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父一起讀金剛經-01

普獻法師講述  2016-07-25,於元光寺

仗三寶的威德,也是諸位累世累劫的善根因緣,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經文不是很長,三千多個字,但是它的義理甚深,甚深微妙法,從發心、修行、到證果,有明確的方向指示,對修行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

釋經題

首先講到經題,有兩種譯經方式。玄奘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裡面也有《金剛經》,但是他翻成「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是指煩惱,我們的煩惱像金剛很難斷,你想安心念佛,可是心又靜不下來,胡思亂想。我們現在讀誦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他翻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是指智慧,智慧就像金剛能夠斷一切煩惱,能破一切執著。就是翻譯的時候,在經題上這是一個最大的差別點。我最近念《大般若經》,它的經文念起來比較生澀,但內容大致一樣,只是他講的金剛,一個是指煩惱很難斷,一個是講智慧能夠破除一切煩惱。

接著來研究「經」。我們說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一般來說,經就是佛說的;當然也不一定是佛說的,弟子們在說的時候,佛印可的也算是經,像《華嚴經》裡面也都是菩薩在說,佛在旁邊聽,佛認為可以就是算經。所以經不一定就是佛親口所說的,入佛法相就是經,跟佛所說的道理不違背的都稱為經。天人也可以說經,修道人也可以說經,他只要不違背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也是稱為經。

一部經這麼長,我們要怎麼去了解它呢?經,印度人講修多羅sutra,修多羅「次第所顯」。次第所顯就是提綱挈領的,這一段在說什麼,下一段又是說什麼,這一段又是屬於那個綱要,它的次第很重要。所以我們要研究《金剛經》一定要把次第弄清楚,你按照這個綱要才能了解一部經。我們的講義就是依照印順導師的著作裡面所寫的綱要。

毗奈耶「因緣所顯」,毗奈耶是律的意思。佛陀制戒,是因為某一個人犯戒了才制一條戒,另一個人犯戒了又再制一條戒。因緣所顯,就是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才制定這個戒律,所以研究戒律的話,就是要了解佛陀制戒的因緣是什麼,它的精神你才能把握。

阿毘達磨「性相所顯」,阿毘達磨就是論。論就是弟子跟佛之間來辨明世間的真相,或是弟子跟弟子互相在辯論的。所以我們研究論的話,就是要了解有些地方是講諸法的性體性,有些地方是講諸法的相。講體性,當然是一切法皆空;講相的話,有形形色色,那就很仔細的分別,譬如說我們的心有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識、五識等等,這就是講相。

所以研究經律論我們記住三個原則:經是次第所顯,要了解一部經的話,它的綱要很重要;律是因緣所顯,因緣時節當中才顯出這個戒的精神,制定的因緣是什麼;論是性相所顯,有些地方是講諸法的體性,有些是講諸法的相跟作用,這是研究經律論三藏時最基本的概念。

核心:破而不立 

我覺得《金剛經》最大一個特色就四個字:破而不立。

整個世界的這些有智慧的人,一般講哲學家。哲學,philosophy,就是愛智的意思。他愛智慧,認為智慧可以了解宇宙人生,所以哲學被稱為愛智之學。我們看到現象界林林總總這一切表相,事實上都是一種暫時的假相,但是世間人的習慣就是在表相的背後總要建立一個什麼,宇宙萬事萬物的根源是那裡,是從那裡產生出來的。科學家的話,萬事萬物這麼多的表相,它的背後就是原子、質子、電子、中子……,一定要建立一個什麼子。歐洲一個科學研究中心用幾萬伏特去讓電子跟電子對撞,一對撞後產生火花,拍照起來,他說這個就是宇宙的本源,無以名之,叫做上帝的粒子。

宗教家的話,就會去假設在宇宙萬事萬物的背後根源是形而上的,譬如說神或是上帝,以現代名詞來講叫做第一因。自古以來我們就想解釋這個宇宙人生萬象的本來面目,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說宇宙的本源叫做上帝,上帝創造萬事萬物,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現在我們不說對或不對,就是世界上有這種思想。

