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菩薩有十種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等住,一切眾生聲聞獨覺悉無與等何等為十?所謂:

菩薩摩訶薩雖觀實際而不取證,以一切願未成滿故,是為第一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種等法界一切善根,而不於中有少執著,是為第二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修菩薩行知其如化,以一切法悉寂滅故,而於佛法不生疑惑,是為第三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雖離世間所有妄想,然能作意於不可說刧行菩薩行滿足大願,終不中起疲厭之心,是為第四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以一切法性寂滅故,而不證涅槃,何以故,一切智道未成滿故,是為第五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劫皆即非劫,而真實說一切劫數,是為第六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悉無所作,而不捨作道求諸佛法,是為第七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是為第八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為一眾生,於不可說劫行菩薩行,欲令安住一切智地,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而不生疲厭,是為第九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雖修行圓滿而不證菩提,何以故菩薩作如是念我之所作本為眾生,是故我應久處生死,方便利益,皆令安住無上佛道,是為第十無等住。

︽華嚴經卷第五十四||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二︾

 

︽金剛經︾裡面談到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地方講到﹁住﹂,是安住在菩提心上,作為生命俢學的一個總方向。

每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出發點、動機目的,可以說一生就是為我們內在的動機,內在目的在奮鬥有些人求財、求名、求利有些人求善法、求成佛、求聖、求賢。以人生的價值而言,菩薩能安住在菩薩心是最難得的。

我們念小學的時候,作文題目常常會有「我的志願」,長大要做什麼?這個志願千變萬化,很少小學所想的志願,長大以後就是如此,大部分都是變來變去。

這個地方講到「無等住」就非常非常的殊勝,以這個作為一個總目標,是我們生生世世去追求、必修的一個學分。所以菩薩的十種無等住,一切眾生、聲聞、緣覺悉無與等住」就是超越了聲聞、緣覺因為菩薩的發心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大悲心、智慧心所結合而成,是超越一切眾生跟聲聞、緣覺我們用無等住來說明菩薩的修學,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菩薩能夠世世生生來行菩薩道菩薩摩訶薩有那十種無等住?

一、菩薩摩訶薩雖觀實際而不取證,以一切願未成滿故,是為第一無等住

「實際」,有些地方講﹁實相﹂諸法的實相,有些地方寫真如」「空性」「空相」。菩薩證到諸法的空性不以為滿足因為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還在沉迷、沉淪八地菩薩證到﹁無生法忍﹂的時候,諸佛現前說:你證到真如了但是不能就這樣進入涅槃,因為諸佛三大阿僧祇刧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如果沒有佛來剎車,那菩薩一個一個就會證入涅槃,以後不再化眾生。所以,菩薩已經證入諸法的實相,證到我空、法空但是菩薩的願還沒有圓滿。什麼願呢?成熟眾生、莊嚴國度的願,這個願還沒有圓滿,所以不會進入涅槃。

二、菩薩摩訶薩種等法界一切善根而不於中有少執著,是為第二無等住

我們一般人作了一些善事,讀了一些經典,總覺得說不錯、夠了但是菩薩摩訶薩修福修慧,拋頭顱灑熱血,利益眾生,所有這些善根總覺得不足因為有所不足,所以勇往精進,不會以少善根為足。菩薩在修道的過程當中總覺得不足,更加會精進勇猛。

菩薩摩訶薩修菩薩行知其如化,以一切法悉寂滅故,而於佛法不生疑惑是為第三無等住

這是菩薩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不會執著有一個「我」修菩薩行「我」成佛這個「我」菩薩早就拋棄了沒有這一個「我」在修菩薩行、菩薩道,沒有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只是因緣生因緣滅,沒有一個實在的菩薩道,沒有一個實在的法被菩薩所修行。這是菩薩的一種智慧。

四、菩薩摩訶薩雖離世間所有妄想,然能作意於不可說刧,行菩薩行滿足大願,終不中起疲厭之心是為第四無等住

一般人修行是希望能夠斷盡一切妄想、妄念。菩薩最初發菩提心利益眾生,這個念頭始終保持住,所以不會起疲厭之心,沒有厭離這念頭。雖然沒有妄想,但不會從此變成冷酷、冷漠,木石無心菩薩有這個功夫沒有意義的妄想,菩薩斷的一乾二淨雖然菩薩斷盡一切的妄想,卻不會因此對世間產生冷漠,因為菩薩不是木石無心。木頭、石頭罵它是沒有反應的

