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眾善奉行

主講:普獻法師

地點:桃園平鎮湧光寺佛七

日期:2010118~1114日  14講   (收編於佛學講座l17~130)

 

第一講★

各位大德,大家早安,阿彌陀佛。

我們湧光寺這麼好的環境,大家能夠來這邊虔誠的念佛、誦經、拜佛,在佛經裡面有一句話:「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能夠靜下心來念佛誦經,這個就是一個清褔,清淨的褔,這種褔報是人間最上等的一種褔報。一個人要上醫院上法院,即使有很多錢,心不安,那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常常講,我們一個人不用上醫院、不用上法院,能夠平安的靜下心來誦經念佛拜佛,就是很大的善根。

天災是果,人禍是因

這幾年,我們會特別的感受到整個世界氣候溫度種種的變化太大太大了。上個月十月十三日,是聯合國世界減災日也就是在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今年就在十月十三號,國際減災日。有一個統計可能大家聽起來會覺得很可怕,今年的災難已經死亡了二十三萬六千多人,就是地震、海嘯、土石流種種災難,而受到損害傷害的就有二億五千萬人,可怕不可怕?!

這受損害的二億五千萬人,各位可能想像這些人大概住在深山逃不及才死亡的,但是照國際的統計,竟然大部分是發生在城市裡面,城市受傷的更嚴重,你看泰國有一百多座的佛寺泡在水裡面。大都市裡面一般人以為是好生活,事實上問題是愈來愈多。

古代的人說「天災人禍」,這些天災是結果,它的因是人為的,是人禍,是人闖禍了才會有天災。所以我們念佛的人,除了念佛誦經拜佛以外,我們還要瞭解我們生存的空間;我們生存的空間就包括了山河大地,以及人我之間的相應之道。如果我們懂得愛惜所有的人事物,懂得去善用,而不加以破壞的話,這些災難就會化掉了。

從人類的歷史來看,從前人類的知識有限,大風大雨、颳風下雨、打雷閃電、山崩地裂,古代的人就想一定是有一個天神發怒,所以古代的人就有奇奇怪怪的習俗。比如說黃河常常會做水災,怎麼辦呢?河有河神,每年就選一個孩子,而且是女的,把她丟到水裡面去。這個村莊的人哪一個人被選中了,那真的是非常悽慘,硬是把你的小女兒抱來丟到河裡去。所以我們可以說過去是神權時代我們去想像宇宙間萬事萬物當中有一個最高的神,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床鋪也有床神,什麼都有神來主宰,這是神權時代。

後來,人類的知識慢慢改善了,神我們看不到,有地位有權力的人當上皇帝,叫做「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就是法律,皇帝所講的每句話都是對的,於是從神權慢慢的就進到君權時代。

慢慢的我們又發現到這個君是我們百姓養活的,沒有百姓去養活你(),你怎麼活呢?所以我們從君權又進步到人權、民權,民權主義出現了,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民權時代的來臨,也是將近百年來人類所追求的民權主義,當然有些國家現在還是沒有辦法有民權的保障。

民權主義來臨以後,我們發現到它又進一步的變成個人主義。什麼是個人主義呢?世界上不是流行一句話:「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這麼一來可麻煩了。我這個公司在這裡賺大錢,然後毒留在你這邊,那是你們這個地區的人無知,不知道嚴重性。以前桃園不是有個RCA,聽過沒有?後來工廠的毒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解決。RCA的員工得到癌症的很多,也沒有辦法求賠償。為什麼呢?只要你們知識低,公司老闆就可以榨取你們的勞力,你們的生命賣給我,替我賺錢,然後我賺一把錢我就走了,不管你的死活。

所以,從神權到君權、到民權,然後變成個人主義,這就是人類歷史的發展。到個人主義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到人類對道德觀念比較缺乏了,「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這句話傷害我們很大。你看整個大陸據統計每年就有幾千萬個未婚少女去流產,台灣一年大概有三萬多人流產,因為「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

