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父一起讀金剛經-15

普獻法師講述 2016-8-9,於元光寺

 

‧ 佛說無虛勸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因為我們是靠著身口意而生存,也靠著身口意而跟人溝通,所以我們眾生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心存妄念,然後口說妄語,這對修道來說是很大的忌諱。語言的影響力很大語言代表我們的思想、看法、態度、觀念、價值觀經典裡面一再強調直心是道場,一個人的心彎彎曲曲,喜歡講不實際的話,這對修道是很大的障礙。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提及了,「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釋迦牟尼佛說,他不是世間真理的創造者,他只是見到世間的如實相,這是宇宙的本來面目,大家不了解,我僅是透過戒定慧了解宇宙身心的真實相,我就是真真實實的把這些現象講給大家聽。就是宇宙間事事物物之所以如此,它的真相如何,佛陀把它說出來,而不是佛規定、佛創造。然後,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如諸法的實相而說給眾生聽。

不誑語」:前陣子不是有個比丘尼來,她說她成佛了,這就是誑語。不異語,就是跟真如違背的語言佛陀不說誑語、不說異語

在修道的過程,口語的運用要很小心,因為語言就代表你的思想、你的看法、你的態度,你的想法態度錯的話,就會造成許許多多的人跟隨你去做錯的事情。有句話講:「寧可破戒,不可破見」。你破戒了,你自己墮地獄但是你的思想錯了,那會影響很多人。你的行為錯了,自己要墮地獄受苦,別人跟你沒有什麼關係所以說寧可破戒,也不可以破見「見」就是思想,破見就是思想錯誤。尤其現代的傳播媒體、電腦網路,你一個錯誤的思想傳播出來是很可怕的。

最近我看報紙寫一件很荒謬的事,我們佛教的一個法師說,現代人喜歡化妝美容,把眼睛弄得大大的,小心將來會變成貓頭鷹穿衣服短短的,大腿都被人看到了,將來會變成長頸鹿穿衣服坦胸露背的,將來會變成乳牛。你們相信嗎?沒這回事,他把佛教的因果弄得奇奇怪怪的。事實上,是你犯戒、不持戒了,你才會墮落成畜生。他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嗎?這是誑語、異語,異想天開。你講出來的這些話代表佛教,實在是很幼稚。

就是說,我們的口語很重要,講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古人講有德者必有言,言必定是有義。有德的人他講的話有道理,能夠勸善,能夠使人遠離迷惑。所以修行的過程中,我們第一個要修的就是口語。一個人動怒了,大發脾氣,口氣不好,別人聽起來很難過。因為你內心已經是不平了,口語也就不平。所謂心平氣和。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聖者之所以為聖者,就是證到諸法的空性,證到諸法的本來面目。我們凡夫沒有證悟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去想像諸法的本來面目是大還是小、是方還是圓、是有還是無,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什麼真理是超越了我們分別相對的想像所以說「無實無虛」你把宇宙身心的本來面目想成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什麼,不對;你想成是虛無飄渺、什麼都沒有,那是執著空。

簡單講,我們眾生就是兩邊,不是執著實有(著有),就執著實無(著空),這個叫邊見。所以在證悟實相的當下,不是見到一個什麼宇宙的本源,這個都是我們的無明所現的現象。

佛法講到空、無我,這是我們身心世界的本來面目,你了解這些、證悟這些,從此你就是大事已畢了嗎?不是的。「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悟到空性的菩薩,他必須從空出假、通真達俗的無相布施,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修一切善法,來利益眾生。眾生就是不見諸法的真實相,對身心世界起了某一種執著。一切煩惱、造業受苦,都是因為沒有智慧,對身心世界有某一種錯誤的理解,你的行為都是道而行。

如果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闇是煩惱的意思。譬如過去我送你一本書,你今天卻罵我本來送你一本書是好事,可是我執著說我送你書,你今天又罵我,有一個我、有一個你,變成煩惱了。如果大家都是過路人,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反正就錯肩而過,沒煩沒惱。現在我們在一起當朋友,我關心你,我送東西給你,有一天你對我不客氣,我就想說以前我對你這麼好,你現在對我這麼壞,我起煩惱了。

「如人入闇」,古代翻譯時用這個詞很絕妙,你看我們一個人在房間裡面,沒有太陽、沒有燈光、沒有蠟蠋,煩惱不煩惱呢?很痛苦,寸步難行。如人入闇,是說你隨時都有煩惱圍繞在身邊,為什麼?「無所見」你沒有見到諸法的實相,就是有眼睛的瞎子,有耳朵的聾子。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可是我們沒有真正的智慧,我們看到的宇宙萬象都是實實在在的,會傷害我、讓我恐懼,這是我們知見上的問題。

菩薩開悟了,明心見性了,要怎麼辦呢?「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就是從空出假,通真達俗,回到現實人生當中,光明磊落、心無罣礙的去利益眾生。這個時候他的修行叫做順水推舟聖人利益眾生是順水推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悟到諸法的如實相以後,乘著悲願來世間度化眾生因為眾生不見諸法的空相實相,就妄想顛倒執著,然後造了許多的業,受無量無邊的苦,菩薩就以大悲心來利益眾生。

世間的萬事萬物,從它的本體本質來看是畢竟空,沒有實在的一個什麼本體本質但是在因緣和合的當下,它有這個形態、有這個作用那麼這種形態作用又不是永久性的,但是它是真真實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就被這些因緣所生的現象迷惑,認為它是永遠如此、永遠不變,所以我們的內心跟真實世界起了衝突矛盾。

