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簡單的把《金剛經》重要的地方先了解一下。經、律、論三藏,我們要研究的話,一定要注意三個事情:

第一,研究經、修多羅,是「次第」所顯,我們要了解它的綱要、次第,比如第一段是什麼,第二段、第三段是什麼,它有一個次第,了解次第的話,我們才能掌握這部經的意義。如果這部經這一段在講什麼、那一段是什麼,它的相互關係我們都不了解的話,就不能掌握經的意義。

第二,研究律、毗奈耶,是「因緣」所顯。研究律典,就是要了解佛制訂這條戒,是隨著什麼因緣來制戒的。佛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戒制好,是每一個時空當中,有某個比丘發生了這件事情,這件事對自己、對別人、對整個佛教不好的時候,佛陀才制戒。

第三,如果研究論、阿毗達摩,是「性相」所顯,就是佛弟子把佛陀所說的法
加以論辯。性相,有些地方是講「法性」,有些是講「法相」。

§

我們把這部經分成兩大段落:般若道、般若道,這是按照印順長老的分法。

我們念《金剛經》的時候,各位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因為經文有兩大段的一開頭是一樣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到第十七分的時候也是這樣。最初我在背的時候,覺得奇怪,怎麼會一樣的經文?印老他就指出了,前面的叫般若道,後面叫做方便道。

就是說,前面的般若道,是對宇宙身心的實相般若,我們去證入它,這是最根本的。那麼證到實相般若不是大事已畢、就沒事了,個人生死了了,煩惱斷了,依佛法來講,還必須回到現實人生當中去陪伴公子讀書。

各位要聽清楚,這些「公子」是誰啊?是所有的眾生。我們要陪公子輪迴,要陪伴所有眾生,跟著他,不是迷迷糊糊的輪迴,而是清清楚楚的輪迴。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透過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回到現實的人生當中,去引導眾生,導引他走向光明的彼岸。這就是經文十七分開悟以後,重新發勝義菩提心來廣度眾生,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所以,不要以為我明心見性以後就大事已畢、沒事了,不是這樣子。修道的人開悟以後是愈來愈忙;但不是瞎忙,不是白忙,是清清楚的忙,事忙心不忙。不要以為成了佛的人就是這樣睡大覺,是更忙,因為他服務的能量愈來愈大,他服務的對象愈來愈多,所做的事更多更多了。但是,他做起來不會像我們這樣子會累、會痛苦、會衝突。像我們的話,有時候發心做善事,有時候會退心,受到一點障礙就不想做了;佛沒有這個現象。

不要說證到佛菩薩他有「信不退」、信心不退,就是六信圓滿了,證到七信的時候,他就是信心不退了。還有,「位不退」,證到七住菩薩以上,就不會退到小乘,不會退到只求個人解脫就好、什麼我都不想,他是安住在大乘的位子,那就是七住菩薩。

然後,我們有的時候動惡念、講錯話,那到了十行位的菩薩就不是這樣子,這時候他是「證不退」,他念念之間都是證入實相,念念之間都是跟實相相應,絕對不會動錯的念頭、做錯的事情、講錯的話,那根本不可能。到最後就是「行不退」,每一個念頭、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是導向無上菩提,念念都是直接就進入無上菩提,就像河水一直衝向大海、般若大海。

信不退、位不退 、證不退 、行不退 ,叫做菩薩的四不退。

這部經分成兩大段,第一個就講到般若道。般若道是怎麼樣發心、修行、證果?首先立菩提願,然後修六度萬行,然後證空相,證諸法的如實相,這是講到般若道的發心、修行、證果。但是,般若道的圓滿不是修道的結束,而是要進一步的重新發心,發勝義菩提心。我們一般人發心成佛度眾生,這是發世俗的菩提心。

在般若道裡面,又分為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方便道裡面,有明心菩提(勝義菩提心)、出到菩提、究竟菩提。

經文到第五分「明心菩提」的時候,已經是證入到諸法的空相,到第十七分就是要重新發菩提心,那時候是真正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修一切善法。所以方便道也是有發勝義菩提心,然後出到菩提。證到諸法的實相以後,他的任務是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叫做嚴土熟生。
§