那這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就引起了我們的災難——水災代表欲貪,火災代表瞋恨,風災代表無明。無明的風,瞋恨的火,貪欲的水,貪、瞋、癡就是佛經所說的「三毒」。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有貪瞋癡,所以世間就有大三災。大三災是什麼呢?就是水災、火災、風災。我們台灣幾乎每年都要來一個水災,上次在南部高雄、屏東,這次是在宜蘭蘇澳,整個蘇花公路也斷了,土石流,那真的是柔腸寸斷。

佛經裏面講大三災以外,還有小三災。小三災是什麼呢?是瘟疫、饑饉、戰爭刀兵。瘟疫——過去我們不是有SARS、腸病毒、種種奇奇怪怪的病,一來的時候就沒有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小三災、大三災現在就是不斷的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在戰爭、水災、風災、火災。你看世界上產麥最多的國家就是蘇俄,結果蘇俄森林大火,這下子世界上的麥就很貴,小麥大概貴了七八倍;還有棉花也不產了,產量不多,棉花也貴了十倍。所以,幾乎天天都可以聽到壞的消息。

剛才我們講了,整個世界的發展是從神權、君權到民權到個人主義。佛法一開始就否定宇宙間有一個主宰的神,從這方面來講,佛教是無神論。我們講無神論,是說宇宙間萬事萬物不可能有一個主宰的神、創造的神但是我們每一個人有精神,這個不能否定的,而且要去善用。

有人問佛陀:「釋迦牟尼佛,把你的道理濃縮起來讓我們瞭解。」

釋迦牟尼佛就說了:「吾說緣起我說是緣起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

世界上的一切一切都是種種的因緣條件排列組合當不好的條件排列在一起,它就產生惡劣的環境、惡劣的情況出現。世間的一切,完全是來自於我們內心裡面的貪瞋癡是否有加以管控,如果沒有加以管控的話,就會造成個人的災難,叫做「別業」然後造成我們全人類的「共業」,就要來共受。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念起伏、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都影響著世界。

事實上,對世界的災難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災難的元凶。所謂天災人禍,人禍是因,是人造來的禍,所以才會有天災。

我們從緣起的觀念來看,每一個人都是要小心翼翼的,從自己的內心深處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之間要有分寸,我們才能夠減少世界的災難。因為世界災難是跟我的心念、跟我的語言、跟我的行為有關係,我是參與其中的一份力量。現在世界上有六十五億的人,整個世界的災難就是我們六十五億人的心念、行為、語言的集大成,這叫緣起的世界。你個人的家庭平安與否,那是你的別業,整個世界的災難是我們大家的共業。

所以,從緣起的觀念來看,宇宙間萬事萬物平等平等,因為緣起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存在原理,是宇宙間存在的一種法則。這種共同的法則能夠瞭解它的,他就會從善的緣當中來改善自己的身心,從善緣當中來改善這個環境改善這個世界。這個就是佛陀所說的緣起的世界。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宇宙事就是我份內之事,我份內之事也就是宇宙之事。這是佛教所說的緣起觀。

我們能夠生存,是因為有太陽、有空氣、有樹木、有水、有食物、有士農工商,我們才能夠生存。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小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它都會造成整個世界的災難。最近有一個名詞,叫做「蝴蝶效應」,聽過沒有?澳洲有一群蝴蝶,一閃動翅膀的時候,造成一股氣流,這股氣流就到南美洲,慢慢這個氣流愈大之後,變成颶風。這是一個形容,叫做蝴蝶效應別看那小小蝴蝶閃一閃,如果有千隻萬隻的蝴蝶一閃動的時候,造成的氣流就很可怕了。何況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有六十五億的人,還在迷迷糊糊的生活,還在無明、貪愛、瞋恨當中過日子。