在我們中國也有神這種觀念,我們說玉皇上帝總管人類的一切,他就是人間禍福的總源頭。在中國還有一個觀念叫做陰陽學說,他覺得人有男有女,有陰有陽,那陰陽的最初最初是什麼呢?叫做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生萬物了。就是憑我們人類的想像,去假設宇宙的本源有一個什麼無極、太極,然後變化成陰陽、四象、八卦,最後產生萬事萬物。

依佛法來講,這個都是我們有限的心量,很武斷地去假設世界有一個什麼本源,在現象界的背後總要建立一個什麼。《金剛經》就不一樣了,它是破而不立」,世間上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連你想像的神、上帝、太極、無極,佛陀說這都是虛幻不實在,是我們憑空想像出來的。所以金剛經裡面它只是破,破除我們對萬象的執著,你破除一切執著以後,你才能真正了解生命的本來面目。我常常講,掃除了一切偶像的崇拜,你才能見到生命的實相。

這部經裡面也講實相,它怎麼講?實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實相。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我們無以名之,不得已建立一個名詞叫做實相,但是實相也是非相。有時候把「實相」又把簡化成一個字,叫做。空的意思不是說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意思是教你斷除所有的執著,空掉你所有的想像,這樣子才能知道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

佛陀認為,我們一切痛苦是來自於我們對生命、對宇宙人生有某種錯誤的認知,這種錯誤的認知就是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那我們進一步就會問:為什麼會有錯誤的認知?就是我們被萬象所迷惑了,對萬象有所迷惑時,痛苦就這麼產生了。所以經典講「迷惑受苦」,苦不是誰給我們的,不是神給我們,不是佛菩薩給我們,都不是;是你對身心世界不能正確理解,你被它的外相、表相迷惑了,苦就會跟著而來。

那麼《金剛經》就是破一切假相,讓我們了解諸法的實相不是我們想像的大小方圓、青紅赤白、數量多寡、品質好壞、存在的有無,這些概念你都掃除乾淨,你就見到生命的實相。見到生命實相的人,就叫做轉凡成聖,就是聖者。所以《金剛經》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掃除我們一切的幻想、對萬象的執著你才能真正了解什麼叫做金剛經你有這種智慧的話,你就能夠掃除一切的執著。

世間有一種東西叫金剛,譬如玻璃很硬很硬,我們用金剛石這麼一劃,玻璃就裂開了。經典裡面常常用「金剛」兩字來形容智慧,智慧能夠掃除一切萬象的執著,斷除一切的幻想,這是最寶貴最寶貴的。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說人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般若智慧。

順便提一下子,我們講般若智慧跟世間的知識不太一樣,世間的知識都是相對性、片面性的,譬如士農工商有士農工商的種種理論,文學藝術有文學藝術的另外層面,不管怎麼樣子這些都是相對性的,沒有絕對性。你看畢卡索的畫就像小孩子畫的童畫一樣,現在一幅畫價值幾百萬美金,當然它表現的意境是很高,隨人去解釋的。反正世間這一切都是人類的意識、感情投注以後,才產生它的價值。

世間的知識是片面、片段的,某一個時空當中認為是對的,某一個時空又不對了。尤其是科學界,最初認為宇宙的最小的單位叫做分子,再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就叫原子,再用機器分析或者是理論推析,原子也不是最小的,還有中子、質子、電子,一直研究再研究,一個時段以後就否定前面的。這是知識,後後一定會否定前前,後來的否定前面的。無論是社會科學也好,哲學也好,以前面的為基礎,在不同的時空當中它就不斷的變化改變,所以知識是一種片面性的認知。

那我們講的智慧呢,它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永遠不會改變的。譬如說諸法皆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些道理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東西南北任何時空它永遠不改變,這個是智慧。智慧能夠讓我們釐清對外在事物的執著。在我們的知識裡面,有一個主觀的我,有一個客觀的世界,有實實在在的我,有實實在在的世界,這種實存感我們稱為無明。要破除無明的話,就是要靠般若智慧。

