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地品第二離垢地(8)  mp3連結

我們講到十善業、十惡業,都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這種行為很自然的在我們生命中產生種種不同的現象。修行,從字面上來講,就是「修」改「行」為,當我們的行為不能如法如律,就造成自己身心的傷害,也傷害別人。所以古代這些聖賢就發現到,人活在世界上一定有他遵守的規律,人跟人之間的一種規範,那麼遵守這種規範,自己的身心不會受傷,也不會去破壞別人的身心,整個世界宇宙都是祥和的。所以一切要從我們的行為去改變,改變身的行為、口的行為、內心的行為。

十惡業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殺、盜、淫,口就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就是內心起貪、瞋、痴。身口意,身跟口我們講過了,現在來講意。

今天講到這個是我們內心的世界。我們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這一切都是內心的一種表現,所以佛法很重視除了外在身口的約束以外,還要去淨化內心。佛門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身業跟口業,然後「自淨其意」,淨化內心的世界,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你外在的一切表現,都是你內在世界的一種描繪、一種反射、一種投影,你內心的世界就表現出你的生命形態、遭遇、以及你的人際關係。全世界人的內心世界,也展現出這個世界是祥和呢?是戰爭呢?是鬥爭呢?還是太平?也都是人類內心的一種具體化、具象化。所以佛法很重視內心的昇華淨化,內心裡面這種不如理不如法的思想觀念,都要把它清除。

在我們眾生的內心世界,因為對自我身心的世界以及外在的一切,有某一種錯誤的認知,時時刻刻在這個五蘊和合身心當中,去錯覺有一個」;有了這個,就有相對的世界,那就是財色名食睡種種,我要越多越好,這個就是為了。我擁有越多,表示我的本事越大,我的本領高,我高人一等,財大氣粗。這個就是我們眾生在我、我相當中去下工夫,我相越來越大——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車子、這是我的存款、這是我的財產……

我們就是生活在這種自我與外在相對的世界中,跟別人產生了許多的矛盾磨擦,小的來說就是家庭裡父母妻子兒女的矛盾磨擦,然後擴及到鄰居、社會、世界。整個人類都是眾生以自我為中心,所產生的矛盾衝突的現象。

佛法發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根本,當然我們可以建立好的制度、好的規範,可是人類的內心世界不是單單靠制度規範可以解決的,而在於你是不是對自我生命有自覺功夫,能察覺身心世界的如實相。當然,好的制度、好的政治、好的風氣,會帶給社會祥和、世界和平,但是追根究底,是人類有沒有往自覺的方向去走。如果我們還是在五蘊和合身心當中,總認為有永遠不變的一個靈魂、自我、生命本體、絕對意志、本性、佛性,有這個概念以後,一大堆問題就沒完沒了。

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

因為在五蘊和合身心當中,錯認幻覺有一個,所以就有一個「我所」——我擁有的、我佔有的、我能支配的、我能利用的、我能享受的,這個就是佛經裡面講貪,貪欲。超過我們生理需求的一切,這個屬於貪;或者不是我本分的東西我想佔有,這是貪欲。世間多少貪官污吏、多少壞人做壞事,其實都是貪欲,貪非分之財,所以就要受法律的制裁。

佛法講,貪欲大的人容易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貪欲習性養成了,生生世世貪婪不知足,有一要有百,有百要有千,有千就要有萬,永遠沒完沒了。

事實上,我們的需求不是很多,日用三餐,夜眠六尺,一個人真正生理上需求的不多,但是我們的貪心妄心那是毫無止盡。搜刮這麼多以後,你也享受不到,還要擔心是不是被偷被搶,或者這個非法事情爆發的話,名譽不好,財產被沒收,也是活得很不安。所以中國人有句話:「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到很知足時,自然你的品德就是高尚。貪心養成以後,世世生生它會長養利息,越來越貪,越貪越多,越多就越貪,這是心不知足。

在西藏有這麼一個故事,喇嘛是法王,他很有錢,一個信徒就跟法王說:法王你這麼多的財富,分一點給我好不好?」「可以啊!明天天一亮你就開始去跑,太陽下山前你要回來,你所走過的這一圈土地全部給你。這個人好高興,跑了一山又一山,一山又一山,眼看太陽要下山了,那邊那座山也很漂亮,可以建什麼花園,那一座山也很漂亮,再過去、再過去,結果太陽下山了,他還沒有回來,累死掉了。

我們人也是這樣子,在物欲當中就會失去理智。世俗說:欲火焚心。一個人貪欲很高的時候,他是完全沒有理性,心不知足,多欲無厭。各位,你看報紙上有多麼多的有錢人,幾億幾億的財產,最後還是會老會病會死,他留這麼多財產,人在天堂,錢存銀行,還有呢?子孫對簿公堂,讓子孫告來告去,值得嗎?不值得。