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我們講大乘跟小乘,實際上佛經是沒有什麼大乘小乘這樣分。大乘經典很特殊的一點,是有「嚴土熟生」的觀念。就是說這個世界是不理想的,世界為什麼不理想?因為我們思想有錯誤,這個思想錯誤導致世界混濁、污臭、齷齪的。如果是行菩薩道的人,他發菩提心去廣度眾生,去引導眾生正知正念,這個世界就會改變,改變成一個莊嚴的世界。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就可以感受的。各位想想,來到慧炬的人是不是都是追求覺悟的,所以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音樂,這裡的音樂很柔和,這裡的裝飾也很樸素很莊嚴,就是佛菩薩像。大家的心念相同,意趣相投,所以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清淨莊嚴。尤其慧炬在我們佛教界來講,可以說對佛教的義理是屬於高度性、深度性的傳播,這裡出版的書不是因果報應那種很通俗的,都是屬於深度性的,來到這個地方的人IQ都是很高很有深度。我是認為這樣子。所以你來到這個地方,你就會好清涼好自在。我們的心想法一樣,所以我們來到的地方也是一樣,感受到的都是一樣。

所以,這個世界是不定的。在《華嚴經》裡面就有講到,發菩提心的人愈來愈多的話,這個世界開始轉變。請問有沒有世界末日?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是不定的。如果我們的心很惡濁,都是以自我中心為思考模式的話,世界會有末日;如果大家來研究金剛經,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的話,世界就沒有末日,不但沒有末日,這世界會變成極樂世界。

大乘經跟小乘經最簡單區別的地方是什麼?大乘經一定有那種思想:從內心的淨化,乃至到世間的淨化,大乘經的特色就在這個地方,而不以我個人的生死了、煩惱斷、輪迴沒有了,作為一種究竟。他認為這個世界之所以齷齪,這是空性如幻,可以改變;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往覺悟的方向去走,替別人設想,世界就開始轉變了。

我們不敢說一下子就無我相無人相,先替別人設想,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當下算不算無我相?也算無我相。比如家庭裡面,作丈夫的就想妻子溫柔一點有多好,當太太的就想丈夫脾氣少發一點多好、多賺一點錢多好,那這個家庭會好嗎?好不起來。如果先生、太太先反省自己,一切從我自己改變開始,我應該認真的追求知識,我應該對這個家好好的付出,我關心父母妻子兒女,我關心我的事業,關心我的員工,我替他們設想,那麼整個家庭會變化。你開始替別人設想的當下,你根本就不會想到我自己,是不是呢?

大乘經典的特色,認為這個世界是由我們的共業所召感的,共業必須共受。如果大家一起來發善心、發善念、做善行,善業大的時候,世界整個才會改變。我們看看這幾年風災、地震、水災,要不然就乾旱,為什麼?從哪裡來的?你說哪一個政黨執政了就會這樣子嗎?都是我們內心的反射。

我們內心裡面有瞋恨,瞋恨的火就會召感旱災;我們內心欲望無窮,愈多愈好,什麼都我要,這個欲望的水會引起水災;無明的風就召感風災;那種無情無義冷漠就召感了地震。所以老天爺一再的來警告我們,怎麼警告呢?老天爺警告我們是先滅五穀,讓你沒辦法五穀豐收。比如稻子要收割了,來一陣風災水災,稻子泡在水裡,完了,蔬菜也貴了,一斤蔥四百塊,可怕不可怕!這就是我們眾生的共業,共業就必須共受。

所以,整個世界就是我們內心的投影、投射,你不要怪哪一個政黨、怪哪一個人,他沒有這麼大的力量。是全體住在福爾摩沙這個寶島的人,大家的善念惡念累積在一起,加減乘除以後,它就必須召感這種惡業來警惕我們。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不能說我置身於事外,這個世間的災難跟我無關,不能這麼講。包括整個世界的一切災難,跟我們都有關係。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台灣不是喜歡燒廢五金嗎,把五金鐵線的東西燒一燒,就得到那些鐵。請問會不會影響到美國去?也會影響。你燒廢五金,它到了太空以後,不就飄到西方去了嗎?像大陸的沙塵暴還不是到台灣來嗎?還有酸雨,也是許多國家污染飄到我們這邊來,造成酸雨,容易白髮。

這個世界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宇宙就是跟我有關,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我是宇宙的一分子,我的思想、行為、口語會影響到這個世界,世界一切的好壞也影響到我,整個息息相關。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宇宙觀,說我們這個六尺的身軀就含有宇宙的真理,等於是一個宇宙的縮影。

這是一再講到大乘經跟小乘經最大的不同。大乘經是希望我們能夠去改變這個世界,那要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從我們的內心改變了,影響到六親眷屬,影響到社會,然後影響整個世界人類。大家能夠發菩提心的話,整個世界就會變好。

《華嚴經》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無有一物而可貪求,無有一法而可厭離」,沒有什麼值得讓我執著貪戀的,也沒有一個讓我討厭、可惡的。這裡講到無我相無人相,我發現它就是訓練我們有這種修養,所以值得我們研究。它真的是讓我們不會做欲望的奴隸以外,也不會受人事物一切干擾,讓我們身心自在安祥。

