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卷二十 十行品第二十一】(25)

我們看華嚴經第二十卷十行品》,現在念到的是無著行」。 

眾生有一個特點,就是執著。佛菩薩跟我們凡夫最大的一個差別點,眾生處處執著,執著這個身,執著這個心,執著財,執著人事物,無所不執著。那我們修行,你說一開始就不執著,這個很難!我們還是要先從執著下手。執著什麼呢?每天要誦經,每天要拜佛,每天做早課,每天誦經念佛持咒。所以我要你們定一個功課,每天念幾部經、持什麼咒,還是要執著。

那麼,我們從執著到不執著的這個過程,就是要善於拿揑,如果你這一分執著讓你生煩惱,那就要檢討了。照理來說,我們學佛的人,尤其是出家眾,誦經念佛持咒,這是讓你的生命得到安住的一種方法,是安住我們的心。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透過誦經念佛持咒拜佛這些儀式,心有所安住。可是,如果你停留在這個階段,我每天誦多少經、念多少佛、持多少咒,我的功德有多大,我能夠消多少業障,這個就多餘的。

我們誦經念佛持咒,用世俗名稱來講,我認為那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功課。你把它當成功課,好像非念不可,非完成不可,那不對的。就像我們的肉體每天要吃要睡要工作,我們生命也是一樣,我們妄念紛飛,怎麼讓他安頓?你就誦經念佛持咒拜佛懺悔,你有這個工作給他做,這個心就安下來了。是執著也好,不執著也好,畢竟誦經念佛的當下,你慢慢可以體會到那種內心喜悅安靜、寧靜祥和的境界,叫作法喜。你得到法喜了,在佛門當中就生根,有根了。你從來沒有得過法喜,不知道在誦經念佛持咒打坐當中得到法喜的話,你在佛門中是待不住的。而且東奔西跑,像天上的飛鳥飛來飛去的,這個在佛門中有一個很不好的名詞,叫做馬騮僧

所以,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是藉著誦經念佛拜佛這種宗教的儀式,一方面培養宗教情操,一方面培養我們的道心之外,最重要的是誦經念佛持咒當中,發現到自己的毛病、自己的妄念。

有的人說:師父,我誦經念佛,妄想更多。他以為是不誦經不念佛,整天嘻嘻哈哈的,沒有妄念不是沒有妄念,是有妄念而你沒有發現。為什麼?粗心大意。日常生活中,嘻嘻哈哈過日子的時候,你內心一大堆的妄念,你是不能發現的,但是透過誦經念佛持咒,你的心變細了。你觀呼吸,觀身,觀你種種一切,或者誦經念佛持咒,你就會發現妄念很多,妄念紛飛,因為你的心細了,才發現了妄念。所以,不是說不修行沒有妄念,修行就很多妄念。錯了!一個是粗心大意,一個是心細,才能夠省觀自己的內心、內在的生命現象。

所以我們修行,不能一開始就是不執著,我認為還是要先從執著開始。從執著當中,慢慢的降伏其心,安住其心,最後才捨去這個我跟我所。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他在叢林裡面那時候叢林很窮很苦也難得有信徒來布施有的話就分一文錢以前的銅錢是圓形的中間是四方形的孔所以叫做孔方兄外面是圓的中間是四方形的孔,可以用繩子穿過去串起來。那麼老和尚省吃儉用的,有人供養一文錢兩文錢,他就把它串起來。串起來又怕別人偷,就把它當作褲帶這麼綁著。有一天他上廁所,一不小心錢掉下來了。古代廁所是兩塊木板,中間挖一個糞坑,錢這麼掉下來的時候,因為銅錢很重很重,整串錢就沉下去了。他一生累積了幾十年的銅錢,那就是他的命根子啊,所以很痛苦很痛苦。

可是,叢林幾百人要用廁所,你不能老佔一個廁所吧。所以他一看到沒有人,趕緊就拿一根竹竿去撈,常常去撈。人家就覺得奇怪:你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瀉肚子?」「沒有啦,我就是不太舒服。 其實他是執著那一串錢,就常常去撈。結果都撈不到,不久就死了。 

死了以後,大概經過一兩年,有一個跟他很接近的同參道友上廁所,無意間就發現有一隻大螃蟹在廁所裡。他想:奇怪,廁所怎麼會有螃蟹?他就用竹竿去把牠拉起來。這隻螃蟹就是咬著一串錢,還咬著,這個同參道友就把螃蟹跟錢一起撈起來了,撈起來以後,螃蟹還是挾著銅錢不肯放。這時他想起來了,老和尚要死的時候曾經跟他講:我有一串錢,我就用繩子綁起來當作褲帶,有一天不小心斷了,掉下去了,如果是你的福報,你能挖起來就是你的吧!

