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明法品講記2

主講:普獻法師

地點:中壢圓光佛學院

時間:2009~2010

 

爾時,精進慧菩薩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具大莊嚴,升一切智乘,入菩薩正位,捨諸世間法,得佛出世法,去來現在諸佛攝受,決定至於無上菩提究竟之處。」

因為第十卷〈明法品〉是從十七卷〈發心功德品〉來的,〈發心功德品〉講到發心能夠成就這麼多功德,所以這個地方精進慧菩薩白法慧菩薩,替我們把這些疑問提出問題。

我們看一個人問問題,就知道他的內心裡面有幾斤幾兩。問題問對了,答案就出來了;如果問題問錯了,那麼這些答案沒有用。如果你不去研究,自己不去用功,你就提不出問題,甚至你問的問題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從你的問題當中,我了解到你是否精進。

明法品裡邊,首先出現的是精進慧菩薩。各位有沒有注意到,經典裡面的菩薩取名字都有它的意義。我們想追求這個智慧,必須要精進;如果你懶懶散散,甚至你聽經都瞇著眼來聽,這就懈怠了,智慧就不能開。

 

「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令諸如來皆生歡喜,入諸菩薩所住之處,一切大行皆得清淨,所有大願悉使滿足,獲諸菩薩廣大之藏,隨所應化常為說法而恆不捨波羅蜜行,所念眾生咸令得度,紹三寶種,使不斷絕,善根方便皆悉不虛?佛子!彼諸菩薩以何方便,能令此法當得圓滿?願垂哀愍,為我宣說;此諸大會,靡不樂聞。」

 

這些都是很高明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信佛學佛常常遇到的問題,這個地方都提出來了。

向內修習 轉變自己

 

「彼諸菩薩於佛教中云何修習」要怎麼去修去學,我們的智慧才能夠開展,我們的身心才能夠淨化?

「修習」,有的時候我們講「修行」。菩薩當於五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中求,其中一個是「內明」,很有意思。談修行,其實就是向內檢討自己,了解自己,淨化自己,昇華自己。所謂修行,就是向內修,向內去檢點自己的心念行為,心念的起伏、情緒的起伏、感受的起伏生滅,這些都是我們觀察的對象。所以佛陀臨終的時候,要我們依四念處來修,其實都是對自己的身心自我檢討、自我檢點、自我昇華、自我淨化。

如果我們不知道從自我的身心上去下功夫的話,而從別人、從外在的事物上去下功夫,那麼我們都是看到別人的壞處,別人對我不好、這件事情不如我意、這個東西看了討厭,我們都是向外修的話,那就叫作外道。如果我們向內去修習,轉變自己、改變自己、了解自己、昇華自己的話,向內修可以成為聖人。

向外修也可以成為「剩」人,剩下的剩。你看那些工人,沙子很髒,工人就用一個網子這麼篩,篩了老半天,剩下的那些就丟掉不要。如果我們一天到晚跟人家比較,對別人的行為我們很清楚,對自己的行為迷迷糊糊,最後我們成為什麼?也是剩人──社會剩下的、沒有用的人,佛門也不需要他的人,社會也不需要他的人,就像垃圾一樣的,人家往外一丟。

 

所以,往外修會成為剩人,往內修才是真正的聖人。

我們談修行,這是一個大方向;向內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當下心念的起伏,情緒、意念、行為種種的一切,能清清楚楚的,正知、正見、正念了,這樣子才開始走上修行的路上。

如說修行 令佛歡喜

 

這個地方問到怎麼樣修才能「令諸如來皆生歡喜」。你以為我買了幾包餅乾供養佛,佛會歡喜嗎?不見得喔。要從自己的心念善惡清清楚楚,行為也是清清楚楚,能夠如法如律,才能真正令諸如來皆生歡喜。

 

有一天,有一個比丘尼(不算比丘尼,她還沒受戒)買很多湯圓來供我們的佛菩薩,然後一碗一碗的,每一個菩薩的位子放一碗,最後長了一大堆蒼蠅,因為是甜的。有的時候又買一大堆的餅乾,有的時候買一大堆的水果,有的時候就用很多的紅包來跟出家人結緣。

 

後來我就跟他講,我說:你這樣買了一大堆的湯圓,很甜嘛,你自己也不吃,供了佛供了老半天你也不收,結果長蒼蠅了你看那就要倒掉。然後你買了一大堆的餅乾,出家人也不喜歡吃餅乾,那些餅乾都有防腐劑,你自己也不吃,叫我們吃了生病。又買了一大堆糖果,你應該說「祝你蛀牙」,你自己也不吃。你這樣供養對嗎?

