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四講第四講讀經釋義-3
普獻法師 講述 於民國八十一年

六、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學佛的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斷煩惱、了生死。經文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意思是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依般若智慧的觀照,來觀照五蘊不可得,就能心無罣礙。

使人疑惑的是覓心已了不可得,罣礙又從何而生呢?只因眾生執心為我,怕我殞滅,而時時的要護我、愛我,深怕有絲毫的損傷 。菩薩則在般若觀照下,了悟我體的不可得,不會貪戀它,所以能心無罣礙。有罣礙,是因沒有智慧。因此經上說:眾生因愛成憂 ,因憂成怖。心有了罣礙,憂驚恐怖的心理就會流露出來。

眾生的恐怖可分為五種:

1. 怖惡名深怕有惡名聲,卻偏又作壞事。
2.
怖惡道:深怕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
3.
怖不活—深怕罹患絕症。
4.
怖死:深怕離開美麗的家園、朋友。
5.
怖大眾:比如登台演講,面對大眾心生怖畏。

眾生因有我執,故有罣礙、有恐怖。菩薩因有般若智慧,了知三界、六道、五蘊等一切都了不可得,故無所畏。菩薩了達諸法空性,知一切法如幻如化、無實體,故無恐怖。正如螢光幕上的虎、豹、獅子,雖兇猛得張牙舞爪,我們仍是談笑風生的無所畏,因我們知道那全是幻相。而對於世間所顯現的地獄輪迴、魔鬼畜生、山河大地等,在佛菩薩的眼裡也等同幻影,故能遠離顛倒夢想。

凡夫因不識一切是幻化的,故對美好的產生貪愛心,對醜陋不好的產生瞋恨心、恐怖心、排拒心。由於眾生對萬法錯誤的理解而產生錯誤的行為,由錯誤的行為而造業受苦。佛法上說,眾生有四種顛倒

1. 無常計常把不是常久的東西,當做是常久的東西。

2. 非樂計樂:把不是快樂的認為是快樂的。例如抽菸、喝酒、賭博等。眾生由於心的空虛不安,而想靠外在事物的刺激以求安 ,結果是喝鹽止渴,渴更渴。經上譬喻有個人要出外旅遊他的家人暗地裡把一顆寶珠縫在他的衣內由於他不知身懷寶珠當旅費用完時,只好乞食為生。飽受風霜後才回到家裡,當家人把寶珠指給他看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身有這麼貴重的寶珠都不知道,還拚命地向外求乞,空受許多折磨之苦。故事中的衣裡寶珠,是指眾生的身裡本懷有大樂,卻因無知而一心向外去尋求,結果是自找苦吃。這就是眾生的顛倒。若能一心的誦經、念佛、打坐,當心安時,自有一股寧靜妙樂從心田產生。只可惜眾生不懂得品嚐,空懷寶珠受苦辛。

3. 無我計我:妄執五蘊和合的身心中有一個實體的我。

4. 非淨計淨。

眾生因愚癡,故常將不清淨的認為是清淨的在無我中妄執有一個我把不快樂的認為是快樂的把不是長久的妄執為永久的有了這些顛倒妄執,就招感來許多的痛苦煩惱。菩薩 因善用智慧觀照,了解我及萬事萬物都是如幻如化、不實在的,都是暫時如此的,以致不會被境所轉,身心就能獲得自在。眾生因我執深,故在六道中輪迴,做大夢。

有一個七歲出家而證道的小沙彌,在出定後感歎的說世人真是愚癡因他過去世的五個媽媽,至今仍常常為他而哭泣。第一個媽媽是把他生下不久時,他就死了,因此每當看到別人的母親在為嬰兒哺乳,她就會見境傷情。死後他又到第二個媽媽家裡轉世,到了五、六歲又死亡了,因此第二個媽媽每聽到別家小孩的嘻笑聲,她就傷心欲泣 。然後他又到第三個媽媽家裡投生,到了十二歲時又死亡了,因而每見到同年的小孩,她就黯然神傷。死後再到第四個媽媽家裡出生,到了二十歲時又死亡了,於是每見到有人娶媳婦 ,她就雙眼淚流。然後又到第五個媽媽家裡降生,到了七歲就跟隨師父出家,她常為了怕兒子挨餓受凍而牽腸掛肚。可是今日的小沙彌已開悟證果,已生死自在,不再有煩惱,

想想五次的轉世,就像做了一場大夢似的,其中到底哪一世才是真正 的「我」呢?若是真有我,就不該再變成其他的模樣,就不該忘了從前我是誰。可見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每一世的我都是虛幻不實,每一次的輪迴轉世就像做了一場夢。