在我們眾生的認知世界,時時刻刻我們永遠不會忘掉的是什麼?有一個主觀的我,有一個客觀的世界。主觀的我跟客觀的世界當中,我們怎麼去認知呢?透過時間跟空間。譬如這張桌子是我買的,你看,有沒有主觀的我「我買的,木匠做的」,主觀的我跟客觀的馬上產生了。那我們現在要了解這張桌子的話,你就會問我桌子什麼時候買的,我說二十年前,這樣你就了解二十年前買的桌子現在已經變成舊的了,這是時間。接著你又問我這張桌子長寬高幾尺,我說寬五尺、高三尺,這是空間,你就有一個概念了。

我們離不開主觀的我客觀的世界,然後我們從時間、空間更詳細了解事事物物,「主、客、時、空」,這是我們了解世間的方法。我們因為都是用實實在在的觀念去理解,那就在無明的世界所以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相」,它就是要破除這四相。無我相五蘊皆空,沒有實在的一個我,無我。人相是客觀的世界,眾生相是空間,壽者相是時間。無論是主、是客、時間、空間,這些都是一種幻象。

《金剛經》裡面一再強調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到底是在講什麼?事實上就是講宇宙的本來面目,不是你用想像假設去認知,這是要靠你的智慧去親自證悟。真理不能憑想像,它是實際上很親切證悟的一個境界,聖者就是證悟到這個境界,我們說「見空成聖」,見到諸法空相的人就是聖人了。

可是聖人要不要吃飯睡覺?還是要。所以《金剛經》一開始就講「爾時,釋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吃飯的時間到了,佛陀到城裡去托缽,吃飯完了,腳洗一洗,然後打坐。經典為什麼要講這些?就是告訴我們,你以為修道就是盤腿打坐叫修道,不是這樣子的。

在我們眾生來說,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每一時每一刻我們都落入了這種主客時空,實實在在的事項當中,所以在我們見聞覺知的當下,就產生了愛憎取捨這個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這個我很喜歡我很執著,這個我很討厭我不要,我們都是在愛、憎、取、捨的日子,人生過得很痛苦很痛苦,這是我們的凡夫相。所以這個地方很強調就是說修行並沒有離開生活,行住坐臥、舉手投足,這一切都是修道的關鍵點。

我們時時刻刻以主觀的我來看這個世界,馬上就是一個實在的我、客觀的世界,然後產生我喜歡、我不喜歡,我貪愛、我排斥,馬上情緒就這麼翻湧波浪濤天,這種生活不是理想的人生。所以佛陀會特別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他獨到的遠見就是眾生始終都是生活在無明的世界,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佛陀來到世間,就是要開示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那我們去悟入真相的時候,當下生命整個就改觀了。

我們講說這部經,最主要是要我們有這種智慧,如金剛的智慧,能掃除一切我相執著。現代人喜歡韓國的叫做哈韓,喜歡日本的叫哈日,那我們呢?我說我們是哈佛佛是覺者,掃除一切妄想執著。

經就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有些地方講經者鏡也,經像一面鏡子照我們的內心,內心當中有什麼執著,你貪愛什麼、執著什麼、討厭什麼,用經你可以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經還有一個意思是道、路,譬如說這個地方整個都是石頭雜草,你走不過去,但是你用壓路機把它壓平的時候,你走過去很方便。所以經者徑也,就是道路的意思。通過對經的理解,你生命的道路就平平坦坦的,你的人生就不會在愛憎取捨中翻翻騰騰、波濤萬丈當中過日子。 

譯者鳩摩羅什 

這些經典以前是用梵文、巴利文等古文寫的,然後有些大德,像唐三藏、義淨法師,他們到印度去取經回來,回來後要翻譯,翻譯的人就叫做譯者。譯者有好多,玄奘大師是其中最著名的,還有實叉難陀,《華嚴經》就是他翻譯的。本經是鳩摩羅什所翻譯的,也是很著名的翻譯家他的歷史我們簡單講一下。