 

後來我就說:《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發菩提心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勤修善根供養,這七種供養才是真正的供養諸佛,才是令如來歡喜。而最重要的就是如說修行供養。

我們以為用一大把香燒得整個大殿烏漆麻黑的,人進去就像薰蚊子一樣,這算不算供佛?不算供佛。要如說修行,才能夠令如來歡喜。有些人著相修行,那會很麻煩。不知道佛陀出世的本懷,不知道去如說修行利益眾生,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去供養諸佛,令如來歡喜。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怎麼樣才能夠「令諸如來皆生歡喜,入菩薩所住之處」。

 

大行大願 清淨無著

 

第二個問題就是「一切大行皆得清淨」。

我看了一個故事很有意思。有一個和尚死掉以後,又從地獄回過來了。他就痛哭流涕。人家問:「你哭什麼?你大死一番活過來,不是很好嗎?」他說:「不是啊!我見到奇怪的境界。我死了以後,我到地獄裡面去了。因為這生當中懶懶散散的,睡飽吃、吃飽睡,反正有人供養,所以我到地獄裡面去,受到閻羅王的呵斥。」

 

「你被罵了,哭哭啼啼回來,看到什麼?」

 

他說:「我看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地獄裡邊我看到另外兩個和尚,一個和尚精進持戒用功修行,閻羅王跟他頂禮膜拜,說『法師,你不用來這邊』,就這麼一句話,他馬上就走了。另外一個和尚呢,閻羅王就問他:『你這一生當中做了什麼大善事?』他說:『我建了很大很大的道場,東西南北到處都有,我建很大的寺廟讓人家來禮佛,我的功德夠大了吧。還有我收了很多很多在家、出家的門徒弟子。』

 

閻羅王桌子一拍,說:『那是你的欲望。你的欲望越高,你的徒弟就越受苦。因為是做了你的徒弟,在家也好,出家也好,所以變成免費的勞工。為了滿足你的欲望,建了這麼大的道場,東西南北到處都有,你並沒有成就他們的法身慧命,你只是利用他們替你完成你的願望。你想多建道場,流芳萬世,你這個是跟我執相應了,所以你必須接受種種的苦難、種種的刑罰。』閻王就命令那個出家人回去告訴世間的修道人,不要以為說建很多道場、度很多的眾生就功德無量。

 

當然如果是有那個福報,自己也不執著,也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修一切善法,那建道場是功德無量。自己在道業上進步,也讓自己的徒弟、弟子們道業上能夠獲益,這是建道場的目的。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一切大行皆得清淨,所有大願悉使滿足」,就是告訴我們,行跟願千萬要記得「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行跟願要跟空慧相應、跟菩提心相應、跟大悲心相應,這個行願才能夠使我們福慧的資糧圓滿。

 

這是讓我們學習佛法的人應該注意的地方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發心:「我做這件事情,我發什麼心?」時時刻刻要注意我的願力、我的心念是不是跟菩提心相應?跟大悲心相應?跟空慧、無所得相應?如果是說我了不起我建很大的寺廟、建很大的佛像讓眾生頂禮膜拜,這就麻煩了。

 

我這次去巴西,另外一個道場畫一張設計圖,主其事的人就來問我:「法師,你有沒有什麼意見?」

 

我說:「有,我有意見。你建七層樓的寺廟已經夠高了,你還要再加建五層樓高的一尊佛像,而這個佛像露天,那要做什麼?

 

他說:「這個可以成為都市裡面一個新的地標,很多人來觀光來禮佛。」

 

我說:「觀光禮佛背後是為了什麼?金錢收入好嘛,對不對?我們只是利用佛菩薩來賺錢,這不理想。」我說:如果你要再建五層樓高的大佛像,乾脆就把它建成五層樓,其中一層你就供觀世音菩薩,把它名為圓通寶殿不就好了嗎。你把佛像建在露天,任他風吹雨打,眾生去拜拜,他也不會跟你講話,這不理想。」

 

我們應該是軟體比硬體更重要。怎麼樣讓眾生的法身慧命增長,對佛法、三寶、四聖諦、因果業報、輪迴得到正知正見,使他的身心也能夠淨化,家庭圓滿,這個不是更重要嗎。我們建寺廟主要是讓眾生的法身慧命能夠增長,而不是說有很大很大的寺廟,眾生看了以後心就能夠清淨,不見得。所以軟體比硬體重要,如果只有硬體而沒有軟體,這是一個空殼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