他想起他的同參道友死前講過這句話,現在一看不得了了,他知道他的同參道友很執著很執著。你看,死了以後還是心心念念就是那一串錢,結果變成一隻螃蟹,去把它挾起來了。他就用水把螃蟹跟錢沖洗乾淨,對那隻螃蟹說:好朋友啊,你生前這麼執著,你死了還是變螃蟹來執著這一串錢,你不應該這樣子啊。我現在把你沖洗乾淨了,我把這個錢拿去買鮮花水果來供佛,以這個功德來超度你。你不要再執著這個錢了,我幫你把它拿來做功德。

他說完,那隻螃蟹的夾子就鬆開了。這個法師就把這些錢拿去買香花水果,買蠟燭去點燈,後來那隻螃蟹沒幾天就死掉了。他作一個夢,夢見他的同參道友說:我一生累積的錢,我這麼執著,掉到糞坑裡面我還在執著,想不到我會變成螃蟹,也想不到你這麼善良,把這些銅錢拿去供佛。我現在要投胎了,要到某個地方的善良人家去投胎。感謝你! 

這是什麼?執著。請問各位,你們執著什麼?

我們最大的執著就是」。那與有關的東西是什麼?衣食住行。我要吃好,我要穿好,我要用好,這個也是執著。在吃的當中,我們又分別了,甜酸苦辣,吃香喝辣,世間人認為這是一種享受。各位同道當心囉,有什麼讓你念念不捨的,那就是你以後投胎轉世的一個增上緣,那就麻煩了。 

講起來我也很慚愧,好多年前到高雄演講主辦單位就準備許多咖啡什麼三合一的什麼外國的咖啡就分一堆給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就想聽說喝咖啡精神很好。那天精神不太好,我就想喝一點咖啡提神。喝了一杯,真的很不錯,很甜很香,味道很濃。喝了一杯以後就起貪念想再喝一杯,就覺得這實在是一種享受,人生的享受不過如此。喝了兩杯,結果坐立不安,一直懷念那種味道,又想再喝一杯,可是內心又掙扎,待會要吃飯了,這麼一杯一杯喝,對嗎?可是心裡那個妄念就想再喝一杯沒關係,等一下飯少吃一點」。結果就喝第三杯,很大杯喝下去,喝得很痛快。

後來吃飯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就是坐立不安因為這個東西刺激你的腦神經,也沒有辦法打坐,心神不定。我就覺得很慚愧,出家幾十年了,還被這個味道迷住了。你想想,一個咖啡就可以把我們搞得神魂顛倒,這算什麼修道我當下把人家送到我寮房的那一堆咖啡全部把它抖出來,我拿回原處,不喝你了!就這樣被我戒掉了。丟臉不丟臉啊?很丟臉。你看看,出家幾十年,單單一個咖啡就把我整得身心憔悴,經也念不下,也不能盤腿,也不能打坐,真是丟臉。

在巴西有一個信徒每天要喝三杯咖啡,到老年的時候,骨質疏鬆、心臟病、高血壓、糖尿一大堆的病。他來到我們佛寺,每次都七顆藥這樣子吞進去。我說:你吃什麼?他說:我每天都要吃這個,有高血壓的、心臟的、血糖的,還有胃的、腎臟、肝臟的,七顆藥。我說:你這些藥全部給我。我就抓來一丟,丟到垃圾筒。不准你再吃這些藥。你吃七天,七天一個週期,沒有效就沒有效了,再吃就變成毒。所謂見藥三分毒。你吃一輩子了,還是一大堆病,這個藥不能吃。

我說:「尤其我看你每次來到佛堂,喝咖啡喝咖啡。他說:師父,我不喝咖啡沒有精神,想睡覺。我說:你靠咖啡提神不是辦法,你咖啡戒掉。」他說:不行不行,什麼都可以戒,咖啡不能戒。我說:那參加斷食班,三天不喝好了。

斷食三天,只喝水。結果三天下來,喝咖啡的這個癮斷掉了,他不喝咖啡了。他到處去宣傳說:「普獻法師是我的救命恩人!什麼心臟病的藥、高血壓的藥,什麼藥都沒有吃了,好得很。很有意思 

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流淚,不到黃河不死心。就是要經過種種痛苦的教訓以後,才知道我們享受的這些東西,都是增長我們的貪愛心、迷迷糊糊的心、無明心。只要你有一個什麼貪戀執著,這個貪戀執著就是你生死輪迴當中的一個牽掛。

日常當中,你對人、對事、對物,那一個讓你這樣一直牽掛,非得到不可的,這個就叫執著。但是我還是奉勸大家,我們還是要有所執著,執著什麼呢?一大早起來打坐誦經拜佛,七點半又誦經,下午兩點又誦經,然後做晚課。每天我們就執著這些,執著以後,它變成習慣了。 

