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作無受

 

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來探討生命的運作。首先講到生命的生存空間。什麼生存空間?就是陽光、空氣、水、衣食住行。我們生命的存在有了生存空間還不行,還要有生理的結構,就是四大五蘊合和的色身。在色身當中有六個根門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觸對外在的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從根門對六塵接收訊息。

 

六根對六塵這一接觸以後,馬上產生感受。感受好的,叫樂受,就產生貪愛;感受不好的,叫苦受,就產生瞋恨心理;或是又不肯用心,感受產生不知道,感受變化也不知道,那叫作無明。在身心的運作中,我們都忽略六根對六塵接收訊息後,產生的觸、受、愛、取、有,這個過程我們往往就忽略了。

 

所以我們談修行,就是任何一個時刻我們的身心觸對這個世界六塵,這其中的感受、感受的變化,佛陀說感受也是無常、苦空、無我。那麼有了感受以後,你就充滿了想像、分別,往往理想跟事實不一定符合,所以想蘊也是無常的、苦空的。透過豐富的想像以後,很自然的來一個行為意志,愛憎取捨,好的我要,不好的給別人吧。豐富的想像,尤其得不到的東西會想像得很完美,一旦你得到以後,不稀奇了,又想換一個了。所以眾生有個毛病,叫喜新厭舊。這個老婆對妳這麼好,你總覺得是黃臉婆,又想另外找一個,社會問題就產生了。

 

因為一切的感受、想像、愛憎取捨,都是隨時在變化的,但是我們往往把感受、想像、行為意志、你能瞭解的,你就把它當作這就是我生命的主體。我能感受,我能想像,我有行為意志,受、想、行,我們就把這個認知的作用看作這就是我生命的本體、我的靈魂、我的佛性、我的本性、我的絕對精神、我輪迴的主體。只要有這種認知、想法,叫認賊作父,修行就這樣泡湯了。

 

因為你能認知這些作用,不是它單獨存在有一個靈魂去認知,是透過種種條件,才讓你有認知、價值判斷的功能產生。如果完全沒有六根、六塵,請問你的六識從何而來呢?一定有六根、六塵,然後你才有價值判斷、認知的功能才產生。

 

我常常講,我們一個人來到世界上,很難得的有這個身命,有了身命以後,我們任何人都一樣,都會想像在我們內心裡面有一個精神、有一個靈魂。這個精神、靈魂,我們這輩子做善,就投胎好家庭;我們作惡,這個靈魂就墮到地獄受苦。我們一直在加強這個觀念。實際上,依佛法來看,不是這樣子的,那是認賊作父。可是我們這個精神作用很強,累世累劫養成的那個習慣是很強的。

 

清朝末年,有一個人犯法了,被判死刑。古代死刑不是用槍決的。他知道被判死刑了,怎麼辦呢?一問,行刑的劊子手是他的朋友。他就想辦法叫人家去跟他朋友講:「請你刀下留情啊。」

 

他朋友想:「我是劊子手,我得執行這個命令,我如果沒有把他殺死,我就犯罪,怎麼辦?」

 

後來劊子手就跑去監獄跟他講:「我是你的朋友,我會刀下留情;當我刀子要砍下去,還沒有砍到你的頸部的時候,我說『跑』,你就要趕快跑,你不要等我砍下去,那你就沒機會跑了。」

 

死刑犯說:「好!你這個朋友夠義氣。」

 

行刑那天,劊子手就把刀子磨得很利很利。行刑時間到了,驗明證身了,他說:「朋友,聽好喔,我叫你跑你就要跑。」說完,刀子就很猛地砍下去,並喊一聲『跑啊!』。他有沒有殺掉他?有。

 

死刑犯因為受到暗示,以為朋友不會把他殺死,只要他跑他就能夠活命,結果這麼一砍下去的剎那,劊子手喊「跑啊」,其實刀子已經砍下去了,但是他就一直跑一直跑,他感覺他是活的,很感激朋友沒有把他殺死。他的心念是朋友真的沒有把我殺死。他就一直跑,一個縣市接一個縣市,跑很遠的地方了,就在那裡結婚生子,還開了一家店。

 

幾年後,劊子手年老退休了。他心裡覺得很難過,最好的朋友竟然死在我的刀下。退休後就四處遊山玩水,有一天就經過那個地方,碰到以前那個死刑犯。

 

