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關鍵大般若經法性品--12

普獻法師講述 20191110 桃園平鎮湧光寺佛七

 

    1. 歸命三寶 無所注心

修佛隨念,通達法界平等之心
修法隨念,無所住心;
修僧隨念,本心清淨

 

1)修佛隨念

這個地方講到佛、法、僧三寶,第一個是佛寶。 佛是怎麼成佛的?在《華嚴經》裡面特別強調一點,就是「不忍眾生苦,起大悲心」,見眾生苦,所以起大悲心要去救濟眾生;因大悲心就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

這是先讓我們了解:世間為什麼有佛?就是因為有眾生。眾生迷迷糊糊的,互相殘殺,互相迫害,不能融合,本身痛苦也造成別人痛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佛菩薩就發了大悲心要救度眾生,因為大悲心就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有悲心還不夠,還要有智慧(通達宇宙身心萬事萬物的真相),才能正確地指點迷津、離苦得樂。

所以,佛也是我們眾生去修去學而成就的。他修兩個學分,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悲心,悲智達到圓滿了,稱為佛。像在座的黃教授,他是威斯康辛的博士;台南來的,到台北讀建國中學,然後台大畢業,到美國留學,學分修過了,口試論文都通過了,威斯康辛大學就頒給他一個博士學位,現在在東海大學教書。

佛菩薩修哪二個學分?悲心與智慧。悲心跟智慧從哪裡修起?在眾生的身上去修,而不是離開眾生,到深山裡面這麼枯坐,不食人間煙火。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來:佛不離眾生!眾生也需要佛來指點。

在人生的追求當中,首先,每一個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社會治安、士農工商種種,都跟我們個人的生存息息相關。我們的生存是很不簡單的,必須有陽光、空氣、水,有農人去種田、工人去建築、商人去流通貨物、警察維持治安……。所以,修學佛法不是離開人間、不是離開社會,你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義務,認清自己的長處,發揮你的長處來造福世間。

那麼,在一切追求當中,我們希望智慧與悲心能夠達到像佛這個境界,以佛作為我們生命最高的座標。

芸芸眾生的生命座標是什麼?永遠年輕,永遠漂亮,財產幾億萬,百子千孫,金山銀山、嬌妻美妾。但是,這些都是有為有漏,都會隨著時間慢慢地消逝,因為「一切集法皆是滅法」。所有我們看得到的一切都是集法。什麼叫做「集法」?很多條件排列組合的暫時假象。如果你僅僅追求這些暫時的假象,最後你會失望的。

佛告訴我們,有一個最值得我們追求的生命座標,就是福德智慧圓滿。一切得失、老病死問題的解決,這個要靠智慧;生生世世衣食無缺、眷屬圓滿,這個要靠你的福德,你有善心善力造福世間,自然你的六親眷屬、衣食住行種種圓滿。

所以這個地方講「修佛隨念我們信佛學佛就是要達到生命的圓滿境界、福慧圓滿,你心中有這麼一個座標,自自然然你在現實人生當中,一切恩怨是非都算不了什麼,你就能夠淡化它。我們心中有佛,所以我們常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歸命歸依無量光無量壽的佛,智慧圓滿的佛,福德圓滿的佛。

2)修法隨念

「法隨念」:我們想成佛、想成聖成賢,遠離迷迷糊糊的人生,達到清清楚楚的那種智慧,這個必須修「法」——成佛的方法原理,就是佛陀轉凡成聖的心路歷程。他把過去從一個凡夫俗子慢慢成聖成賢、到成佛的心路歷程,經典裡面記載得很清楚。

除了經典以外,還有「無字真經」。《金剛經》裡面就有一句話:「一切法皆是佛法」。你以為法就只在經典記載裡面嗎?太少啦!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一切都是佛陀的法身流露。「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人有生老病死,心念的生住異滅,萬事萬物的成住壞空,這一切一切都是真理的展現。所以,我們不能侷限說法隨念就是天天念經。

我們六根觸對六塵的當下,這些人事物、是非恩怨,都在展現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沒有實實在在,沒有永遠不變,一切都是在變化的過程。你希望它保留、永遠如此,一秒鐘都不可以,每分每秒都是快速流變的過程。只是給我們一個錯覺:唉呀這個人傷我的心,恨他一輩子,一輩子還恨不夠,千生萬世都還在恨他。這是眾生的無明在作怪。

所以我們要修法隨念——經典是佛陀修行的心路歷程,萬事萬物也都是佛法的一種展現。

3)修僧隨念

佛寶、法寶,要怎麼樣讓它永恆地流傳呢?必須有僧團,清淨的僧團。莊嚴的寺廟,有許多修道的人在這邊從事專業的研究。僧,就是和合僧,六和合。

這是講到佛法僧三寶。有佛法僧三寶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眾生就能夠修福修慧;大家能修福修慧的話,這個地方就平安無事。我去過非洲,在非洲想喝一杯水,拿到的是黃黃的水。那裡愛滋病很多,餓死的人很多,窮困的人太多了,那叫作邊地。所謂邊地就是文化水準很低。所以,有佛法僧的地方是很大的福氣!我們說台灣是一個寶島,到處有寺廟、有宮廟,來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出生在台灣好不好?很大的福氣喔!大家在這麼一個美好的地方,要好好去修學佛法。

