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經》開示(上)

 

時間:2017-05-13八關齋戒。地點:台北土城妙覺禪寺

我們下午來講慈經》,這是在國外阿根廷、巴西平常誦經的內容。我們台灣都是誦阿彌陀經》《金剛經》《藥師經》,這些經典都很長,不容易背誦,所以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我們有佛堂在那裡,就把慈經翻成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他們能夠背也會誦。除了慈經》,還有《八大人覺經》,這些都是短短的經文,但內容很好。

慈經》,就是佛在世時所說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定,在家出家必須修的科目。在南傳佛教地區,他們在喜事或喪事,大部分都是誦這部經,不像我們區分喪事就誦阿彌陀經》,如果喜事或祝壽生日就金剛經》《普門品》,但是南傳國家都是誦慈經無常經》兩種而已。我覺得這部經內容很好,所以特別把一些心得提供給各位參考。

現在我們社會世界最需要的,就是人人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修慈悲喜捨,自己身心安樂,而且家庭幸福、社會安寧。就是慈經教我們修行的最直接最簡單的法門,日常生活當中時時都可以修。

 

欲獲得寂靜的善行者,應如是修學。

 

最近我在讀誦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裡面有一品專門講寂靜。它說:有一個修道人感覺到和大家住在一起很麻煩,要守規矩,要幾點起床、打板、誦經,要一起吃飯,一大堆約束很麻煩,他就自己一個人跑去深山,鳥語花香,隨心所欲,要起床就起床,要坐禪就坐禪,也沒有人吵。

有一天有個魔王就對他說:某某大德你自己一個人在深山修行,不怕弧單,也不怕種種的不便,在這麼寂靜當中可以安住,能夠用功修持,你很了不起,我很欽佩你。我以神通告訴你,過去生過去世你住在那裡,你姓什麼名叫什麼,你吃什麼東西,這輩子你父母親如何,你的家庭在那裡、做什麼工作,你心裡所想的我都講給你聽。再過幾年你會成佛。那個出家人聽了心裡很高興。

有一天他就打一個妄想:「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名號最好是妙覺禪佛」。他的心裡才一想而已,這個魔王就馬上對他說:「你成佛以後你的佛號是妙覺禪佛。」他聽了以後「哇,你一定是佛陀化身我心裡所想的連名號你都知道。

魔王告訴他:你在深山裡面享受寂靜的世界,一個人好好修以後會得道,我很欽佩你。你絕對要記住在深山靜修就好,不要到世間來,不要到社會來和人接觸,不然你會煩惱一堆。

後來有人去請示佛陀:這個人是不是寂靜的善行者?佛陀說不是這樣子。

我們眾生的習慣是,我們的心去面對人事物,我們時時都有情緒的反應,好的貪戀執著,不順我意的瞋恨排斥,我們的心都沒有安靜,這是每一個人可以體會的。譬如我說:我看你這個人很貧窮,而且帶有賊相,你來佛堂做什麼?你聽了會很痛苦,說不定就會吵架或打架。

一天二十四小時,無論早晚,遇到好的東西我們都希望可以讓我佔有享受,遇到不好的即刻來消滅排斥,瞋恨心就來了,這是眾生很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依佛來說,你這個心起起落落、高高低低,好像海浪起伏不定,岸邊的人看了感到恐怖,船也無法開出去。

我們眾生的生命也是如此,我們遇到這個人看到就討厭,遇到事情很煩,心情不愉快。依現代醫學研究,一旦我們對一個人有了瞋恨心,這個人過去倒會騙我、欠我的錢,而且在外面說我是非,我看到他就滿腹心火升起,對方沒有反應,但是我們身體卻結一個結了。對事情、對家務事、煮飯洗衣、買菜打掃,想到就一個頭二個大。遇到事情你心情鬱卒,你的身體開始結瘤。