所以,今生我們吃不到、享受不到、穿不到、用也用不到的東西,你趕快把它捨掉,送給那些需要的人,這就不會錯了。你東西放在那邊放壞掉了,能吃能用的東西放到壞掉,這是有罪過、是損福,要注意 

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 

第一個是講貪欲,第二個是瞋恚。發脾氣、發怒、失去理性,那種狀態叫做瞋恚,完全是情緒化面對人生的一切,毫無理性。

很奇怪的,當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怒從心生,他的理智、他的IQEQ就降低到很低很低當一個人很冷靜、心平氣和,他的理性、智商就比較高。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講話容易得罪人,得理不饒人。在瞋恨心當中,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刀刀見骨,讓人家痛苦,這是很糟糕的。

所以我常常講,這輩子你不要說我要修到有神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身相莊嚴、福報如何、智慧如何,不要想太多,這輩子你能夠控制情緒,不隨便鬧情緒,不隨便失去理性,動不動發怒,你這輩子就成功了。所以這生當中一定要成就的,就是絕對不能發脾氣。

在發脾氣的當下,完全是失去了理性,跟畜生是沒有什麼差別。所以說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喜歡發脾氣,將來阿修羅道就有你的份。阿修羅他生活在一種恐怖中,總覺得別人會傷害我,他一天到晚就是拿著刀槍準備應戰。阿修羅疑心很重,瞋心很重。喜歡發脾氣的人,將來就是阿修羅道。

喜歡發脾氣的人,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就是你做得再好,人家都是挑三說四,雞蛋裡挑骨頭,老是找你的缺點來攻擊你。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因為你喜歡發脾氣,別人就不讓你生存。有一句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一個人面帶微笑,真的是不忍心傷害他。

佛經裡面還有一個講法,說一個人喜歡發脾氣的話,這一生當中他的名聲不好。某某人脾氣很大,讓人家產生恐懼,大家怕見到他,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他的名聲不好,他會一個傳十個,十個傳百個,說那個人脾氣暴躁,不要跟他做朋友,名聲破了。

一般來講,我們所看到瞋恨的果報,瞋心重就墮落成這種有毒的昆蟲、很厲害的禽獸之類,獅、狼、虎、豹,毒蛇、蜈蚣、蠍子等等。毒蛇一咬就讓你死了蜈蚣也是一樣,咬到人讓你受傷有一種毒蜂叮到的話你受不了。大部分來講,就是在人道中修養不足,在情緒當中過生活,完全失去了理性。

這是講到瞋恨之害。我們不要講得太遠,講自身好了。一個人每天笑咪咪的,法喜充滿,你就沒病沒惱,長壽安康。一個人疑心疑鬼,討厭這個,不喜歡那個,一天到晚懊惱,不病也得病。所以佛法講病從心生。一個人疑心疑鬼,惱怒眾生,埋怨、生悶氣,你不病才怪!切記切記,瞋心脾氣是發不得。

從醫學上來講,當一個人發怒發脾氣的時候,他身上的神經系統、荷爾蒙、免疫系統、五臟六腑,整個亂七八糟了,甚至你的細胞整個變形了。現代有科學儀器可以看出來,發怒時身體的細胞都變形了,心平氣和時每個細胞渾圓,五臟六腑就調和了。

你看那些長壽的人有一個特徵,就是心平氣和,什麼事情大而化之,很冷靜,歡歡喜喜,這種人容易長壽。現代人講什麼營養學,要怎麼吃,又維他命唯我命,結果呢?這樣的話,那些有錢人不是都活到一百歲兩百歲!他什麼都有,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出門有車子,他不是應該活得很久嗎?不見得。

你內心調和了,心平氣就和,氣和五臟六腑就和了。這是佛經裡面簡略告訴我們這些道理擴而充之,我們了解瞋恨心最可怕的是,它像火會把我們所做的功德燒光光。你在深山種很多樹,我一根火柴就把樹林燒光光。你做很多善事,你一怒之下把你的功德全部燒掉了,火燒功德林就是這個意思。

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輪迴、不相信三寶、不相信人有聖凡的差別,這都叫做邪見,邪知邪見。邪見來自哪裡?就是沒有智慧。

我們沒有智慧,對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這一切,我們都是在現象界的背後先去武斷假設有一個最根本、永遠不變、最初最原始的一個什麼,才變現出這些世界來。就是在現象界的背後我們去假設有一個本體,這個本體慢慢去演化出千奇百怪的萬事萬物,所謂一生二,二生萬物。