鳩摩羅什七歲就跟隨母親一同出家,他原來是學小乘的,後來一個大乘法師跟他講授大乘經典經過反覆辯難,終於放棄小乘立場,開始轉向大乘。他的母親曾經跟他講:「你如果到東土去,你可以弘揚般若法門,可是你很多災難你都不出國的話,你在這邊就平安過一輩子。」鳩摩羅什回答:假如我能夠使佛陀的教化流傳,雖然我會受到眾多苦楚,我也沒有絲毫的怨恨。結果他來到中國的時候,真的是遇到很多很多的麻煩

當時中國是姚秦時代,前秦苻堅聽說西域龜茲國有一個高僧,就派他的部將要去請他來。龜茲國說不行不行,高僧被你請去,我們國家就完蛋了。所以苻堅就派軍隊攻打,要把鳩摩羅什搶過去。鳩摩羅什跟國王講:為了國家,你就讓我到東方去弘揚佛法,你也功德無量你不讓我去的話,他們來打我們會殺死很多人。出家人慈悲為懷,你就讓我去吧。國王只好答應了。

前秦苻堅就派呂光去把他請回來。回來的途中,呂光率軍在山下紮營休息,鳩摩羅什就跟他講:「你在這邊很危險,趕快把兵將調離遷移到山頂,否則大雨來的話大家都會死在這個地方。呂光不理睬,心想你是一個出家人,你懂什麼!結果當天晚上下大雨,山洪暴發,兵將死亡數千人,這時呂光就對他很尊敬。

當大軍到達涼州,傳聞苻堅已被殺害,呂光就自立為帝,國號涼。直到後秦興起,記以前苻堅曾經派兵去請高僧鳩摩羅什,於是派兵攻打西涼。後秦國王就封鳩摩羅什做國師,並敦請他去翻譯佛經。

後秦國王也有優生學,他想這麼有智慧的人,天文地理什麼知道的人,如果流傳後代多好逼迫鳩摩羅什接受宮女國師這幾個宮女你把她傳種接代,給我們國家造福吧。因為以前國王都是土霸王,你不聽的話他就殺死你羅什大師接受以後,他就另外跟這些宮女住在一起。他晚上就盤腿講道理給那些宮女聽,人生的目的不是在追求飲食男女,這些都是無常的,這些宮都跟他一起修行了。國王這樣左等右等,怎麼都沒有生小孩呢?覺得很奇怪。

其他出家人也覺得很奇怪,師父怎麼單獨跟幾個宮女住在一起,大家就對師父不恭敬,師父跟宮女住在一起,他講的話我們不要聽了。國師有他心通,有一天他拿一堆鐵針,他說如果你們能學我將這些鐵針吞下,就可以學我的行為。他就把鐵一口一口這麼吃,大家看得都怔在那邊,國師竟然把針吞進去!「羅什吞針」故事是這麼來的。

他說:「你們不要以為我跟宮女住在一起,我是不得已,必須藉皇帝的力量來翻譯經典你們不要想得太多,我們是清淨無染的。你們好好謹守戒律,這麼好的經典你們要弘揚下去。

鳩摩羅什園寂之前共譯出經三百餘卷,他說:如果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我所傳譯的經典沒有錯誤,我死了你們把我火化,我全身被燒光光,但我的舌頭不會爛。真的後來他圓寂火化了,就留下舌頭。

民國初年的太虛大師一生為佛教奔走,很多人要殺他害他,他都無所謂。他死,全身一火化,什麼都燒光光了,但是心臟燒不爛因為他一心就是為佛教、為眾生、為國家,所以他死後就有這個現象,就是留下一顆心臟,我們稱為心臟舍利。民國初年的我們佛教界就有這麼一個高僧印順導師就是他的學生我們現在研究的這本講記就是印順導師的著作他親近太虛大師後,思想受到啟發,把《金剛經》做註解,由演培法師紀錄。

我在新加坡親近過演培法師。以前我受戒的戒師,教授和尚就是演培老法師。演培法師說:「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就入滅了,我八十歲我要走。他講這句話,我們想講一講就算了,奇怪的是八十歲他真的就走了,這個願力很不可思議但是我不敢跟他一起吃飯,跟他吃飯很痛苦,為什麼?「你來了,難得難得!」菜一直挾到你碗裡面,一直挾一直挾,你一定要吃,你不吃他不高興,最後吃得肚子飽飽脹脹我說「我跟你一起吃飯,我吃一次我就不敢了