§
經文在第十七分以後,就是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究竟菩提,也是發心、修行、證果。我們講佛法,一定離不開發心、修行、證果。你是發什麼心來信佛學佛,然後你怎麼修,才去證到什麼果位,這是一定的。

經本就分成三十二分,各位想背的話,就按照這三十二分來背。我背的時候是這樣子,比如第一分是什麼、第二分是什麼、第三分是什麼,我是按照昭明太子的科判,沒有照印老的科判。如果要研究的話,就要按照印老的科判,這一段是從哪裡來的,那一段又是從哪裡接上去的,這樣子是比較容易了解,容易掌握這部經的道理。

我這次會到德國,也是《金剛經》的因緣。有德國的信徒回到台灣,看到我們的書,然後把我的書帶回德國去分享。這些台灣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嫁給德國人。他們想皈依,道音師就講:「你們要皈依的話,先吃素一百天,然後會背金剛經。」就設下這個障礙。她想說設這障礙,我們就不必去了。

結果德國的信徒真的很認真吃素一百天,金剛經也會背了,電話一通一通的來,「我們金剛經會背了,師父什麼時候來?」這支票開出去了,只好兌現。這些德國朋友就幫我安排到高中去演講,到社團、到華僑單位去演講。

所以這次到德國,也是《金剛經》的因緣。不像台灣的信徒說要皈依就皈依了,過去我都叫人家先背《心經》,你現在說先背《金剛經》才來皈依,人家會說「你跩什麼,這師父好囉唆!」所以我好久以來不想授皈依了。

不是師父囉唆,師父是要你好!你要離開世間的時候,我不能陪伴在你身邊,佛菩薩可以陪你,對不對?你就含笑念經而逝,不是很好嗎?你要走的時候,你會背心經的話,你就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要不然你念金剛經。

有一天我要走的時候,我也不希望你們幫我念經,該念的經我生前自己要念好。我要走的時候,我就「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我就這麼背一背就走了,有什麼好怕的。

我要各位背經,不是為我好,是完全為你好!有一天你要走的時候,才不會怪師父怎麼沒有教我一招。這一招就夠你走遍天下了,知道嗎?這是閒話,讓各位了解到把經文背起來,對自己很有受用,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某一段經文、某一句話,它會給你一個特別的契機,點醒你,這是很重要的。

這是簡單的談到這部經的綱要。第十六分以前都是講般若道,由凡入聖,然後證到如如的空性實相以後,不是大事已畢,所以第十七分以後,重新發菩提心,那時候是發勝義菩提心來嚴土熟生,你就能夠出離三界,到達究竟的菩提,叫做出到菩提,最後證到究竟菩提。這是這部經的綱要。


介紹譯者

接著我們講到翻譯的人是誰。大家如果常常在讀經的話,都知道姚秦三藏鳩摩羅什。在我們中國來講,除了玄奘大師以外,鳩摩羅什是最有名的一個翻譯家。

他的父親是印度人,後來他遠離印度到龜茲國。他的母親是龜茲國的公主,人家來說媒,這個公主都不要,她不要這些肥頭肥腦的,一定要嫁給很有智慧的人。結果這個印度人來到龜茲國的時候,受到一般人的禮遇,名聲就傳到皇宮裡面,這個父王就覺得女兒應該找到一個親家了,這麼有名有智慧的人,就在因緣之下結合了。結婚以後就生下了小孩,就是鳩摩羅什。

生下小孩不久,這個母親突然覺得人世間的一切就是這樣一回事,沒有什麼值得去追尋的,所以她就出家。母親先出家成了比丘尼,這個小孩子一直跟隨著母親去修學。後來他到了喀什米爾,學小乘的聲聞三藏。後來母親又帶他到龜茲國去了,因為她覺得住在自己家鄉,老是受到人家的干擾,供養太多,所以把他帶到別的地方去。回到龜茲國之前,經過莎車國,遇到大乘的學者須利耶蘇摩,他才「回小向大」,這時候他已經是大小乘的經典都精通。

當時在我們中國就是五胡十六國,前秦符堅的時候。符堅聽說龜茲國有一個了不起的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就派呂光去攻打龜茲,想把鳩摩羅什搶過來。龜茲國上下很緊張,國王說:「怎麼辦?這下大國來攻打,全國遭殃了。」鳩摩羅什就跟國王講:「我們不能抵抗,我們是小國,人家一打進來,絕對要死傷很多。」作為一個菩薩行者,他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緣起大悲心,他說:「我應該去東方弘揚佛法,他目的是要抓我,不是要殺害全國人,如果你不讓我去的話,連你的皇位也保不住,老百姓的生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這一戰打下來不得了,血流成河。」國王一聽,好吧,就送你走吧!就這樣子免了戰爭。