諸佛菩薩皆是至性中人,菩薩一定是不離眾生,不離世間,時時刻刻跟眾生打成一片,時時刻刻都是接引眾生向善向光明而不是說我個人修到某一個程度以後,遠離眾生,遠離社會,不是這樣子的。所以佛菩薩永遠都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不願意接受佛菩薩的加持,不願意接受佛菩薩的度化。就像窗戶關的緊緊的,陽光射不進來。

盡虛空遍法界無有寸許處無有佛菩薩。所有十方世界,每一吋土地都有佛菩薩的法身只是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感受不到呢?那是因為我們的習氣重、煩惱重,加上無明、愚癡這種種執著,讓我們不能感受到佛菩薩都在幫我們加持菩薩對一切眾生終不起疲厭之心使罵菩薩,說菩薩的是非,可是菩薩不會討厭我們,永遠永遠的在幫我們加持這是菩薩的第四種特色。

五、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以一切法性寂滅故,而不證涅槃何以故一切智道未成滿故是為第五無等住

菩薩的智慧跟悲心結合在一起,智慧能啟發悲心,悲心也能助長智慧。菩薩證到一切法的空性,但是願還沒有滿︱成佛的願、眾生的願、莊嚴佛土的願所以悲智雙運,悲心跟智慧不斷的在增長,而不會因為智慧證到空性、諸法的寂滅性,就進入涅槃。大般若經講到俢學佛法,「悲心空性這兩個是結合在一起的,才能證到諸法的空性。

菩薩證到一切法的空性,但是芸芸眾生還是執著實實在在的有這種實存的觀念,因此眾生迷糊、輪迴、受苦,如果我自己一個人逃走證入涅槃,把眾生留在那邊受苦受難,這說不過去所以菩薩對度眾生始終不生起疲厭之心,這是菩薩的特色。

六、菩薩摩訶薩知ㄧ切劫皆即非劫,而真實說一切劫數,是為第六無等住

我們講「劫數」,劫是怎麼算的?以人的壽命從十歲起每ㄧ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個時候福報大、壽命長;再以每一百年減一歲,又減到十歲,這麼一增一減叫作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就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所以一個大劫就是八十個小劫。依佛經上所記載的劫數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是處在減劫

佛經中記載宇宙是由成、住、壞、空所組成的,每個階段都由二十個小劫組成。也就是「成」有二十個小劫,「住」也是二十個小劫,「壞」也是二十小劫,「空」也是二十小劫。這個地球就是不斷在成、住、壞、空當中運轉。

你會說那空了怎麼辦?我們這個世界是怎麼空的呢?在「空」的過程,人跟人從﹁增劫﹂變成﹁减劫﹂在减劫的時候東西拿起來都是變成可怕的武器最後有風來吹,有火來燒,有水來淹有一些善的眾生就被善業吹到一些安全的地方,宇宙就滅了。佛經有這麼講,等到這個世界造成了,我們才又回來。地球跟其它的星球之間,也是互相投胎來回。當然,這是太久遠太久遠的事情。

那什麼時候是世界的末日?不一定大家心地不好,明天就是末日;大家心地向善向光明,所有的人心都向光明了,這世界永遠沒有末日。

比如,一個學校的校長、老師、學生,大家都很認真的辦學,這個學校越辦越大如果上樑不正,下樑歪,那這個學校很快就關門。政府機構也是如此,任何團體也是如此,大家同心協力向善向光明,這個團體就越大那如果大家不努力懈怠、放逸,這個團體不用多久就完了。所以世界長短劫數沒有一定的時間

目前來講,我們是在成住壞空的﹁住劫﹂第九個到第十個小劫間。第九個减劫當中,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要到第十劫的時候,彌勒佛菩薩在人類八萬歲時來到這個世界,生活到第二十個劫。在住劫裡面到第二十個劫時,最後一個劫成佛的是誰呢?就是韋陀菩薩那時韋陀菩薩叫做樓智如來。

這個地方說﹁知切劫皆即非劫﹂它不是固定的一定是這個數我們所說的一增劫一减劫大致上的情形是如此但是眾生的善惡表現不同,劫數長短也不同,這是我們要瞭解

時間跟我們的心念有關係,如果一個很快樂的人,他的日子就過得飛快尤其是一個人事情忙,一忙的時候日子很快就過去了。就我個人閉關的經驗,也有這種感覺,整天在法的當中,誦經、拜佛、抄經、讀經、禮佛、持咒、念佛,讓自己忙,忙所有的節目,一個節目接著一個節目,會覺得很奇怪,怎麼剛一醒過來,一下子又黃昏了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就像你跟好朋友在一起哦!多年不見面,見面的時候晚上一聊天就天亮了。

