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卷六十一 入法界第三十九】(89)

在佛門當中有這種說法: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

佛陀來到這個世間,最初最初是說華嚴經。華嚴三七日,二十一天講華嚴經。就像太陽一出來先照到高山,佛最初是對那些悲智都非常高明的大菩薩來說法。太陽出來的時候先照高山,再慢慢照到平原。有些平原地方有高樓大厦就照不到了,那表示眾生的業障深重,沒有辦法見佛聞法。

佛說華嚴經的時候,都是大菩薩在聽,一般人是聽不懂,如癡如聾如啞。所以佛陀才降格以求,講四諦法門、解脫道。阿含十二」,講了十二年的阿含,如何解脫生死輪迴的問題從四聖諦、四念住、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是解脫生命的正確方法。

佛陀來到世間,主要的目的不是人人修解脫道,從此一走了之佛陀的目的是要關心一切眾生,所以要迴小向大。那種小心量、小心眼,一切都是為自己生死而打算的,這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所以才開始講方等經。在方等經裡面有種種方便———我們有第七識、第八阿賴耶識,從阿賴耶識去建立生死輪迴每一個人都有佛性如來的本性叫做如來藏

如來藏、阿賴耶識,這是佛陀方便的說法,但是又發現眾生執著有一個阿賴耶識為我為我這個生命的本體為生死輪迴的根本去後來先作主翁,那就是阿賴耶識。那如來藏呢?被無明包覆住

講如來藏,眾生就執著有一個如來藏,如來不得不來一個空如來藏,告訴你這個如來藏只是一個善巧方便說明生死輪迴現象,你執著有一個如來藏也是不能解脫。糟糕了,講空的時候,眾生又執著空一無所有,什麼都沒有,佛不得不又講一個空不空如來藏」,執著空也不對,執著不空也不對。

眾生就是執著,說什麼就執著什麼。為了破除對生命最原始最微細的一種執著,所以佛陀花了二十二年講般若空。「二十二年談般若,就是破除眾生的執著

眾生不是向外執著,就是向外執著有一類的人就想外在有一個萬能的神、或者上帝、或者是什麼,他就是宇宙的本源,將來升天來到宇宙本源的地方,就不老不病不死我們說這是心外求法,叫做外道。科學家也是向外求法,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用種種的科技分析,發現原子、中子、分子、電子,愈分析愈小,他們想找到宇宙間最初最根本最小的一個什麼。科學家利用機器,讓那個中子、電子去對撞,對撞產生一個什麼現象,他就說我找到宇宙的本源,叫做上帝的粒子。

眾生向外追求,那佛門很多人是向內去求,說有如來藏、有佛心、有佛性,這些都是佛陀要破除的。所以,花了二十二年的光陰來破除一切的執著。最後是法華涅槃共七年」。

眾生的特色就是執著。我想打一個譬喻,比較容易理解。我們的眼睛容不了一顆沙,你放在一粒沙在眼睛裡面,不管是大小、是方是圓、是薄是厚,反正是一粒沙,你放在眼球裡面,你的眼睛就很不舒服,不能看東西。

在你追求宇宙的本源,你去執著形而上的神、形而下的物質,有最小的一個單位,或者精神上的某一個什麼東西,那就像是在你的智慧眼裡面放了一粒沙,你會不舒服的。所以佛才花了二十二年,掃除一切偶像崇拜以後,才真正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就像眼睛裡面長了什麼眼翳,你把它割掉以後,你看世間清楚了或者你把眼中的沙粒除掉了,你的眼睛舒服了。

佛陀最初說華嚴經的時候,一般聲聞羅漢都聽不懂。現在我們要講到入法界品,當時這些大菩薩都把我執我見掃除掉了解脫道完成以後,要進入方便道,回到現實人生當中,又重新學習世間各種不同的知識,來度化眾生引導眾生,有的時候稱為方便智從根本智轉化為方便智,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其諸菩薩皆悉具足大智神通,明利自在,住於諸地,以廣大智普觀一切,從諸智慧種性而生,一切智智常現在前,得離癡翳清淨智眼,為諸眾生作調御師

這些大菩薩的特色,就是智慧圓滿、解脫自在,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有一物而可貪取,無有一法而可厭離」。他的智慧已經掃除一切的執著,所以說一切智智常現在前」。一切智智也就是佛的智慧。

