,逃避不了的。那我們要怎麼樣老得有睿智?隨時隨地用功讀書,累積豐富的知識經驗。釋迦牟尼佛講老,目的是希望我們老得很可愛。怎麼可愛呢?手腳健康,生活能夠自己打理。你如果生病,久病床前無孝子。要老得很睿智,老的時候,你的智慧、你的經驗,那些年輕人跟你接觸了,一席話點醒了他,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是老得睿智可愛。如果你老的時候老番顛,現講就忘記,開口就講過去,講你過去如何光榮,沒有用!你要有現代的知識,以創新的精神去啓發年輕人,去開創他的生命,那麼年輕人喜歡接近你。

釋迦牟尼佛講老的背後目的,就是告訴我們隨時隨地要好好學習新的知識,給下一代一個傳承,讓他們不要重蹈覆轍,有前車之鑑,能夠去創新、去改善。這是佛講老,給我們的警惕。

那為什麼又講「病」?就是告訴我們要好好養生,現在不養生,將來你會養醫生,賺的錢都送給醫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我們:眾生之肉不可食。佛告訴我們遠離疾病的方法:第一、以大悲心故,不食眾生肉。第二、對眾生有慈悲喜捨的心態,就不容易生病。一個人的心老是糾結在一起,看不起人,見不得別人好,那種嫉妒心、瞋恨心、怨懟的心,一定會生病。

我們的病有身病跟心病,那要怎麼去預防?如果你嫉妒人家、瞧不起人、輕慢人,這些不好的心態,你容易生病。如果你擁有一顆謙卑的心,你努力學習,生命的營養就越來越充足,你就越不容易生病。你越不去學習,你心裡空虛,總是找人聊天、看電視、滑手機,整天看那些刺激的東西,頭腦不會進步的。

媒體報導:現代有30%的人從來不摸書本。然後科學上又研究,喜歡讀書的人會健康長壽,因為動腦筋認真讀書。可是現在有30%的人不喜歡看書,喜歡滑手機,網路上無奇不有,眾生就陷在當中,很可憐!我們要善用科技來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懂得善用的就沉迷在無聊的情節上打轉,耗掉生命的能量,這是很悲哀的。聰明的人會利用電腦收集很多的資料,知識越來越豐富,從知識又轉變為智慧,煩惱就越來越少,心靈的病越來越少,你就越來越健康,你的生命就越來越茁壯。

最後,終歸有一天呼吸停止了,經過「死」這個手續,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會往生。往生人道,或往生天道、往生地獄、往生餓鬼、往生畜生,那就看你的造化——依你的思想、行為、口語,依你的身口意三業,自己去選擇。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來生做人,知道嗎?來生做人,有知識、有人緣,身相五官端正,起碼身高一百七以上。我看到英國有報導說,身高高一點的話,他福報大一點,找工作也好找,這個有它的研究根據。所以,死對你來講已經不成為問題了,那就是成熟的人。對死亡他能夠淡然處之,含笑而終,這是一個很完美的人格。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生老病死,有很深的意義,我把這些體會提供各位參考。你不要把經典這麼念一念就過去了,「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經典不是這樣隨便念一念就好了,要把它拿到內心深處,讓它發酵,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口語。該講的話講出來,不該講的話你要省點力氣,養神。開口傷元氣,閉口就養元氣。

我發現自過年以來幾乎天天在這個地方嘰哩呱啦的,一群人來一群人走,來來去去,講話講太多了,很累,傷了元氣。那什麼時候補元氣呢?只有早上七點半到現在八點十分,是我補元氣的時候。你們在這邊,我們一起讀讀經典,這個心靜下來,覺得這是一天當中最美的時刻。這個時候大家沒有什麼妄想妄念,也沒有什麼閒話,就在經典裡面互相探討。你們激發我去認真讀,這個時候是我生命充電的時間;你如果不接受這個充電,你就打瞌睡好了。在無限的時空當中,我們有緣相聚在一起,希望大家對經典能夠深入。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生老病死,每一分每一秒都跟隨著我們,如影隨形,千萬要有警覺心,分秒必爭的,把時間轉換成生命的營養,生命就越來越茁壯,有一天面對老病死,你就能夠微笑以對,你看那是多麼愜意,是不是。好了,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大家好好去深思苦集滅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