所以,時間不是單獨抽離出來的,時間不是單獨存在的,時間是隨著物理變化,心理變化而產生的一種假相。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叫做一年;地球自轉轉一圈叫做一天;一天我們劃成二十四小時,每小時有六十分每一分有六十秒,這是我們人為的刻劃。時間的長短跟我們的心有絕對的關係,離不開我們的心。我們眾生的心妄念紛飛,有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很久,度日如年如果是事事如意心情愉快能夠放鬆就覺得時間過的飛快這叫做﹁一切劫即非劫﹂,沒有真實一個劫。

其次告訴我們時間的長短都是我們的一念來決定的,如果是說我們的前念後念都能夠成一直線連在一起,就安住在一個念上,這個時候就超越時間。當我們的心安住在一個點上的時候,就沒有﹁時間相﹂。我們的心妄念分別,所以我們有前後的觀念,就會覺得很長很短時間也是空性的。雖然時間是空性,菩薩的智慧很確切的告訴我們,現在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年某月佛降生了︱兩千五百多年前四月八日,佛陀誕生在印度尼泊爾藍毘尼園。

所以,菩薩雖然知道一切是空性,但是在現實的人生當中,這些假相還是有它存在的一個特殊意義,不能說一切是空性,那都沒有意義了。這是菩薩的第六無等住。

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悉無所作而不捨作道求諸佛法是為第七無等住

我們講「空」一切都是空那空的結果是不是我們就會變成很懶惰?什麼都不想做?反正一切都是「空」的嘛我們要瞭解,文字上的「空」跟實際上的「空」有很大的距離。佛法講的「空」,是空性,不是沒有。文字上、文學上的「空」是真空,什麼都沒有英文叫Nothing,什麼都沒有了。但是,佛法的空性是不一樣的,它確是有很實際的內涵。

譬如說這個桌子是空的」,這是說這個桌子會變化,它從沒有變成有,是因緣生木頭砍下來鋸成一片一片,再釘起來,叫做桌子。桌子不是自己生自己,是靠人工材料排列組合以後產生的現象。有這個現象以後,它又時時刻刻往成、住、壊、空行列,一步一步的從成到住,住到壞然後是壞到空,十年、八年已後這張桌子不耐用了,當它腐爛的時候就不叫桌子我們叫它廢物。然後我們把它堆在那邊腐爛作堆肥,就叫做肥料可以拿來施肥做花草樹木的養分。也許被一棵樹吸收,它又變成樹木,它又改名字叫做樹木。

所以,存在的一切隨著它的因緣而千變萬化。如果這張桌子有人把它拿來用一把火燒了,它就變成二氧化碳一堆灰,這個灰放在樹底下又變成養分;的水分蒸發以後就回歸天空,二氧化碳又被樹葉吸收。宇宙間的形形色色萬事萬物就是這樣子,一下子固態,一下子氣態,一下子液態。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但作用是千差萬別。

舉個例子你現在肚子餓,黃金對你來說沒用,你不能吃。當你肚子餓的時候,黃金對你而言一點作用都沒有反而是一種負擔如果當下有一個饅頭一塊麵包會比黃金來得有用。衣服破了,一塊黃金也沒有用,此時針線最重要生病了有一堆黃金給你沒有用,最重要是要有好的藥物。所以,諸法看怎麼用,用對地方是很好用,不會用的人就是障礙。所以一切法是平等平等的。

一切法都是平等平等,我們說這是諸法的空性。菩薩不會因為證到諸法是空就誤解空,執著一切是空沒有意義。「空」才能建立因果因為一切是空性的你的身口意如果起善念、作善行,它會產生善的結果;如果你的起心動念是惡的,雖然一切是空,但是你這樣子做以後,造惡業會受苦。不要以為一切是空,那我們什麼都不要做了,甚至做壞事也沒關係,不是這樣雖然一切是空,但是業報不空,因果不空,作用照樣還是有。所以菩薩知一切法作,而不捨作道,知道一切法是空的,但還是努力的去修善,這是菩薩特殊的地方。

有一些人誤解佛法,認為一切是空,那何必去修行一切都是空了嘛。空是空你的行為不空!普陀山有一個修道的人很喜歡吃田雞(青蛙),他誤解了這個空他說:我這麼一打坐,反正一切都是空吃有什麼關係呢?