日日夜夜我們的心不寂靜,所以佛經有句話病從心起」,簡單說我們的病是從煩惱來的。什麼是煩惱?身煩、心惱,身心無法寂靜。我們所觸對的人、事、物,我們無法冷靜來看待,心情起起落落,不是高興就是討厭,不是貪戀就是瞋恨,那個心從來都沒寂靜過,所以有這麼多煩惱,就有這麼多病產生。

學佛的人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能夠接納所有人事物能夠了解,能夠欣賞,他不是離開社會、離開人事物才得到寂靜。

一個修行人和人相處,他不會引起別人的煩惱,他有智慧引導你開展智慧,他不會討厭你不識字、你貧窮,他心裡沒有這個觀念佛經告訴我們,所有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兄弟姊妺,用平等心來看待所有的人,這是佛教我們的。

所謂寂靜,就是對一切人事物完全不是用情緒化來反應,是理性化,是感情當中充滿著理性,理性當中充滿著感情,好壞他清清楚楚,善惡他清清楚楚,但是不會因為它產生許多煩惱這是佛經所謂的寂靜,而不是我一個人獨自在深山裡面寂靜,不是這個意思

我們的心沒有寂靜,今天想明天的事情,往事不斷的回味,對未來不斷去設想,心從不靜下來,所以身煩心惱,這是眾生的特色。若要達到寂靜的善行者,必須修底下種種的法門。

 

堪能、誠懇及正直,謙恭、柔和與不慢。知足,易供養,少事俗務、生活儉樸,諸根寂靜,謹慎和謙虛,不攀求於俗家。

 

這個是佛陀教我們心能夠寂靜下來的方法。

第一個是堪能,就是培養有本事的耐性你有本事,但是你沒有脾氣。人簡單來分就三種人第一種是沒有本事、沒有脾氣。沒本事,頭腦愚笨呆呆的,對所有的事都沒有反應,這樣好嗎?不好。第二種是本事很好,但是脾氣不好。第三種是本事很大,且沒有脾氣,這是一等人。所以堪能的意思是,你有本事沒有脾氣你的本事很大,但是你很謙虛,你不在別人面前說什麼我都會,你們都不會,這樣就不對了。

第二要誠懇及正直,對人要誠心誠意,要直心,不要嘴巴講一句,心想到別句了,心口不一,那就是不正直

再來是謙恭,對所有人事物我們都要謙虛恭敬,不要說這個小事不要緊,就馬馬虎虎不可以馬馬虎虎

柔和你說你什麼都會,但是跟人相處不來,講起話來理直氣壯,講話大聲,這樣子不好。所以我們看一個人就是看他講話,如果他遇到一個富有的人就講話輕聲細語,如果看到貧窮人就粗聲粗氣,看不起人家,那不好。柔和就是身段放低。

不慢,慢就是貢高我慢的意思。世間的人往往我長一百七十公分,看人家一百四十公分,就看輕別人,看人不起我穿的衣服可以和人家評比,你穿的古裡古氣我家裡傭人一、二十個,你孤家寡人我的聲音很好聽你的聲音好像破鑼聲,我看不起你經典裡面寫了很多貢高我慢我的頭髮黑溜溜,你髮白面皺,看不起人家。髮白是好事,滿頭全是銀條,活到髮白還有老人年金可以領,搭高鐵才半票。

我們眾生看到比自己好的就很自卑,看到比自己差的就貢高我慢。你不如我、我的聲音比你好、我比你高、我比你莊嚴、我比你富有、我的家人比你多我的地位比你高,這些都是我慢。這個地方教我們絕對不可以貢高我慢,這是我們得到內心寂靜的條件

知足」,知足常樂。遺教經講,不知足的人雖睡在天堂也不安,如果是知足的人,雖睡在地上也高興得很。

依佛經來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足健康,這是最基本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聽,鼻孔知道香臭,嘴巴能夠吃東西、可以講話,身體可以感覺冷熱痛癢,意識能夠清楚,做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具足這六種能力,應該知足偷笑了。