不要說智慧不智慧,我們平時忘東忘西,丟三忘四的,這是我們眾生妄想太多,心不能集中。這個時代很多失智的老人,出去了不知道回來。年紀慢慢大了,東西放在那裡想不起來,本來想要做什麼事情,一轉身不知道要做什麼了。這個是誰?就是我,我有這個毛病,想要做什麼事情,一轉身忘記了,以前不會這樣子的,這是修的智慧不足。

菩薩是一切智智常現在前,他的智慧光明時時刻刻都能夠將身外身內的一切照得清清楚楚,因為他已經得離癡翳清淨智眼,遠離了無明愚癡,這些都掃除了。所以他有什麼本事呢?「為諸眾生做調御師」。眾生所有一切問題生老病死、煩惱種種問題,菩薩的智慧當下就可以幫你解決要度眾生不容易,一定要有智慧。

住佛平等,一切法無有分別了達境界,知諸世間性皆寂滅無有依處悉能觀察一切諸法而無所住,遍入一切妙法宮殿而無所來;

這是講智慧。眼前的山河大地、林林總總的萬事萬物,高低、美醜、好壞,這一切差別萬象,在菩薩的智慧心境來看,一切都是平等平等,沒有實在生,沒有實在的美,也沒有實在的醜,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什麼都是暫時的假相,是某一種因緣使他呈現這樣子,某一種因緣使他長成矮矮的人有千差萬別,物也是千差萬別,這千差萬別的背後,永遠找不到不變的本質、本性、本體

我們眾生看世間的一切,我們是被境相所轉這個人很高很胖、很莊嚴很帥,這個人好看不好看在佛的境界沒有這個概念了,一切是平等平等,不會引起煩惱執著、貪戀黏著。所以說知諸世間性皆寂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菩薩一種智慧他的生命空間是這麼樣寬闊,像虛空像大海普容一切

我們太執著了,我們執著這個身自體愛),我們執著身外之物境界愛我們執著來輩子如何如何後有愛這三種愛就把我們弄得團團轉,我們的智慧光明就放不出來

教化調伏一切世間,普為眾生現安隱處;

有智慧還不行,還要教化調伏一切世間,普為眾生現安穩處,這就是悲心。我們修行,不是修到有智慧、斷了煩惱就OK心經最後一句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意思是:走吧走吧大家一起走向覺悟的彼岸吧是大家一個團體。修行的目的,就是引導眾生跟一切眾生一起達到覺悟的境界。

所以佛法是淨化我們的身心,昇華我們身心境界如果我們不去淨化昇華,我們永遠是做物欲的奴隸身邊周遭的一切,包括你的身體、你的肉體你的生命,以及你的財產孝子賢孫家財萬貫,你的生命就投注在有形的無形的物欲當中,你還自得其樂,苦中作樂。可是一切是無常,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不死心,有一天老了病了,即將死亡你才覺醒的話,來不及了,因為你那個貪戀執著太深太深,已經養成習慣了,所以就死得不暝目,死得很不乾脆。

怎麼樣呢?執著這個房子是我的,我辛苦建的你死了你就守在這個房子、這個土地,叫做地基主所以有些房子你住不安,那就是從前有人在這個地方死掉,他不願意離開這房子,你去住的話,他就跟你搗蛋。眾生的毛病就是執著那有些人怎麼執著呢?子孫跟你個牌位,那就執著這個牌位就是我,我的名字在上面,你去動它的話,對你不客氣

眾生就生活在執著的世界,不能了脫,不能生死自在所以菩薩來到世間,就是要能夠教化調伏一切世間,普為眾生現安穩處什麼是安穩處呢?寂靜涅槃。所以佛陀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後,最後跟你講寂靜涅槃。寂靜涅槃,一般有二種說法:無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還有無住涅槃。就是說你的智慧,對於身心世界一切執著沒有了,不再執著了,無有一物而可貪取,無有一法而可厭離

但是千千萬萬的眾生不了解這個道理,還在拚得你死我活,然後造業受苦輪迴菩薩就是不忍眾生苦,見眾生苦起了大悲心,因大悲心就發菩提心,因發菩提心所以要廣度眾生引導眾生走吧走吧我們一起走向覺悟的彼岸吧所以學佛不是單單我自己本身問題解決就罷了,這個心量太小了