太虛大師知道這回事,他也在普陀山。大師說:你老人家怎麼這麼喜歡吃田雞?

他說:我在那邊坐觀空,什麼都沒有,什麼報業什麼因果都沒有,都空掉了,吃有什麼關係。」

太虛大師就說:你這個惡習怎麼不空呢?

我們要瞭解,「空」才能建立因果,﹁空﹂才能建立輪迴。文學的「空」跟佛法裡面的「空」有很大的距離文學的「空」是真空,是什麼都沒有,但是佛法的「空」確有實際的內涵,因果不空、業報不空。薩知道一切是空無相、無作、無願菩薩還是不捨作道求諸佛法這是第七個無等住。

八、菩薩摩訶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是為第八無等住

各位,我們研究一下︽華嚴經︾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不是三界唯心萬法為識嗎?「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華嚴經︾不就是唯心論了嗎?這值得我們來探討。

在心、物之間比較起來心的作用大於物

你說唯心好了,我現在要一張桌子,心裡想要有就會有一張桌子嗎?不可能這裡有一張桌子,是你先起心動念我必須有一張桌子,讓我讀書、吃飯、寫字,你先動了這個念頭,才會去設法去買,或者是自己製作一張桌子並放在這裡。最初只是一個念頭如果認真的去追究,為什麼會起心動念要有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桌子放在這裡,跟我們的心有關係我的心想要方方的桌子,出來就是方形的要高高的,作高的桌子要低的就作低的大小、方圓、高低都是跟我們心有關係,跟我們需要有關係。所以心理的作用大於物理的作用。

這是告訴我們,起心動念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這個心念一動,普通人動念倒無所謂,如果是一位修行人的念頭,動的時候會影響到物理世界所以修道的人時時刻刻要注意到這個心念。

關於心念,我講一個小故事山上種了一些荔枝,可是這個荔枝很小顆而且很難種、很難保養每當開花的時候一大堆蟲我們修道的人又不能噴灑農藥把蟲殺死,怎麼辦呢?就想不要種荔枝樹好了。你這麼想,我這麼想,大家都這麼想,三天五天以後,一陣風把這棵樹連根拔起死掉了。很奇怪的,其它的樹小小棵的也沒有拔起來。

然後,山上有一種樹,不曉得什麼樹,不開花也不结果,沒有什麼作用。有一個師父就刀子去砍它,這棵樹我們不要了!這樹很硬砍不斷,用力砍下去砍不斷,那放棄它,隨便它去吧!不久這一棵樹也死了。我才發現我們修道的人不能動殺念這個心的作用很大,你動了殺念會影響到這個植物的生長修道人的心念不能隨便動的。

有信徒得了癌症,醫師說癌症要割除,然後要化療。我說:「你看看嘛,你如果要割你就去割,不割也可以。」「師父,你叫我不要割?」我說:「你這個不是很嚴重,而且你現在吃素持大悲咒、念佛,就好好懺悔、做一些善事然後你動一個念頭:『癌症兄弟啊我們一起和解共生吧我不把你殺死,這樣好不好?你吃素,因為癌症細胞很喜歡吃肉類的東西。所以這個信徒沒有去手術,就是吃素。我說:你要動善念跟它和解共生,不要去殺它。另外一個就跑去手術,經過化療,眉毛頭髮全部掉光光了,最後還是死了。

其實,癌症很有用,它是在保護我們,因為它告訴我們全身已經有許許多多的毒素集中在這個地方,它開始發作了,警告我們生命還有一年、二年、八年、十年,維護好的話,一輩子共存在一起,和解共生、和平相處。但是,你動殺念我要把你宰掉、割掉,它不小心擴散了再加上化療,化療也是動了殺念把它殺掉,這個殺念就造成它往四邊擴散,那就沒得救了。

當然,我們不是說你有癌症就不要去手術,有些簡單的手術是可以醫治好的,還是要照醫生講的去做。我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想得癌症有一個絕對可靠的方法就是嘴巴要控制嘴巴的管控就是不隨便亂吃東西你亂吃東西,吃壞肚腸,毒素累積一堆有一種病比癌症更可怕,叫敗血症毒素太多了,一下子人就死了,敗血症兩天三天一定要死,非常可怕。癌症還可以拖一年、兩年,給你準備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想動刀把它割掉,那就要很小心。

高雄有一位在家信徒,大魚大肉吃了幾年以後,得到大腸癌。我說:你現在吃素?」他說:對。我說:那你吃素沒關係,跟它相安無事你現在也是好好的嘛。」他說:可是醫生說要手術。

