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參 主夜神——慧光照癡闇

 

這是善財童子來參訪主夜神。

在我們一般人的生理,白天是精神百倍,晚上就是昏沉睡眠。古代因為沒有燈光,一到晚上就會恐怖,怕小偷來搶,或者是走路看不清楚容易跌倒。所以,這是形容我們眾生有愚癡無明,生命永遠在黑暗當中。

 

善男子!我得菩薩破一切眾生癡暗法光明解脫。
我於惡慧眾生起大慈心;於不善業眾生起大悲心;
於作善業眾生起於喜心;於善惡二行眾生起不二心;
於雜染眾生,起令生清淨心;於邪道眾生,起令生正行心;
於劣解眾生,起令興大解心;於樂生死眾生,起令捨輪轉心;
於住二乘道眾生,起令住一切智心。
善男子!我以得此解脫故,常與如是心共相應。

 

「我得菩薩破一切眾生癡暗法光明覺脫」:意思是說我已經破了無明。菩薩破了無明以後,他的生命空間是時時刻刻光明清楚的。所以講到主夜神,是讓我們了解聖者已經破除了無明癡暗,所以他能夠去利益眾生。

「我於惡慧眾生起大慈心」,所謂惡慧就是邪知邪見,不相信有因果業報輪迴,也不相信三寶、四聖諦,不相信些,否定這些,這種眾生叫做惡慧,有的時候叫做邪見。菩薩對惡慧眾生起大慈心,就是起悲憫心,因為惡慧眾生很容易墮入三塗,尤其是地獄。

「於不善業眾生起大悲心」做那些殺盜淫妄的惡業眾生,對他起大悲心,怎麼樣使他離苦得樂。

「於作善業眾生起喜心」這個就是《普賢行願品》裡面的所說的隨喜功德。我們看到別人做善事,世間人好像非我去作才叫做善事,你做就不算善事,就起嫉妬心。所以這個地方說,對做善業眾生我們起隨喜心,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君子成人之美

「於善惡二行眾生起不二心」眾生所作所為,有些是善,有些是惡的,菩薩起不二心。很多寺廟門口會寫「入不二門」。

在眾生內心裡面,都是有一個主觀的我,有一個客觀的世界。首先是對這個五蘊和合的身心,執著有永恒不變的一個我、一個生命,或者有一個見者,他能看到東西的,見者、命者。那麼跟我們相對的客觀的這個世界,也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什麼。主觀、客觀,有實在主觀的我,有實在客觀的世界,這個叫做。在主客的世間,透過利害的關係,就有愛憎取捨;透過愛憎取捨,當然就會跟其他眾生有所利益衝突,那麼在無明支使之下,當然會互相傷害、造惡業。

所以,一切問題是對自己身心世界有某一種錯誤的認知所產生的現象。這就是告訴我們,你時時刻刻有一個主觀的我、有一個客觀的世界,你就是生活在無明的世界當中。

回到現實人生當中,我們又發現到一個問題,很多信徒說我誦經拜佛念佛,可是我生病,我家庭不安不和樂,怎麼佛都不保佑我?不保佑我的家庭事業子女呢?這個就是不了解因果。誦經是一回事,念佛持咒是一回事,就把它打成二截了。我現在要掃地洗衣煮飯,這是俗事;我要接孩子上下課,我要上班賺錢,這是俗事;那我現在誦經念佛持咒,這是作佛事這個就是打成二截了,分割切割了。

「不二心」就是告訴我們,你孝敬父母、疼愛子女,然後好好做你的事業,這一切世間事的當下,你是用慈悲心、明了心、歡喜心、清醒心來從事,那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佛事。所以,佛事不離俗事,俗事也都是佛事。但是我們眾生在做事的時候,心慌意亂,東牽掛西牽掛,沒有辦法全心投入去做一件事,所以事情做不好,煩惱一堆。

這個地方講到不二很重要。你以為修行就是在佛堂誦經拜佛持咒念佛,那你去掃地算不算佛事呢?你用散亂心去掃,麻煩多了,「為什麼這個地要我掃?為什麼別人不來掃?你的我執我見就起來了。為什麼我煮飯,你不煮飯?煩惱心就來了。

所有的事情、舉手投足,你一念的善心,只要你是用慈悲喜捨的心,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而修一切善法。一切什麼善法?在家人要孝敬公婆、孝敬父母、教育子女、賺錢養家,這一切都是菩薩的事業你要慈悲心、明了心、清淨心,你不說我要賺很多錢,將來三妻六妾,將來買很多車子,將來做什麼。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的父母妻子兒女、你身邊周遭的朋友都是眾生,你怎麼去度化他們呢?所以你要有智慧,要有福德,才能夠去度化他。