滅苦之道,向自心求

因為我們的內心裡面有貪瞋癡三毒,所以我們活得不是很痛快,活得不是很安寧,總覺得每天急急忙忙的,想追個什麼。可是我們會發現人「追求幸褔快樂」,一般人認為這是正確的答案,但是依我們去研究的話,「追求快樂幸褔」其實就是表示我不幸褔我不快樂,我沒有幸褔,我沒有快樂,所以我要去追求幸褔、我追求快樂。那麼我們尋尋覓覓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下來,該得到的東西也得到了,該有的東西也有了,可是這顆心就是安不下來。

簡單的說,痛苦來自於錯誤的追求。

有人問佛陀:「你說這麼多法,到底在說什麼?」

釋迦牟尼佛說:「我說的法只有一個:苦以及滅苦之道。」

也就是說,人類所面對的問題、許許多多的苦惱,這苦惱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把這個原因消滅了,果就不會產生。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我說這麼多法,簡單來說就是說「滅苦之道」。

各位念佛念的這麼虔誠,誦經、拜佛、做善事、做義工,有沒有得到法喜?有沒有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快樂很安祥很自在?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為什麼我們這麼虔誠誦經念佛拜佛,可是遇到事情來的時候,控制不了,大發脾氣,等一下又後悔:「我信佛,怎麼脾氣這麼暴躁?」所以這個滅苦之道,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多用一點心,因為我們不可能整天在佛堂,我們不可能整天在誦經拜佛念佛。那麼要怎樣把內心裡面的貪瞋癡去除?除念佛誦經拜佛之外,我們又該修什麼法門,讓我們真正的心平氣和,和氣致祥?這個就是我們佛七當中要來共同研究的問題。

大致的說來,能夠信佛學佛、到佛堂來拜佛誦經的人,都是很有善根的因為世界上的人只要有時間有錢又有閒,他只會想外面去追求遊山玩水、吃喝唱跳、尋樂刺激,可是各位找對方向了。真正的幸褔快樂是什麼呢?幸褔快樂不是往外追尋,第一個是方向問題。當我們內心寧靜祥和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的感受到快樂。

你看我們每天在外面衝刺謀生做事,種種的應酬,甚至在大飯店五星級的,富麗堂皇,或是在別人家作客,我們也不會覺得很快樂。我們最快樂的是回到家,也不是在自家客廳,而是在自己的房間,自己一個人,房門一鎖,衣服卸下,跳到浴缸裡面洗個澡,洗得乾乾淨淨的,一個人享受片刻的寧靜,你才真正感受快樂。有句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我們的心往外去追尋,其實我們找錯方向了。我們想追求幸褔追求快樂,事實上,只要往自己的內心裡面去追尋。怎樣讓自己心安下來靜下來?我們可以念佛誦經拜佛,很認真的,這個就是要把心拉回來。拉回到什麼地方?回到自己的「房間」,回到生命的原點。你只要回到生命的原點,生命歸零了,我們才真正的去感受到生命的一種祥和寧靜喜悅。

兩千多年來,這麼多人都是在尋尋覓覓,最後也就是找到佛門來,因為佛是覺悟,我們要徹底的覺悟:快樂是來自於祥和的心境,而不是有很多很多什麼。

§

別急著要斷除你的煩惱,而應該耐心的去熟知苦與苦的起因。

我們講因果,一般人都講得很粗淺,以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叫作因果。沒有錯,那個也是因果,但是佛陀講的因果,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煩惱因,什麼是煩惱的果怎樣去治滅煩惱的因,才能證到涅槃的果。」佛陀講的因果是在這個地方。

但是我們信徒只是說:我做多少善事,來生就有多麼的富貴。沒錯,你做善事,來生大富大貴,可是沒有智慧,豪貴學道難,一旦你大富大貴的時候,麻煩又來了你三妻六妾,死的時候,大房二房三房四房還要告法院。

所以學佛的人要瞭解到佛陀說的因果,主要就是談到我們內心裡面的貪瞋癡所起的煩惱因,當我們這些心念的起伏我們都能夠清清楚楚,然後加以化解,那叫做功夫。而不是說我做多少善事,來生有多少褔報,這下子又貪戀執著,增長貪愛,那可就麻煩了。