「咦?這不是我的朋友嗎?以前被我殺死了,怎麼他在這裡結婚生子呢?奇怪了,長相一模一樣,聲音也一樣。」可是他又不敢講,心裡很納悶,回來越想越不對,就去看他朋友的墳墓,朋友的骨頭真的就葬在那裡。

 

隔了幾天,他又跑去。他說:「你不是什麼名字嗎?」他說:「對啊。」「你以前有個朋友是劊子手,他要執行把你殺死?」他說:「對啊。我那個朋友對我很好,很夠朋友,他殺我的時候,叫我聽到『跑』就要跑。」

 

劊子手說:「不對呀,你那個朋友就是我。」

 

「啊?是你?」聽了這句話,一下子人倒下來,那個死刑犯變成一灘膿血了。

 

這是真有其事、真有其人,不是我編造的。我是看到歷史上有這麼記載,在清朝的時候,在大陸的一個省縣,有這麼一個公案。

 

也就是說,我們內心裡面的那種執著,所產生的作用是很可怕的。因為他相信他的朋友不會殺死他。

 

還有一個公案,這是美國的實驗。有一個犯罪的人,法官說:「你犯了罪,要讓你慢慢的死。你躺下來,雙手綁著,我要割開你的動脈,讓你的血慢慢滴在水桶,答、答、答,血流完了你就會死。」

 

法官就跟實驗的人配合好了,「某某人,你犯法了,你必須躺下來,手綁著,眼睛矇著,醫生馬上要割開你的動脈。」其實,醫生是簡單劃一刀,割破表皮而已。然後用水去滴在水桶,答、答、答……。犯人聽見答答聲,最後真的就死掉了。

 

所以說,我們的心很重要,心的執著是最難破難斷。

 

因為我們不斷用六根去接觸六塵,我們的六根是渴望有什麼東西來刺激,所以我們不斷接觸這些刺激以後,就產生了感受,感受來了以後就產生苦樂,有苦樂就產生貪愛瞋恨。有了貪愛瞋恨,你就會去想像好多麼美好、恨是多麼可恨,我們有豐富的想像力;然後就產生行為意志、愛憎取捨;然後我們把愛憎取捨那個能夠感受、能夠想像的、能夠行為意志的,認為就是我的靈魂、我生命的主宰。這種牢不可破,也就是我們生生世世認賊作父、輪迴的主因。

 

這個地方講到「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過去的接觸、過去的感受,一接觸、一感受,馬上又改變,無常;又馬上一個接觸、一個感受、一個想像,又改變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到,現在又在變化當中,空寂,沒有一個實在的我接受、感觸、想像、行為意志,找不到。

 

「無作業者,無受報者」。這個聽起來會讓我們覺得那佛教沒有因果業報囉?不是的,是透過理智的思辨,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去作業,但是善業惡業又是宛然存在。你只要六根俱全,去接觸六塵以後,產生感受、產生愛憎取捨,這樣似乎看起來有一個作業的人、有一個受報的人,但是你認真去理解、分辨,事實上一切都是因緣生法,許許多多條件合和,給我們產生一個錯覺,好像有一個我喜歡這個東西,有一個我討厭這個東西,有一個我佔有這個東西,有一個我佈施這個東西,我們已經養成那個習慣了,是牢不可破。

 

讀經讀到這個地方,才瞭解佛陀的偉大,佛陀能夠深入地去理解一切是緣起如幻。

 

《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從世俗諦來講,有作業者、有受報的人,但是從勝義諦來看,無作業者,也無受報者,一切是如幻如化,是許許多多條件排列組合以後,有這麼一個現象。這個地方是依勝義諦來說。

 

但是我們會產生一個錯覺,在生命的運作過程,我們總想運作的背後有一個主導者、有一個CEO執行長。事實上,什麼是執行長?那是有顧客、有員工、有公司,你才叫作執行長;如果沒有這些,你怎麼叫執行長?也是種種條件配合起來,才有CEO。我們就是被這些種種條件的排列組合,給我們產生錯覺,有作業的、有受報的,事實上是「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無我空慧

 

此中何法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

 

「此中何法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這是有點禪宗的味道了,也是要大家好好去深思熟慮的。

 