呂光請到了鳩摩羅什,但是瞧不起他,說國王竟然派我來抓一個和尚,這個和尚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人,要吃要喝要大小便,有什麼差別!就對他很冷漠,瞧不起。據說鳩摩羅什智慧很高,他曾經跟呂光說:「你的兵不能紮屯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很危險。」「你是一個出家人,你不懂軍事!」「我教你不要留在這邊,趕快往山上走。」呂光不相信,結果當天晚上下大雨,淹死了不少人。這時候呂光就想:這個和尚還通天文地理、軍事,才對他很客氣。

呂光要護送鳩摩羅什回秦國的途中,聽說淝水之戰符堅打敗了,呂光想說符堅已經打敗了,我也不要回去了,就帶著軍隊在西涼自己稱王。西涼就是甘肅的西部。符堅不是敗了嗎,後來姚興起來了,國王姚興想起他的父親要呂光去接鳩摩羅什回來當國師,他想起這件事,就派兵去攻打西涼,才把鳩摩羅什接到長安。

可見古代的人對一個高僧大德多麼的重視!因為高僧大德可以讓大家開智慧、覺悟,所以當時對宗教師是非常非常的尊重。在國王的護持之下,鳩摩羅什翻譯了好多的經論。

姚興有一個很奇怪的念頭:這麼了不起的人物,如果他一死,沒有傳後代,很可惜。就派很多宮女跟他住在一起。鳩摩羅什的弟子就想:師父怎麼跟宮女住在一起?師父怎麼破戒了?弟子們的心裡就不高興。

有一天早上吃飯的時候,鳩摩羅什就在缽中放很多針,他說:「你們看到這是什麼?」弟子說:「那是縫衣服的針。」此針非針,是名針也。他拿了針就吃了,吞下去。「羅什吞針」故事是這麼來的。他把缽裡的針就這麼一口一口的吃,然後對弟子說:「你們哪一個把針吞下去的話,我叫皇帝送幾個宮女跟你們住在一起。」這樣了解嗎?雖然他們住在一起,他是把她們全部皈依受戒,而不是跟她們有什麼特別的行為,不是的。是度化這些宮女。

後來鳩摩羅什臨終的時候,他說:我翻譯的經典如果有錯誤的話,我死了以後,舌頭會爛掉。如果我翻譯的都沒有錯,身體燒爛了,我的舌頭不會爛。結果真的他火化以後,他的舌頭是好好的,沒有壞掉。但是我們看不到了,放在什麼地方我們也不知道,只是佛書上有這麼記載。

我們中國許多的經典,像金剛經、彌陀經,很多很多經典,大家都流行在誦念的,大部分都是鳩摩羅什譯的。因為他到中國學習中文學的很好,中文通達以後,再翻譯經典給我們。

這是簡單的介紹鳩摩羅什,我們念經的時候都會念到他的名字,這就是對先聖先賢的辛勞予以禮敬,如果沒有這些人翻譯的話,今天我們也沒有這部經。如果沒有玄奘大師到印度去取經,一般講「唐三藏取經」,出生入死去取經的話,我們也沒有這些經典。

現在科技進步了,每一個人都有一指神功,電腦這麼壓一壓,什麼資料都有了。古代的人不是這樣子的,千辛萬苦走過流沙,前不見村後不見店,見不到人,怎麼走呢?就看路上有沒有人死的骨頭。因為那是人走過的路,許多人死在那邊,所以他們走路沒有什麼好依循的,就看到有骨頭的地方就是人走的路,都是風沙。

你看,玄奘大師這樣子千辛萬苦偷渡出關,然後到印度,然後再回來,所以我們對經典要很重視它的價值,來之不容易啊!有人去取經,有人翻譯,然後有人去雕刻,然後去印刷,這樣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現在可方便了,電腦網路、DVD,真的是很方便。但是我們發現,經典容易得到、經典容易看到以後,恭敬心就少一點。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古代的經典都是手抄,你要的話就自己抄,借你抄還看對象,不是隨便出借的。就這麼一筆筆的抄,抄寫完再歸還,是這樣子的。古代是用抄寫的,現在一指神功一點就有了,結果這麼一點,恭敬心沒有了。

古代的人尋師訪道,到深山裡面,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一心一意的求道。現在不用了,電視機一打開,一百多台讓你選,是不是?能夠選到佛教台,算你有大善根,有些選阿狗阿貓一大堆的。所以我拒看電視,絕對不看電視,沒有意義,浪費我的生命。