印順導師很多的著作就是演培法師跟續明法師紀錄下來的。我跟他們的因緣也很深,我出家的時候就到了印順導師的道場:福嚴精舍我想在那邊出家,可是因緣不成,後來常覺法師就介紹我到台北臨濟寺,跟新加坡的上廣下義老人家,他來台灣傳法,在台大演講,我就跟他出家。後來我每天都會去受持背誦這部經。

來到獅頭山沒幾年,交大跟清大聯合請我去講《金剛經》,我也傻傻地就答應了。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糊裡糊塗的,人家請我講經我就講,可是我看都沒看過,我趕緊的,還有一個月要演講,我就天天讀天天讀,一直念一直念,就這樣子有一點心得了,就上台去講。這個是我跟《金剛經》的不可思議因緣。所以我常常告訴各位,你想記住一部經的道理的話,很簡單,你就講給人家聽,知道嗎。你要講給人家聽,你就會很認真去研究,研究以後你把心得講出來,你永遠就不會忘記。你去講給別人聽,你的記憶會很深。這是我一點點小小的心得,提供各位。 

序分:隨時都是修道最好的時空 

通常我們講經就是有序分,序分就是說法主、有聽眾、有時間、地點,還有種種的機緣成就,叫做六種成就。印度計算時間的方式跟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經典裡面大部分都沒有註明是幾年幾月幾日,它都是寫一時,意思是說機緣成熟的時候。有說法的人跟聽法的人,就在那個時空當中,機緣成熟了,佛就說這部經。

爾時, 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一段經文是發起序,就是這部經的因緣發起是如何。

「爾時」,有些地方寫「一時」,像《阿彌陀經》是「一時佛在舍衛國……」,也就是機緣成熟的時候。「世尊」,就是間最貴的人,他的福德智慧圓滿。「食時」,那個時候剛好是吃飯的時間,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通常我們要到外面一定要搭三衣,在當時印度是三衣一缽。在什麼地方呢?在舍衛大城,這是地點。入舍衛大城做什麼呢?乞食。當時的印度修道人,不管有錢沒有錢,你所有財產拋棄給在家人了才來出家,你要怎麼過日子呢?因為當時印度的風氣對修道人非常非常景仰,你放棄一切,專心修道,所以當時的風俗是修道人一天托缽一次。

「次第乞已」,不分貧富次第行乞,經過三個家仍托不到缽的話,你今天就不要吃了,就空缽而回。經過三家都沒有人來供養,你趕快調頭回到精舍去修行打坐。如果你的德望好,種種德行很好,供養的人就很多,一家你就吃不完了。大家托缽回來,坐下來念念供養咒,一個共同儀式後,大家就吃飯了吃剩下的要拿到外面去,外邊有野狗野貓,就布施給牠們吃。 我二十七歲去泰國時,我覺得奇怪,怎麼寺廟旁邊到處都是野狗?因為以前沒有冰箱,出家人吃不完的東西就倒在寺廟外給野狗吃。你到泰國會看到很多奇怪現象。

吃飽飯做什麼呢?閒聊喝茶嗎?不是。要把衣缽折疊好,然後腳洗一洗。當時的人都是打赤腳,他打坐的地方是用毯子,坐具怕弄髒,就腳洗一洗,把坐具舖好就這麼坐了。

第一段經文很簡單,就是吃飯的時間,釋迦牟尼佛帶著這些弟子們到舍衛大城去乞食,然後回來了,大家吃飽飯,把缽洗一洗,衣服也弄好了,洗洗腳以後,就敷座而坐。看似很簡單的幾個字,有很深的道理。

我們眾生身口意是不能統一的,你現在坐在這個地方,可是你的心在家裡,心到外面去了,你心裡有牽掛,你的身心不能統一。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行住坐臥、舉手投足的當下,你都要正念分明,正念正知,時時刻刻你的身心是百分百的統一去做一件事情,對這個事情前後來龍去脈你清清楚楚,你做的當下只有做,沒有其他概念了。