在佛堂裡面我們正心正念正坐,可是一離開佛堂就妄念紛飛,閒言雜語來了。你這樣修十年百年萬年,你修到的結果還是煩惱一堆,因為你把它變成二,分成兩截了。在佛堂中規中矩的,出了佛堂妄想一堆,煩惱一堆,人我是非馬上湧現,怎麼去修?不能相續成片,所以修來修去煩惱就是很多。

這個地方特別強調不二心,也就是隨時隨地你的六根觸對六塵,你去檢點自己的心念,是不是有一個主觀實實在在的我,有一個實實在在客觀的世界然後在這當中,「將心歷境,以境來驗心」,你能夠「隨緣作主,立處皆真」。隨緣作主,就是說在你的六根觸對六塵的當下,你沒有一個主觀的我,也沒有一個客觀的世界,主客泯除了,你只是一顆清楚明了的心,一顆慈悲喜捨的心。隨時隨地都是佛堂,你掃地也是佛事,你煮飯也是佛事,你種菜也是在修行,你開車也是在修行。這個就是華嚴經第八十一卷《普賢行願品》入不思議解脫法門。

我們談修行,一般人說我要怎麼打坐,我的手結什麼印,心怎麼觀想,這是個人靜態的修行但是你還是要回到現實人生當中,讓你這個清淨心打成一片否則你會覺得好麻煩喔,做一個人要吃喝拉撒,一下子要上淨房,一下子要睡覺,一下子又要做事,一下子要出坡,麻煩至極這個叫做二就是相對實實在在的一個世間,主觀的我、客觀世界,不斷地起衝突矛盾,這個不叫修行。泯除了二,就是跟佛法相應了。

「於雜染眾生起令生清淨心,於邪道眾生起令生正行心,於劣解眾生起令興大解心」。你破除了無明煩惱,你就有這個本事了。

「於樂生死眾生,起令捨輪轉心」。我們一再強調輪迴是美事,生死是機會」,你唯有在生死輪迴當中,你才能修福修慧,但那是你擁有一顆清醒的心。黑暗當中,你沒有手電筒,你寸步難行;當你有手電筒,你可以沿路去發現那些痛苦的眾生,引導他。一個有手電筒,一個沒有手電筒,差別很大。千生萬世以來,我們是迷迷糊糊的生,迷迷糊糊的死,我們要放棄的是這種迷糊輪迴的生死現象。你要去破除你的煩惱,斷你的無明,然後依大悲心乘願再來,來利益眾生。

也就是說,你已經點燃你生命的火光,你自己是清醒的,你的過去未來你清清楚楚,包括眾生的現在過去未來你都清楚了,這個時候你參加輪迴、參加生死,才是不是一般所說的六道輪迴,因為你已經清醒了。所以我們修行照樣還是有生死輪迴,但這是清楚的輪迴,沒有關係如果你是無明的,那就危險囉,起惑、造業、受苦受報,那麻煩了。

這個地方說眾生樂生死,他是迷迷糊糊的樂,執著生死,生病很痛苦,要死亡很痛苦。菩薩不一樣,菩薩對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有智慧解決,他清楚了。就像在黑暗中,你有手電筒,你可以跑可以跳,可以救人;你沒有手電筒,在黑暗中莽莽撞撞的,你跌死了,怎麼死你都不知道。這是大不相同的。

「了生死」,一般人有一種誤解,以為是了結生死,生死斷了,不受後有;我執我見已經斷了,我不再出現生命了。大乘的菩薩觀念不同,所謂了生死,是了解生死的本來面目,一切如幻如化,空無自性,沒有實在的生,也沒有實在的死,所以菩薩是以清醒的心、智慧的心來面對生死煩惱。生老病死這一切就像過眼煙雲,一幕一幕上演,一幕一幕如幻化,可是菩薩老神在在,他只是在欣賞世間的萬象,緣生緣滅,緣起緣滅,一切都是演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所以大家要注意,我們講了生死,很多人以為了斷生死是不再有生死,不再出現生命,因為出現生命就有老病死,就有很多痛苦,跟人家發生矛盾摩擦。我們講的了生死,就是大乘所說的無著,無著的生死,就是不再執著這個是實有的這種生死,一切都是暫時假有的現象,那你要擁有一顆智慧的心,慈悲喜捨的心,你可以過得很好。