日常生活當中,產生了感觸、感受、感想、感情、情緒,然後產生豐富的想像、愛憎取捨,這背後我們總想有一個生命的主體在主導,而不知道生命的主導還是受種種條件的排列組合,才產生的一種現象,但我們就是認賊作父。

 

「為是有,為是無?」是實實在在的有,還是實實在在的沒有?「為是色,為非色?」是色還是非色呢?有形體還是無形體?「為是受,為非受?」是受還是非受?你的感受是實實在在的呢?是永遠存在還是暫時存在?「為是想,為非想?」你的想像這麼豐富,是實實在在有這個想的作用嗎?沒有感受,你能去想像嗎?還是根本就沒有想這個東西?「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這個都是要我們好好去參究的。

 

一切是如幻如化。我想舉個例子,各位容易理解。

 

我現在拍打桌子,「啪」一聲,請問這個聲音是從哪裡來?從手來,還是從桌子來的?你說聲音從手來,不對,沒有桌子怎麼會有聲音。你說聲音從桌子來,我不拍打的話,沒有聲音。你說從桌子和手來的,如果我手輕輕放,那也沒有聲音,必須很用力拍打才有聲音。

 

那聲音產生了,有沒有作用?有。你在睡覺,我這麼一拍,你醒過來了。請你把聲音拿給我,你拿得出來嗎?拿不出來,但是你拍桌子的聲音確實吵到別人了。那我現在再問:這個聲音被你製造出來,當「啪」一聲後,請問聲音回到哪裡?回到桌子,還是回到我的手?不可說、不可說。

 

再比如:桌子上有光、有書本,影子產生了。你說影子是光和書本產生的,那我把書本一拿走,請問影子是回到光的地方,還是回到書本?也是不可說。

 

因緣生,因緣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一切一切都是這樣生生滅滅,有它的形相、有它的作用,但是找不到本質,找不到本體。一切現象只是許多因緣條件排列組合而產生這麼一個現象,那我們就是生生世世被這些現象迷惑了。

 

華嚴經梵行品非常簡短,但是它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日常生活當中,你在所有的接觸、感受、想像、以及行為意志的背後,你找不到一個認識、辨別、價值判斷的生命主體。以正常人正常智去慢慢分析,你就慢慢跟無我接近了。不是要你入很深的禪定,當然你能入禪定去微細觀察也很好,那一般人沒有辦法禪定怎麼辦?我們是透過理智的思辯。

 

存在的一切現象,物質也好,精神也好,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世間的一切都是互相關聯所產生的現象。在這現象當中,我們想像有單獨一個靈魂在操緃,那叫作「我」;這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的所在。

 

世界上的哲學、世界上一切的學說,只有佛教講無我。所有世界上一切的學說都建立在自我價值、自我超越、自我實現;我給它一個名詞叫「我性」學說,那佛法呢?佛法是建立一個無我。

 

因為無我,才能產生大悲;因為無我,才懂得尊重別人。因為無我,可是在因緣和合下,我是你的丈夫妻子兒子爸爸媽媽,我就必須扮演好我的角色。雖然一切是無我,但是做善還是有善報,做惡還是有惡報。

 

學佛的人通達無我的空慧,他會更具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因為如果我沒有扮演好我的角色,我會使別人痛苦,那就是沒有慈悲。所以一個信佛學佛的人,他是行所當行,受所當受,他不會規避責任,他更有責任感。因為我這個動作會傷害別人,所以我不能做這個動作去傷害別人;傷害別人也是傷害自己。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所以空才能產生悲心,空才能建立因果。一切是如幻如化,但是你這樣做的時候,有它的形態、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報應。這是佛法要用一點心思來好好的去理解。

 

所行無二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最後一個結論是「梵行法不可得故」。你不要以為我誦經唸佛拜佛,我做這麼多的善事,我應該有什麼好的報應,你想得太多了,你就去做就好了。《金剛經》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說你證到空性以後,你什麼事都不做,那就麻煩了。那叫lazy bone,懶骨頭,那就不對了。

 

因為一切是空性、是無我,人家駡你笨蛋,你也笑一笑就過了。人家駡你兩句,你也沒有什麼嘛,沒有一個駡者,沒有一個受者,誰在受駡呢?所以佛法要拿到日常生活當中去運用。

 