智慧解脫,為其所行;恆以智身住離貪際,超諸有海,示真實際;智光圓滿,普見諸法;住於三昧,堅固不動;於諸眾生恆起大悲,知諸法門悉皆如幻,一切眾生悉皆如夢,一切如來悉皆如影,一切言音悉皆如響,一切諸法悉皆如化;

無始劫來,我們眾生已經養成那種實我實法,有實在的我,有實在的法,有實在的世界,有實在的山河大地很自然的,不用動腦筋,我們已經養成那個習慣了,在千千萬萬現象界的背後,牢牢的就想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本體、本性,那我們就受到千差萬別的這些現象界所轉。好的壞的、喜歡的不喜歡的,你就被現象界的一切所轉,你的心海就波濤洶湧,一刻不得安寧,一刻不得止息。

在菩薩的心境來看,世間萬象一切如幻如影。你說廣度眾生,也沒有實在的眾生可度,可是你又忙著度眾生,但是你又沒有這個念頭說我去度眾生,眾生非我度不可,我非度他不可」,菩薩度化眾生不是這樣子的。所以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

菩薩不會像我們度眾生度得很累,哎呀,講了老半天他聽不懂,還要駡你菩薩有智慧,該說什麼話,幾句話就把他點醒了我們說了一大堆,人家聽了煩惱,疲勞轟炸,那就是癈話,浪費時間,浪費心神菩薩不是,恰到好處的,因為他已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他的智慧又了解你的根性,你內心中的結在什麼地方,很輕鬆的簡明扼要的打開他的心結。不是像我們囉哩巴索的說了十幾個小時,別人聽了打瞌睡,說的人也累得要命,血壓一直往上衝,結果說者聽者都是損害

我們眾生的心境是以實存實有來相對菩薩不同,菩薩悲智交融,悲心當中充滿著智慧,智慧當中充滿著悲心,知道眾生的根性,三句話二句話就解決問題,重點突破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所以這個地方是菩薩的境界,知諸法門悉皆如幻,一切眾生悉皆如夢,一切如來悉皆如影,一切言音悉皆如響,一切諸法悉皆如化」。

善能積集殊勝行願,智慧圓滿,清淨善巧,心極寂靜;

善能積集殊勝的行願,就是度如幻如化的眾生,建立如幻如化的空花水月的道場,降伏如幻如化的魔軍菩薩的生命是這麼輕鬆光明自在。我們有的時候力不從心,想要做一件事情,沒有那個力量菩薩不是這樣子的,他是恰到好處,不多不少,讓眾生受益無窮。

從這個地方我們覺得自己還差得很,我們智慧悲心還像幼稚園小班的,我們才開始學智慧悲心,所以還要繼續努力精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智慧悲心不圓滿,所以苦苦惱惱的,煩惱一堆,生死也是茫然,這是要好好警惕的。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不要以為我每天念多少經夠了

永遠記住我們現在是在學習的階段,隨時隨地身邊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有些是怒目相向的,有些是慈的,有些是像教授型來相向的。不管怎麼樣子的,身邊週遭當下的環境,就是最好的教室邊周遭的一切人事物是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教授。你不要以為我在佛堂裡面這麼一坐,佛菩薩跟我溝通,佛菩薩放光加持,事實上平時在你身邊周遭的一切,別人一句話來辱駡你毁謗你,這些都是教授,是哈佛大學的教授來引導你。

所以你會善用的話,你的悲心、智慧會成長。如果你都是依我執我見,總覺得別人在傷害我、破壞我,你就是很冤枉了,那些大菩薩的手段要點醒你,但是始終點不醒。點不醒,那你就生生世世被這些人事物境界,讓你身心受創,讓你去迷惑造業、受苦輪迴。

我們常常講,就是你時時刻刻轉迷為悟,轉凡成聖,轉無明為智慧,轉瞋恨為慈悲,你時時都要轉,叫做法輪常轉。一念迷了,法輪不轉,那就是苦海無邊一念覺了,那就是光明喜悅,法喜充滿的生命。所以就在一念之間,決定你的生命形態、生命空間、生命質量。覺或不覺,就在一念之間。2016/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