這是順便談到我們對經典最起碼的認識,來之不易。它是人類智慧最高的結晶,可以讓我們轉凡成聖,離開迷糊,走向覺悟,個人身心得到昇華,生命提高層次。透過我們個人身心的修養,可以讓親友分享,可以讓一切眾生來分享,然後我們共同發菩提心,讓這個世界變成莊嚴美好的世界。

所以,佛經裡面講莊嚴佛國土,「莊嚴」兩個字,從原始佛典來看,從梵文、巴利文來研究的話,「莊嚴」是參與的意思。這個世界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參與,大家發善念、發菩提心,共同來參與,它就會變成美好的世界。

莊嚴國土的「莊嚴」兩個字,原來的意思是參與、參加,現在變成是佛陀莊嚴淨土好了以後,我們到那邊享受;人家弄好了,我去享受,這不叫參與。這部經為什麼值得我們研讀?就是它希望我們參與淨化世間、淨化人心;認同它,然後我們共同來參與這種工作。

這是簡單先把金剛經的大意讓各位了解一下。

序分

接著我們來講經典分成三大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大部分都是敘述這一部經在哪裡講,在什麼國家什麼地點,有哪些人來聽經聞法,講法的人是誰,聽經的人是誰,有哪些人人數有多少。等於現在我們開會,時間、地點、人數、主題是什麼、參加的人有哪些。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叫序分,證信序。證信序,就是有時間、有地點、有說法的人,還有聽眾有哪些。

首先我們講「如是我聞」。佛陀入滅了,迦葉尊者第二年就主持第一次結集,第一次的結集的時候,是由阿難尊者負責經的部分。因為阿難尊者的記憶力非常強,他是佛陀的堂弟,跟隨在佛的身邊,所以大部分佛陀所說的法、在什麼地點,他有很好的記憶力,由他誦出來唸出來,把它記錄下來。

因為阿難尊者長相非常好,聲音又好,記憶又強,對人又很謙虛,所以有些人一看阿難尊者坐在講台上就像佛陀,以為是不是佛陀附身在他身上?他是不是已經成佛了呢?大家有這個疑心。阿難尊者說:不是!「如是」下面的經文,是「我」聽「聞」來的。他很老老實實的講這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

我來到這邊,我也老老實實的跟各位講,現在講的都是根據印老所說的,我發揮的範圍有限,都是離不開印老所講的內容。

阿難尊者就說「如是我聞」。當然這還有一個公案,就是釋迦牟尼佛要離開世間的時候,阿難尊者就哭得很難過,有一個尊者就跟他講:你不要再哭了,佛要走了,你有重要的事情要趕緊問佛。就問四件事情。其中問到以後經典結集的時候,因為外道的經典要不是說有就是說無,都用有或無、阿或者喔,那佛教經典都應該安什麼呢?佛說安「如是我聞」。

佛陀臨終的時候,阿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四個問題,佛陀的回答是這樣子:經典安「如是我聞」;佛滅度以後,以戒為師。佛滅無大師,佛當時稱為大師,佛滅後誰作大師呢?以戒為師,戒律就是師父。

各位,你皈依的時候,你不要說我皈依這個師父,實際上,所有持戒的師父都是我們的師父,知道嗎?一般人都分宗分派,說我是什麼山派下的什麼師的皈依弟子,事實上,你應該自稱三寶弟子,所有的出家師父,只要他是持戒莊嚴的,即使他沒有開悟、不認識字、不會講英文日文德文英文,沒有關係,只要他持戒,他就是我們的師父。他有正知正見,他相信因果,他就是長得醜八怪矮矮的,沒有關係,你還是要稱他師父就沒有錯。

第三個問題是什麼?有調皮搗蛋的比丘,怎麼辦?默擯,不要跟他一起吃、一起住,不要去理他,不去供養他,讓他生慚愧心。第四個問怎麼樣去安住這個心,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那釋迦牟尼佛要走的時候,他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是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他有沒有講這句話?他說「依四念處而住」。怎麼樣安下你的心?怎麼樣去發菩提心?基礎在哪裡?就是依四念處而住。
知道嗎

對一個老菩薩即將要往生,又不識字,這一生又沒有念過佛,現在他要走了,你說我來跟你講四念住,可以嗎?也不對。這時候你要跟他講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就沒有錯了。所以法無高下,對機就是良藥,你不能千篇一律的。這個時代我們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佛國,對有些人是很受用,但是對某些人來講不見得受用,這是要對機說法才會有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