我們一再講空,是要空掉我執我見。但是因果是不空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絲毫沒有差錯的。所以懂得空性的人他會更小心謹慎,他會謹言慎行。一切是空,但是業報不空,輪迴不空,為什麼?因為我執我見還在。別人的我執我見還在,你空他不空,你隨便駡他,他會痛苦,你無理去責駡人家,人家會受不了的。

 

佛法講的空,是從它的體性來講空,但是它的業報、它的作用還是有。所以「空有不二」「有依空立,空依有顯」。我們講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不是這個意思;是必須藉著形形色色的有,來顯示空性。這是學佛的人要注意的地方。

 

講到空,它有什麼好處呢?「意無取著,心無障礙,所行無二,方便自在。為什麼呢?受無相法,觀無相法,知佛法平等,具一切佛法。」

 

就是說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要以為我學空就什麼都不做了,那不對。或者說一切是空,就沒有什麼因果報應,那也不對。只是告訴我們不去取著。你做善事,你不要說我在做善事,你這樣想就麻煩了。我做善事,你們要讓我登報,電視來採訪讓我出名,那可麻煩了。所以,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這樣子你就能心無取著,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

 

這個地方的「二」,是佛經裡面特別的名詞,叫作二法。我們眾生只要一看到什麼、一聽到什麼,馬上就產生一個主觀的我、一個客觀的世界。主觀的,是色受想行識;客觀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很自然的,會去建立主觀和客觀。主觀的我、能認知的我、能感受的我、能想像的我,然後被我想像的世界、被我感受的事情,這個叫作二。

 

那麼證到空性的人,「所行無二」,他的六根與六塵接觸的當下,他不會建立一個主觀的我去認知一切現象。因為所行無二,就能夠「方便自在」。

 

方便不是隨便。有句話說「慈悲生方便,方便就出下流」。方便跟隨便不一樣喔。一個人隨隨便便,做事情馬馬虎虎,這個不是方便。佛法裡面講的方便,是慈悲加上智慧。為了度化眾生,你想盡了辦法去引導他,那叫作方便。

 

比如這個好朋友想帶他去鶴鳴禪寺,他不願意去,你就說:「那好吧,我們到附近買點東西」,就帶他來鶴鳴禪寺附近的商店逛逛。「這裡有一座寺廟,我們去看看吧。」你帶他去買東西是一個方便。

 

「買個水果來拜佛也可以,要吃以前拜拜佛,吃了保平安。」他聽了,「好吧,那就買水果去拜佛。」拜佛以後呢?你去找裡面的師父,「傳聞師父!我的朋友來了,你跟他談談話、見見面面。」這樣他就進入佛門了。

 

你一下子說我們去鶴鳴禪寺拜佛,他會說我不要。那你說我們去那附近買個水果或吃的,他願意。這就是方便。

 

這個地方講「方便自在」,得到空的智慧的人,他所做所為的一切,都是殊勝方便,引導眾生入佛門的一個善巧。

 

「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這是說通達空的人,才是真正在佛法當中有了根基,建立了佛法的正知正見。

 

有句話說:「解不知空,則不知所宗;行不知空,則不足以言解脫。」如果你不瞭解空的話,你不知道佛法的殊勝在什麼地方,佛法的宗旨在哪裡你不知道;你修行,如果沒有證到空慧,你要解脫很難。

 

你一打坐,你看到天仙美女;一打坐,你看到佛放光加持;一打坐,你看到蓮花;一打坐,你聞到沉香。「師父!我一打坐,聞到那個香味好濃好濃。」你高興了老半天。麻煩了,知道嗎?一有執著,魔乘虛而入。

 

「解不知空,則不知所宗」:你如果研究佛法,不知道這個空的道理,你就不知佛法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其他宗教一定要執著有一個上帝,來拯救你的心靈;你行善事,將來你可以到天堂去,跟上帝永遠的存在;有一個你,有一個上帝。請問你到天堂那邊有沒有老病死?還是會老病死。請問我們證到空性的人有沒有老病死?也是有老病死,但是你會瀟灑走一回。本來事實就如此,就是有老病死,你已經瞭解生死的真相,老就老,病就病,死就死,看著它,欣賞它怎麼老、怎麼病、怎麼死,心境不同。

 

「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生老病死也是一個相,也是暫時一個假相。

 