我們總是想要建立一個最初最根本最原始的什麼第一因,形而上的就推想宇宙有一個最萬能的本源,叫做神、叫做上帝哲學上的,在我們人來說那就靈魂嘛科學家一直在追追追,尋找宇宙的本源,原子、質子、電子說宇宙就是某種最小粒子慢慢去變化,變化出山河大地來。佛經裡面說這些都是胡說八道,根本都是我們自己假設假想的。為什麼?真理要跟事實符合。理能成事,事能顯理。真理不是離開現象界之外去找真理,真理是在現象當中理解到它的因緣和合性,沒有一個最初最原始的本體。

現象界的一切,大小方圓、青紅赤白,有它的形態,有它的作用,但是根本就沒有一個本質本體,是空的,空性。你要否定它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本體,你才能真正了解它的存在是怎麼存在。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有形態有作用,但是你找不到本質本體,因為跟事實不符合。如果有本質有本體,那就永遠不變,可是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不斷在變,你說它有本質的話,怎麼會變呢?所以理論上是不通的。

佛法說,空才能建立因果的現象這種聚聚散散的因果現象,才顯出多采多姿的世界。所以,從因果當中了解這種空性的道理,從空性中來說明宇宙萬事萬物之所以形形色色。有依空立,空依有顯。空不是離開現象界去另外假設一個空,就是形形色色萬象的當下,你要了解體悟它的空性。

雖然萬法皆空,但是因果宛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空跟因果之間,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得到這個正見。萬事萬物的背後找不到一個永遠不變的主體,色即是空雖然色即是空,但是因為它的本質是空性,是隨著種種因緣條件的排列組合,又能夠呈現萬象在我們的眼前,有它種種的型態作用。所以,空才建立了因果,因果也顯示它的空性」,我們學佛的人要在這方面多下一點功夫。

因為一切是空性,隨著因緣、條件、時空,它是不斷在變化。空就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所謂不空,那就是永遠如此,它不是靠什麼因緣條件來存在的;世界上哪有這個東西?沒有。

你看我們從母胎生下來,慢慢長大了,讀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到就業、結婚、生子,然後慢慢地髮白面皺,彎腰駝背了,前一分後一秒是截然不同,思想不同,觀念不同,追求不同。這些現象無以名之,我們說「色即是空」,形形色色的萬事萬物當下是空性,是許多條件排列組合而有這麼一個現象,在現象的背後找不到永遠不變的主體。

所以《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不要在形相之外去假設有一個空性,就在現象界的當下去了解空性的道理,那麼見空成聖了——見到空性的人,明瞭萬事萬物的道理了,這種人就叫做入聖流,進入聖人的境界了。

我們眾生害怕死亡,貪生怕死,不曉得如何面對死亡,這是不健康的心理。見到空性的人明瞭死是自然現象,生理有它的使用年限,被我們使用了七十年、八十年,它只是在生滅過程當中死的階段。不是一死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死即是生。因為我們生前造了許許多多的業,在身口意業中最重要一個是意業時時刻刻記住這個「我」,一切為「我」——我感覺如何、我喜歡、我不喜歡,那變成強而有力的一種向心力,造成許多的善惡業,配合我執的概念,這個生命結束以後,經過一道手續,四大分離,你感覺身體很重,呼吸很急促,你產生害怕了。

如果你了解這是宇宙間的標準作業程序,你就欣賞(死)這個過程。你越想抵抗,心就越亂,心越亂你就越害怕,那你的投胎轉世是痛苦的。聖者是含笑而去,就是了解空性,沒有邪見了。所謂邪見就是執為實有的那種實存感。聖者了解現象界生生滅滅、生老病死這種現象,這個心是安定的,這時候就是含笑而終,叫做善終。眾生因為有邪見,老病死對他來講是很大的困擾。依佛法來說,你對生死不了解,還有困擾的話,就不是擁有健康心理的人。

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視這個,叫做邪見。邪知邪見的話,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就是生在邊地的意思。邊地是指沒有佛法的地方,知識水準很低的地方,見不到佛菩薩三寶。有些深山裡的部落,一天到晚就是在獵殺動物,溫飽了就飲食男女、喝喝酒唱唱歌這麼過日子,那叫做邊地。邪見家就是沒有正知正見的家。

二者其心諂曲」,這個心歪歪曲曲,打結的,所以他看到的世界也是讓自己打結、起貪愛瞋恨。所以佛經說:直心是道場,一個人心地很正直很單純,這種人修道容易成功。疑心疑鬼,總覺得別人如何如何,這個心諂曲是很難修道的。我們中國人講赤子之心。你看那個小孩子很可愛,你逗他他笑了,你作弄他他哭了,他根本就不會有一個念頭說恨你或討厭你,他沒有這個念頭,赤子之心就是這樣子,就是心很直。

我們學佛的人時時刻刻要了解自己的心念,現在我起貪心,現在我發怒瞋恨討厭,現在我心中執著「我」,我被傷害、我被尊敬,那就是邪見。我現在想睡覺,不想聞法,眼睛一閉在黑暗的世界裡面討生活,這就是無明,也是邪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