但是我們一般人呢?一面吃飯一面看電視,一面又想等一下要做什麼,想前想後,想東想西你嘴巴是在吃飯,可是你的心沒有在吃飯,心很散亂,這是眾生的毛病。然後你吃的當下,覺得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個有營養、那個沒有營養,一大堆的分別妄想心又來了。好吃的就想多吃幾口,不好吃的丟掉它,愛、憎、取、捨,我們眾生的心態就是這樣子。

所以一開始經典就很簡單的講,釋迦牟尼佛吃飯的時候去托缽,托缽回來,大家吃個飯以後,把缽洗一洗。洗缽有什麼意思呢?有意思的,你洗缽的時候,你的心念在想什麼?你一直在想今天東西好吃不好吃,我去托缽化緣的時候,那裡面的人長得很莊嚴,你想了一大堆你一面洗缽,一面想著外面的世界,這個不是在洗缽。你洗碗的時候,你很認真的洗,平心靜氣身心統一的狀態下把缽洗乾淨了。

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思想、每一個念頭,都結合在一起,這是修道的一個基本方法。

一般人修行,以為是說我持多少咒、誦多少經、念多少佛號,我就有多少功德,我消多少業障可是釋迦牟尼佛當時的修行方式不是這樣子就是隨時隨地你的身心是在統一狀態,百分之百的統一狀態當中去做一件事情,去完成一件事,在做的整個過程中,你沒有什麼愛憎取捨的念頭。

也就是說,修行是跟生活結合在一起,而不是說修道是修道,生活是生活,世間人把它打成兩節。什麼兩節呢?我打坐修行,這是做佛事;我洗衣煮飯,我上班賺錢、照顧子女,這是俗事,把俗事跟佛事分成兩節了。所以在家人常常說:你們出家人真好,整天都是在修道當中,我們在家人結緍生子,子女問題、婆媳問題、工作問題一大堆,我們怎麼去修道!他以為修道是誦經拜佛打坐而已。不是的

你結婚生子、孝敬公婆,你開車上班去賺錢,你的目的何在?說來說去也就是要利益眾生嘛。你去賺錢,對社會也是一種貢獻;你賺了錢,讓你的公婆、爸媽、妻兒安定生活,這不就是度化眾生嗎。令眾生歡喜,即是令如來歡喜。你不會說我賺了錢我要多麼享受,吃遍世界、看遍世界,這麼吃喝玩樂。你賺了這個錢,你是要孝敬父母,供養你的父母妻兒,給他們好的生活、好的教育。

所以,佛事不離開俗事,俗事也離不開佛事,即俗而真,即真而俗,這是第一段開始就顯示這個道理。不要以為修行就是拿著經典這麼念,不是的。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你對人、對事、對物,你是不是清清楚楚?有沒有智慧?有沒有悲心?有沒有正知正見正念?叫做不二法門,不把世俗跟出世間的這些割成兩節。有些寺廟的山門會寫「入不二門」,因為我們始終生活在「二」的世界——這個人很高或很矮,這個人很胖或很瘦,這個人是男的或女的,這個很帥或很醜——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這就是眾生的毛病。

所以經典一開頭告訴我們修行並沒有離開現實人生,要在現實人生中,去了解認知以後,去超越它。你看我們出家人還不是每天要上淨房、要洗澡、要洗衣、要掃地,人來人往我們要打個招呼,要端杯茶供養他。你說這是俗事一堆?不是的,這些俗事就是佛事,佛事也不離開世俗,我們學佛的人不要把它打成兩節。

這是一開頭,我們要了解金剛經,它的精神是讓我們時時刻刻都是在修道的時空當中,你當下就遠離許多的煩惱。否則,你覺得很麻煩,出家還要掃地,還要種菜,還要怎麼怎麼,你這麼想就麻煩了。一個人什麼都不動,那就住醫院打點滴過日子,那更痛苦了,是不是。所以,即俗而真,即真而俗,真俗不二,這是《金剛經》最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是你修道最好的時空環境。(2016-07-25,於元光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