我們要瞭解佛陀所說的因果,是講我們內心深處煩惱的因、煩惱的果,如果我們不清楚的話,我們就任它不斷的增長無明的草任它增長貪欲的水,任它增長瞋恨的火。尤其瞋恨的火是最可怕最可怕;一個人起了瞋恨心,火燒功德林,即使做再多的善事,一怒之下這些善事都被你一把火燒光了。所以佛陀講「因果」兩個字,最重要是從我們的內心深處來檢點自我的煩惱因、煩惱果。

如果我們不清楚因果,我們往往「觸景生情」,接觸到任何人事物的時候,馬上就有愚癡的行為。什麼行為呢?就是不斷的一種習性反應——好的,我要愈多愈好;不好的,我瞋恨、打擊、拒絕、排斥——我們內心就被這兩股洪流不斷的衝沖擊。

前幾天有人到獅頭山來,他說:「師父,我要怎麼修才能修到我的內心裡面都沒有妄念?我吃素三十幾年,這生也沒做壞事,我誦這麼多經念這麼多佛,可是就是妄念不斷的來,你有什麼方法讓我當下沒有妄念。」

我說:「你的意思是說你修行的目的就是完全沒有念頭?那你變成木頭了,叫做木石無心,你從一個有心事的人,變成無心事的木頭。你只想修到沒有念頭,這個第一步已經走錯路了。」

舉個例子來講在叢林裡面晚上是有巡邏的,負責巡邏的人坐在大廳前面,面對著外邊,外面如果有任何人進來,他只要用棍子敲敲地就產生一個聲音這時候外面的小偷不敢進來了。可怕的是什麼呢?萬一負責守衛的人睡著了,小偷一看這個人睡著了,他就進來偷東西。

所以,我們修行不是說要修到完全沒有妄念、完全沒有念頭,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當念頭起來的時候,我清清楚楚這個是善念、這個是惡念,而不要去跟隨它,這就叫做功夫。

可是我們已經養成習慣,妄念來的時候就任它來,不斷的讓它來,而且還幫助它,助紂為虐。舉個例子來講。現在動一個念頭「我要到台南」,你現在已經動這個念頭,已經知道了,可是接著你動第二個念頭「我到台南要去找誰,晚上到哪一個旅館睡覺,然後第二天我要去哪裏」這就是順從妄念。

如果現在你動個念頭:「我要去台南」,接著:「喔,妄念來了,我看你還有什麼念頭」等一下子他又動念頭:「要去台北」,「喔,你又來了,我知道」這就叫做功夫,我不隨順它。你不要說:「我去台北,我要找誰,在哪裏睡覺,在哪裏吃飯」,那就隨順妄念了。

我們的妄念就像小孩子。你看小孩子每天給他吃飯,每天照顧他,給他衣服穿,沒幾年他就長大了。小的時候他小小乖乖聽話的,慢慢長大之後他就會反抗。妄念也是這樣子,當我們不斷的去隨順它、照顧它,它就越來越坐大,就很難斷了。

所以我們談修行,第一個不是我修到沒有念頭、完全沒有念頭,不是這樣,而是念頭來了知道它不長養它不隨順它;是瞭解它,甚至不理它就沒事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靠念佛的功夫,這個妄念就不容易起來。你只有一個念頭,妄念歸一念,一念歸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妄念打不進來了,這也是一個方法。你也可以靠誦經,你可以靠觀想,你可以觀呼吸,都可以,每一個人的根性不一樣。

我常常講,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在考試,考什麼?考是非題、選擇題、填充題、還有問答題。