 

    1. 從法相悟入法性

教化有情不起分別,法界之心攝一切法,
如虛空心嚴淨佛土,無所得心得無生忍,
無進退心得不退轉,遠離相心不見有相,
三界平等心莊嚴菩提座,無所覺心知一切法,
雖轉法輪不見說聽,雖現湼槃而知生死本性平等。

 

我讀《大般若經》的時候,覺得這一段對我們現代人很實用、簡單明瞭,掌握這個原則的話,其他經典讀起來就不會覺得很艱澀困難。

《金剛經》有句話:「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陀把現象界形形色色的一切,兩個字來說,叫做「有為」法。有為,有所造作,有因有緣就呈現這些現象。無論是動物的、植物的、礦物的,我們可以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有為法如果你認識清楚、了解清楚,這些法可以讓你離苦得樂,你不會受它蒙騙,你不會受害了。若能徹底悟到有為法的本來面目空無自性,你就成為聖人。

我們一般人有一個共通性的毛病,而且這是千生萬世來養成的習慣:當我們六根觸對六塵時,我們覺得實實在在主觀的我、實實在在客觀的世界。不管是我或是世界,這些都是有為法,它不能永遠不變,它是分分秒秒變化的一個過程。但是,我們眾生粗心大意,我們被這些現象迷惑了,被自己的身心所蒙騙,被外在世界所蒙騙。

「認為有主觀的我、有客觀的世界,而且都是實實在在、永遠不變。」只要你有這個念頭,你屬於無明凡夫,你就會流浪生死。因為這一念錯誤,一錯百錯,差之亳釐失之千里,你處理人生一切事情就都會偏差。你對事理認識不清,你處理起來就是會造成錯誤、痛苦,自害害他。

佛法千經萬論,講來講去就是講:一切法都是空無自性,都是分分秒秒在演變的過程,是暫時的一個現象,暫時呈現這種樣子。

世間有句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你看現在入冬了,樹葉變黃,樹枝也乾枯了。想當年我們也是年輕過,現在髮白面皺,是不是。這次我來湧光寺,許多老菩薩都沒有看到了,有的走了,有的生病,有些住院了。一切都是在變化的過程!

「一切都是在變化的過程」,這句話在佛經裡面怎麼講?我們讀《心經》會念到的,你們想想看是哪一句?就是「色即是空」。形形色色的萬象都是空無自性,沒有永遠不變的。

請問各位:到底一切法是空好呢?還是不空好?

一切法是空性,這是告訴我們:你現在生病,這個病也是空性的,找對醫生吃對藥,好好調理,你的病就沒有了。有病的時候,你說病是空性,我不治療,那也不對。你要聽醫生囑咐,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然後絕對不能吃冰,晚上要早一點睡,早睡早起,還要運動,最重要就是心情放輕鬆,慢慢調理。

如果一切法不空,色不是空的話,問題可大了!那人就不能生孩子了,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面,他永遠是胎兒,他也不願意出來。如果一切是不空,現在你感冒咳嗽流鼻涕,你一流鼻涕會會流千年萬年,你咳嗽要咳幾萬年,永遠咳下去。因為你說一切是不空、實在的、不會變化。

如果一切都是不空,小孩子永遠是小孩子,不會長大;你生病就永遠生病,不會改變;你跟家人不和就永遠不和,你用愛心也不會改變。

如果一切都是不空,都是實實在在的話,花開了不會謝,沒開的花永遠不會開。那麼,這個世界變成怎樣?我們給它二個字,叫做死寂,死寂的世界。一切維持原樣,一切維持不變,這個世界就麻煩了。

我念中學時看過一部電影,劇情描述在某一個世界裡面,人永遠不病不老不死,不吃飯也不會死,不睡覺也不會死。有一個人就想:這樣活得很無聊!天天這麼活,永遠都是這個樣子,也不老不病不死,他就想我要到其他世界看一看,到底別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那個人想方設法要逃離那個世界,大家都覺得他要叛變了,二十四小時派人守著他。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終於逃出來了!他跑到這個娑婆世界,不但跑到娑婆世界,他跑到台灣,然後又到湧光寺來了。哇!發現講堂裡面這麼多人,有老的、有年少的、有生病的,他覺得好奇怪好新鮮,真是多采多姿的世界,這才是我要的!