我們每天要吃飯要睡覺,請問吃飯睡覺是不是享受?也是享受。如果你覺得吃飯很痛苦,睡覺很痛苦,那你這個人有病喔。你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就是生病了。我們的內心也是要吃飯要睡覺。心怎麼吃飯呢?你把經本打開,你去念它,你的心就是在吃飯,那是最高單位的營養。最高單位的營養就是佛經。你的心執著在這個經,它有營養會去滋潤它,心安下來,就安住了。  

你的心也要睡覺啊,怎麼辦呢?我們就打坐,觀呼吸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你的心慢慢靜下來了,心的能量就不斷充電。你每天有一次兩次、三次四次這麼盤起腿來,什麼都不想,專心念佛持咒都可以,觀呼吸也可以,觀你的覺受也可以,只要你坐著如如不動,那你的心就是在充電了,也就是世俗人說的睡眠,但我們不是睡著。你如果睡著的話,那是禪病千萬不能坐著睡!你實在是很累很想睡,你就躺下來睡,絕對不能坐著這麼睡著,那是很麻煩的。

所以,我們的身體要吃飯要睡覺,我們的心也是要吃飯要睡覺,那就是誦經念佛持咒、觀呼吸,這些就讓我們的生命充電。讀經,就是來觀察我們自己的毛病。

我們來看經文,這是講到眾生相。我們天天面對眾生,在這個世間當中眾生到底是怎麼樣子?這個地方形容的非常好。

世間眾生不知恩報,更相讎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痴無智,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是我所修菩薩行處。 

我常常鼓勵人家念華嚴經,念了華嚴經你會精神百倍,你不會討厭生死,也不會討厭輪迴,也不會討厭眾生,也不會討厭這個世界,這是我讀華嚴經的一個心得。 

這個就是讓我們了解眾生相。眾生相是什麼樣子呢?世間的眾生不知恩報,不知道報恩,不知道去感恩。父母兄弟親戚朋友,人家對我們好,好像理所當然,我們從來不知道去感恩、報恩,這是眾生最麻煩的一個習慣。尤其現代年輕人,總覺得你去服侍他、侍候他是理所當然,他不知道如何去幫助別人、利益別人。現在社會充滿這個現象,不知道感恩圖報。

這還不打緊,更相讎對,把別人當做仇人樣子,總是想去報復,希望對方不好。邪見執著,就是不正的知見,錯誤的觀念,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把錯誤的知見認為是對的,沒有正知正見。

迷惑顛倒,不是樂的以為是樂的,不是永恆的以為是永恆的,沒有我而認為有我,不清淨的認為是清淨的。我們眾生不是執常就是執斷,不是執苦就是執樂。本來這個四大和合的身體,五蘊假合的這個身體,根本就是無我,可是我們就總想有一個」。一般的吃喝玩樂,在佛法來講,那也是一種苦,可是眾生就覺得是樂,所以叫做顛倒。我們因為無明顛倒,在尋找快樂的當下,就是去執著痛苦的因緣,顛倒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不能再顛顛倒倒了。 

無有信心,隨逐惡友」:就是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完全忘失了。在人生的追求當中,以追求五欲來滿足我的願望,做為他生命最高的一個座標,而不知道說還有佛法僧 能夠提升我們的生命,破除我們的妄想。我們眾生就是在五欲方面去下功夫,可是你得到了這些五欲,你最可貴的身心最後是走向老病死,最後是送到焚化爐這麼一燒,變成一堆骨灰。結果我在那裡?名譽在那裡?財富在那裡?只是一場空夢。 

為了得到財富五欲,就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就不斷地增長惡慧就是邪知邪見。

事實上,我們眾生像什麼你知道嗎?就像身上揹了瓦斯。前幾天我們那個瓦斯不是燒起來嗎?瓦斯燒起來很可怕的。一個人如果身上揹著瓦斯去睡覺,很危險喔。或者揹了一些炸藥,一不小心一磨擦就爆炸了。或者揹了一大袋水,一不小心袋子破了,水流滿身。

我們眾生就像身上揹了一大堆的炸藥,揹一大堆的瓦斯,揹一大堆水。我們無緣無故發脾氣,那就是瓦斯爆炸,冒火了。看到這件事情我不喜歡,看到這個人我不喜歡,破口大罵了,這就是炸藥在炸開了。然後我喜歡貪吃什麼,甜酸苦辣、色香味全,那就是欲望的水。貪欲水、瞋恨火、無明風,我們就是揹著這個瓦斯、炸藥、以及一大桶髒髒的水,內心充滿著這些,你沒有好日子過。你遠離這些,你就清涼自在了。 