後來經過一年、兩年好好的相安無事,他想相安無事嘛,就想到大陸去。我說你已經吃素了,安心的去吧!他老婆嘀嘀咕咕的說:唉呀你到大陸去,萬一半路發作怎麼辦呢?還是經不起老婆嘀嘀咕咕的想想也是吧結果去手術。

遭糕了一手術完,整天痛的受不了,一天到晚打針吃藥的一天到晚看醫生。因為你動殺念。我們的心念力量是很大很大的癌症細胞你跟它動惡念││我要把它宰掉,它就四處逃竄如果你是用吃素安詳的心理祝福它不要擴散,祝福它好好與我們和平共生然後我們改變飲食、改變生活習慣,它說不定就安住在一個地方大家相安無事。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面都有癌細胞,如果是我們吃不當的東西,生活沒有規律就會引發它。

這個地方講「三世唯心」││你命運的好壞世界一切美醜,都是我們內心的反應,內心的一種投射。所以這個地方是告訴我們我們的態度就決定我們生命的高度,格局就注定我們的结局。我們內心充滿著齷齪,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齷齪的世界;我們的心是平靜善良光明的,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美好光明這心的作用太大了。所以佛法裡面講的﹁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就是要我們小心的往自己的起心動念處去下功夫所有的善念、惡念我們清清楚楚。心心知我心,每一個心念起浮自已的心念是善念、惡念都清楚知道。

有人說:師父,那你怎麼修行?怎麼去安這個心呢?是念佛是持咒你是怎麼修觀?

我說:「我只是心心知我心。」

每一個念頭知道它生起是善念、惡念,是生起、是變化、是轉移、是消滅然後用什麼念頭來取代不管是善念、惡念都是非常非常的脆弱一個念頭來,如果你能夠保持正念,尤其是惡念一來的時候,惡念就像陰影,陰影怕什麼?怕手電筒一照,手電筒一照陰影就沒有了。念頭一來我們起一個正念,惡念自然就化掉了。但是,它會轉移,會另外起一個惡念那另一個惡念起來,我們又照它,它又消滅了。有時候它會和我們拉距戰,它不走;有時候一整天它不走,它就是待在那邊這個惡念就維持在那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小心盯著它妄念也是空性的。這樣子心心知我心,我們就相安無事養成這個習慣叫正知正念。這是菩薩的第八無等住。

九、菩薩摩訶薩為一眾生,於不可說劫行菩薩行,欲令安住一切智地,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而不生疲厭,是為第九無等住

這是講到菩薩的悲心悲願,菩薩為了讓眾生能夠安住在菩提心上,就單單為一個眾生,他可以累生累劫的去跟在他的身邊,他不會覺得很疲倦厭惡為一個眾生尚且如此,為一切眾生更是如此,這是菩薩的悲心悲願。在菩薩的內心裡面,沒有多或少的問題,不會捨棄多數眾生而為一個眾生,也沒有捨棄一眾生而為多數的眾生菩薩的內心已經超越了多跟少,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在菩薩的內心裡面,只有對眾生有所助益有幫助的菩薩都會累生累劫的跟在眾生身邊化眾生這是第九無等住。

十、菩薩摩訶薩雖修行圓滿而不證菩提,何以故菩薩作如是念我之所作本為眾生,是故我應久處生死,方便利益皆令安住無上佛道,是為第十無等住

菩薩的修行圓滿、智慧圓滿、福德圓滿,這個悲心也就圓滿了但是菩薩會想﹁我證到無上菩提成佛就算了嗎?」不會的菩薩會這樣想念:我之所作本為眾生,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為了眾生是故,我應久處生死,我應該久久遠遠的處在生死當中,方便利益眾生,利益一切眾生安住無上佛道。

這個跟我們平常所聽到的佛法是有一點距離。一般人覺得在世生死是一種痛苦,輪迴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說﹁視生死如冤家,觀三界如火宅」,但是︽華嚴經︾的思想不是這樣子。生死是空性的,沒有實在的生死輪迴,只是如幻如化的現象。菩薩悲願的驅使下,願意生生世世來陪我們眾生,在生死六道輪迴而不會感到厭倦這是菩薩的一個最重要的觀念。

我之所作本為眾生,我這樣子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拋頭顱灑熱血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眾生眾生有這麼多這麼多的病,這麼多這麼多的痛苦災難,我不能就這麼一走了之菩薩就是因為有這個悲願,才能夠成就無上的佛菩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