「知佛法平等故」:我們平時常聽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講是那麼簡單,其實內容是很深很深的,不是我們隨便可以講的,這是佛菩薩的境界。「具一切佛法故」,也就是一切法皆佛法。如是才「名為清淨梵行」。

 

得到這種清淨梵行還不夠,還要修習十種法。接著看經文:

 

 廣集佛智

 

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禪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

 

「處非處智」譬如說我要得到人身,我就必須持戒;我要升天,我就修佈施、持戒、禪定;我要修到阿羅漢,那我要通達四聖諦、四念處、三十七道品;我想成為菩薩,那我要修六波羅蜜、八正道。什麼因達到什麼果,你都能夠清清楚楚。否則的話你就會說:我做善就好了,我不要信什麼宗教;我做善事,不做壞事,我不殺人放火就夠了;我做一個好人就好了。請問好人的標準是什麼?有道理或是沒有道理、有沒有包含因果,你都清清楚楚。如是因,才能如是果。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這因果之間你都很清楚了,叫作處非處智。

 

「過現未來業報智」:對過去現在未來種種的業報,都能夠清清楚楚。神通裡面講到的天眼明、宿命明,就是指這些。

 

「諸禪解脫三昧智」:怎麼樣入禪、住禪、出禪,怎麼入、住、出,這有一定的方法。

 

「諸根勝劣智」:你有這個智慧,才能知道眾生根機,是上等、中等、下等,你都能清清楚楚,否則你所講的話超過他的接受能力,他就不願意聽。他根機那麼高,你講層次那麼低的佛法,他聽起來討厭。所以講經說法一定要契機契理,契合眾生的根機,契合佛法的真理,契機說法。法無貴賤,契機就是良藥。所以必須瞭解眾生的根器去說法,才能應機。

 

「種種解智」:瞭解諸法的現象,瞭解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末究竟。《法華經》裡面有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種種界智」:我們講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和六塵產生了六識,共十八界,對十八界理解、認知、通達。

 

「一切至處道智」:你修什麼法能證到什麼果位,你修什麼法門能證到什麼好處,你都能清清楚楚。你要到日本、中國、歐洲、美國,你要知道這個路線,怎麼走最近、最方便、最安全,你坐飛機就能到達。你連這個方向都不知道,怎麼去坐飛機?

 

「天眼無礙智」:這是佛菩薩才有,我們是沒有。

 

「宿命無礙智」:這是對過去未來。天眼無礙是對未來清清楚楚,宿命無礙是對過去清清楚楚。眾生過去生生死死,你如果瞭解他過去因緣,這輩子你講什麼東西,他聽起來馬上接受。因為我不知道你們過去的根性,我的智慧沒到那邊,所以我講的有些人聽起來就會打瞌睡。你前世是什麼我不知道,所以我講一講你們就會打瞌睡,那只好講講故事,讓你們笑一笑,精神就來了。我沒有天眼無礙智,我不知未來會如何;我也沒有宿命無礙智,所以我也不知道你們的過去,我都不知道。

 

最難最難的是「永斷習氣智」:就是漏盡通、漏盡明。斷盡一切的煩惱,斷盡一切的習氣,那要到佛的地位了。

 

這是佛陀十種特別的智慧,有些地方寫成十力。

 

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

 

佛陀叫我們修行五蘊皆空,不是說你通達五蘊皆空就行了,你還要去修這十種智慧,才能夠真正去利益眾生,瞭解眾生過去未來,以及他的習性、他的根性、他的根機,你都能清清楚楚。所以聖者說法,一句、二句,你永遠都不會忘記。

 

我去見廣欽老和尚,我說:「老和尚啊!加持、加持,講幾句話給我。」他講幾句話,我一聽起來,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針對我的需求、我的根性,他老人家有神通。

 

方東美教授在台大開一門課『華嚴哲學』,講華嚴經講幾十年。老的時候病了,周宣德老居士說:「老朋友,我介紹你去歸依。」「我還什麼歸依!我這東西方哲學,我英文著作、中文著作一大堆,我還去歸依?你還叫我去歸依一個不識字的老和尚?聽說他是專門吃水果,『水果師』,吃水果有什麼了不起。」

 

周老居士說:「哎呀!你不能這麼講,去了再說。你現在病成這樣,總是要辦一個手續,歸依歸依就好了。」老朋友嘛,就去了。

 