因為會老、會病、會死亡,再怎麼感情好,最後就是莎喲哪哪,所以會覺得很珍惜,短短幾年相聚,分分秒秒珍惜,就會覺得見一天面賺到一天;然後會趕緊去努力學習,因為時間過去就沒有了。世間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就是生命,所以會很珍惜。我們會想方設法努力去解決身心的痛苦,會去了解生命的價值意義是什麼,這個就會讓你智慧增長。所以,這個人來到湧光寺以後,整個生命改變了。

這是講到《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宇宙萬事萬物本來面目,佛經裡面有時候叫做「實性」,實際的法性;有時候又另一個名詞,叫「真如」,就是真實不虛、如如不變、永遠如此的那種道理。

《阿含經》說「見空成聖」, 你通達實性,你就是轉凡成聖了。見到空性的聖者,他跟我們一樣還是有生老病死,但是他的心境提升到最高境界了,一切的變化(花開花謝、人來人往、生老病死)不會讓他產生絲亳的心念起伏,他能夠如如不動使死亡現前,他也是含笑看著變化過程。因為一切集法皆是滅法

我們信佛學佛,不是僅僅念念經典、聽聽演講就夠了,必須親自去修學、證悟,透過戒定慧的修學,親自證悟到空性。像黃教授,他在威斯康辛住好多年才拿博士學位,你問他威斯康辛的事他都很清楚。威斯康辛州我沒去過,我再怎麼從書本上讀到的觀念,跟實際有距離。所以,透過戒定慧的修學,很親切的證悟,那麼你的煩惱、生死、人生種種問題,你透過空來理解,你不再被它蒙騙,你也知道怎樣去善待、去處理。這是佛法講空的目的,而不是叫我們放棄世間的一切家庭事業,不是的。

修學佛法要在哪裡修學?就在眾生的身心當中,去理解諸法的空性。所以《心經》才會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是離開現象界去找一個空。因為萬法是空性,所以有形形色色的變化產生;因為形形色色的變化,就顯示宇宙萬法是空性的。

這個世界千差萬別,你有你的主觀,我有我的主見,就產生碰撞衝突。在座的蕭居士對機器很內行,機器碰撞的時候怎麼辦?要滴一點潤滑油,有了潤滑油以後,機器再怎麼磨來磨去也沒關係,運作起來很平滑順暢,也不會磨損。我們生命的潤滑油是什麼?智慧與悲心。智慧悲心怎麼去建立?通達空性宇宙一切都是空性不實在的 。

世間的好事壞事都不實在的,你用心,壞的會變好;你不用心,好的也會變壞。為什麼?一切是空性,空無自性,我們真正用悲心智慧去善待對方,對方感受那種愛的時候,會有因果報應,他會對你好的。所以我們「哈佛」的人能不能愁眉苦臉?不行喔。一切順境逆境都是佛菩薩派來的指導教授。

我來這邊,一方面是我們湧光寺幾位師父要我來這邊講給大家聽,一方面鄭老師他們說:「師父!你讀大般若經幾年了,我們一直在等你講,你什麼時候講啊?」我一想:這總共六百卷,讀一部幾乎要一年的時間,這六百卷要講起來的話,那十年二十年也講不完。所以,我就選精華所在跟大家分享。

我當時又想:要選哪一卷最好呢?後來我讀到這一段,感受很深很深,我就決定了。因為這是我們修行的迷悟關鍵,學佛如果不能通達空性,你的生死老是讓你困惑,你跟人家的矛盾衝突也是不通達空性造成的 。

佛法常說「體相用」,宇宙的萬象青紅赤白、大小方圓,稱為法「相」;它的作用千差萬別,這是「用」。一般人都是從「相」跟「用」去認識萬事萬物,你了解它的形相、作用,你就能造福世間、你可以發明東西。但是,宇宙萬象的本來面目,我們叫做「體」,它的本性、本質,一切是平等平等。

學佛就是從法「相」入法「性」,形形相相的背後,它的本來面目你徹底認識了、掌握了,那麼你的煩惱、你的生死、一切問題才能夠徹底去解決。因為,透過空性來看宇宙間萬象,一切都是緣起無自性,一切都是因緣合和的假相,暫時我們看到這些假相,事實上它還是在變化過程當中。

在英文字裡面,「改變」叫做change,他們又加一個ing ,我覺得很好,就是正在改變、持續在改變、還在改變。 從時間來看,一切都是changing,在改變的過程。從空間來看,一切都有改變的可能性,change able,叫做changeable

遇到外國人的時候,我都是用這個兩個字來解釋佛法: changingchangeable。譬如夫妻子女、公婆媳婦,種種不好的關係,你只要透過正確方法,用愛心、用耐性,都可以改變的。包括身體的健康、 家庭的幸福、事業的成功,都可以用正當、正確的方法,加上耐性、智慧、理性,都可以解決的。

世間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包括死亡,最難接受的事情,透過空性也可以去解決。所以《阿含經》裡面特別用「見空成聖」 四個字,《大般若經》也是很強調這個:對諸法的空無自性,要透過戒定慧修學以後,你就能夠坦然的去面對一切,包括生死、煩惱、種種衝突矛盾,透過空性去理解它、解決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