眾生就是在這種人生的大夢中,一世又一世的演著悲歡離合的戲,卻不能洞悉它的虛幻不實,常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哭鬧不停 ,啼笑皆非。由於執假為真,故心隨境轉,不得自在。雖說人生如戲,可是戲一旦開鑼,我們就必須好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要心不執著,何妨品嘗戲味,悠遊人間。只是要想不執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常常恨死那些陷害忠良的大壞蛋,同情那些遭遇可憐的人,有些人更因憤怒難消,跑到電視台去打壞人。要想看戲而不被戲所迷,就必須要有定慧的功夫,能照見五蘊皆空,才能保持清明的理性,而不會心情激動地為戲所迷所轉。

佛也常開示我們:眾生在無量劫裡,常生生世世互為父母眷屬,所以今日能有緣相聚相見,彼此都是宿緣深厚的。只是在沒有證得般若慧時,迷而無知罷了。就像眼瞎的人,不能洞見山河大地的歷歷在目,就很難相信有這些事物。

修慧本為出迷,有些卻妄想得神通只要有「我」要得神通的 「我相」在,甚深的智慧就無法現前。故說六根清淨方為道只要有絲毫貪得之心,就是六根未淨,那就無法證道開慧。菩薩因證得般若慧,故能照見五蘊皆空,而遠離顛倒夢想,證入究竟涅槃。

涅槃」是梵語,翻成中文是寂滅、圓寂,功德圓滿了,所有的生死、罣礙、恐怖、我執等種種的煩惱都消除了,而能隨願自在,生死自在。只要我們肯精進修持,那麼人人也都能證得涅槃果而無礙自在。

七、諸佛果位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經文是指如來不共的果位,稱為菩提果。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一樣是要修持般若的定慧,才能證得無上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所證的智慧福德圓滿的境界。

何以說是無上正等正覺?凡夫在生生世世當中,不能覺知過去、現在、未來,只知在財色名食睡中打轉;而外道則是誤入歧途,邪知邪見。比如說「信我者得救」——只要將你的生命交給無上的神 ,就能使你上天堂,免受審判——這就是向外找依靠,佛法稱為 「外道」。他們也有求解脫的心,只是走偏了路,故說「邪知邪見

又如有些教派告訴信徒,道可以先得而後修,這等於先發 給你畢業證書,學分則可以慢慢修。就像有人說請先賜給我一群兒女,而後再賜給我一個妻子吧。這是多麼的荒謬與顛倒

也有人深信修煉精氣神可以成仙不死,可是從古至今,我們常聽到的是:某人病死了,某人又傷亡了。所看到的是古墓又添新墳,又何曾聽聞有人成仙飛昇了當然佛菩薩也是有生死,不同的是他們可以瀟灑的走,預知時至的走。外道雖也有求道之心,可惜未遇善知識而空費草鞋錢。

阿羅漢果的修行者,也是證得了「三菩提」——正覺他們雖達我空,生死已了,卻因慈悲心不夠,故只停留在羅漢的果位,若能學菩薩發大悲心、下化眾生,就能獲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若自己覺悟後,又能覺悟眾生而功德圓滿時,就是成佛了, 這就是最高境界,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無上正等正覺」。

眾生之所以是眾生,是因為時時刻刻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最關心自己而佛菩薩卻念念都在為眾生的苦樂愛心。由於彼此的心量、 思想、行為不同,以致眾生沉淪為凡夫,佛菩薩因時時以眾生為念,故能成就道果,受到人人的崇拜敬仰

所以,當人們心中只有時,人人就會變得自私自利,更為了爭利益、爭強好勝而不惜動干戈,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就是玉石俱焚。這就是人人「愛我」的下場,反而傷害了自我。

相反的,人人能學佛菩薩的「無我」,只為別人的利益打算,熱心的去扶人、助人,如此不但自己不會有絲毫損失,反而贏得更多的友誼語尊敬。正如俗話說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植柳柳成蔭」、及「 已愈予人,己愈有」的道理,也即是「我為人人,人 人為我」。

所以佛教告訴我們,要能照見五蘊皆空 無我,而後才能犧牲奉獻,成就菩薩行我為人人。三世諸佛也依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照,通達一切法是緣性空、了不可得,而後廣修菩薩行,直到福慧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有人常說:我們也都施行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為何到現在還是整日煩煩惱惱?這就是沒有修習般若智慧的原故。

眾生常因慳貪而墮落,故行布施以救度慳貪的心,可是有人為了行布施,而以不當手段取財,這並非淨施,且會墮落,故佛教人要「持戒」。在行布施中,毀譽隨之而來,故要「忍辱」以耐之。行布施為度慳貪,無貪則心能安,安則容易入定,能定於一則諸事易成,故修「禪定」以成事。定慧功深,才能通達諸法的如實相,一切的生死煩惱才能徹底解決。所以,六度萬行也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眾生之所以修行中仍煩惱多,皆因著相而修。例如,向人誇耀自己行了多少善事,每天念佛幾萬聲,某人都不如我。由於心中我相未除,存有我在修行」的念頭,而我相就是煩惱的根源所在,根未除,當然就煩惱不斷。所以我們要有般若的觀照,煩惱才無法生根,才能度一切苦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