歸依完了。這個教授是個博士,心想「你這個不識字的和尚,你會幫我取什麼法名?我是通逹東西方哲學,佛教哲學、華嚴哲學,我都通達了,如果你幫我取名傳聖,傳聖人之學,這個名字多好!」

 

他心裡這麼想,老和尚桌子一拍,「法名傳聖」。教授當場嚇一跳,「連我心裡想的都說出來!」馬上跪下來,頂禮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有神通,在台灣土城,可是已經往生了,你們已經沒有機會了,很可惜。我去見過他兩次。我的師父上廣下義法師,每次我去新加坡,他就拿一包東西,「你要記得喔,這一包是要送給你師伯的。」我說:「好!我一定親自送過去,我不會用寄的。」

 

每一次我去,我就得到很多好處,他老人家一句話、兩句話,直指我的心,受用無窮。老和尚他有這個功力。因為他們這些人是證果的聖人,能夠知道你的過去生、你修過什麼法門,知道你現在毛病在那裡,一語點破。

 

我這麼講了這幾堂課,你什麼毛病我也不知道,你前世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就照經典唸一唸,如果你覺得其中幾個好的,你就把它留起來用。所以說「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你不要問我,我不是聖者,你們要好好去問善知識。

 

般若大悲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這是佛法殊勝的地方。不是說你懂得很多以後,你就不管眾生的生死。菩薩「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你結了婚,妻子兒女整天吵整天閙,你要以歡喜心接受。這麼多的人,你不跟別人結婚,而跟他結婚;這麼多孩子出現,只有他來到你家出現,這是緣分。

 

「觀察眾生而不捨離」,這就是大悲心。「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這是有智慧。

 

《大智度論》就講到:「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無所得為方便,大悲為上首。」信佛學佛的人就是以這三心來發菩薩願。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是說我們信佛學佛的目的就是成佛,一切努力的目標就是要成佛。大悲為上首,就是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應起大慈悲心。所以,學佛的人如果缺乏慈悲心,對眾生很冷漠,這學佛學錯了。學了佛以後,是更有慈悲心和智慧。

 

成就慧身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

 

剛才我們講過佛經裡面講的「二」,是主觀的我和客觀的世界。有一個我認知這個客觀的世界,有一個我在度眾生,這叫作二。簡單講,叫二分法。時時刻刻有一個我,有一個眾生被我度,有一個眾生被我幫忙;那叫作二解。就是主觀和客觀。

 

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這是講到信佛學佛的人心的作用很大,一個念頭、一個見解、一個想法,整個我們的生命就隨著念頭的正確或錯誤,就在這個一念之間讓我們成敗得失。學佛也是如此。觀念正確了,正知正見了,那麼你會愈學佛愈快樂愈自在;如果你愈學佛愈痛苦愈難過,你學佛學錯了。

 

我是覺得學佛的人是最快樂的人。你愈學佛愈不快樂,你學佛學錯了。

 

學佛的人是愈來愈慈悲,知道怎麼去關心眾生,而且你關心眾生是有智慧的關心。你那個沒有智慧的關心,會造成很大的麻煩;你有智慧的關心,雙方都有好處。學佛的人有智慧有慈悲,他就知道怎樣護持三寶,尤其是護持僧寶,怎樣鼓勵出家眾有道心,怎樣鼓勵他去精進。你不要一天到晚說「到我家來誦經,我求平安」,出家人一天到晚到你家去,麻煩了。

 

我希望你們也不要一天到晚找師父,「師父來呀,我請吃飯」。老實講我不太喜歡。一出去吃飯,坐車子,浪費許多時間,而且吃大一堆,肚子又飽又脹的。所以我不太敢去新加坡;新加坡的人走了,我講沒關係。因為我每次去,他們都請我吃飯,早上請我吃,中午請我吃,晚上請我吃,一吃就十幾道菜,吃得我很難過。到現在我還不敢去新加坡,因為他們很喜歡請人吃飯,那裡的風俗。下次我來的話,不要請我到外面吃飯,我的興趣不在這邊;我喜歡看書讀經,這是我興趣所在。

我沒有辦法詳細講這部經,因我智慧有限,我只是唸唸經文。你多念幾遍就會瞭解,而且這一品又短,好好的多念、多誦、多去思維,自然就受用無窮。簡單報告到這邊。(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