有的人好手好腳,但頭腦不清楚,走出去不知道如何回來,那好嗎?有一個信徒他父親走出去不知道回來,後來請警察協尋,找了三、四天才找到。我說:「你父親身上需要掛上牌子!」他說:「我父親不要,他說掛了脾子會不好意思。」但是不掛脾呢,常常出去就不知道回來,要二十四小時緊緊看顧著。

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俱全,應該偷笑了。在座各位,你有知足嗎?實在是很好了,好腳好手的,要吃飯、洗衣、做什麼都可以自己來,那是真正好。我們有信徒九十幾歲了,做什麼事都自己來,這是福報,但是這個也要靠保養。如果一個人有幾千萬卻躺在醫院,好嗎?所以佛經說,健康第一財,六根具足圓滿,那就是富有的人。六根具足、衣食無缺,就知足了。

易供養」,這是對出家人來說。在生活上他沒有要求很高,不會要住別墅、要坐什麼名車、要穿什麼名牌。生活愈簡單的人,裕隆車可以開就好了,反正同時間到達,安全就好了,不去追求流行,他的心比較寂靜。一山比一山高,人比人氣死人,所以人要知足。

最近看到《阿含經》一個故事:老人和拐杖」。有一個阿伯老了,三個兒子也娶了媳婦,三棟房子給他們住,也都給了財產,想說自己就在三個兒媳家輪流吃穿。輪了一陣子,大家覺得麻煩,每個家都說要工作,沒空服侍老人家,最後大家都不給老的吃住了。糟糕,他的財產沒了,在路上看到一個破碗,把它撿起來,當了乞丐,也跟人家乞討一根打狗棒,每天想到兒子媳婦他就怨嘆,滿臉憂愁打結。

有一天佛陀看到他因緣具足了,佛說:老阿伯,我看你過得很不快樂、很痛苦。」「是啊。我把財產分給兒子,結果最後要用破碗來乞討,我一想到那三個兒子媳婦,我就咬牙切齒,我就懊悔我怎麼那麼笨,不知他們不孝。

在現實的世間,竹東有個阿伯想到自己老了,把樓房給兒子,自己沒有房子,就住一層樓。一年後,他的兒子說:爸爸,你住了一年,稅金也不繳,房租也不付。」這個老爸:「這是我的房子給你的。」「對啊,你給了我就是我的,但是你要付租金。這個父親一氣之下,叫怪手把房子剷平了。最後他的兒子告他,法官不知要怎麼判。各位大德,你們說要怎麼判?這是事實,在竹東的事情。

佛陀就說:「你那樣想都不對了,你現在比較要緊的是這個破碗,這個破碗還可以乞討,可以裝東西,不要讓它破了。還有一個你要想的是這根打狗棒,這根拐杖很好用,狗來了一打就閃開了如果你要過溪,用這根棒子可以探水多深,能夠安全行走。

佛陀教他,心想著碗和棒子,把它顧好,不可讓人家拿走了,只要有這二樣東西就很好了。老人家想一想有道理,把破碗和棒子拿得緊緊的,想到有這兩樣就可以過日子,可以去乞討,也可以顧他的安全。

那附近的人說:「阿伯,你最近不一樣喔,你的面相都變了,變得很慈祥安樂的樣子,你是吃什麼藥呢?」「沒有啦,是有一位仙人來教我把破碗和棒子顧好就可以過日子,我想到這樣子可以乞討過日子,我就很高興了。

結果有個人說:「今天村庄有人來講經,你想去嗎?」「好啊,你帶我去。那天佛祖就對信徒講話,你現在如何對待父母,以後子孫就這樣對待你們。剛好老人的三個兒子和媳婦都去了,聽了佛陀那一席話,三個兒媳婦都跪在父親面前,爸爸,我們錯了。回家吧我們要孝養你。」