存在的一切都是無常迅速的變化,分分秒秒瞬息萬變,可是在我們潛意識裡面,我們總覺得它能夠永遠如此。對自己的生命我們希望它永遠活下去,活一百歲兩百歲,這個身體永遠不要生病最好;對財富,我們希望越積越多,享受不完最好。然而世間的事情不是你想像的,當你內心的要求跟世間的事實不相符合,有衝突矛盾,就產生痛苦憂慮。所以佛經裡面講愛生則苦生迷惑就受苦你對身心世界有任何貪戀執著,苦就在這邊生根了。

一切法從它的本質來看是畢竟空,沒有實在的一個本體,是隨著因緣千變萬化,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千變萬化的這個世界,你又不能去想像它的背後是有一個神、有一個什麼物質、有一個什麼原子支撐著它,永遠不會變化,你這樣想是錯誤的。諸法是畢竟空,但是現象因果是宛然而有。現象界的因因果果,宛然而有的事實,我們不能否定,但是在它的背後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在主導,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如幻而生、如幻而滅。

這個地方形容「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目就是指智慧,慧目、慧眼。有慧眼的人,在智慧的明察之下,所看到的這一切形形色色,諸法畢竟空,但是在因緣和合的條件下,又各有它存在的不同形態、不同作用。我們眾生就是迷在這種形態作用上。

舉個例子,有個千年的古董,有人拍賣了,價值幾百萬美金。古董本身會不會跟你講說的價值多少?不會,價值是我們人的妄想所告訴你的。因為它稀有,稀有就難得,難得就價值很高。

你從出生到現在,四十幾年前、五十幾年前,假設你那時候有一張郵票,你把它保留到現在,經過這麼久的時間、空間,它不腐壞的話,這張郵票以前是一毛錢,現在大概十萬二十萬,這是我們人賦予它的價值。古代的古物也是一樣,原本埋在地底或者是用什麼裝起來,千年後挖出來,不得了了。物質本身不會說我的價值多少,是我們人給它一個價值觀。

眾生活迷迷糊糊,被現象界的一切迷惑,我們著相,執著它的外相,然後賦予它一個價值,加深我們的貪戀執著。你看古代很多畫家生前窮苦潦倒,死後一百年兩百年有人去炒作了,他的畫作賣幾百萬美金。眾生執著一個相,認為它有什麼價值,很可憐啊。

有一次我到大陸上海,有信徒請我們吃飯,到他家去看看。你要知道,大陸的信徒把出家人當作萬能的,看風水、看地理、算命、卜卦、改運,他們最喜歡的是這一套。這個信徒夫妻之間老是有一點意見,他們就怪是不是這個門有關係我說門沒有關係,都很好。

他問我要不要封掉這個門?我說:「不行,門封掉以後空氣不好。最重要是封掉你內心的無明,總覺得我對你不對。你把心扉一打開來,就是溫暖的家庭,沒有吵吵鬧鬧了而不是說哪一個門打開、哪一個門關起來,你家的氣運就會很好。」

他有一個像葫蘆形的甕,放到高高的地方,是陶瓷之類去的。「師父!你看那個甕值多少錢?」我說我不知道,我是外行人,至多是一千塊兩千塊人民幣罷。他說不止,那是三、五百年以前的,價值幾百萬人民幣。

我說:你每天念佛誦經,你念一念,你都會看一看它有沒有被人偷走,你的心罣礙在那邊你認為是一個寶器,我看起來它是凶器。他問為什麼。我說:「因為你家裡有這麼一個寶貝東西在這邊,小偷早晚都會知道,會來偷會來搶。

我說:「趕緊把它賣掉!趕快賣掉它,留一點錢存起來,或者做布施,或者培養孩子去讀書受教育,這個比較實在。

眾生就是著相,執著它有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價值連城。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不一定如你想像的這麼價值,這些都不實在。所以佛陀一再強調,我們的痛苦不是世間的物質缺乏,也不是單單因為政治的因素,最重要是我們對身心世界存著許許多多的妄念,存著不實在不確實的觀念想法。

許許多多的人一直在探究宇宙的本源、宇宙最初最初的第一因,這個就叫做無明。在無明的當下,你一直認為宇宙的本質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什麼,或者是虛無飄渺的上帝、神,這個都不對的。所以「無實」就是說它沒有一個實在的本體本質,「無虛是說它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它的作用現象。不執著空,也不執著實有,這個叫做中道。

佛陀的中道,就是如實去看世間、了解世間、然後去應對世間,而不是憑想像的,宇宙的本源叫做神、叫做無極但有言說多無實義,都是我們人去創造去想像的。佛陀打破了人類這種慣性的實存實有的想像,他直接就告訴我們,執著實有是不對的,執有實無也不對,空有都不執著,才能見到諸法的如實相。如有一大堆東西放在我眼前,你要看我看不到,我要看你看不到,把這些清除乾乾淨淨,那麼你見到所有諸法的實相,簡單是這麼形容。

講個一分鐘的故事。以前常常在中壢演講,有個比丘尼很矮,大概一百四十公分,那個住持就跟我講:「你看這個小徒弟好不好?」我說很好啊,他幫你洗衣服,弄飯給你吃。他說「師父你不知道,個子矮一肚子拐。人矮是矮,心機很重,喜歡說是說非,一肚子拐人家對他好,他就懷疑說有什麼目的。

人矮一肚子拐,這是我過去碰到一個師父他告訴我的。以後你們也要小心一個人講話如果不實在,我們就要特別小心。不管他高也好、矮也好,直心就是道場。所以修行第一個一定是說真實語。你看世間多少人啞巴講話口齒不清有口吃的現象,大致來說都是前輩子謊話說多了邪知邪見亂說話,這個很麻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