舉一個很粗俗的例子,一個人又窮又不識字,沒有房子可以住,怎麼辦?當乞丐,衣食不足很痛苦。如果一個人有修有福,帶金湯匙來投胎的,有好的父母、好的家庭、好的老師,然後出國留學拿博士學位,到處爭相高薪聘請,你看多風光。因為他有智慧有知識,他沒有什麼苦啊。所以,有福報有智慧,他的生命是這麼如意的;沒有智慧沒有福報,又業障深重,去當乞丐很可憐。所以我們要好好修福德、修智慧下面就講到這個菩薩的智慧福德有多大。

 

善男子!我於夜闇人靜,鬼、神、盜賊、諸惡眾生所遊行時,密雲重霧、惡風暴雨、日月星宿並皆昏蔽不見色時,見諸眾生,若入於海,若行於陸,山林、曠野、諸險難處,或遭盜賊,或乏資糧,或迷惑方隅,或忘失道路,慞惶憂怖不能自出,我時即以種種方便而救濟之,為海難者示作船師。

 

眾生在黑暗中遭受了困難,迷失方向,又遇到強盜,沒有東西吃,挨餓受凍,這個時候菩薩以種種方便而救護眾生,為海難者作船師。所以你看,有些人海難當中,稱念觀世音菩薩,結果這條命救回來了。

我念花蓮中學的時候很喜歡游泳,不但喜歡游泳,我還喜歡到海邊游泳。花蓮靠海我不知道海的厲害,海浪是會捲人的。我初次跳進海裡,一個浪就把我捲到海底去捲到海底的過程,那些石頭啦、沙啦,就在你的頭上碰撞。一個浪捲到海底以後,又把你翻上來,再一個浪又把你捲下去了,一次二次三次,很痛苦,喝了很多海水,我想到自己即將死亡了。小的時候我們都會拜佛拜神,突然間我想到觀世音菩薩,就開始念觀世音菩薩。當第四次浪一捲起來,我就漂到岸邊去,這條命撿回來了。

還有一次,畢業了要拍畢業照,我晚上騎腳踏車去拍照好了,回來的半路上,我是順著火車軌道旁小小的路騎腳踏車,很奇怪,突然間很急很急要上廁所,我停下來,就在路旁小便了。我突然往前一看,不得了,前面有很深很深的水溝,如果剛才不小心這麼騎過去的話,一定掉到水溝裡面,這麼晚的晚上一定死定了。可是那時候突然非常非常尿急,停下來,救了一命。所以菩薩利益眾生真的是千變萬化。

我也看到一篇報導,有一個信佛很虔誠的女眾,她晚上下班要坐公車回家的時候,公車上有四個男人就靠到她旁邊動手動腳的,她想完了,她就一直念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念觀音菩薩。公車開得很猛,突然間這四個人就哀哀叫了,「司機!停下來停下來!」司機說:「這是高速公路,不能停啊!」「你快點停,不停不行,我們很急很急。」司機只好趕快靠路邊,這四個男的急急忙忙下車,司機就不管他們了,趕快把車開走。原來他們很急著要下車去方便。所以菩薩救度眾生的方法千奇百怪,千手千眼就是這樣子。

講到菩薩,大家不要以為坐在大殿上才是菩薩,世間每一個角落都是菩薩化身的所在,隨時隨地任何人都是菩薩,只有我一個人是凡夫,知道嗎?要常常這樣子想。身邊周遭的人,你看他樣子笨笨的,看他這樣子很討厭。錯了!你用凡夫的眼去看人,一切都是凡夫;你用菩薩眼去看眾生,一切眾生都是菩薩;你有佛眼來看眾生,一切眾生都是佛。修行過程中,當你能把別人都當成佛菩薩來看的時候,你的功夫就不錯啦。佛眼視眾生,用佛眼來看待眾生。

這是講到菩薩能夠利益眾生,他就是有智慧有慈悲、有福德有本事,隨時都可以利益眾生。我們跟佛菩薩比較起來,真是天地之差。我們沒有福德、沒有智慧,一天到晚執著這個——這個人我很討厭,這個人我不喜歡,這個人我愈看愈火大,整天在煩惱當中,你念再多的經念再多的佛持再多的咒,沒有用,因為你心眼被無明遮敝住了,煩惱的重山擋住你了,生命就不得自在。(2016/5/20【華嚴經卷六十八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1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