今天可以選擇上百貨公司買東西,滿足自己的欲望;或者是去看電影、看電視;也可以選擇去爬山,去跟朋友吃飯;而各位選擇了什麼?選擇到佛堂念佛,這是第一個選擇。選擇來到佛堂以後,有些人選擇當義工,有些選擇在佛堂誦經拜佛,這是選擇。最大一個選擇是什麼呢?早上四點鐘鬧鐘響了,把它壓下去,繼續睡,這也是選擇;如果鬧鐘響了,你就起來,這也是選擇。所以,每天我們不斷的面對選擇。

在七覺支裡面就有「擇法覺支」,一個人的擇法覺支如果不夠強的話,麻煩就來了。所謂擇法覺支就是說當我們善念、惡念起來的時候,我們能夠清楚,然後我們能選擇好的善念的來做,這就是擇法覺支。七覺支裡面就談到擇法、精進、喜、輕安....這些問題。

在我們人生的考題裡面,第一個是擇法覺支,也就是選擇題。你可以選擇去玩,你可以選擇到佛堂,都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生氣,你可以選擇隨順妄念,你可以選擇發脾氣........你都可以選擇,但是你選擇以後,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是選擇題。

還有一個是是非題,是非題答錯的話還要倒扣的。當我們對善惡是非都不分的時候,那問題可大了。所以信佛學佛的人不是說不分別、不管是非善惡,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對是非善惡清清楚楚,但是不引起我們動惡念。不是說我們對是非善惡毫無感覺,而是當我們有是非善惡的情境現前的時候,我們瞭解的清清楚楚,但不起貪愛瞋恨憤怒的行為。

社會上許多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分別是非善惡,沒有大是大非,所以整個社會就亂了。當法官的沒有大是大非,老百姓不相信法律,麻煩了。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當是非善惡混淆了,社會就亂了。所以內心裡面的是非善惡我們要清清楚楚。

還有填充題。所謂填充題就是說我們每天在過日子,我們是否在增加褔德智慧?每天我們要一點褔德智慧如果你每天填充那個不對的東西貪愛、瞋恨、嫉妒、發脾氣,那可麻煩了,你填錯了。

最後是問答題,讓你發揮了。我們生命的價值選定了,我們選定「念佛成佛」作為我們生命最高的價值,那我們怎麼去發揮,讓我們念佛成佛的功力愈來愈強。申論題,就是讓我們好好的在有限的人生歷程當中,我們要去發揮,把我們剩餘的生命用來培褔、培智慧、培善緣。

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面對的是非題、選擇題、填充題、還有問答題、申論題,我們常常在考試,每天都在考試。各位,你來到這地方,做不好、做不對了,師父罵你兩句,你就說:「這個師父好兇。」不對喔,這個是師父在考試,師父是大慈大悲,罵你兩句是疼你,讓你有所警惕。我們時時刻刻面對這麼多的問題,如果你一不小心你就答錯了,零分,再倒扣就完了。所以,我們每天面對的這些問題,我們要好好的去作答如果你不能平心靜氣,這些問題永遠是解決不了。

所以,世界上最可貴最可愛的一個東西,無以名之,就是:平心靜氣現在人就叫作IQEQAQ什麼之類的,其實都是講求情緒的平穩。一生當中,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在於他的才華,而是在他情緒的管控,以及對挫折橫逆的突破超越。

大陸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他說他死了以後,要把所有一切的財產全部捐出去。你知道他苦的時候苦到什麼程度嗎?為了做一趟生意,從北京出發,坐鐵路,就是買硬座(註:大陸的鐵路分軟、硬兩種座位)的車票,沒飯吃,就餓到那邊去談生意。你看他經過這麼多苦,就讓他感受到飢餓的痛苦。後來他事業成功了,賺很多錢,他就跟子女講:你們要用到錢,用借的,跟我這邊借,將來你們要還。他是白手起家的,他的子女也很爭氣。

這個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每天可以選擇快樂、選擇念佛、選擇誦經.......。各位選擇對了,今天生命選擇到寺廟裡來誦經念佛,就是讓自己的心歸零,平心靜氣的,找到生命的一個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