我們有一個信徒說,某某人住在玉井,她就是讓婆婆餓到氣死,後來她自己老了,子孫也這樣對待她。這就是現世報,要了解因果的可怕。

這個地方講知足、易供養。一個人只要好腳好手,六根俱足,能吃能睡,大小便會通,那就是一種幸福。世俗有句話,「人在靈堂,錢存銀行,子孫對簿公堂,使我不能上天堂」。現代世間人很多都是如此,要離開世間的時候,子孫為了財產告來告去,爭得你死我活,死的人都不能入土為安。易供養就是不貪多,有張床、有飯吃,知足了,你不要說我要多一點多一點。

少事俗務」,這是針對出家人來講,世間的俗務不要去理會,生活簡樸,吃穿只要能溫飽、只要整齊清潔就可以。我研究這個問題,古代人會發明衣物,主要目的兩點而已,就是避寒與遮羞,我們的肉體不可以隨便給人看。你看動物的話,全身讓人看透了。有些人穿得很少,穿著太曝露,好嗎?以後會沒有衣服可穿,變成動物了。那是真的,是很嚴重的。這個時代穿成那樣曝露,讓人家看透透,那是一直折損福報。

最要緊的是「諸根寂靜」,不要把我們的心向外攀緣,不知足。最重要是心能夠安定靜下來。

謹慎」,無論對人或對事都要謹慎,不可以馬馬虎虎。有個信徒跟我說了一個故事,他向人借了三十萬,之後就和那個人喝酒,在一片混亂當中,對方找機會說:「你欠我多少錢,你開本票還我,我現在急用。」在喝得爛醉之下,對方叫他趕快寫,結果三十萬寫成三百萬,多寫一個零了。喝酒會誤事如果喝酒開車,應該罰重一點。所以這個地方說謹慎,差一零就差多少了。為人處世要謹慎,閩南話說小心不虧本。

謙虛」,你很有本事,你讀到博士,留學回來,但是要謙虛,不能說我讀到很高,看不起不識字的人,你不認字兼無衛生,這樣講就不對了。

在美國有個信徒送五百甲土給我們,那麼大的土地要除草,僱請工人要花很多錢,就去買了一台割草機,自己開始割了起來。有一次割草機動彈不了,我想我對機器也是很內行,當兵的時候是當修護兵,我認為沒問題,自己就開始修理起來,但還是不能發動。有一個小孩子,台灣華僑在美國生的孩子,他不會講中文,我都用英文和他溝通。他說:Let me try. 意思是讓他試試看。

我想,「小子!我都修不好了,你要修割草機?」我心裡這樣想,但沒有說出來,我看他不起,我就去喝茶了。等一下回來看,機器發動了,那時我的臉紅起來。自從那次教訓後,我才知道佛經裡面說要謙虛,絕對不能看不起別人。

《論語》裡面有句話「無友不如己者」,一般人會解釋為不要交往比自己差的朋友,其實不是這樣,而是不要看輕身邊周遭的人,對所有的人你不能說他不如我,這是孔子教我們的。每個人各有特色,他會我們不會,他能做我們不能做的。佛說不可輕慢、要謙虛,古聖孔子說不可輕視任何人,不要去分別任何人的身份地位,他們絕對有勝過我們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勝過我們的地方。

不攀求於俗家」,這是針對出家人講的。出家人不可以一天到晚向在家人要錢要什麼東西,在佛的戒律是不行的。所以各位大德,你在菜市場看到出家人鉢化緣,你會拿錢給他嗎?不行。現在寺廟滿山都有,你就住在寺裡,長住道場,為何還要去化緣?其實那有很多不是出家人,真的出家人都是在住在佛寺,吃好吃壞,佛陀要多少給你吃是一定,不用煩惱吃穿。所以以後你們碰到在路邊化緣或者十字街頭、站在市場的,你念阿彌陀佛就好,你不要投錢給他們你給錢,那你是造罪,不是造福,這一點要注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