這個地方說眾生相是這麼如此,那我們也是眾生,經典就是說我們,我們跟經典所說的一樣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 

那麼,我們生活的世間是如此可怕的一個世界,眾生是如此顛顛倒倒,是不是我們趕快離開這個地方?華嚴經告訴我們是我所修菩薩行處」,這就是我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最好的地方。

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識充滿世間,我不於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言。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 

接著反過來講了,假設眾生能夠知恩圖報,又很聰明有智慧,而且到處都有善知識充滿在世間的話,我不於中修菩薩行」。每一個人都比你有智慧,比你更有慈悲,也都發菩提心,都在行菩薩道,請問你能做什麼?他比我們懂的多,福報比我們大,我們能做什麼?要對他做什麼?沒有事可做了。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修福修慧了。

眾生就是無知,種種顛倒,動不動破口大罵,動不動發脾氣,這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佛菩薩派來訓練我們的耐性,訓練我們忍辱。甚至種種的誘惑,看看我們能不能持戒,這些都是佛菩薩派來的。 

所以我們修行,態度很重要。你總覺得這個地方太冷很難修道,這個地方的人對我不好,這個環境不適合,想找另外一個地方,老實說,你一個地方不能安下來,你到任何地方都不能安,到天堂也不安。不是環境不好,而是心不安。心安處處好,心定時時好,時時就樂。態度決定生命的高度,格局注定生命的結局。所以,我們要改進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的看法。 

若我不令一切眾生住無上解脫道,而我先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則違我本願,是所不應。是故,要當先令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無餘涅槃,然後我才成佛。何以故?非眾生請我發心,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欲先令一切眾生滿足善根,成一切智。

眾生這麼多的毛病、這麼多的麻煩,讓我們看不慣看不順眼,我們離開他們好了,我們躲得遠遠好了但是學菩薩道的人、發菩提心的人,不是這樣子。我們常常會講成佛度眾生」,一般人就想我用功修行,修到我開悟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我成了佛,我才度眾生。這是一般人的觀念,成佛再來度眾生。可是從經文來看,不是這樣子。

這個就是一種觀念問題。不要把眾生當作是障礙我的,麻煩我的。眾生顛顛倒倒,他是一面鏡子,我不能再像眾生這樣子顛倒。眾生是佛菩薩派來給我們一個測驗。就像學校裡面一週一週的考試,叫做週考一個月一個月的,叫月考;還要來一個段考。所以,眾生都是來幫助我們成道,幫助我們學佛的。

如果你覺得眾生是煩我的,障礙我的,你慢慢會變成孤僻。那如果是說我去隨順眾生,你又貪戀執著的話,就變成敗壞菩薩。所以這個拿揑很重要,你在利益眾生的當下,不是有所圖什麼,不是圖名利、圖利益,這是我信佛學佛當中,培養我悲心的,終於我是要成佛,成了佛我生命的問題才解決不但是我自己想成佛,我要帶著眾生走向覺悟的光明的道路上。心經說: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意思是走啊走啊,我們大家一起走啊,走向光明涅槃的那一岸。波羅僧揭諦就是一起我們一起走向成佛的覺岸。

所以,學佛的人是心存眾生,志在菩提,志在無上正等正覺、三藐三菩提,這個要很平衡的去發展、去昇華、去進化。

世間人感情跟理智是水火相剋,理性來的時候,冷冰冰的感情衝動了,沒有理智,沖昏了頭。感情跟理性是水火難容,這是眾生相。那我們就要設法把感情一直昇華,轉化為慈悲把理性知識慢慢昇華,轉成為智慧。我們把這兩個修到圓滿,智慧圓滿,慈悲圓滿,就叫做兩足尊。用現代名詞來講,就是理性當中充滿著感情,感情當中充滿著理智,這是一個正常人。 

我們看現在社會上的人,有些理性很發達,冷漠無情,看到一個人要餓死了,他死他的一點都不會感覺我要做什麼,這是理性太過度發展的結果,就有所偏。那如果是感情衝動的,那就麻煩了,一感情衝動就昏頭昏向了。古代造字,字旁再一個頭昏的」,就怎麼樣?結婚了嘛。它有道理的。 

依世俗來講,是理性當中充滿了感情,感情當中充滿著理性。依佛法來說,叫做悲智雙運,悲智交融——悲心當中充滿著智慧,智慧當中充滿著悲心。如果你過分專注在智慧上的修學,你會變成很冷漠無情、很冷酷,對這個世間產生厭惡的心理,那你再怎麼修,最多只是成阿羅漢而已,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201602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dfer2329 的頭像
    omedfer2329

    普獻法師專網

    omedfer23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